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44341U - 林下食用菌栽培打坑器 - Google Patents

林下食用菌栽培打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44341U
CN217644341U CN202221449605.5U CN202221449605U CN217644341U CN 217644341 U CN217644341 U CN 217644341U CN 202221449605 U CN202221449605 U CN 202221449605U CN 217644341 U CN217644341 U CN 217644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t
fixed
cultivation
digging
edible fung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496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晓
胡功平
刘明倩
曲德鹏
罗力
许忠顺
姚敏
杨正凯
费罡翔
李海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14496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44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44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44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Root Cro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合于食用菌栽培的打坑工具,属于农具。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省力方便、坑形和尺寸规范统一的林下食用菌栽培打坑器。它包括固定在打坑筒上的打坑架;打坑筒(2)为下端口开设有锯齿状的切割齿(4)的矩形框状结构,打坑架由固定在打坑筒(2)上的踏板(3)、分别固定地在踏板(3)上的立杆(1)、固定在两立杆(1)上的手把(8)构成;打坑筒(2)的上端口固定有加固导向架(6),卸土杆(7)穿过手把(8)、加固导向架(6)与位于打坑筒(2)中的卸土板(5)固连。本实用新型打坑效率高、坑形质量好,完全符合林下食用菌栽培的要求,是一种适合于林下食用菌栽培的专用打坑工具。

Description

林下食用菌栽培打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林下食用菌栽培打坑器;属于农具。
背景技术
林下栽培食用菌是直接把食用菌棒埋进土里,任其自然生长。不仅环保,而且管理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第一,林地气温比外界气温低5℃左右,因而可以提早播种、并可延长采收时间,避开上市高峰期,提高林下食用菌产量和经济效益。第二,可利用林地自然遮荫,投入的菌种量和劳动力相对较少,从而大幅度降低栽培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三,生产后留下的原料可以全部回归到土壤,为林木生长提供有机肥料,增加林地土壤养分,改善土质,促进林木生长。第四,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固定土壤水分,减少水土流失,形成林、菌互惠双赢的生态模式。
然而,林下栽培食用菌的过程中,由于没有专用的打坑工具,因此通常都是将林地原本紧实的土壤挖松散后再埋入菌棒,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种植坑形状不规则,尺寸难以控制,而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2)种植坑周围土壤松散,菌丝会向四周延伸,容易被昆虫取食,导致食用菌产量下降。
3)由于种植坑内壁毛糙,周围土壤松散,食用菌将会利用资源建立防御系统,以减少自然竞争对手和其它生物对其生长的不利影响,从而会减少供给食用菌生长的资源,进而导致食用菌产量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省力方便、打坑效率高、孔洞形状和尺寸规范统一的林下食用菌栽培打坑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固定在打坑筒上的打坑架;打坑筒为上下贯通且下端口开设有锯齿状切割齿的矩形框状结构,所述打坑架由分别固定在打坑筒两侧的踏板、分别竖直固定地在对应踏板上的立杆、水平固定在两立杆上的手把构成;打坑筒的上端口固定有呈十字形结构的加固导向架,卸土杆至上而下穿过手把、加固导向架与位于打坑筒中呈十字形结构的卸土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具有操作简单省力、打坑效率高、种植坑内壁坚实光滑、坑形和尺寸规范统一等诸多优点,具体分析如下:
1)在打坑筒的下端口设置切割齿,因此通过打坑架并借助两块踏板向下的压力即可对较对坚实的林地进行切割。不仅打坑效率高、坑形和尺寸规范统一,而且还能够切割土壤中的杂草根茎,保持坑壁坚实光滑、避免种植坑周围土壤松散。
2)由于在打坑筒中安装有卸土板,因此可将填塞于打坑筒中的泥块快速推出、提高了作业效率。
3)手把不仅可保持身体平衡,而且还能方便将打坑筒提取,从而提高打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立杆1、打坑筒2、踏板3、锯齿4、卸土板5、加固导向架6、卸土杆7、手把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打坑筒上固定有打坑架。打坑筒2为上下贯通且下端口开设有锯齿状切割齿4的矩形框状结构,所述打坑架由分别焊接在打坑筒2两侧的踏板3、分别竖直焊接地在打坑筒2两侧以及对应踏板3上的立杆1、水平焊接在两立杆1顶端的手把8构成,该手把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打坑筒2的上端口处焊接有呈十字形结构的加固导向架6,该加固导向架的中心开设有导向孔(图中未示出);卸土杆7至上而下所述通孔和所述导向孔与位于打坑筒2中呈十字形结构的卸土板5焊接连接连为一体。
使用时,双手握住手把8通过立杆1向下施加压力,将打坑筒2压入泥土中(若双手压力不够大,还可通过踩踏踏板3的方式助力),直至打坑筒2切入泥土至预定深度。然后将打坑筒2泥土中提出,用手按压卸土杆7,使土块从打坑筒2中退出。将培养菌棒水平放入长方形的种植坑中,用腐殖土覆盖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人工挖坑相比,坑壁坚实、光滑,培养菌棒不易受到蚁虫取食,能保证有更多的资源供食用菌生长,因而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是一种适合林下栽培食用菌的专用打孔器。

Claims (1)

1.一种林下食用菌栽培打坑器,包括固定在打坑筒上的打坑架;其特征在于:打坑筒(2)为上下贯通且下端口开设有锯齿状的切割齿(4)的矩形框状结构,所述打坑架由分别固定在打坑筒(2)两侧的踏板(3)、分别竖直固定地在对应踏板(3)上的立杆(1)、水平固定在两立杆(1)上的手把(8)构成;打坑筒(2)的上端口固定有呈十字形结构的加固导向架(6),卸土杆(7)至上而下穿过手把(8)、加固导向架(6)与位于打坑筒(2)中呈十字形结构的卸土板(5)固定连接。
CN202221449605.5U 2022-06-11 2022-06-11 林下食用菌栽培打坑器 Active CN217644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49605.5U CN217644341U (zh) 2022-06-11 2022-06-11 林下食用菌栽培打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49605.5U CN217644341U (zh) 2022-06-11 2022-06-11 林下食用菌栽培打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44341U true CN217644341U (zh) 2022-10-25

Family

ID=83685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49605.5U Active CN217644341U (zh) 2022-06-11 2022-06-11 林下食用菌栽培打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44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4105A (zh) 一种铁皮石斛栽培专用基质及其应用
CN107996288A (zh) 一种林下仿野生生态栽培桑黄的方法
CN103238497A (zh) 一种葡萄开屏式整形栽培方法
CN103348893A (zh) 梨树的定植方法
CN102934586A (zh) 一种低碳高产栽培茯苓的方法
CN103250535B (zh) 一种基于食用菌栽培降解竹篼的方法
CN217644341U (zh) 林下食用菌栽培打坑器
CN217657004U (zh) 林下食用菌栽培垂直打孔器
CN203243728U (zh) 一种培育猪苓的段木结构
CN210381877U (zh) 一种手持式棉花移栽机
CN104996156B (zh) 烤烟浅窝套小孔深栽方法及掏窝打孔一体化工具
CN104012200A (zh) 振动式水稻田提浆整地方法及机具
CN103782864A (zh) 设根洞促进果树生根的方法
CN103348880A (zh) 温室红萍种质资源防混杂装置及保存方法
CN102612992A (zh) 一种墙式立体栽培鸡腿菇的方法
CN2629409Y (zh) 小型苗、灌木移植工具
CN103120108A (zh) 苹果轻简化更新建园方法
CN208029763U (zh) 一种林地牡丹种植工具
CN208940385U (zh) 一种农机工程用高效翻土装置
CN204217520U (zh) 甘薯的种植装置
CN109168969B (zh) 一种竹茯苓栽培方法
CN219421779U (zh) 一种林业栽植用起苗装置
CN113661890A (zh) 一种天麻有性繁殖套种无性繁殖的栽培方法
CN218603923U (zh) 一种利于蝉花虫草覆土栽培的打孔装置
CN104255303A (zh) 一种在香蕉树底套种金福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