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21999U -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21999U CN217621999U CN202221747909.XU CN202221747909U CN217621999U CN 217621999 U CN217621999 U CN 217621999U CN 202221747909 U CN202221747909 U CN 202221747909U CN 217621999 U CN217621999 U CN 2176219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ming
- mold
- ejection
- blocking
- mold co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1 light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其中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包括上模芯和下模芯和斜顶,斜顶具有成型顶出端且成型顶出端穿连在下模芯内,并与上模芯和下模芯共同围合构成用于产品成型的成型模腔,还包括阻挡部件,阻挡部件具有穿连在所述下模芯内的阻挡端;所述斜顶的成型顶出端具有构成所述成型模腔的成型侧,所述阻挡部件的阻挡端位于成型顶出端的成型侧且低于成型顶出端;所述阻挡部件连接有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斜顶成型顶出端的成型侧设置定位顶针,定位顶针可在斜顶顶出后,定位顶针垂直向上移动,并伸入至产品与斜顶之间,从而可阻挡产品的变形收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连接器产品的多元化,使得模具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产品的顶出、分型线的选择、可量产性等等,对模具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现有注塑模具对注塑件顶出脱模,请参照图1所示,通常是通过由机台的顶杆驱动的斜顶进行顶出使上模芯脱模,而在斜杆顶出后,由于上模芯与下模芯之间的成型模腔内产品在斜顶分离后,产品会有一定的收缩并使其位置发生偏移,导致斜顶与产品之间没有足够的取出空间,这样在产品通过机器手或人工取出的过程中,便容易被斜顶刮伤、损坏,产生不良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在斜顶顶出脱模时,能够通过阻挡部件可阻挡于产品与斜顶之间,以此避免在斜顶脱离后产品存在收缩而导致在取出时容易被刮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包括上模芯和下模芯和斜顶,斜顶具有成型顶出端且成型顶出端穿连在下模芯内,并与上模芯和下模芯共同围合构成用于产品成型的成型模腔,还包括阻挡部件,阻挡部件具有穿连在所述下模芯内的阻挡端;
所述斜顶的成型顶出端具有构成所述成型模腔的成型侧,所述阻挡部件的阻挡端位于成型顶出端的成型侧且低于成型顶出端;
所述阻挡部件连接有驱动装置,以在斜顶呈倾斜的顶出上模芯进行脱模时,驱动装置驱使阻挡部件的阻挡端向上顶出并阻挡于产品与斜顶之间。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成型模腔的内侧具有上下贯通的结构内孔;所述斜顶和阻挡部件均位于所述成型模腔的结构内孔的内侧。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挡部件包括沿成型模腔周侧分布的至少一个定位件,定位件的顶端为阻挡端,阻挡端为弧形板结构或杆状结构。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件为定位顶针,定位顶针为杆状结构;所述定位件设有多个。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斜顶的成型顶出端具有位于所述定位顶针的阻挡端正上方的底限位面。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挡部件和所述斜顶共用所述驱动装置。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机台的顶杆,顶杆通过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顶针和所述斜顶连接。
另一方面,也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一种模具顶出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顶出结构,通过在斜顶成型顶出端的成型侧设置定位顶针,定位顶针可在斜顶顶出后,定位顶针垂直向上移动,并伸入至产品与斜顶之间,从而可阻挡产品的变形收缩,或受斜顶包紧力等因素带偏,并且在定位顶针顶出到指定位置后,产品与定位顶针相对位置不变,在机械手夹取或人工拿取时,可保证产品在脱离型腔,始终受定位顶针保护,如斜顶安全距离不足0.5cm时,该结构可以有效避免产品损伤,或不方便夹取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模具顶出结构的主要结构示意图,该结构仅示出了产品与斜顶在斜顶顶出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模具顶出结构的主要结构示意图,该示意图主要示出了斜顶与定位顶针在未顶出时的状态示意;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模具顶出结构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模具顶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该示意图也示出了在斜顶与定位顶针在未顶出时的状态示意;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模具顶出结构的定位顶针与斜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模具顶出结构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产品;2-斜顶;21-成型顶出端;22-成型侧;23-底限位面;3-定位顶针;4-下模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请参照图2-6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包括上模芯(图中未示出)和下模芯4和斜顶2,斜顶2具有成型顶出端21且成型顶出端21穿连在下模芯4内,并与上模芯和下模芯4共同围合构成用于产品1成型的成型模腔;其中,斜顶2的成型顶出端21与上模芯和下模芯4共同围合构成成型模腔,成型模腔与所要成型的产品1结构相匹配,并且成型顶出端21也具有时上模芯与下模芯4分离的作用,以进行顶出脱模。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模具顶出结构,还包括阻挡部件,阻挡部件具有穿连在所述下模芯4内的阻挡端;阻挡部件用于阻挡在斜顶2顶出并脱离产品1时及时阻挡产品1变形,其阻挡端穿连在上模芯内并可作纵向的移动。
所述斜顶2的成型顶出端21具有构成所述成型模腔的成型侧22,所述阻挡部件的阻挡端位于成型顶出端21的成型侧22且低于成型顶出端21;斜顶2的成型顶出端21的成型侧22是构成成型模腔的一部分,并且该成型侧22要与产品1贴合,而阻挡部件则位于成型侧22并低于成型顶出端21,这样在未进行顶出动作时,阻挡部件的阻挡部件便可不影响成型,而在成型后的顶出过程中,便可随伸入到斜顶2的成型侧22与产品1之间,进而可实现对产品1的阻挡。
所述阻挡部件连接有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以在斜顶2呈倾斜的顶出上模芯进行脱模时,驱动装置驱使阻挡部件的阻挡端向上顶出并阻挡于产品1与斜顶2之间。阻挡部件由驱动装置驱动,由此可在斜顶2进行顶出动作时,可使得阻挡部件的阻挡端伸入到产品1与斜顶2之间,实现对产品1的阻挡,从而可避免产品1取出受限制、被刮伤的问题,并且也保护了产品1在顶出过程中位置一致性,方便机械手在固定位置夹取产品1,提升模具品质及产品1良率,稳定模具量产性能。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斜顶2成型顶出端21的成型侧22设置阻挡部件,阻挡部件可在斜顶2顶出后,阻挡部件垂直向上移动,并伸入至产品1与斜顶2之间,从而可阻挡产品1的变形收缩,或受斜顶2包紧力等因素带偏,并且在阻挡部件顶出到指定位置后,产品1与阻挡部件相对位置不变,在机械手夹取或人工拿取时,可保证产品1在脱离型腔,始终受阻挡部件保护,如斜顶2安全距离不足0.5cm时,该结构可以有效避免产品1损伤,或不方便夹取问题。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模腔的内侧具有上下贯通的结构内孔;所述斜顶2和阻挡部件均位于所述成型模腔的结构内孔的内侧。
产品1的结构决定了成型模腔的结构,相应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中,成型模腔具有上下贯通的结构内孔,并在结构内孔中设置斜顶2和阻挡部件更为合理,也能够更为充分的利用模内空间。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件可包括沿成型模腔周侧分布的至少一个定位件,定位件的顶端为阻挡端,阻挡端为弧形板结构或杆状结构。
定位件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其阻挡端也可以是不同形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致有两种可实施的结构,如弧形板结构或杆状结构;定位件的阻挡端为弧形板状结构或杆状结构,均可达到较好的阻挡效果,阻挡面积越大且结构相适配,那么阻挡效果就更好,但在实际过程中,产品1的收缩比较均匀一致,因此只需要从周向的多个部位进行阻挡即可,当然阻挡面积越大的效果越好。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产品1有很多种,不同型号的也有很多,而不同形状、结构或大小的产品1需要由单独的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成型,因此斜顶2的设置位置也有多种,有设置在产品1内侧的,产品1外侧的,但一般都是需要设置在周侧,相应的,阻挡部件是随斜顶2而布置,因而阻挡部件的阻挡件也沿成型模腔的周侧分布,即沿产品1的周侧分布,这样的布置结构可使得对产品1的变形阻挡更为均匀、合理。
进一步的,为了更为适配的实现对产品1变形的阻挡,所述定位件为定位顶针3,定位顶针3为杆状结构;所述定位件设有多个。由于所实施产品1的下部为换阵阵列排布的多爪结构,因此通过多个定位顶针3便可适合的进行阻挡、定位。
为了使得定位顶针3能够被限位,进一步的,所述斜顶2的成型顶出端21具有位于所述定位顶针3的阻挡端正上方的底限位面23。由于斜顶2为斜线上的运动方向,而定位顶针3为垂直向上的运动方向,因此底限位面23可实现对定位顶针3的限位。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述阻挡部件和所述斜顶2共用所述驱动装置。这样一来,可使得阻挡部件与斜顶2同步动作,阻挡更为及时,也避免了需要另外设置一个驱动装置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机台的顶杆,顶杆通过连接组件(图中未示出)分别与所述顶针和所述斜顶2连接。
顶杆为注塑模具机台上的顶杆,顶杆作为斜杆的驱动源,通过将定位顶针的驱动源也设置为顶杆,可使得定位顶针3既能够与斜顶2同步动作,也能够避免采用多个驱动装置进行驱动,降低了成本。
具体的,结合图3所示,连接组件在现有的注塑模具中也具有,其作用是传动。该组件并不属于本技术方案的改进点,故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解决了产品1顶出过程中位置偏移问题。
2.解决了滑块、斜顶2等抽芯结构的零件与产品1安全距离不足的问题。
3.简化了机械手夹取位置精度要求。
4.保护了产品1顶出后不会被零件刮伤。
5.解决了产品1变形大而引起的顶出损伤。
此技术模具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有效保护产品1在顶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生产过程中制程的稳定性,提升了模具品质及产品良率。
本申请的实施例也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模具顶出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包括上模芯和下模芯(4)和斜顶(2),斜顶(2)具有成型顶出端(21)且成型顶出端(21)穿连在下模芯(4)内,并与上模芯和下模芯(4)共同围合构成用于产品(1)成型的成型模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挡部件,阻挡部件具有穿连在所述下模芯(4)内的阻挡端;
所述斜顶(2)的成型顶出端(21)具有构成所述成型模腔的成型侧(22),所述阻挡部件的阻挡端位于成型顶出端(21)的成型侧(22)且低于成型顶出端(21);
所述阻挡部件连接有驱动装置,以在斜顶(2)呈倾斜的顶出上模芯进行脱模时,驱动装置驱使阻挡部件的阻挡端向上顶出并阻挡于产品(1)与斜顶(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腔的内侧具有上下贯通的结构内孔;所述斜顶(2)和阻挡部件均位于所述成型模腔的结构内孔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件包括沿成型模腔周侧分布的至少一个定位件,定位件的顶端为阻挡端,阻挡端为弧形板结构或杆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定位顶针(3),定位顶针(3)为杆状结构;所述定位件设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2)的成型顶出端(21)具有位于所述定位顶针(3)的阻挡端正上方的底限位面(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件和所述斜顶(2)共用所述驱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机台的顶杆,顶杆通过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顶针和所述斜顶(2)连接。
8.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具顶出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47909.XU CN217621999U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47909.XU CN217621999U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21999U true CN217621999U (zh) | 2022-10-21 |
Family
ID=83633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747909.XU Active CN217621999U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21999U (zh) |
-
2022
- 2022-07-06 CN CN202221747909.XU patent/CN21762199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621999U (zh) |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及注塑模具 | |
CN210498281U (zh) | 一种五金配件蜡模自动开模装置 | |
CN211307169U (zh) | 用于镶件和产品一体式套啤的结构 | |
CN211105383U (zh) | 一种c形板生产模具装置 | |
CN211105382U (zh) | 模具装置的切料头装置 | |
CN218701014U (zh) | 一种模具顶出结构 | |
CN218196378U (zh) | 一种大长径比的橡胶塞脱模治具 | |
CN211941932U (zh) | 一种大面积薄壁平板结构的注塑模具 | |
CN212636408U (zh) | 一种用于u形件的注塑模具 | |
CN215849392U (zh) | 一种新型塑胶模具 | |
CN214645580U (zh) | 大型汽车内饰件模具大角度大行程脱模机构 | |
CN215791301U (zh) | 纹理双色产品注塑模具 | |
CN113650237B (zh) | 一种用于生产汽车空调叶片组件的模内装配模具 | |
CN211616491U (zh) | 模内裁切料带机构 | |
CN212653780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用定位机构 | |
CN217777672U (zh) | 模具顶出装置及模具 | |
CN218196670U (zh) | 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18139649U (zh) | 一种塑料制品模具的前模斜顶装置 | |
CN215849451U (zh) |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 |
CN112371946B (zh) | 一种薄壁件模具 | |
CN217670843U (zh) | 一种具有内缩机构的深筒注塑模具 | |
CN218640244U (zh) | 一种具有行位顶出功能的塑胶端子模具 | |
CN216465979U (zh) | 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电机腔盖模具 | |
CN218803796U (zh) | 模具用二次顶出强脱结构 | |
CN218985625U (zh) | 一种带二次顶出自动折弯的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