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2013U - 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02013U CN217602013U CN202220961453.0U CN202220961453U CN217602013U CN 217602013 U CN217602013 U CN 217602013U CN 202220961453 U CN202220961453 U CN 202220961453U CN 217602013 U CN217602013 U CN 2176020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bevel gear
- bottom plate
- rod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包括底板和折叠装置,底板上端设置有升降装置,底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折叠装置包括有固定杆、支撑轴和折叠杆,固定杆下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折叠杆,折叠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与底板之间转动连接;固定杆内安装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有螺纹杆、第一手柄和垫脚,固定杆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柄,螺纹杆下端转动连接有垫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折叠杆的作用下将固定杆远离底板的一侧,这样就可以达到扩展底板支撑面积的目的,然后再进行转动第一手柄,这时在螺纹杆和垫脚的作用下就可以达到支撑底板的目的,从而可以达到稳定支撑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同时可理解到送变电业扩工程。
电力工程是我国大力发展的项目,由于在电力工程安装中往往会涉及到高空作业,这时工作人员就需要借助脚手架进行工作,但是,传统的脚手架在进行固定时都是依靠自身的自锁来将转轮进行固定,在固定的过程中受到外力影响的脚手架易发生位移,从而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包括底板和折叠装置,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底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有固定杆、支撑轴和折叠杆,所述固定杆下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内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有螺纹杆、第一手柄和垫脚,所述固定杆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柄,所述螺纹杆下端转动连接有垫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内转动连接有刹车片,工作时,通过在万向轮的作用下便于整体装置进行移动,当移动到所需要的地方时,这时踩下刹车片,从而可以达到对万向轮的锁死,这样就可以使得本装置稳定的固定在所需要的地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有双轴电机、第三轴承座、传动轴、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所述底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和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双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有第四锥齿轮,工作时,通过开启双轴电机,这时就会使得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着第三锥齿轮转动,这时就会使得第四锥齿轮也发生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支撑架、丝杆、螺纹块和移动框,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下端与底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丝杆圆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与移动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与支撑架之间滑动连接,工作时,随着第四锥齿轮的转动,这时就会使得丝杆转动,进而带动着螺纹块进行移动,随着螺纹块的移动,这时就会使得移动框进行移动,这样就可以调节移动框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丝杆和螺纹块对称分布在移动框前后两端,且两所述丝杆和两所述螺纹块的螺纹方向相反,工作时,由于两丝杆和两螺纹块的螺纹方向相反,这样就可以使得移动框两端同步进行上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上端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和限位槽的端面形状为T型形状,工作时,通过在限位槽和限位杆的作用下,可以对固定杆的移动进行限位,同时也能对固定杆进行支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内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位于底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柄,所述蜗杆啮合有蜗轮,所述第二轴承座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转轴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支撑轴之间固定连接,工作时,通过转动第二手柄,这时就会使得蜗杆转动,进而带动着蜗轮转动,这时在第二轴承座的作用下就会使得转轴转动,随着转轴的转动就可以使得第一锥齿轮转动,这时就会使得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在支撑轴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折叠杆进行打开或者折叠,从而可以使得固定杆远离底板或者靠近底板,随着固定杆远离底板,这样就可以达到扩展底板支撑面积的目的,从而就可以使得脚手架更加稳定的放置;当固定杆靠近底板时,这时就可以达到收缩的目的,以便于进行移动本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通过在固定杆、支撑轴、折叠杆、螺纹杆、第一手柄和垫脚配合下,将固定杆远离底板,这时在折叠杆的作用下就可以达到扩展底板支撑面积的目的,扩展好底板支撑面积后,然后转动第一手柄,这时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就可以带动着垫脚进行移动,当垫脚接触的地面时,这时就可以达到对底板的支撑,使得本装置稳定的放置在所需要的地方,增大了安全性。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通过在动力装置和升降装置的配合下,动力装置可以带动着升降装置进行升降,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改变移动框的高度,从而提高了维修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的右视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的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的仰视整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的图3中B部分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的右视局部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的图5中C部分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的工作状态时的整体结构图。
图例说明:
1、底板;2、升降装置;201、支撑架;202、丝杆;203、螺纹块;204、移动框;3、万向轮;4、支撑装置;401、螺纹杆;402、第一手柄;403、垫脚;5、折叠装置;501、第一轴承座;502、蜗杆;503、第二手柄;504、第二轴承座;505、转轴;506、第一锥齿轮;507、第二锥齿轮;508、支撑轴;509、固定杆;510、折叠杆;511、蜗轮;6、动力装置;601、双轴电机;602、第三轴承座;603、传动轴;604、第三锥齿轮;605、第四锥齿轮;7、限位槽;8、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包括底板1和折叠装置5,底板1上端设置有升降装置2,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6;折叠装置5包括有固定杆509、支撑轴508和折叠杆510,固定杆509下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折叠杆510,折叠杆510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轴508,支撑轴508与底板1之间转动连接;固定杆509内安装有支撑装置4,支撑装置4包括有螺纹杆401、第一手柄402和垫脚403,固定杆509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01,螺纹杆40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柄402,螺纹杆401下端转动连接有垫脚40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实施方式:
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万向轮3内转动连接有刹车片,工作时,通过在万向轮3的作用下便于整体装置进行移动,当移动到所需要的地方时,这时踩下刹车片,从而可以达到对万向轮3的锁死,这样就可以使得本装置稳定的固定在所需要的地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实施方式:
动力装置6包括有双轴电机601、第三轴承座602、传动轴603、第三锥齿轮604和第四锥齿轮605,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601和第三轴承座602,第三轴承座602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轴603,传动轴603与双轴电机6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传动轴603远离双轴电机6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604,第三锥齿轮604啮合有第四锥齿轮605,工作时,通过开启双轴电机601,这时就会使得传动轴603转动,进而带动着第三锥齿轮604转动,这时就会使得第四锥齿轮605也发生转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实施方式:
升降装置2包括有支撑架201、丝杆202、螺纹块203和移动框204,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01,支撑架201内转动连接有丝杆202,丝杆202下端与底板1之间转动连接,丝杆202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605,丝杆202圆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203,螺纹块203与移动框204之间固定连接,移动框204与支撑架201之间滑动连接,工作时,随着第四锥齿轮605的转动,这时就会使得丝杆202转动,进而带动着螺纹块203进行移动,随着螺纹块203的移动,这时就会使得移动框204进行移动,这样就可以调节移动框204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实施方式:
第三锥齿轮604、第四锥齿轮605、丝杆202和螺纹块203对称分布在移动框204前后两端,且两丝杆202和两螺纹块203的螺纹方向相反,工作时,由于两丝杆202和两螺纹块203的螺纹方向相反,这样就可以使得移动框204两端同步进行上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实施方式:
底板1上端面开设有限位槽7,限位槽7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8,限位杆8与固定杆509之间固定连接,限位杆8和限位槽7的端面形状为T型形状,工作时,通过在限位槽7和限位杆8的作用下,可以对固定杆509的移动进行限位,同时也能对固定杆509进行支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实施方式:
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501和第二轴承座504,第一轴承座501内转动连接有蜗杆502,蜗杆502位于底板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柄503,蜗杆502啮合有蜗轮511,第二轴承座504内转动连接有转轴505,转轴50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蜗轮511,转轴505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06,第一锥齿轮506啮合有第二锥齿轮507,第二锥齿轮507与支撑轴508之间固定连接,工作时,通过转动第二手柄503,这时就会使得蜗杆502转动,进而带动着蜗轮511转动,这时在第二轴承座504的作用下就会使得转轴505转动,随着转轴505的转动就可以使得第一锥齿轮506转动,这时就会使得第二锥齿轮507转动,进而在支撑轴508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折叠杆510进行打开或者折叠,从而可以使得固定杆509远离底板1或者靠近底板1,随着固定杆509远离底板1,这样就可以达到扩展底板1支撑面积的目的,从而就可以使得脚手架更加稳定的放置;当固定杆509靠近底板1时,这时就可以达到收缩的目的,以便于进行移动本装置。
工作原理: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移动到所需要的地方时,转动第二手柄503,这时就会使得蜗杆502转动,进而带动着蜗轮511转动,这时在第二轴承座504的作用下就会使得转轴505转动,随着转轴505的转动就可以使得第一锥齿轮506转动,这时就会使得第二锥齿轮507转动,进而在支撑轴508的作用下可以使得折叠杆510进行打开,然后再转动第一手柄402,这时在螺纹杆401的作用下就会使得垫脚403下移,当垫脚403接触到地面时,这时就可以将底板1进行支撑起来,使得万向轮3远离地面,这样就可以使得整体装置稳定的放置在所需要的地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包括底板(1)和折叠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设置有升降装置(2),所述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动力装置(6);所述折叠装置(5)包括有固定杆(509)、支撑轴(508)和折叠杆(510),所述固定杆(509)下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折叠杆(510),所述折叠杆(510)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轴(508),所述支撑轴(508)与底板(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509)内安装有支撑装置(4),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有螺纹杆(401)、第一手柄(402)和垫脚(403),所述固定杆(509)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01),所述螺纹杆(40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柄(402),所述螺纹杆(401)下端转动连接有垫脚(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所述万向轮(3)内转动连接有刹车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6)包括有双轴电机(601)、第三轴承座(602)、传动轴(603)、第三锥齿轮(604)和第四锥齿轮(605),所述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601)和第三轴承座(602),所述第三轴承座(602)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轴(603),所述传动轴(603)与双轴电机(6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603)远离双轴电机(6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604),所述第三锥齿轮(604)啮合有第四锥齿轮(6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包括有支撑架(201)、丝杆(202)、螺纹块(203)和移动框(204),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01),所述支撑架(201)内转动连接有丝杆(202),所述丝杆(202)下端与底板(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202)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605),所述丝杆(202)圆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203),所述螺纹块(203)与移动框(20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204)与支撑架(201)之间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齿轮(604)、第四锥齿轮(605)、丝杆(202)和螺纹块(203)对称分布在移动框(204)前后两端,且两所述丝杆(202)和两所述螺纹块(203)的螺纹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面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与固定杆(509)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8)和限位槽(7)的端面形状为T型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501)和第二轴承座(504),所述第一轴承座(501)内转动连接有蜗杆(502),所述蜗杆(502)位于底板(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柄(503),所述蜗杆(502)啮合有蜗轮(511),所述第二轴承座(504)内转动连接有转轴(505),所述转轴(505)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蜗轮(511),所述转轴(505)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06),所述第一锥齿轮(506)啮合有第二锥齿轮(507),所述第二锥齿轮(507)与支撑轴(508)之间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61453.0U CN217602013U (zh) | 2022-04-23 | 2022-04-23 | 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61453.0U CN217602013U (zh) | 2022-04-23 | 2022-04-23 | 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02013U true CN217602013U (zh) | 2022-10-18 |
Family
ID=83566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961453.0U Active CN217602013U (zh) | 2022-04-23 | 2022-04-23 | 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02013U (zh) |
-
2022
- 2022-04-23 CN CN202220961453.0U patent/CN2176020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602013U (zh) | 一种电力工程用脚手架结构 | |
CN210685317U (zh) | 一种建筑用施工平台 | |
CN216086376U (zh) | 一种驱动电机高度升降平台 | |
CN209390000U (zh) | 一种拆装方便的光伏设备安装座 | |
CN211913840U (zh) | 一种便于移动和扩大面积的测试台 | |
CN212388619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深基坑用监测装置 | |
CN209536879U (zh) | 一种移动式液压举升机 | |
CN210510770U (zh) | 一种机电设备用移动底座 | |
CN219107388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光伏储能机柜 | |
CN218850688U (zh) | 一种光伏板用具有调节功能的安装装置 | |
CN219971782U (zh) |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厂房的锅炉检修装置 | |
CN215711582U (zh) | 一种用于水电安装工程中的高效升降机构 | |
CN214195791U (zh) | 一种电力建设用电力杆扶正装置 | |
CN216050192U (zh) | 一种水利工程液位监测装置 | |
CN209903218U (zh) | 一种先进制造技术机械臂 | |
CN217642423U (zh) | 一种光伏机电设备安装用电缆架设支撑装置 | |
CN214087371U (zh) | 具有快联结构的起重机主平台 | |
CN218322651U (zh) | 一种用于沟渠的水利发电设备 | |
CN214418215U (zh) | 一种数控立式加工中心生产计量泵机箱的专用夹具 | |
CN214734245U (zh) | 一种园林工程施工用起吊装置的固定台架 | |
CN218697917U (zh) | 一种火电厂发电机检修装置 | |
CN216889947U (zh) | 一种新能源发电维护支撑架 | |
CN214183534U (zh) | 制砂用简易升降机构 | |
CN213857204U (zh) | 一种风电变桨用电动机外壳钻孔装置 | |
CN218708984U (zh) | 一种海上检修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