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50900U - 一种余油回收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油回收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50900U
CN217650900U CN202121509470.2U CN202121509470U CN217650900U CN 217650900 U CN217650900 U CN 217650900U CN 202121509470 U CN202121509470 U CN 202121509470U CN 217650900 U CN217650900 U CN 217650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cuum
dry
outlet pip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094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镜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Sales Co Ltd Guangdong Petroleum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Sales Co Ltd Guangdong Petroleum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Sales Co Ltd Guangdong Petroleum Branch filed Critical Sinopec Sales Co Ltd Guangdong Petroleum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1215094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50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50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50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种余油回收接头,包括中空的干式阀对接头、盖在干式阀对接头端面上的开孔板、以及与干式阀对接头中空的内部连通且固定在开孔板上的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包括真空出油管和常压出油管,所述真空出油管连接有真空系统。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减少人工手动操作,杜绝余油回收时油的喷溅,大幅度减低油品回收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余油回收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余油回收接头。
背景技术
现今石化行业流体装卸过程中,绝大部分已采用下装快干接头鹤管。在拆装鹤管或者进行维修前,鹤管内残余的油气不先排出的话容易出现喷溅,造成油品喷到地上或维修人员身上,十分危险;同时干式阀拆卸放油前需要手动复位开阀机械连锁,易夹到手,并且上述操作通常需要2-3人配合完成。
公开号为CN108946647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该鹤管残余油回收装置包括:鹤管套、盖板、回流管、油壬和油桶。盖板可开合地连接于鹤管套的一端,回流管包括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鹤管套的另一端与第一直管段、第二直管段、油壬和油桶依次连接。第一直管段的中心线与鹤管套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直管段和第二直管段连接的夹角呈钝角。
但上述方案只能通过重力作用回收鹤管内的余油,并不能保证鹤管内的油气回收干净,并且在使用时,需要将插入到油罐车里的鹤管放置在鹤管套中,操作困难容易漏油漏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鹤管余油回收操作困难,回收时容易漏油漏气并不能回收干净的不足,提供一种余油回收接头。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减少人工手动操作,杜绝余油回收时油的喷溅,大幅度减低油品回收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余油回收接头,包括中空的干式阀对接头、盖在干式阀对接头端面上的开孔板、以及与干式阀对接头中空的内部连通且固定在开孔板上的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包括真空出油管和常压出油管,所述真空出油管连接有真空系统。所述干式阀对接头与干式阀连接后,开阀连锁机构自动复位,省去人工复位开阀机械连锁的操作。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干式阀对接头和所述开孔板形成的腔体相连,所述出油管包括真空出油管和常压出油管。通过常压出油管可以在常压的情况下通过重力把鹤管内的油排出;通过真空出油管可以与真空系统相连,既可以回收油,又能与油气回收系统相连,把汽化的油气也进行回收,减少浪费和油气溢散在空气中带来危险。
进一步的,所述干式阀对接头远离开孔板的一端周向外壁上设有与干式阀对接的卡槽。所述干式阀对接头设有卡槽的一端与干式阀对接后,干式阀的开阀连锁机构就被顶开,干式阀的开关手柄才能被打开然后放油。
进一步的,所述余油回收接头还包括用于确保余油回收接头与接油容器相连后保持等电位的静电跨接线,所述静电跨接线的两端上设有分别夹在所述余油回收接头和接油容器上的金属夹。所述静电跨接线能防止放油时积聚静电,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进一步的,述余油回收接头在干式阀对接头与所述开孔板之间设有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保证所述干式阀对接头与开孔板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泄露。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出油管与所述真空系统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出油的球阀。
进一步的,所述球阀连接在真空出油管远离密封垫片的一端,所述球阀通过真空快速接头与真空系统连接。所述真空快速接头便于与真空系统的回收软管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常压出油管远离开孔板的一端向远离真空出油管的一侧弯折。当使用所述常压出油管排油时,弯折的常压出油管便于深入接油容器,防止排油时油溅出接油容器。所述常压出油管上还设有用于悬挂定位在接油容器上的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开孔板上设有两个贯穿孔。所述真空出油管和常压出油管分别密封连接在所述开孔板的两个贯穿孔上,并与所述干式阀对接头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开孔板以及所述密封垫片通过螺栓和螺帽固定在干式阀对接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常压出油管上设有用于控制通断的阀门。当使用所述真空出油管排油的时候,可以通过所述阀门控制所述常压出油管关闭,只使用真空出油管排油;也可以打开所述阀门使所述常压出油管作为进气管,此时,所述所述常压出油管也可以不设置阀门。当不使用所述真空出油管排油的时候,则可以关闭所述球阀,只打开所述阀门通过所述常压出油管排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直接与干式阀对接排出余油,操作简单,能够防止拆卸鹤管的时候未排净的油喷溅引起安全事故。
(2)所述真空出油管可以与真空系统连接排油,也可以与油气回收系统相连,对汽化的油气也进行回收,减少浪费和油气溢散在空气中带来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干式阀对接头,2-开孔板,3-真空出油管,4-常压出油管,5-卡槽,6-密封垫片,7-球阀,8-真空快速接头,9-贯穿孔,10-螺栓,11-螺帽,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余油回收接头,包括中空的干式阀对接头1、盖在干式阀对接头1端面上的开孔板2、以及与干式阀对接头1中空的内部连通且固定在开孔板2上的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包括真空出油管3和常压出油管4,所述真空出油管3连接有真空系统。所述干式阀对接头1与干式阀连接后,开阀连锁机构自动复位,省去人工复位开阀机械连锁的操作。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干式阀对接头1和所述开孔板2形成的腔体相连,所述出油管包括真空出油管3和常压出油管4。通过常压出油管4可以在常压的情况下通过重力把鹤管内的油排出;通过真空出油管3可以与真空系统相连,既可以回收油,又能与油气回收系统相连,把汽化的油气也进行回收,减少浪费和油气溢散在空气中带来危险。
如图1所示,所述干式阀对接头1远离开孔板2的一端周向外壁上设有与干式阀对接的卡槽5。所述干式阀对接头1设有卡槽5的一端与干式阀对接后,干式阀的开阀连锁机构就被顶开,干式阀的开关手柄才能被打开然后放油。
如图1所示,所述余油回收接头还包括用于确保余油回收接头与接油容器相连后保持等电位的静电跨接线,所述静电跨接线的两端上设有分别夹在所述余油回收接头和接油容器上的金属夹。所述静电跨接线能防止放油时积聚静电,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如图1所示,述余油回收接头在干式阀对接头1与所述开孔板2之间设有密封垫片6。所述密封垫片6保证所述干式阀对接头1与开孔板2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泄露。
如图1所示,所述真空出油管3与所述真空系统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出油的球阀7。
如图1所示,所述球阀7连接在真空出油管3远离密封垫片6的一端,所述球阀7通过真空快速接头8与真空系统连接。所述真空快速接头8便于与真空系统的回收软管对接。
如图1所示,所述常压出油管4远离开孔板2的一端向远离真空出油管3的一侧弯折。当使用所述常压出油管4排油时,弯折的常压出油管4便于深入接油容器,防止排油时油溅出接油容器。所述常压出油管4上还设有用于悬挂定位在接油容器上的把手12。
如图1所示,所述开孔板2上设有两个贯穿孔9。所述真空出油管3和常压出油管4分别密封连接在所述开孔板2的两个贯穿孔9上,并与所述干式阀对接头1的内部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开孔板2以及所述密封垫片6通过螺栓10和螺帽11固定在干式阀对接头1上。
如图1所示,所述常压出油管4上设有用于控制通断的阀门。当使用所述真空出油管3排油的时候,可以通过所述阀门控制所述常压出油管4关闭,只使用真空出油管3排油;也可以打开所述阀门使所述常压出油管4作为进气管,此时,所述所述常压出油管4也可以不设置阀门。当不使用所述真空出油管3排油的时候,则可以关闭所述球阀7,只打开所述阀门通过所述常压出油管4排油。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余油回收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干式阀对接头(1)、盖在干式阀对接头(1)端面上的开孔板(2)、以及与干式阀对接头(1)中空的内部连通且固定在开孔板(2)上的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包括真空出油管(3)和常压出油管(4),所述真空出油管(3)连接有真空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油回收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阀对接头(1)远离开孔板(2)的一端周向外壁上设有与干式阀对接的卡槽(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油回收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确保余油回收接头与接油容器相连后保持等电位的静电跨接线,所述静电跨接线的两端上设有分别夹在所述余油回收接头和接油容器上的金属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余油回收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油回收接头在干式阀对接头(1)与所述开孔板(2)之间设有密封垫片(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油回收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出油管(3)与所述真空系统之间设有用于控制出油的球阀(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余油回收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阀(7)连接在真空出油管(3)远离密封垫片(6)的一端,所述球阀(7)通过真空快速接头(8)与真空系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油回收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出油管(4)远离开孔板(2)的一端向远离真空出油管(3)的一侧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余油回收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板(2)上设有两个贯穿孔(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余油回收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板(2)以及所述密封垫片(6)通过螺栓(10)和螺帽(11)固定在干式阀对接头(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余油回收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出油管(4)上设有用于控制通断的阀门。
CN202121509470.2U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余油回收接头 Active CN217650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9470.2U CN217650900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余油回收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9470.2U CN217650900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余油回收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50900U true CN217650900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59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09470.2U Active CN217650900U (zh) 2021-07-02 2021-07-02 一种余油回收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50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4949990A (en) Flexible double containment piping system
CN217650900U (zh) 一种余油回收接头
CN204942658U (zh) 弹簧式防腐安全阀
CN208090163U (zh) 送风管上的排水装置
CN212338493U (zh) 油管法兰防漏装置
CN216046170U (zh) 一种天然气过滤输送管线结构
JP2009052715A (ja) フレキシブルホースアダプタ
CN214889674U (zh) 一种国六用压力管
CN208311946U (zh) 一种过滤器排液收集装置
CN208295544U (zh) 一种储气罐排水装置
CN201259049Y (zh) 一种快速插转软管接头
CN201116552Y (zh) 节油防污染油箱
CN210800369U (zh) 一种管道管路中的主支管路
CN215663856U (zh) 用于管道泄漏的集油装置
CN218407646U (zh) 一种平地机油箱
CN210608360U (zh) 可开盖型密封电缆连接管
CN214094009U (zh) 一种气动阀双路回油装置
CN219415822U (zh) 基于换热器的介质输送管道
CN215557265U (zh) 一种排污罐排污转换装置
CN218523190U (zh) 一种中小型高压水冲设备用管件连接结构
CN216198249U (zh) 瓦斯抽放泵站排污装置
CN2318175Y (zh) 外浮顶油罐中央排水装置
CN213569515U (zh) 一种槽车卸车连接箱
CN213332902U (zh) 一种管道用连接件
CN220166325U (zh) 腐蚀箔及化成箔用加工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