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4769U - 一种高效散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散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04769U
CN217604769U CN202221937302.8U CN202221937302U CN217604769U CN 217604769 U CN217604769 U CN 217604769U CN 202221937302 U CN202221937302 U CN 202221937302U CN 217604769 U CN217604769 U CN 217604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main body
heat dissipation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373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君博
姚永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ongy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ongy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ongyu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ongy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373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04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04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04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管,包括管主体和导热组件,管主体内部设有空腔,导热组件设于空腔内;管主体具有加热端和散热端,加热端的管径小于散热端的管径;导热组件包括毛细导流管和设置于毛细导流管内的冷凝液,毛细导流管具有蒸发端和冷凝端,蒸发端位于管主体的加热端内,冷凝端位于管主体的散热端内,且蒸发端的管径小于冷凝端的管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将管主体和毛细导流管配合设置为一管双型,即一管双管径,极大缩小了加热空间,并放大了散热空间,在减少安装体积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散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管。
背景技术
热管是由铜管、毛细结构、以及密封于管内的工作流体所组成。其使用方式是将热管的受热端贴附于发热元件的表面,当受热端内部的工作流体吸收热量而汽化时会使气压逐渐增加,并朝压力低的冷却端流动以形成蒸汽流;另一方面,当蒸汽在冷却端释放热量后会重新凝结成液体形式,再经由毛细组织而回流至受热端,通过热管内部的工作流体周而复始的动作,以迅速地将元件所产生的热能快速移除。
热管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散热,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扁平化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欢迎,产品空间受到限制,而产品效能的提高,需要将产品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但由于受限于空间,目前的热管,散热效果不能满足应用需求。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管,以更好地满足小空间的高效散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管,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散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散热管,包括管主体和导热组件,所述管主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导热组件设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管主体具有加热端和散热端,所述加热端的管径小于所述散热端的管径;
所述导热组件包括毛细导流管和设置于毛细导流管内的冷凝液,所述毛细导流管具有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位于所述管主体的加热端内,所述冷凝端位于所述管主体的散热端内,且所述蒸发端的管径小于所述冷凝端的管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管主体的加热端和散热端通过旋缩挤压工艺一体成型设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管主体和所述毛细导流管分别采用铜材料制成。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管主体设置为圆管或扁管。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管主体设置为直管或弯管。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毛细导流管的蒸发端的壁厚小于冷凝端的壁厚。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毛细导流管内呈真空状态,并留有冷凝液流通的流通腔。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冷凝液为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管主体和导热组件,所述管主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导热组件设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管主体具有加热端和散热端,所述加热端的管径小于所述散热端的管径;所述导热组件包括毛细导流管和设置于毛细导流管内的冷凝液,所述毛细导流管具有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位于所述管主体的加热端内,所述冷凝端位于所述管主体的散热端内,且所述蒸发端的管径小于所述冷凝端的管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将管主体和毛细导流管配合设置为一管双型,即一管双管径,极大缩小了加热空间,并放大了散热空间,在减少安装体积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管主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管主体的散热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散热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散热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散热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管主体、11.加热端、12.散热端、2.导热组件、21.毛细导流管、211.蒸发端、212.冷凝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高效散热管,包括管主体1和导热组件2,所述管主体1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导热组件2设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管主体1具有加热端11和散热端12,所述加热端11的管径小于所述散热端12的管径;
所述导热组件2包括毛细导流管21和设置于毛细导流管21内的冷凝液,所述毛细导流管21具有蒸发端211和冷凝端212,所述蒸发端211位于所述管主体1的加热端11内,所述冷凝端212位于所述管主体1的散热端12内,且所述蒸发端211的管径小于所述冷凝端212的管径。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将管主体1和毛细导流管21配合设置为一管双型,即一管双管径,极大缩小了加热空间,并放大了散热空间,在减少安装体积的同时,可以有效提升散热效果。
具体地,所述管主体1的加热端11和散热端12通过旋缩挤压工艺一体成型设置,本实施例中具体示出是通过旋缩挤压工艺,加工出管主体1的不同的管径,以使管主体1的加热端11空间小,而散热端12的空间更大,从而以便于进行小体积的安装,同时确保散热效率。
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管主体1和所述毛细导流管21分别采用铜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散热效果好,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毛细导流管21,可以采用加工铜管时产生的废料烧结而成,以节约材料,同时采用铜粉烧结制成毛细导流管21,相比于编织而成的毛细管,其孔隙率更高,使得其吸水能力更强,提高了导流效果,从而可以确保导流散热效果。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管主体1设置为圆管或扁管;
所述管主体1设置为直管或弯管。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3所示,通过将管主体1设置为圆管或扁管,或将管主体1设置为直管或扁管,可以更好地配合安装空间使用,同时确保散热面积和散热效果;参见图5-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加工出的管主体1的横截面呈圆形,其内部的导热组件2的横截面呈圆形、六方形或波纹方形,从而以配合安装空间需求,以及散热需求。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毛细导流管21的蒸发端211的壁厚小于冷凝端212的壁厚,本实施例这样的设置,可以确保蒸发端211可以容纳更多的冷凝液,从而确保散热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毛细导流管21内呈真空状态,并留有冷凝液流通的流通腔。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毛细导流管21的内部设置为真空,便于冷凝液的流通,散热效果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液为水。通过采用冷凝水,成本低,流通性好,散热方便。
具体地,参见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高效散热管,在散热使用时,将管主体1的加热端11与需要散热的元件接触,元件产生的热量经管主体1传递至毛细导流管21,毛细导流管21的蒸发端211的冷凝液受热汽化,此时,蒸发端211的气压升高,蒸发端211与冷凝端212之间形成气压差,汽状的冷凝液进入毛细导流管21的冷凝端212,将热量向外散发,然后被冷凝成液体状,再流通至毛细导流管21的蒸发端211,如此循环,完成元件上的热量散发。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高效散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主体和导热组件,所述管主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导热组件设于所述空腔内;
所述管主体具有加热端和散热端,所述加热端的管径小于所述散热端的管径;
所述导热组件包括毛细导流管和设置于毛细导流管内的冷凝液,所述毛细导流管具有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位于所述管主体的加热端内,所述冷凝端位于所述管主体的散热端内,且所述蒸发端的管径小于所述冷凝端的管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主体的加热端和散热端通过旋缩挤压工艺一体成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主体和所述毛细导流管分别采用铜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主体设置为圆管或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主体设置为直管或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导流管的蒸发端的壁厚小于冷凝端的壁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导流管内呈真空状态,并留有冷凝液流通的流通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散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液为水。
CN202221937302.8U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高效散热管 Active CN217604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7302.8U CN217604769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高效散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7302.8U CN217604769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高效散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04769U true CN217604769U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93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37302.8U Active CN217604769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高效散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0476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67157A (zh) * 2023-12-28 2024-03-26 江苏红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设备用热管型散热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67157A (zh) * 2023-12-28 2024-03-26 江苏红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设备用热管型散热装置及方法
CN117767157B (zh) * 2023-12-28 2024-06-04 江苏红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设备用热管型散热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60147B (zh) 基于螺旋分形的一体化微小型平板热管
CN203163564U (zh) 一种具有平板式蒸发器的环路重力热管传热装置
CN103307579B (zh) 提高led照明光源散热效率的方法及一体化散热器
CN21760476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管
CN101818999A (zh) 用于低品位热能利用的脉动热管传热装置
CN107062963A (zh) 一种用于毛细泵环的交错式微通道冷凝器
CN212458063U (zh) 一种自湿润流体耦合复合吸液芯均热板
CN219064246U (zh) 一种环路热管的蒸发端结构
CN106500536A (zh) 热管散热器
CN201306961Y (zh) 可串接的热管
CN213718502U (zh) 一种内置水冷板散热的均温板
CN1929727A (zh) 一种远程被动式循环相变散热方法和散热系统
CN101814464A (zh) 可控硅装置的微槽群复合相变集成冷却散热方法及装置
CN112739142A (zh) 一种水冷相变散热设备
CN116518760B (zh) 一种分流通道式平板环路热管
CN206300531U (zh) 热管散热器
CN203131759U (zh) 纳米流体超导散热器
CN2834122Y (zh) 一种异地风冷式微槽群相变散热系统
CN213395474U (zh) 基于碳基纳米流体cnt高效储热循环多用途集成灶系统
CN2834121Y (zh) 一种异地强制液冷式微槽群相变散热系统
CN211557803U (zh) 一种服务器用柔性热管散热模组
CN209726884U (zh) 一种实现滴状凝结的热管
CN202119305U (zh) 高齿翅片铜热管
CN201382600Y (zh) 太阳能热超导聚热装置
CN207118197U (zh) 脉络均热板及使用该均热板的电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