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8980U - 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08980U
CN217608980U CN202221073148.4U CN202221073148U CN217608980U CN 217608980 U CN217608980 U CN 217608980U CN 202221073148 U CN202221073148 U CN 202221073148U CN 217608980 U CN217608980 U CN 217608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tching
water
pond
pipe
f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731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政远
朱文彬
缪凌鸿
董在杰
罗明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Ruishun Aquatic Product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Wuxi Ruishun Aquatic Product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Ruishun Aquatic Product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Wuxi Ruishun Aquatic Product Cultu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731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08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08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08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属于渔业养殖技术领域。其包括孵化池、养殖池、连通器、孵化缸、进水管、鱼苗水道、分离管、过滤器;所述孵化池设置于最前端,其后依次设置若干个养殖池,池与池之间均通过可以开闭的连通器连通;所述孵化池和养殖池的上方设有鱼苗水道;所述孵化缸均通过分离管与过滤器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鱼苗水道输送鱼苗,过程因为避免捕捞,转移等操作对鱼苗造成的损伤,实现同批次同池养殖。同时,孵化池水温和养殖池水温由于连通器的联通而保持一致,从而避免温差造成鱼苗应激产生的死亡。整个孵化过程不依赖外界水源,通过温度控制器保证整个孵化温度的恒定。

Description

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属于渔业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鲥鱼(Tenualosa reevesii)为鲱形目、鲱科,体长椭圆形,侧扁,有大型锐利呈锯齿状的棱鳞。由于长江、鄱阳湖、赣江等水域污染严重,影响了鲥鱼的生殖洄游及幼鱼生长,使得长江鲥鱼(Tenualosa reevesii)这一名贵资源日趋枯竭,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自然条件下已功能性灭绝。同属的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逐步成为长江鲥鱼替代品种,从美洲引进已有近二十年历史。目前,江苏、上海、广东、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和天津等十几个省市都已经开始了美洲鲥的规模养殖。美洲鲥鱼卵孵化难度较大,孵化率低,鱼苗成活率低,制约了养殖规模的扩大发展。
美洲鲥是一种溯河产卵鱼类,鱼卵为缓沉性卵,呈淡黄色。目前,美洲鲥人工孵化采取流水式孵化缸为主。但由于美洲鲥对温度十分敏感,适合孵化温度阈值区间很窄,需要控制在16-18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过大的水温波动,都会导致孵化率大幅下降。对于流水式孵化系统而言,保持水温相对困难。美洲鲥属于非同步产卵鱼类,一尾母鱼可以多批次产卵,在目前人工繁殖技术中,人工激素催产技术还没有较大突破,都是通过自然催产收集鱼卵,这个方式存在不少弊端:
(1)不同母鱼个体产的鱼卵质量参差不齐,好卵和怀卵放在同一个孵化缸里孵化,怀卵由于不能正常发育,会滋生水霉菌,而附着在坏卵表面的水霉菌通过菌丝将好卵拉拢包裹,形成“卵团”,“卵团”会逐渐扩大,极大影响了鱼卵的正常孵化。但目前尚没有比较有效的清除水霉菌的手段,只能通过人工分离的方法将感染霉菌的卵去除,耗时耗精力。
(2)不同时间段不同批次的鱼卵同一个时间收集,放在同一个孵化缸中,由于发育不同步,会影响后期鱼苗收集乃至育苗期生长的差异,降低鱼苗成活率,不同步孵化的鱼苗要人工分批次从孵化缸转移,也增加了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美洲鲥鱼卵孵化过程中鱼卵分离、鱼苗转移、孵化水温保持等方面的难题,提供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及其应用,结合流水水温调控,自动化分离鱼卵和水道式鱼苗转移等手段,提高美洲鲥的孵化率和鱼苗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包括孵化池、养殖池、连通器、孵化缸、进水管、鱼苗水道、分离管、过滤器;所述孵化池设置于最前端,其后依次设置若干个养殖池,池与池之间均通过可以开闭的连通器连通;
所述孵化池底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固定设置若干个与进水管互相连通的孵化缸,孵化缸均位于孵化池的上方;所述孵化池和养殖池的上方设有鱼苗水道;每个孵化缸均通过管道与鱼苗水道连通;所述孵化缸均通过分离管与过滤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孵化缸内设有增氧管、增氧口和收集口;所述孵化缸为亚克力长筒型结构,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增氧管下端直接与进水管连通,增氧管位于孵化缸的内部;所述增氧管上分布有若干增氧口;所述孵化缸顶部还开有收集口,孵化缸通过收集口上设置的管道与鱼苗水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增氧口呈螺旋状分布于增氧管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与进水管连通;所述水泵从孵化池抽水,通过进水管和增氧管对孵化缸进行供水。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管具体为若干根并列的硅胶软管,软管一端伸入孵化缸端口下方,另一端延伸入过滤器中,采用虹吸方式通过过滤器进行孵化缸尾水过滤。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软管的根数为4-8根。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位于孵化池上方,内设置纱网、过滤棉或火山石等,下端设置溢水口,用于收集虹吸式鱼卵分离管流出的尾水,进行过滤后回流到孵化池中。
进一步地,所述鱼苗水道上设有若干个阀门,每个阀门都对应设置于养殖池的上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照明装置和温控装置;所述每个孵化缸上的收集口一侧均设有照明装置;所述孵化池和养殖池内均设有温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孵化缸的高度为30-50cm,管径为8-12cm;所述收集口距离孵化缸顶端10cm以上;所述分离管前端伸入孵化缸10cm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增氧管的管径为15-25mm;
进一步地,所述组成分离管的硅胶软管管径为4-8mm;
进一步地,所述鱼苗水道的管径为15-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鱼苗水道输送鱼苗,过程因为避免捕捞,转移等操作对鱼苗造成的损伤,实现同批次同池养殖。同时,孵化池水温和养殖池水温由于连通器的联通而保持一致,从而避免温差造成鱼苗应激产生的死亡。整个孵化过程不依赖外界水源,通过温度控制器保证整个孵化温度的恒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备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备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备主视图。
图4是孵化池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孵化池;2、养殖池;3、连通器;4、孵化缸;41、增氧管;43、增氧口;44、收集口;5、进水管;6、鱼苗水道;61、阀门;7、分离管;8、过滤器;9、照明装置;10、温控装置;11、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
包括孵化池1、养殖池2、连通器3、孵化缸4、进水管5、鱼苗水道6、分离管7、过滤器8;所述孵化池1设置于最前端,其后依次设置若干个养殖池2,池与池之间均通过可以开闭的连通器3连通;
所述孵化池1底部设有进水管5,进水管5上固定设置若干个与进水管5互相连通的孵化缸4,孵化缸4均位于孵化池1的上方;所述孵化池1和养殖池2的上方设有鱼苗水道6;每个孵化缸4均通过管道与鱼苗水道6连通;所述孵化缸4均通过分离管7与过滤器8连通。
所述孵化缸4内设有增氧管41、增氧口43和收集口44;所述孵化缸4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增氧管41下端直接与进水管5连通,增氧管41位于孵化缸4的内部;所述增氧管41上分布有若干增氧口43,所述孵化缸4顶部还开有收集口44,孵化缸4通过收集口44上设置的管道与鱼苗水道6连通。
所述增氧口43呈螺旋状分布于增氧管41上。
还包括水泵11;所述水泵11与进水管5连通;所述水泵11从孵化池1抽水,通过进水管5和增氧管41对孵化缸4进行供水。
所述分离管7具体为若干根并列的硅胶软管,软管一端伸入孵化缸4端口下方,另一端延伸入过滤器8中,采用虹吸方式通过过滤器8进行孵化缸尾水过滤。
所述鱼苗水道6上设有若干个阀门61,每个阀门61都对应设置于养殖池2的上方。
还包括照明装置9和温控装置10;所述每个孵化缸4上的收集口44一侧均设有照明装置9;所述孵化池1和养殖池2内均设有温控装置10。
所述孵化缸4的高度为30-50cm,管径为8-12cm;所述收集口44距离孵化缸4顶端10cm以上;所述分离管7前端伸入孵化缸410cm以上;
所述增氧管41的管径为15-25mm;
所述组成分离管7的硅胶软管管径为4-8mm;
所述鱼苗水道6的管径为15-25mm。
本装置通过水泵11的水流动力由增氧管41上分布的螺旋状小孔增氧口43形成的水流,使得整个孵化缸4里形成缓慢上升的水流。当美洲鲥鱼卵放进去后,随缓水流在孵化缸4里自下至上循环流动。由于好卵吸水膨胀,比重变大,鱼卵会形成分层,即好卵在下面,没有受精的坏卵以及破损的卵在上层,这时候通过虹吸式鱼卵分离管7将上层的坏卵吸走,避免产生水霉和“卵团”。
当鱼苗出膜后,由于水流带动,避免了出膜初期游动能力不足而沉底缺氧。利用鱼苗的趋光习性,通过照明装置9,即5w日光灯的灯光诱导集中到鱼苗收集口44,顺水流流经鱼苗水道6到达养殖池2中。
通过鱼苗水道6输送鱼苗,过程因为避免捕捞,转移等操作对鱼苗造成的损伤,实现同批次同池养殖。同时,孵化池1水温和养殖池2水温由于连通器3的联通而保持一致,从而避免温差造成鱼苗应激产生的死亡。整个孵化过程不依赖外界水源,通过温控装置10保证整个孵化温度的恒定。

Claims (9)

1.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孵化池(1)、养殖池(2)、连通器(3)、孵化缸(4)、进水管(5)、鱼苗水道(6)、分离管(7)、过滤器(8);所述孵化池(1)设置于最前端,其后依次设置若干个养殖池(2),池与池之间均通过可以开闭的连通器(3)连通;
所述孵化池(1)底部设有进水管(5),进水管(5)上固定设置若干个与进水管(5)互相连通的孵化缸(4),孵化缸(4)均位于孵化池(1)的上方;所述孵化池(1)和养殖池(2)的上方设有鱼苗水道(6);每个孵化缸(4)均通过管道与鱼苗水道(6)连通;所述孵化缸(4)均通过分离管(7)与过滤器(8)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孵化缸(4)内设有增氧管(41)、增氧口(43)和收集口(44);所述孵化缸(4)下端为锥形结构;所述增氧管(41)下端直接与进水管(5)连通,增氧管(41)位于孵化缸(4)的内部;所述增氧管(41)上分布有若干增氧口(43),所述孵化缸(4)顶部还开有收集口(44),孵化缸(4)通过收集口(44)上设置的管道与鱼苗水道(6)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增氧口(43)呈螺旋状分布于增氧管(41)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水泵(11);所述水泵(11)与进水管(5)连通;所述水泵(11)从孵化池(1)抽水,通过进水管(5)和增氧管(41)对孵化缸(4)进行供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分离管(7)具体为若干根并列的硅胶软管,软管一端伸入孵化缸(4)端口下方,另一端延伸入过滤器(8)中,采用虹吸方式通过过滤器(8)进行孵化缸尾水过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鱼苗水道(6)上设有若干个阀门(61),每个阀门(61)都对应设置于养殖池(2)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照明装置(9)和温控装置(10);所述每个孵化缸(4)上的收集口(44)一侧均设有照明装置(9);所述孵化池(1)和养殖池(2)内均设有温控装置(1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孵化缸(4)的高度为30-50cm,管径为8-12cm;所述收集口(44)距离孵化缸(4)顶端10cm以上;所述分离管(7)前端伸入孵化缸(4)10cm以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增氧管(41)的管径为15-25mm;
所述分离管(7)的硅胶软管管径为4-8mm;
所述鱼苗水道(6)的管径为15-25mm。
CN202221073148.4U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 Active CN217608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3148.4U CN217608980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3148.4U CN217608980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08980U true CN217608980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51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73148.4U Active CN217608980U (zh) 2022-05-07 2022-05-07 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089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7199A (zh) * 2022-05-07 2022-08-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及其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7199A (zh) * 2022-05-07 2022-08-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0140B (zh) 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
CN102301969B (zh) 海杂回交商品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02301970B (zh) 紫杂回交商品苗种的培育方法
CN207070757U (zh) 一种池塘生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与净化系统
CN101642067B (zh) 一种美洲鲥人工催产、授精及受精卵孵化方法
CN103503820A (zh) 采用循环水养殖兼繁殖系统促使洄游性鱼类自然繁殖的方法
CN102578018A (zh) 黄颡鱼集约化鱼苗繁育系统
CN104604784B (zh) 一种鳗鲡受精卵孵化和仔鱼培育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7608980U (zh) 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
CN101664005A (zh) 奥尼罗非鱼工厂化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0484396C (zh) 一种头足类苗种培育的方法及所用的装置
CN215012708U (zh) 集养殖、尾水处理及回用为一体的循环水养鱼装置
CN110192536A (zh) 一种齐口裂腹鱼受精卵孵化所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5756556U (zh) 一种长吻鮠鱼苗育苗池
CN201374955Y (zh) 一种针对虾类、鱼类或蟹类幼体的孵化装置
CN207443981U (zh) 一种淡水石斑鱼繁育系统
CN109287533B (zh) 杂交扇贝苗种规模化繁育方法及设备
CN203482762U (zh) 一种底层水过滤系统与循环水养殖兼繁殖系统
CN201029368Y (zh) 鲶鱼人工繁殖孵化器
CN110419471A (zh) 一种野生缅甸鲥人工授精及受精卵孵化的方法
CN213756293U (zh) 一种野生尖裸鲤成鱼的驯养系统
CN114847199B (zh) 一种美洲鲥循环水孵化设备及其应用
CN107743900B (zh) 一种淡水石斑鱼繁育系统
CN209403309U (zh) 一种银鲳稚幼鱼衔接培育装置
CN204762657U (zh) 一种海藻养殖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