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81113U - 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81113U
CN217581113U CN202123316962.2U CN202123316962U CN217581113U CN 217581113 U CN217581113 U CN 217581113U CN 202123316962 U CN202123316962 U CN 202123316962U CN 217581113 U CN217581113 U CN 217581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fferdam
skylight
frame
platform
inn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169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星
杨俊�
邬荒耘
刘瑶
计智杰
赵春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5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5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5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5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169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81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81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81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采用可移动外架、可升降内架、底部施工平台、若干竖向连接杆以及提升机构,所述底部施工平台通过所述若干竖向连接杆与所述可升降内架连接,所述底部施工平台位于所述可升降内架的下方,所述底部施工平台的外轮廓与所述天窗围堰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可升降内架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外架内并能够跟随所述可移动外架水平移动,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外架上,所述提升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可升降内架上下移动。其结构简单、并可循环利用,可为天窗围堰的混凝土模板搭设提供工作平台,确保施工安全、按期完成。

Description

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适用于净空高、屋面开洞大的屋面施工。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高空作业平台有以下几种:(a)适用于建筑物边缘的高空作业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借助建筑物边沿建立,不适用于建筑内侧;(b) 适用于高层建筑外立面施工的工作平台,平台附着于外立面并可上下升降,也不适用于建筑物内部施工;(c)适用于桥梁结构的工作平台,利用左右幅间空隙施工,从底部提升平台支撑场地;(d)适用于场地空旷且建筑物高度较低的平台。
对于高层建筑的屋面平台需要设置天窗,天窗玻璃放置在高出屋面平台 1m,壁厚150mm的混凝土墙即天窗围堰上,从内部底层可直接看见屋面天窗,天窗下方距离底层楼面有很多层的距离,整个空间无任何遮挡物,没有可依赖支撑的构件建立工作平台,属于超高空作业,危险系数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解决现有技术中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其结构简单、并可循环利用,可为天窗围堰的混凝土模板搭设提供工作平台,确保施工安全、按期完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包括可移动外架、可升降内架、底部施工平台、若干竖向连接杆以及提升机构,所述底部施工平台通过所述若干竖向连接杆与所述可升降内架连接,所述底部施工平台位于所述可升降内架的下方,所述底部施工平台的外轮廓与所述天窗围堰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可升降内架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外架内并能够跟随所述可移动外架水平移动,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外架上,所述提升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可升降内架上下移动。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可移动外架包括顶部水平框架以及四根外架立杆,所述顶部水平框架的四个角部通过所述四根外架立杆支撑,所述顶部水平框由两根外架横梁和两根外架纵梁首尾垂直连接而成。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外架立杆的底部设置移动滚轮。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可升降内架包括两根内架横梁与两根内架纵梁,所述两根内架横梁和两根内架纵梁首尾垂直连接构成一个水平矩形框架,所述内架横梁在提升机构的带动下能够沿着外架立杆上下移动。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四个电动葫芦,所述顶部水平框架的四个角分别安装一所述电动葫芦,四个电动葫芦分别牵拉可升降内架的顶部四个角。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内架横梁的端部设置一内架限位滑板,所述内架限位滑板与内架横梁之间形成一与外架立杆的一侧轮廓相匹配的凹槽。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内架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供提升机构连接的吊点。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纵向相邻的外架立杆之间设置外架纵向支撑梁,所述外架纵向支撑梁的端部设置用于支撑内架横梁的内托支架。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内托支架的顶部具有一块水平设置的钢板。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钢板上设有若干第一螺栓孔,所述内架横梁上对应第一螺栓孔的位置相应开设第二螺栓孔。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采用可移动外架、可升降内架、底部施工平台、若干竖向连接杆以及提升机构,所述底部施工平台通过所述若干竖向连接杆与所述可升降内架连接,所述底部施工平台位于所述可升降内架的下方,所述底部施工平台的外轮廓与所述天窗围堰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可升降内架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外架内并能够跟随所述可移动外架水平移动,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外架上,所述提升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可升降内架上下移动。使用时,先在屋面顶部安装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通过提升机构提升可升降内架,使得底部施工平台脱离地面,通过行走机构移动至天窗围堰的外侧,然后下放可升降内架,使得底部施工平台稍低于屋面,然后进行天窗围堰的浇筑施工,施工完成后,提升可升降内架,使得底部施工平台的底面高于天窗围堰的标高,通过行走机构移走,去施工下一个天窗围堰。其结构简单、并可循环利用,可为天窗围堰的混凝土模板搭设提供工作平台,确保施工安全、按期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外架横梁与外架纵梁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型钢网架相对天窗围堰的平面布置图。
图中:1-可移动外架、11-外架横梁、12-外架纵梁、13-外架立杆、14-移动滚轮、15-外架纵向支撑梁、16-内托支架、161-第一螺栓孔、2-可升降内架、 21-内架横梁、211-第二螺栓孔、22-内架纵梁、23-内架限位滑板、3-底部施工平台、31-型钢网架、4-竖向连接杆、5-天窗围堰、6-电动葫芦上悬挂点、7-吊点、8-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包括可移动外架1、可升降内架2、底部施工平台3、若干竖向连接杆4以及提升机构,所述底部施工平台3通过所述若干竖向连接杆4与所述可升降内架2连接,所述底部施工平台3位于所述可升降内架2的下方,所述底部施工平台3的外轮廓与所述天窗围堰5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可升降内架2 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外架1内并能够跟随所述可移动外架1水平移动,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外架1上,所述提升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可升降内架2 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采用可移动外架1、可升降内架2、底部施工平台3、若干竖向连接杆4以及提升机构,所述底部施工平台3通过所述若干竖向连接杆4与所述可升降内架2连接,所述底部施工平台3位于所述可升降内架2的下方,所述底部施工平台3的外轮廓与所述天窗围堰5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可升降内架2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外架1内并能够跟随所述可移动外架1水平移动,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外架1上,所述提升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可升降内架2上下移动。使用时,先在屋面8顶部安装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通过提升机构提升可升降内架2,使得底部施工平台3脱离地面,通过行走机构移动至天窗围堰 5的外侧,然后下放可升降内架2,使得底部施工平台3稍低于屋面8,然后进行天窗围堰5的浇筑施工,施工完成后,提升可升降内架2,使得底部施工平台3的底面高于天窗围堰5的标高,通过行走机构移走,去施工下一个天窗围堰5。其结构简单、并可循环利用,可为天窗围堰5的混凝土模板搭设提供工作平台,确保施工安全、按期完成。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可移动外架1包括顶部水平框架以及四根外架立杆13,所述顶部水平框架的四个角部通过所述四根外架立杆13支撑,所述顶部水平框由两根外架横梁11和两根外架纵梁12首尾垂直连接而成,从而形成一个可以稳定支撑可升降内架2以及底部施工平台3的可移动外架1。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外架立杆13的底部设置移动滚轮14。通过在所述外架立杆13的底部设置移动滚轮 14,方便可移动外架1自由移动。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可升降内架2包括两根内架横梁21与两根内架纵梁22,所述两根内架横梁21和两根内架纵梁22首尾垂直连接构成一个水平矩形框架,所述内架横梁21在提升机构的带动下能够沿着外架立杆13上下移动,由于所述内架横梁21在提升机构的带动下能够沿着外架立杆13上下移动,因此可以实现可升降内架2的平稳升降,并可为底部施工平台3提供稳定的支撑。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四个电动葫芦,所述顶部水平框架的四个角分别安装一所述电动葫芦,所述顶部水平框架的四个角分别作为电动葫芦的上悬挂点6,四个电动葫芦分别牵拉可升降内架2的顶部四个角,通过四个电动葫芦分别牵拉可升降内架2 的顶部四个角,可以平稳提升可升降内架2。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内架横梁21的端部设置一内架限位滑板23,所述内架限位滑板23与内架横梁21之间形成一与外架立杆13的一侧轮廓相匹配的凹槽。通过设置内架限位滑槽,可以限制内架横梁21相对外架立杆13水平位移,保证施工作业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内架横梁21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供提升机构连接的吊点7,本实施例中,所述吊点7 为电动葫芦挂钩的吊点,从而可以方便提升机构提升内架。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纵向相邻的外架立杆13之间设置外架纵向支撑梁15,所述外架纵向支撑梁15的端部设置用于支撑内架横梁21的内托支架16。当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组装好以后,可以通过提升机构提升可升降内架2,使得底部施工平台3脱离地面,可以移动外架移动至天窗围堰5的外侧,然后下降可升降内架2,使得可升降内架2搁置于内托支架16上,从而解放提升机构。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内托支架16的顶部具有一块水平设置的钢板,通过在所述内托支架16设置一块水平设置的钢板,以便于平稳支撑内架横梁21的端部,提高整个施工作业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钢板上设有若干第一螺栓孔161,所述内架横梁21上对应第一螺栓孔161的位置相应开设第二螺栓孔211。当内架横梁21搁置于内托支架16上,可以通过螺栓穿经对应的第一螺栓孔161和第二螺栓孔211,实现可移动外架1和可升降内架2的可靠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中,所述底部施工平台3包括型钢网架31以及铺设于型钢网架上的花纹板。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外架、可升降内架、底部施工平台、若干竖向连接杆以及提升机构,所述底部施工平台通过所述若干竖向连接杆与所述可升降内架连接,所述底部施工平台位于所述可升降内架的下方,所述底部施工平台的外轮廓与所述天窗围堰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可升降内架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外架内并能够跟随所述可移动外架水平移动,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外架上,所述提升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可升降内架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外架包括顶部水平框架以及四根外架立杆,所述顶部水平框架的四个角部通过所述四根外架立杆支撑,所述顶部水平框由两根外架横梁和两根外架纵梁首尾垂直连接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架立杆的底部设置移动滚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内架包括两根内架横梁与两根内架纵梁,所述两根内架横梁和两根内架纵梁首尾垂直连接构成一个水平矩形框架,所述内架横梁在提升机构的带动下能够沿着外架立杆上下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四个电动葫芦,所述顶部水平框架的四个角分别安装一所述电动葫芦,四个电动葫芦分别牵拉可升降内架的顶部四个角。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架横梁的端部设置一内架限位滑板,所述内架限位滑板与内架横梁之间形成一与外架立杆的一侧轮廓相匹配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架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供提升机构连接的吊点。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纵向相邻的外架立杆之间设置外架纵向支撑梁,所述外架纵向支撑梁的端部设置用于支撑内架横梁的内托支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托支架的顶部具有一块水平设置的钢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上设有若干第一螺栓孔,所述内架横梁上对应第一螺栓孔的位置相应开设第二螺栓孔。
CN202123316962.2U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 Active CN217581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6962.2U CN217581113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6962.2U CN217581113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81113U true CN217581113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5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16962.2U Active CN217581113U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811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50498U (zh) 用于电梯井筒模的液压支撑系统
CN205713147U (zh) 一种预制楼板快速就位装置
CN108190757B (zh) 一种筒架支撑式钢平台与塔吊整体顶升装置及其顶升方法
CN217581113U (zh) 一种屋面大开洞天窗围堰可动施工作业平台
CN210177913U (zh) 一种可滑动墙面彩板安装装置
CN217439544U (zh) 建筑顶部外立面悬挑结构模板支撑体系
CN107288352B (zh) 超大面积封闭式三角形天窗屋面板的运输及安装方法
CN111058609A (zh) 一种施工与防护一体化便携式操作平台及方法
CN115110765A (zh) 一种变形缝处剪力墙施工方法及装置
CN217175692U (zh) 一种用于超高层核心筒施工的智能化液压提升模架系统
CN212507304U (zh) 用于预制盖梁安装的自爬升装置
CN213865193U (zh) 一种中小型设备提升装置
CN203229334U (zh) 用于提升及平移单根钢构件的起重构架
CN215925877U (zh) 一种碾压混凝土大坝爬坡廊道模板结构
CN214459695U (zh) 一种桥梁盖梁施工安全防护平台
CN109322449A (zh) 金属屋面檐口整体吊装滑移方法
CN210341680U (zh) 一种门式波形钢腹板安装及悬挑式吊架结构
CN217461450U (zh) 一种电动爬模架
CN206513006U (zh) 一种操作平台提升装置以及液压爬升操作平台
CN211286563U (zh) 一种定型化可提升式电梯井操作平台
CN209704007U (zh) 一种液压爬模智能爬升系统
CN217420433U (zh) 可三向移动的操作平台
CN219489422U (zh) 一种内爬式塔吊
CN203066033U (zh) 一种弧形坡面混凝土滑升模板
CN214885625U (zh) 一种多点位预制件安装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