CN217716529U - 导流管及超声波水表 - Google Patents
导流管及超声波水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16529U CN217716529U CN202221836278.9U CN202221836278U CN217716529U CN 217716529 U CN217716529 U CN 217716529U CN 202221836278 U CN202221836278 U CN 202221836278U CN 217716529 U CN217716529 U CN 2177165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 sub
- connecting beam
- ultrasonic
- flow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3660 Reticulum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流管及超声波水表,涉及超声波测量技术领域,用于解决被测量流场不稳定,影响超声波测量精度的技术问题,该导流管包括导流管本体、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导流管本体设置在流体流经的管道内,第一安装架设置在导流管本体的入口端,第二安装架设置在导流管本体的出口端;第一安装架包括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和位于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之间的安装梁,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均连接在入口端,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安装梁包括相对且平行的第一子安装梁和第二子安装梁,第一子安装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连接,第二子安装梁与入口端连接;安装梁还包括用于容纳反射片的容置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超声波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流管及超声波水表。
背景技术
超声波水表是一种新型水表,其采用时差法测量单位时间内经过水管道的水流量,超声波水表的计量装置包括:导流管、超声波顺流换能器和超声波逆流换能器,导流管设置在水管道内,水管道内的水流流经导流管;超声波顺流换能器和超声波逆流换能器均设置在水管道管壁上,用于发射超声波信号,以在导流管中形成超声波信号检测区域;超声波信号的传播方向相对于水流的流向包括两个方向:顺流和逆流,检测顺流超声波信号和逆流超声波信号在水流中传播的时间差,根据该时间差计算水流流速,再通过水流流速计算单位时间内经过水管道的水流流量。
相关技术中的导流管包括:导流管本体,导流管本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反射片支架和第二反射片支架,第一反射片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反射片,用于将超声波顺流换能器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反射至导流管本体内;第二反射片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反射片,用于将超声波逆流换能器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反射至导流管本体内。
然而,流经导流管的被测量流场不稳定,影响超声波测量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导流管及超声波水表,导流管结构简单,对流经导流管的流场影响较小,避免了流场中乱流、扰流或紊流等的出现,保证了超声波水表测量的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导流管,其包括:导流管本体、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导流管本体用于设置在待测量流体流经的管道内,所述导流管本体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第一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入口端,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出口端;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和安装梁,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均连接在所述入口端,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梁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之间,其包括相对且平行的第一子安装梁和第二子安装梁,所述第一子安装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二子安装梁与所述入口端连接;所述安装梁还包括用于容纳反射片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第一子安装梁和所述第二子安装梁之间,且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入口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安装梁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均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还包括第三连接梁和第四连接梁,所述第三连接梁和所述第四连接梁均连接在所述入口端,所述第三连接梁和所述第四连接梁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且间隔,所述第三连接梁和所述第四连接梁均与所述第二子安装梁垂直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流管本体包括内管、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共同围设成套管支架,所述套管支架套设在所述内管上;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三连接梁均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接梁和所述第四连接梁均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安装梁包括可分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子安装梁包括可分离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梁连接,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梁连接;在所述内管的径向上,所述第一端的长度不等于所述第二端的长度,所述第三端的长度不等于所述第四端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管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套管支架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凸起相匹配的连接凹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凸起包括套设在所述内管的外周壁上的圆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管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内管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弧形凹槽的第一内端面与所述出口的端面相重合;在所述出口朝向所述入口的方向上,所述弧形凹槽的槽口逐渐减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管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的第一外端面与所述出口的端面相重合;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边缘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边缘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共同围设成与所述定位凸块相匹配的定位通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套管支架的管壁上设置有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用于与所述管道的内壁上设置的安装孔相对应。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超声波水表,其包括以上所阐述的导流管,以及超声波换能器和控制器,所述导流管设置在待测量流体流经的管道内,所述超声波换能器设置在待测量流体流经的管道的外壁;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向所述导流管内发送超声波信号。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导流管及超声波水表,导流管的导流管本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包括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和安装梁,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均连接在入口,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安装梁位于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之间,其包括相对且平行的第一子安装梁和第二子安装梁,第一子安装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连接,第二子安装梁与入口端连接;安装梁还包括用于容纳反射片的容置槽,容置槽位于第一子安装梁和第二子安装梁之间,且容置槽的槽口朝向入口端。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对进入导流管本体的流场影响较小,且安装梁的第二子安装梁直接与入口端连接,无其他结构,避免了水流流场中乱流、扰流或紊流等的出现,保证了超声波测量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导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导流管本体的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导流管本体;
101:第一支架;102:第二支架;103:内管;
1011:连接凹槽;1012:第一边缘;1013:第一缺口;1014:贯穿通孔;1015:镂空孔;1031:连接凸起;1032:弧形凹槽;1033:定位凸块;1034:入口;1035:出口;
200:第一安装架;
201:第一连接梁;202:第二连接梁;203:安装梁;204:第三连接梁;205:第四连接梁;
2031:第一子安装梁;2032:第二子安装梁;2033:容置槽;
20311:第一端;20312:第二端;20321:第三端;20322:第四端;
300:第二安装架;
400:反射片。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所阐述的,相关技术中的导流管有使被测量流场不稳定,影响超声波测量精度的问题,经技术人员研究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超声波水表的计量装置中,超声波顺流换能器和超声波逆流换能器能够相向交替收发超声波信号,也能够同时收发超声波信号,以此在水管道内形成顺流超声波信号和逆流超声波信号,顺流超声波信号的方向与水流向相同,逆流超声波信号的方向与水流向相反,且顺流超声波信号和逆流超声波信号均与水流向具有一定的夹角。
超声波顺流换能器包括第一中心收发点,以第一中心收发点为中心向外散射一定距离,形成第一收发区域;超声波逆流换能器包括第二中心收发点,以第二中心收发点为中心向外散射一定距离,形成第二收发区域;超声波信号落入第一收发区域或第二收发区域内,表示超声波顺流换能器和超声波逆流换能器接收到了对方发出的超声波信号。也就是说,当第一中心收发点发出的超声波信号被第二中心收发点接收,说明超声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传播方向没有发生偏移,此时的超声波信号强度较高;当第一中心收发点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并未输送至第二中心收发点,而是被第二收发区域内的其他点接收,或第一中心收发点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并未输送第二收发区域内的任何点时,说明超声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传播方向发生了偏移,此时的超声波信号强度较低,超声波信号强度较低将直接影响顺流超声波信号和逆流超声波信号在水流中的传播时间,进而影响水流量计量的准确性。
超声波顺流换能器和超声波逆流换能器是在导流管中形成超声波检测区域,水管道内的水流流经导流管内进行超声波测量;水管道和导流管的横截面面积固定,当水流量较大时,水流速较大,而在导流管的横截面的方向上,导流管中心的水流量通常大于导流管两侧壁的水流量,也就是说,导流管中心的流速大于导流管两侧壁的流速。为避免大流速水对超声波信号产生影响,在导流管本体的入口端设置第一反射片支架,第一反射片支架能够安装反射片的同时,在水流流经导流管之前,还用于对水流进行分流。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第一反射片支架结构复杂,对水流进行分流时会对水流流场造成影响,使得水流流场中出现乱流、扰流或紊流等,乱流、扰流或紊流将影响超声波信号的质量,进一步影响水流量计量的准确性。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导流管,导流管本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均用于安装反射片,同时对进入导流管的流量进行分流;其中,第一安装架包括正对入口端设置的用于安装反射片的安装梁,以及用于连接安装梁的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由于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对流场的影响较小,避免了水流流场中乱流、扰流或紊流等的出现,保证了超声波测量的精度。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导流管,参考图1-图3,图1为导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均为第一安装架(或第二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流管包括导流管本体100,导流管本体100用于设置在待测量流体流经的管道内,导流管本体100的中心轴线与该管道的中心轴线相同,导流管本体100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待测量流体从入口端流入导流管本体100,再从出口端流出。
导流管还包括第一安装架200和第二安装架300,第一安装架200设置在入口端,第二安装架300设置在出口端;第一安装架200和第二安装架300相对设置,且结构相同;第一安装架200包括安装梁203,安装梁203用于安装反射片400,并将反射片400与入口端相对,反射片400用于将超声波顺流换能器和超声波逆流换能器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反射至导流管本体100内。
第一安装架200还包括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用于将安装梁203连接在入口端;其中,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均连接在入口端,背离入口端延伸,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且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在图2中所示的X方向上相对间隔设置。安装梁203位于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之间,安装梁203包括在图2中所示的Y方向上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安装梁2031和第二子安装梁2032,第一子安装梁20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连接,第二子安装梁2032与入口端连接,以使安装梁203相对设置在入口端;安装梁203还包括容置槽2033,容置槽2033位于第一子安装梁2031和第二子安装梁2032之间,容置槽2033的槽口朝向入口端,容置槽2033与反射片400相匹配,用于容纳反射片400。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导流管,其导流管本体10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架200和第二安装架300,第一安装架200包括第一连接梁201、第二连接梁和安装梁203,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均连接在入口端,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安装梁20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安装梁2031和第二子安装梁2032、以及位于第一子安装梁2031和第二子安装梁2032之间的容置槽2033,容置槽2033用于容纳反射片400;安装梁203位于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之间,且第一子安装梁20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连接,第二子安装梁2032与入口端连接。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对进入导流管本体100的流场影响较小,且安装梁203的第二子安装梁2032直接与入口端连接,无其他结构,避免了水流流场中乱流、扰流或紊流等的出现,保证了超声波测量的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架200和第二安装架300的结构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将对第一安装架20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第二安装架300不再详细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流管可以用于超声波水表测量,也可以用于超声波燃气表的测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导流管本体100的入口端包括上部和下部(图2中所示的在导流管本体100的径向上的、入口端的上部和下部),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均连接在上部,且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在导流管本体100的轴向上背离入口端延伸;此时,第一子安装梁2031与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均连接,第二子安装梁2032与入口端的下部连接。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延伸时,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可以与导流管本体100的中心轴线平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继续参考图2,其中,X方向和Y方向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此时安装梁203相对设置在入口端,且安装梁203相对于入口端倾斜设置,反射片400倾斜设置于安装梁203上,以便于反射片400能够将超声波顺流换能器和超声波逆流换能器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反射至导流管本体100内。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导流管本体100的入口端包括上部和下部(图2中所示的在导流管本体100的径向上,入口端的上部和下部),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均连接在上部,且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背离入口端延伸时,均逐渐靠近导流管本体100的中心轴线;也就是说,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相对于导流管本体100的中心轴线倾斜设置;此时,第一子安装梁2031与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均连接,第二子安装梁2032与入口端的下部连接。
参考图1、图4和图5,图4为导流管本体的内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安装梁203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导流管本体100可以包括内管103、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共同围设成套管支架,套管支架套设在内管103上;第一安装架200和第二安装架300连接在套管支架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架200还包括第三连接梁204和第四连接梁205,第三连接梁204和第四连接梁205均连接在入口端,第二子安装梁2032通过第三连接梁204和第四连接梁205与入口端连接。其中,第三连接梁204和第四连接梁连接在入口端的下部,背离入口端朝向第二子安装梁2032延伸,并与第二子安装梁2032连接,用于固定安装梁203。
同时,第三连接梁204和第四连接梁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进一步减小对流场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子安装梁2031的两端与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202均垂直连接,第二子安装梁2032的两端与第三连接梁204和第四连接梁205均垂直连接,避免流场中出现影响流场的斜面,减小对流场的影响。
参考图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子安装梁2031包括可分离的第一端20311和第二端20312,第二子安装梁2032包括可分离的第三端20321和第四端20322,第一端20311与第一连接梁201连接,第二端20312与第二连接梁202连接,第三端20321与第三连接梁204连接,第四端20322与第四连接梁205连接;在内管103的径向上(图5中所示的水平方向),第一端20311的长度不等于第二端20312的长度,第三端20321的长度不等于第四端20322的长度;也就是说,第一端20311和第二端20312非均分,第三端20321和第四端20322非均分,流场经过安装梁203时,减小分离处对处于内管103中心的流场的影响,避免中心流场出现乱流。
同时,第一端20311和第二端20312的分割线在内管103的径向上延伸(图5中所示的竖直方向上延伸),避免流场中出现影响流场的斜面,减小对流场的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套管支架的管壁上设置有贯穿通孔1014,待测量流体流经的管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与贯穿通孔1014相对应,连接螺栓与安装孔和贯穿通孔1014均连接,使得套管支架固定在待测量流体流经的管道内。
另外,第一支架101上设置有镂空孔1015,以减轻套管支架的重量,避免对待测量流体流经的管道造成压力。镂空孔1015可以包括多个,多个镂空孔1015均匀布置在第一支架101上。
参考图2和图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内管10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连接凸起1031,套管支架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连接凸起1031相匹配的连接凹槽1011,套管支架套设在内管103上时,连接凸起1031卡接在连接凹槽1011中,使得内管103固定在套管支架内。
其中,连接凸起1031包括套设在内管103的外周壁上的圆环,以在内管103外周的任意方向均能实现紧固,保证内管103与套管支架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连接凸起1031可以包括两个,内管103包括入口1034和出口1035,一个连接凸起1031套设在内管103的外周壁上靠近入口1034的位置,另一个连接凸起1031套设在内管103的外周壁上靠近出口1035的位置,进一步保证内管103与套管支架的连接稳定性。
继续参考图2和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内管10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块1033,定位凸块1033的第一外端面与出口1035的端面相重合;也就是说,定位凸块1033位于内管103的外周壁上且靠近出口1035的边缘处;第一支架101的第一边缘1012设置有第一缺口1013,第二支架102的第二边缘设置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1013和第二缺口共同围设成与定位凸块1033相匹配的定位通槽;也就是说,根据定位凸块1033确定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的安装位置,以将第一支架101和第二支架102围设成套设在内管103上的套管支架。
继续参考图1和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内管103包括入口1034和出口1035,内管10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弧形凹槽1032,弧形凹槽1032的第一内端面与出口1035的端面相重合;同时,在出口1035朝向入口1034的方向上,弧形凹槽1032的槽口逐渐减小。套管支架套设在内管103上,套管支架和内管103的外周壁紧密贴合,套管支架与待测量流体流经的管道的内壁抵接,流场流经内管103时,将有水流残留在套管支架和内管103的外周壁之间,弧形凹槽1032能够引导残留的水分随着弧形凹槽1032的弧形面排出,避免导流管本体100内水分的残留。
其中,弧形凹槽1032可以包括多个,多个弧形凹槽1032沿内管103的径向上间隔布置于内管103的外周壁,以快速排出残留水分。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超声波水表,包括导流管、以及超声波换能器和控制器,导流管设置在待测量流体流经的管道内,导流管设置与该管道同轴,且待测量流体在管道内流经导流管;超声波换能器设置在待测量流体流经的管道的外壁;控制器和超声波换能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超声波换能器向导流管内发送超声波信号。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导流管及超声波水表,导流管的导流管本体10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架200和第二安装架300,第一安装架200包括第一连接梁201、第二连接梁202和安装梁203,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202均连接在入口端,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202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安装梁20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子安装梁2031和第二子安装梁2032、以及位于第一子安装梁2031和第二子安装梁2032之间的容置槽2033,容置槽2033用于容纳反射片400;安装梁203位于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202之间,且第一子安装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202连接,第二子安装梁2032与入口端连接。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梁201和第二连接梁202对进入导流管本体100的流场影响较小,且安装梁203的第二子安装梁2032直接与入口端连接,无其他结构,避免了水流流场中乱流、扰流或紊流等的出现,保证了超声波测量的精度。
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一般而言,应当至少部分地由语境下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的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的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类似地,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还可以将诸如“一”或“所述”的术语理解为传达单数用法或者传达复数用法。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导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管本体、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导流管本体用于设置在待测量流体流经的管道内,所述导流管本体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第一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入口端,所述第二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出口端;
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第一连接梁、第二连接梁和安装梁,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均连接在所述入口端,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且间隔设置;
所述安装梁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之间,其包括相对且平行的第一子安装梁和第二子安装梁,所述第一子安装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二子安装梁与所述入口端连接;
所述安装梁还包括用于容纳反射片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第一子安装梁和所述第二子安装梁之间,且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入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安装梁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梁均垂直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架还包括第三连接梁和第四连接梁,所述第三连接梁和所述第四连接梁均连接在所述入口端,所述第三连接梁和所述第四连接梁在同一水平面上平行且间隔,所述第三连接梁和所述第四连接梁均与所述第二子安装梁垂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本体包括内管、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共同围设成套管支架,所述套管支架套设在所述内管上;
所述第一连接梁和所述第三连接梁均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接梁和所述第四连接梁均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安装梁包括可分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子安装梁包括可分离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梁连接,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梁连接;
在所述内管的径向上,所述第一端的长度不等于所述第二端的长度,所述第三端的长度不等于所述第四端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套管支架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凸起相匹配的连接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起包括套设在所述内管的外周壁上的圆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弧形凹槽;
所述内管包括入口和出口,所述弧形凹槽的第一内端面与所述出口的端面相重合;在所述出口朝向所述入口的方向上,所述弧形凹槽的槽口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的第一外端面与所述出口的端面相重合;
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边缘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边缘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共同围设成与所述定位凸块相匹配的定位通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支架的管壁上设置有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用于与所述管道的内壁上设置的安装孔相对应。
10.一种超声波水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导流管,以及超声波换能器和控制器,所述导流管设置在待测量流体流经的管道内,所述超声波换能器设置在待测量流体流经的管道的外壁;
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向所述导流管内发送超声波信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36278.9U CN217716529U (zh) | 2022-07-14 | 2022-07-14 | 导流管及超声波水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36278.9U CN217716529U (zh) | 2022-07-14 | 2022-07-14 | 导流管及超声波水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16529U true CN217716529U (zh) | 2022-11-01 |
Family
ID=83778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836278.9U Active CN217716529U (zh) | 2022-07-14 | 2022-07-14 | 导流管及超声波水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16529U (zh) |
-
2022
- 2022-07-14 CN CN202221836278.9U patent/CN21771652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672423U (zh) | 用于使用孔板流量计装置的超声波计量的系统 | |
JP3246851B2 (ja) | 超音波流量計用検出器 | |
US20220276082A1 (en) | Flow sensor devices and systems | |
US20200386590A1 (en) | Ultrasonic Flowmeter Element | |
CN101907473A (zh) | 一种超声波流量测量装置 | |
US20110146414A1 (en) | Utrasonic transducer, flow meter and method | |
CN217716529U (zh) | 导流管及超声波水表 | |
CN101726336A (zh) | 一种超声波流量计 | |
CN212206223U (zh) | 一种可拆卸的三声道单反射超声波流量计 | |
CN212082485U (zh) | 一种超声流量计壳体 | |
CN111272240A (zh) | 一种内置式斜反射多声道超声波流量测量模块及流量计 | |
WO2018068764A1 (zh) | 一种大口径超声波流量计 | |
CN214200238U (zh) | 一种用于超声波气表的测量管段结构 | |
CN216695130U (zh) | 一种多次反射的超声波测量管道 | |
CN215064698U (zh) | 一种具有稳流效果的超声波流道结构 | |
CN218411315U (zh) | 一种超声波燃气表流道组件及超声波燃气表 | |
CN216348891U (zh) | 一种大口径物联网远传水表 | |
CN216448973U (zh) | 一种计量稳定的超声波流量计量基表表壳 | |
CN212567542U (zh) | 一种超声波燃气表测量装置及超声波燃气表 | |
CN214149456U (zh) | 一种用于超声波气表的燃气计量仓结构 | |
CN217877841U (zh) | 超声波计量装置及超声波燃气表 | |
CN216116182U (zh) | 流量计管道及超声波流量计 | |
CN210952973U (zh) | 超声波水表及其声束反射装置 | |
CN213180162U (zh) | 一种超声波管段 | |
CN115389057A (zh) | 热量表导流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