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54040U - 一种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54040U CN217554040U CN202220398861.XU CN202220398861U CN217554040U CN 217554040 U CN217554040 U CN 217554040U CN 202220398861 U CN202220398861 U CN 202220398861U CN 217554040 U CN217554040 U CN 2175540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body
- suspension
- face
- mounting structure
- retainer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789 fasten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073 vulcan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3917 Bambusa tul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及车辆。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包括车体,还包括悬置,悬置通过螺栓装配固定在车体上;所述螺栓上形成有限位挡臂,所述车体上设有能阻挡所述限位挡臂旋转的限位凸,防止装配过程出现螺栓自转。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悬置在装配过程中,打紧力矩时螺栓易出现连轴转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置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身悬置安装作为整车装配的关键环节之一,其装配效率的快慢及装配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总装的生产节拍和整车舒适性的表现。
现有技术中,车身悬置一般都是整体在总装线上进行装配,使得消耗时间较长,同时因悬置结构设计不尽合理,装配过程中,在打力矩时易出现连轴转的问题,且各零部件之间进行匹配安装时,也易出现装配失稳的现象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悬置在装配过程中,打紧力矩时螺栓易出现连轴转(即自转)的问题,还可以解决零部件之间装配存在稳定性低、以及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包括车体,还包括悬置,悬置通过螺栓装配固定在车体上;
所述螺栓上形成有限位挡臂,所述车体上设有能阻挡所述限位挡臂旋转的限位凸,防止装配过程出现螺栓自转。
优选的,所述螺栓包括螺杆,在靠近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限位挡,所述限位挡上形成有所述的限位挡臂,所述限位挡上设置有与拆装工具定位咬合的咬合平面;
所述限位挡臂的长度为L,宽度为L,则L≥2L。
优选的,所述悬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挡圈、缓冲体和下挡圈,所述缓冲体中设有贯穿的套管;
所述上挡圈、套管和下挡圈通过螺栓和紧固件装配固定在所述车体。
优选的,所述上挡圈的上端面与所述车体相贴合,下端面与所述缓冲体硫化为一体;
所述下挡圈的上端面上形成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与套管的下端相贴合,所述缓冲体的下端与所述下挡圈的上端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缓冲体上还套装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通过连接螺栓与车体上的支撑架装配固定。
优选的,所述缓冲体呈类圆柱体构造,所述缓冲体的上端面与所述上挡圈的下端面硫化为一体,下端面与所述下挡圈的上端面相贴合,所述缓冲体沿轴线方向形成有用于安装套管的通孔;
所述缓冲体的外壁中部向远离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有硫化部,用于与所述稳定座硫化为一体,所述硫化部上设有硫化孔;
所述缓冲体的下端在靠近所述下挡圈的位置还形成有空腔。
优选的,所述稳定座为筒状结构,上端向远离筒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相互对称的装配孔,用于与支撑架装配固定;
所述稳定座的支撑部与所述缓冲体的硫化部硫化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硫化孔中装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与所述装配孔为同轴设置;
所述压紧环的上端面与连接螺栓相贴合,下端面焊接在所述稳定座上;
所述缓冲体和稳定座通过所述连接螺栓穿过压紧环和装配孔与所述支撑架装配固定。
优选的,所述下挡圈与所述紧固件之间还设有一个反向的下挡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螺栓上形成限位挡臂,同时在车体上设置能阻挡限位挡臂旋转的限位凸,从而避免了在装配悬置过程中,打紧力矩时,螺栓出现连轴转的问题,提高了装配效率。解决了现有悬置在装配过程中,打紧力矩时螺栓易出现连轴转的问题,以及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2)通过在螺栓的限位挡上在与限位挡臂相对的位置形成咬合平面,用于与拆装工具定位咬合,方便了拆装,同时使限位挡臂的长度设为大于等于两倍的宽度,避免了限位挡臂长度不足导致限位失效的问题;
3)通过将上挡圈的上端面与车体贴合固定,下端面与缓冲体硫化为一体,通过在下挡圈的上端面上设置与套管下端相贴合的支撑台,同时使缓冲体的下端与下挡圈的上端面贴合固定,提升了整体结构的稳固性。解决了零部件之间装配存在稳定性低;
4)通过在缓冲体上套装稳定座,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车体的支撑架上,保证了车体为悬置提供足够的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结构的稳固性;
5)通过在稳定座的上端向远离筒轴心方向延伸形成支撑部,并与缓冲体的硫化部硫化为一体,使得稳定座为缓冲体提供足够的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结构的稳固性,且支撑部上设置相互对称的装配孔,用于与支撑架装配固定,避免了布置干涉的问题;
6)通过在硫化孔中设置压紧环,并将压紧环与装配孔同轴设置,使得连接螺栓贴合压紧压紧环,从而压实稳定座和支撑架,保证了稳定座与支撑架装配的稳固性;
7)通过在下挡圈与紧固件之间设置一个反向的下挡圈,即使下挡圈上的支撑台朝下与紧固件相贴合,提升了车身悬置安装结构的轴向刚度,从而满足了轴向力的要求,在汽车悬置系统技术领域,具有推广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沿B-B处的剖视图;
图7为上档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下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缓冲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沿C-C处的剖视图;
图12为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稳定座与压紧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稳定座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4中沿D-D处的剖视图。
其中,1-车体,101-限位凸;2-螺栓,201-限位挡臂,202-螺杆,203-限位挡,204-咬合平面; 3-上挡圈,301-上端面,302-下端面;4-缓冲体,401-通孔,402-硫化部;403-硫化孔,404-空腔; 5-下挡圈,501-支撑台;6-套管;7-紧固件;8-稳定座,801-支撑部,802-装配孔,803-压紧环;9- 连接螺栓;10-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1至图15所示,一种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包括车体1,还包括悬置,悬置通过螺栓2 装配固定在车体1上;
所述螺栓2上形成有限位挡臂201,所述车体1上设有能阻挡所述限位挡臂201旋转的限位凸 101,防止装配过程出现螺栓2自转。
通过在螺栓上形成限位挡臂,同时在车体上设置能阻挡限位挡臂旋转的限位凸,从而避免了在装配悬置过程中,打紧力矩时,螺栓出现连轴转的问题,提高了装配效率。解决了现有悬置在装配过程中,打紧力矩时螺栓易出现连轴转的问题,以及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螺栓2包括螺杆202,在靠近所述螺杆202的一端设有限位挡203,所述限位挡203上形成有所述的限位挡臂201,所述限位挡203上设置有与拆装工具定位咬合的咬合平面204;
所述限位挡臂201的长度为L1,宽度为L2,则L1≥2L2。
通过在螺栓的限位挡上设置用于与拆装工具定位咬合的咬合平面,方便了拆装,同时使限位挡臂的长度设为大于等于两倍的宽度,避免了限位挡臂长度不足导致限位失效的问题。
悬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挡圈3、缓冲体4和下挡圈5,所述缓冲体4中设有贯穿的套管6;
所述上挡圈3、套管6和下挡圈5通过螺栓2和紧固件7装配固定在所述车体1。
上挡圈3的上端面301与所述车体1相贴合,下端面302与所述缓冲体4硫化为一体;
所述下挡圈5的上端面上形成有支撑台501,所述支撑台501与套管6的下端相贴合,所述缓冲体4的下端与所述下挡圈5的上端面相贴合。
通过将上挡圈的上端面与车体贴合固定,下端面与缓冲体硫化为一体,通过在下挡圈的上端面上设置与套管下端相贴合的支撑台,同时使缓冲体的下端与下挡圈的上端面贴合固定,提升了整体结构的稳固性。解决了零部件之间装配存在稳定性低。
缓冲体4上还套装有稳定座8,所述稳定座8通过连接螺栓9与车体1上的支撑架10装配固定。
通过在缓冲体上套装稳定座,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车体的支撑架上,保证了车体为悬置提供足够的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结构的稳固性。
缓冲体4呈类圆柱体构造,所述缓冲体4的上端面与所述上挡圈3的下端面302硫化为一体,下端面与所述下挡圈5的上端面相贴合,所述缓冲体4沿轴线方向形成有用于安装套管6的通孔 401;
所述缓冲体4的外壁中部向远离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有硫化部402,用于与所述稳定座8硫化为一体,所述硫化部402上设有硫化孔403;
所述缓冲体4的下端在靠近所述下挡圈5的位置还形成有空腔404。
通过在缓冲体上靠近下挡圈的位置形成空腔结构,提升了悬置的隔振、降噪性能。
稳定座8为筒状结构,上端向远离筒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有支撑部801,所述支撑部801上设有相互对称的装配孔802,用于与支撑架10装配固定;
所述稳定座8的支撑部801与所述缓冲体4的硫化部402硫化为一体。
通过在稳定座的上端向远离筒轴心方向延伸形成支撑部,并与缓冲体的硫化部硫化为一体,使得稳定座为缓冲体提供足够的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结构的稳固性,且支撑部上设置相互对称的装配孔,用于与支撑架装配固定,避免了布置干涉的问题。
硫化孔403中装有压紧环803,所述压紧环803与所述装配孔802为同轴设置;
所述压紧环803的上端面与连接螺栓9相贴合,下端面焊接在所述稳定座8上;
所述缓冲体4和稳定座8通过所述连接螺栓9穿过压紧环803和装配孔802与所述支撑架10 装配固定。
通过在硫化孔中设置压紧环,并将压紧环与装配孔同轴设置,使得连接螺栓贴合压紧压紧环,从而压实稳定座和支撑架,保证了稳定座与支撑架装配的稳固性。
下挡圈5与所述紧固件7之间还设有一个反向的下挡圈5。
通过在下挡圈与紧固件之间设置一个反向的下挡圈,即使下挡圈上的支撑台朝下与紧固件相贴合,提升了车身悬置安装结构的轴向刚度,从而满足了轴向力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为螺母。
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实施例中的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及车辆,首先,通过在螺栓上形成限位挡臂,同时在车体上设置能阻挡限位挡臂旋转的限位凸,从而避免了在装配悬置过程中,打紧力矩时,螺栓出现连轴转的问题,提高了装配效率。解决了现有悬置在装配过程中,打紧力矩时螺栓易出现连轴转的问题,以及装配效率低的问题;其次,通过在螺栓的限位挡上在与限位挡臂相对的位置形成咬合平面,用于与拆装工具定位咬合,方便了拆装,同时使限位挡臂的长度设为大于等于两倍的宽度,避免了限位挡臂长度不足导致限位失效的问题;其三,通过将上挡圈的上端面与车体贴合固定,下端面与缓冲体硫化为一体,通过在下挡圈的上端面上设置与套管下端相贴合的支撑台,同时使缓冲体的下端与下挡圈的上端面贴合固定,提升了整体结构的稳固性。解决了零部件之间装配存在稳定性低;其四,通过在缓冲体上套装稳定座,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车体的支撑架上,保证了车体为悬置提供足够的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结构的稳固性;其五,通过在稳定座的上端向远离筒轴心方向延伸形成支撑部,并与缓冲体的硫化部硫化为一体,使得稳定座为缓冲体提供足够的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结构的稳固性,且支撑部上设置相互对称的装配孔,用于与支撑架装配固定,避免了布置干涉的问题;其六,通过在硫化孔中设置压紧环,并将压紧环与装配孔同轴设置,使得连接螺栓贴合压紧压紧环,从而压实稳定座和支撑架,保证了稳定座与支撑架装配的稳固性;最后,通过在下挡圈与紧固件之间设置一个反向的下挡圈,即使下挡圈上的支撑台朝下与紧固件相贴合,提升了车身悬置安装结构的轴向刚度,从而满足了轴向力的要求,在汽车悬置系统技术领域,具有推广实用价值。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置,悬置通过螺栓(2)装配固定在车体(1)上;
所述螺栓(2)上形成有限位挡臂(201),所述车体(1)上设有能阻挡所述限位挡臂(201)旋转的限位凸(101),防止装配过程出现螺栓(2)自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包括螺杆(202),在靠近所述螺杆(202)的一端设有限位挡(203),所述限位挡(203)上形成有所述限位挡臂(201),所述限位挡(203)上设置有与拆装工具定位咬合的咬合平面(204);
所述限位挡臂(201)的长度为L1,宽度为L2,则L1≥2L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包括依次设置的上挡圈(3)、缓冲体(4)和下挡圈(5),所述缓冲体(4)中设有贯穿的套管(6);
所述上挡圈(3)、套管(6)和下挡圈(5)通过螺栓(2)和紧固件(7)装配固定在所述车体(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圈(3)的上端面(301)与所述车体(1)相贴合,下端面(302)与所述缓冲体(4)硫化为一体;
所述下挡圈(5)的上端面上形成有支撑台(501),所述支撑台(501)与套管(6)的下端相贴合,所述缓冲体(4)的下端与所述下挡圈(5)的上端面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4)上还套装有稳定座(8),所述稳定座(8)通过连接螺栓(9)与车体(1)上的支撑架(10)装配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4)呈类圆柱体构造,所述缓冲体(4)的上端面与所述上挡圈(3)的下端面(302)硫化为一体,下端面与所述下挡圈(5)的上端面相贴合,所述缓冲体(4)沿轴线方向形成有用于安装套管(6)的通孔(401);
所述缓冲体(4)的外壁中部向远离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有硫化部(402),用于与所述稳定座(8)硫化为一体,所述硫化部(402)上设有硫化孔(403);
所述缓冲体(4)的下端在靠近所述下挡圈(5)的位置还形成有空腔(4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座(8)为筒状结构,上端向远离筒轴线方向延伸形成有支撑部(801),所述支撑部(801)上设有相互对称的装配孔(802),用于与支撑架(10)装配固定;
所述稳定座(8)的支撑部(801)与所述缓冲体(4)的硫化部(402)硫化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孔(403)中装有压紧环(803),所述压紧环(803)与所述装配孔(802)为同轴设置;
所述压紧环(803)的上端面与连接螺栓(9)相贴合,下端面焊接在所述稳定座(8)上;
所述缓冲体(4)和稳定座(8)通过所述连接螺栓(9)穿过压紧环(803)和装配孔(802)与所述支撑架(10)装配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圈(5)与所述紧固件(7)之间还设有一个反向的下挡圈(5)。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任一所述的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98861.XU CN217554040U (zh) | 2022-02-26 | 2022-02-26 | 一种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98861.XU CN217554040U (zh) | 2022-02-26 | 2022-02-26 | 一种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54040U true CN217554040U (zh) | 2022-10-11 |
Family
ID=83467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398861.XU Active CN217554040U (zh) | 2022-02-26 | 2022-02-26 | 一种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54040U (zh) |
-
2022
- 2022-02-26 CN CN202220398861.XU patent/CN21755404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86410A (zh) | 一种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悬置软垫总成 | |
CN204736920U (zh) | 一种后转向节和多连杆悬架 | |
CN101850712A (zh) | 一种具有吸振功能的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软垫 | |
CN217554040U (zh) | 一种车身悬置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 |
CN203449876U (zh) | 一种车辆稳定杆的衬套 | |
CN204906085U (zh) | 一种电动客车驱动电机悬置系统 | |
CN104589992B (zh) | 一种悬置结构 | |
CN110667327A (zh) | 一种汽车控制臂衬套结构 | |
CN211592222U (zh) | 一种新型发动机悬置 | |
CN205129459U (zh) | 一种用于减振器活塞杆铣端面的工装 | |
CN212708904U (zh) | 一种用于驱动电机的悬置隔振垫总成及车辆 | |
CN210821708U (zh) | 一种控制臂衬套总成 | |
CN211416932U (zh) | 悬置总成及车辆 | |
CN206501698U (zh) | 一种发动机前悬置胶垫装配总成 | |
CN206579464U (zh) | 用于电动汽车的悬置组件和具有它的电动汽车 | |
CN204906055U (zh) | 一种电动客车驱动电机 | |
CN210634350U (zh) | 汽车驱动前桥总成用半轴套管 | |
CN109501573A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右悬置拉杆装置 | |
CN213861835U (zh) | 一种发动机块状悬置 | |
CN210502244U (zh) | 一种车辆发动机悬置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6436965U (zh) | 一种汽车刮水器电机安装结构 | |
CN213354166U (zh) | 发动机缸体的后簧吊耳支架 | |
CN215402950U (zh) | 一种举升缸及稳定杆支架总成及应用该总成的车辆 | |
CN214523245U (zh) | 一种能与麦弗逊悬架适配的汽车减振器 | |
CN218257603U (zh) | 双叉悬臂架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