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3417U - 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83417U CN217583417U CN202120774915.3U CN202120774915U CN217583417U CN 217583417 U CN217583417 U CN 217583417U CN 202120774915 U CN202120774915 U CN 202120774915U CN 217583417 U CN217583417 U CN 2175834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rtical
- module
- screw rod
- seismic
- vertical scre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125000003003 spiro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2965 ro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781 Tooth Socke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646071 Prioner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包括竖向支撑模块、管夹、第一侧向斜撑模块、第二侧向斜撑模块,所述竖向支撑模块的下端设有两个分别对应竖向支撑模块相邻两个侧面的第二抗震铰接件,所述第一侧向斜撑模块和第二侧向斜撑模块的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抗震铰接件相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模块包括竖向螺杆,所述竖向螺杆的下端与管夹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螺杆的上端设有第一缓冲装置,用于增强抗震支架的抗震能力,能够在竖向支撑模块与混凝土结构体分离时重新支撑起竖向支撑模块,在防止管道继续掉落的同时,通过第一弹簧对竖向支撑模块及管道进行缓冲减震,从而降低冲击载荷,使两个侧向斜撑模块能够稳定的工作,保证抗震支架的工作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
背景技术
抗震支架(抗震支吊架)是用于支承水管、风管、桥架等机电管线设备并提供抗震支撑的支吊架产品。依据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抗震支吊架的定义是:与建筑结构体牢固连接,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由锚固体、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在发生地震导致管道坠落时,抗震支架通常是通过抗震斜撑支撑起管道,以防止管道继续坠落。
然而,现有的抗震支架上的抗震结构较为单一,抗震性能不佳,管道坠落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得不到减缓,从而导致管道瞬间施加在抗震斜撑上的冲击力过大,抗震斜撑瞬间受到冲击载荷大,引发了抗震斜撑与混凝土结构体之间的连接出现松动、甚至分离等现象,抗震斜撑不能有效地支撑起管道,导致管道继续坠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支撑模块、管夹、第一侧向斜撑模块、第二侧向斜撑模块,所述竖向支撑模块的下端与管夹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模块的下端设有两个分别对应竖向支撑模块相邻两个侧面的第二抗震铰接件,所述第一侧向斜撑模块和第二侧向斜撑模块的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抗震铰接件相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模块包括竖向螺杆,所述竖向螺杆的下端与管夹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螺杆的上端设有第一缓冲装置,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柱、联动底座、第一弹簧,所述第一缓冲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锚栓和第一限位环,所述联动底座上设有供第一缓冲柱穿过的第一通孔和供竖向螺杆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联动底座通过第一通孔滑动连接在第一缓冲柱上并能够沿第一缓冲柱轴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缓冲柱上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与联动底座和第一限位环相连接,所述竖向螺杆的上端穿过第二通孔连接有固定锚栓,所述竖向螺杆上螺接有位于固定锚栓下方与联动底座配合的第一缓冲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竖向支撑模块包括竖向槽钢、轴向穿过竖向槽钢的竖向螺杆、固定连接在竖向螺杆顶端的固定锚栓以及安装在竖向槽钢上并与竖向螺杆配合的多个V型加劲装置,所述竖向槽钢通过V型加劲装置安装在竖向螺杆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 所述管夹的内侧设置有抗震垫片。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侧向斜撑模块和第二侧向斜撑模块均包括侧向槽钢、设于侧向槽钢上的第二缓冲装置,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弹簧减震器和第二弹簧减震器,所述第一弹簧减震器和第二弹簧减震器分别安装在侧向槽钢的两端,所述第一弹簧减震器连接有用于与混凝土结构体连接的第一抗震铰接件,所述第二弹簧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抗震铰接件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侧向槽钢内设有连接钢绳,所述连接钢绳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减震器和第二弹簧减震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一缓冲装置,增强抗震支架的抗震能力,能够在竖向支撑模块与混凝土结构体分离时重新支撑起竖向支撑模块,在防止管道继续掉落的同时,通过第一弹簧对竖向支撑模块及管道进行缓冲减震,从而降低竖向支撑模块及管道在坠落时施加在两个侧向斜撑模块上的冲击载荷,使两个侧向斜撑模块能够稳定的工作,保证抗震支架的工作质量。另外,侧向斜撑模块上还设有第二缓冲装置,进一步增强了抗震支架的抗震能力,提高抗震支架的安全性能,从而有效保护管道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指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为本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4为第一侧向斜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4,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包括竖向支撑模块1、管夹100、第一侧向斜撑模块2、第二侧向斜撑模块3,所述竖向支撑模块1的下端与管夹100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模块1的下端设有两个分别对应竖向支撑模块1相邻两个侧面的第二抗震铰接件40,所述第一侧向斜撑模块2和第二侧向斜撑模块3的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抗震铰接件40相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模块1包括竖向槽钢11、轴向穿过竖向槽钢11的竖向螺杆12、固定连接在竖向螺杆12顶端的固定锚栓13以及安装在竖向槽钢11上并与竖向螺杆12配合的多个V型加劲装置14,所述竖向槽钢11通过V型加劲装置14安装在竖向螺杆12上,所述竖向螺杆12的下端与管夹100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竖向螺杆12的上端设有第一缓冲装置4,所述第一缓冲装置4包括第一缓冲柱41、联动底座42、第一弹簧43,所述第一缓冲柱4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锚栓44和第一限位环45,所述联动底座42上设有供第一缓冲柱41穿过的第一通孔和供竖向螺杆12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联动底座42通过第一通孔滑动连接在第一缓冲柱41上并能够沿第一缓冲柱41轴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弹簧43套设在第一缓冲柱41上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与联动底座42和第一限位环45相连接,所述竖向螺杆12的上端穿过第二通孔连接有固定锚栓13,所述竖向螺杆12上螺接有位于固定锚栓13下方与联动底座42配合的第一缓冲螺母8。
当固定锚栓13与混凝土结构体分离时,所述竖向螺杆12能够沿其轴向上下移动,使第一缓冲螺母8抵在联动底座42上,联动底座42所承受的压力作用在第一弹簧43上,由第一弹簧43进行缓冲减震,进而提高抗震支架的缓冲减震效果。在上述结构中,每个第一缓冲装置4上至少具有两根第一缓冲柱41,每根第一缓冲柱41上都套设有一个第一弹簧43,此结构在保证第一缓冲装置4具有足够缓冲力进行减震的同时,通过多根第一缓冲柱41增强第一缓冲装置4与混凝土结构体之间的连接,保证第一缓冲装置4的安装稳定性,从而在竖向支撑模块1掉落时能够稳定地将其拉住,防止其继续掉落。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缓冲装置4具有四根第一缓冲柱41,四根第一缓冲柱41围绕着竖向螺杆12的外周布置,以保证第一缓冲装置4的安装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向斜撑模块2和第二侧向斜撑模块3为相同结构,只是两者之间的安装角度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向斜撑模块2和第二侧向斜撑模块3均包括侧向槽钢200、设于侧向槽钢200上的第二缓冲装置,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弹簧减震器5和第二弹簧减震器6,所述第一弹簧减震器5和第二弹簧减震器6分别安装在侧向槽钢200的两端,所述第一弹簧减震器5连接有用于与混凝土结构体连接的第一抗震铰接件10,所述第二弹簧减震器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抗震铰接件40相连接。
参照图4,在上述结构中,第一弹簧减震器5和第二弹簧减震器6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弹簧减震器5包括封闭侧向槽钢200上端的第一限位板51、穿插在第一限位板51上的第一拉杆52、安装在第一拉杆52一端上的第一限位盖53、用于减震的第一减震弹簧54,所述第一拉杆52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限位板51铰接有第一抗震铰接件10,所述第一抗震铰接件10上设有第二锚栓20,所述第一限位盖53和第一减震弹簧54设置在侧向槽钢200内,所述第一减震弹簧54套设在第一拉杆52上且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板51和第一限位盖53相连接。
同样的,所述第二弹簧减震器6包括封闭侧向槽钢200下端的第二限位板61、穿插在第二限位板61上的第二拉杆62、安装在第二拉杆62一端上的第二限位盖63、用于减震的第二减震弹簧64,所述第二拉杆6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限位板61铰接有所述第二抗震铰接件40,所述第二限位盖63和第二减震弹簧64设置在侧向槽钢200内,所述第二减震弹簧64套设在第二拉杆62上且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板61和第二限位盖63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侧向槽钢200内设有连接钢绳30,所述连接钢绳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拉杆52和第二拉杆62相连接,在第一弹簧减震器5或/和第二弹簧减震器6从侧向槽钢200上脱落后,第一弹簧减震器5和第二弹簧减震器6之间可以在连接钢绳30的作用下,保持连接。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钢绳30的长度与侧向槽钢200的长度相等,从而让第一弹簧减震器5和第二弹簧减震器6具有足够的缓冲减震空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3,所述管夹100包括上层管夹101、下层管夹102和固定螺栓103,所述上层管夹101通过自锁螺母固定在竖向螺杆12底端,所述固定螺栓103依次穿过上层管夹101、下层管夹102后通过自锁螺母固定。另外,所述管夹100的内侧设置有抗震垫片,用于加强管夹100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并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所述抗震垫片未在附图中显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V型加劲装置14包括加劲螺栓141、螺接在加劲螺栓141上的加劲翼型螺母142和转动连接在加劲螺栓141前端的加劲压片143,所述加劲翼型螺母142的翼片上设有加劲齿槽,所述竖向槽钢11内设有与加劲齿槽配合的、呈连续锯齿结构的加劲锯齿111,所述加劲压片143与竖向螺杆12相配合以将所述竖向槽钢11固定在竖向螺杆12上。另外,所述第二抗震铰接件40上设有与竖向螺杆12相配合的铰接通孔,所述竖向螺杆12依次穿过两个第二抗震铰接件40并通过固定螺母将两个第二抗震铰接件40固定,此结构在松开固定螺母50后,可以调节第二抗震铰接件40朝向角度,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支撑模块(1)、管夹(100)、第一侧向斜撑模块(2)、第二侧向斜撑模块(3),所述竖向支撑模块(1)的下端与管夹(100)的顶端相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模块(1)的下端设有两个分别对应竖向支撑模块(1)相邻两个侧面的第二抗震铰接件(40),所述第一侧向斜撑模块(2)和第二侧向斜撑模块(3)的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抗震铰接件(40)相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模块(1)包括竖向螺杆(12),所述竖向螺杆(12)的下端与管夹(10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向螺杆(12)的上端设有第一缓冲装置(4),所述第一缓冲装置(4)包括第一缓冲柱(41)、联动底座(42)、第一弹簧(43),所述第一缓冲柱(4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锚栓(44)和第一限位环(45),所述联动底座(42)上设有供第一缓冲柱(41)穿过的第一通孔和供竖向螺杆(12)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联动底座(42)通过第一通孔滑动连接在第一缓冲柱(41)上并能够沿第一缓冲柱(41)轴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弹簧(43)套设在第一缓冲柱(41)上且其上下两端分别与联动底座(42)和第一限位环(45)相连接,所述竖向螺杆(12)的上端穿过第二通孔连接有固定锚栓(13),所述竖向螺杆(12)上螺接有位于固定锚栓(13)下方与联动底座(42)配合的第一缓冲螺母(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模块(1)包括竖向槽钢(11)、轴向穿过竖向槽钢(11)的竖向螺杆(12)、固定连接在竖向螺杆(12)顶端的固定锚栓(13)以及安装在竖向槽钢(11)上并与竖向螺杆(12)配合的多个V型加劲装置(14),所述竖向槽钢(11)通过V型加劲装置(14)安装在竖向螺杆(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夹(100)的内侧设置有抗震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向斜撑模块(2)和第二侧向斜撑模块(3)均包括侧向槽钢(200)、设于侧向槽钢(200)上的第二缓冲装置,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包括第一弹簧减震器(5)和第二弹簧减震器(6),所述第一弹簧减震器(5)和第二弹簧减震器(6)分别安装在侧向槽钢(200)的两端,所述第一弹簧减震器(5)连接有用于与混凝土结构体连接的第一抗震铰接件(10),所述第二弹簧减震器(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抗震铰接件(4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槽钢(200)内设有连接钢绳(30),所述连接钢绳(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弹簧减震器(5)和第二弹簧减震器(6)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74915.3U CN217583417U (zh) | 2021-04-14 | 2021-04-14 | 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774915.3U CN217583417U (zh) | 2021-04-14 | 2021-04-14 | 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83417U true CN217583417U (zh) | 2022-10-14 |
Family
ID=83525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774915.3U Active CN217583417U (zh) | 2021-04-14 | 2021-04-14 | 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83417U (zh) |
-
2021
- 2021-04-14 CN CN202120774915.3U patent/CN2175834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522851U (zh) | 一种桥梁抗震防落梁支座 | |
CN202809885U (zh) | 一种消能墙结构 | |
CN217583417U (zh) | 一种圆形管道双向抗震支架 | |
CN217519376U (zh) | 一种单悬抗震支架 | |
KR100407513B1 (ko) | 연속교 강박스 교량에 있어서 상부구조의 이탈방지장치와그 시공방법 | |
CN110397794A (zh) | 一种粘弹性减震支架 | |
CN217519353U (zh) | 一种门型抗震支架 | |
CN210890395U (zh) | 一种高强度稳定抗震支架 | |
CN108506584A (zh) | 一种基于碟形弹簧减振的抗震支吊架 | |
CN209977555U (zh) | 用于高层建筑的矩形风管侧向抗震支吊架 | |
CN212080762U (zh) | 一种粘弹性组合减震支架 | |
CN113765030B (zh) | 一种防屈曲型减震支吊架 | |
CN215000164U (zh) | 一种水管双向支撑抗震装置 | |
CN217951475U (zh) | 一种水利水电用管道安装抗震支架 | |
CN213576177U (zh) | 一种抗震效果好的抗震支架 | |
CN215111907U (zh) | 一种安装稳固的建筑机电设备用抗震支架 | |
CN210067160U (zh) | 一种基建筑幕墙用连接支撑装置 | |
CN213332771U (zh) | 一种抗震支架 | |
CN212536960U (zh) | 综合抗防减震支吊架 | |
CN214158343U (zh) | 一种建筑物消防系统给水装置 | |
CN218032070U (zh) | 一种组合式双向支撑抗震支架 | |
CN213236359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抗震支架 | |
CN210196758U (zh) | 一种抗震支架 | |
CN213840029U (zh) | 一种巷道管路减震支架 | |
CN216923463U (zh) | 一种折叠式抗震支吊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