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3272U - 机巢及无人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机巢及无人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3272U
CN217533272U CN202220696343.6U CN202220696343U CN217533272U CN 217533272 U CN217533272 U CN 217533272U CN 202220696343 U CN202220696343 U CN 202220696343U CN 217533272 U CN217533272 U CN 217533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rotating
n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963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子杰
谭敏哲
李杰波
王中
宁琪
冯小龙
罗煜文
姚海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963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33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3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3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巢及无人机系统,涉及无人机的技术领域。所述机巢包括本体、舱门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本体上设有起降平台,所述舱门机构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舱门机构在其转动路径上至少具有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所述舱门机构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舱门机构位于所述本体上方,且罩设于所述起降平台,并与所述起降平台围设形成能够收容无人机的收容空间;所述舱门机构位于展开位置时,所述起降平台露出于外界,以使所述无人机能够降落至所述起降平台,及从所述起降平台上起飞。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巢无法保护无人机避免损伤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机巢及无人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巢及无人机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无人机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人们对工作上的需求。在工作上,人们利用无人机进行线路巡检、应急响应、地形测量等工作。目前的传统固定式机巢,只具备控制无人机起降功能,无法保护无人机避免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巢及无人机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巢无法保护无人机避免损伤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一种机巢,所述机巢包括本体、舱门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本体上设有起降平台,所述舱门机构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舱门机构在其转动路径上至少具有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所述舱门机构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舱门机构位于所述本体上方,且罩设于所述起降平台,并与所述起降平台围设形成能够收容无人机的收容空间;所述舱门机构位于展开位置时,所述起降平台露出于外界,以使所述无人机能够降落至所述起降平台,及从所述起降平台上起飞。
在所述机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舱门机构包括第一舱门和第二舱门,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舱门通过其一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二舱门通过另一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舱门机构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舱门与所述本体围设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二舱门与所述本体为何形成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相通形成所述收容空间。
在所述机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和膨胀套,所述第一舱门和所述第二舱门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至少一端通过所述膨胀套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中的一者转动连接,以使设有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舱门能够相对所述本体转动。
在所述机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转动件和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延伸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舱门和所述第二舱门中的一者,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三转动件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二转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舱门和所述第二舱门中的一者,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
在所述机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三空间,形成所述第三空间的壳底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和所述膨胀套收容于所述第三空间。
在所述机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巢还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起降平台,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无人机,以能够将所述无人机固定于所述起降平台。
在所述机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巢还包括监控机构,所述监控机构包含气象站和摄像头,所述气象站安装于所述第一舱门,并用于监控所述机巢周围气象;所述摄像头安装于所述第二舱门,并用于监控所述机巢周围安全。
在所述机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巢还包括充电模组,所述充电模组设于所述起降平台,并用于给所述无人机充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一种无人机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机巢,无人机系统还包括无人机。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机巢应用于无人机系统,除了使无人机系统具有保护无人机避免受到损伤的技术效果,其自身还具有将舱门机构折叠到本体上的技术效果,具体而言,机巢包括本体、舱门机构和转动机构,本体上设有用于提供无人机起飞和降落的起降平台,舱门机构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于本体,从而在舱门机构的转动路径上至少具有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舱门机构位于折叠位置时,舱门机构位于本体上方,且罩设于起降平台,并与起降平台围设形成能够收容无人机的收容空间,通过将无人机收容到收容空间内,能够在机巢上形成用于无人机的保护空间,避免无人机受到损害;而舱门机构位于展开位置时,起降平台露出于外界,从而能够为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提供平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巢无法保护无人机避免损伤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舱门机构位于折叠位置时机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舱门机构位于展开位置时机巢及无人机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机巢中转动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本体;11、起降平台;12、第二连接轴;2、舱门机构;21、第一舱门;22、第二舱门;23、第一连接轴;3、转动机构;31、转动组件;311、第一转动件;312、膨胀套;313、第二转动件;314、第三转动件;315、外壳;4、监控机构;41、摄像头;42、气象站;5、充电模组;6、夹持机构;100、无人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其他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随着无人机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无人机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人们对工作上的需求。在工作上,人们利用无人机进行线路巡检、应急响应、地形测量等工作。目前的传统固定式机巢,只具备控制无人机起降功能,无法保护无人机避免损伤。
如图1-3所示,在一种机巢实施例中,机巢包括本体1、舱门机构2和转动机构3,本体1上设有起降平台11,舱门机构2通过转动机构3转动连接于本体 1,舱门机构2在其转动路径上至少具有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舱门机构2位于折叠位置时,舱门机构2位于本体1上方,且罩设于起降平台11,并与起降平台 11围设形成能够收容无人机100的收容空间。舱门机构2位于展开位置时,起降平台11露出于外界,以使无人机100能够降落至起降平台11,及从起降平台11 上起飞。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机构3能够将舱门机构2折叠到本体1上,而舱门机构2位于折叠位置时,与起降平台11围设形成能够收容无人机100的收容空间,从而形成保护空间,避免无人机100受到损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巢无法保护无人机100避免损伤的技术问题;而舱门机构2位于展开位置时,起降平台11露出于外界,从而能够为无人机100的起飞和降落提供平台。
在一种机巢实施例中,舱门机构2包括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22,转动机构3包括至少两个转动组件31,第一舱门21通过其一转动组件31转动连接于本体1,第二舱门22通过另一转动组件31转动连接于本体1。舱门机构2位于折叠位置时,第一舱门21与本体1围设形成第一空间,第二舱门22与本体1为何形成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相通形成收容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舱门机构2设置成两个舱门,以及通过两个转动组件31 进行转动,能够减小舱门机构2在转动过程中占用的空间大小,还能够降低转动难度,避免转动组件31因转动重量过大的整体舱门机构2而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本体1为箱体结构,起降平台11位于本体1的上表面上,本体1可放置于地面上。具体地,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22为对称结构,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22可组合形成倒放的盒体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将盒体结构由中部分开即可得到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22。优选地,位于折叠位置时,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22二者相对的表面可相互抵接贴合,避免出现间隙,并且此时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22远离起降平台11的表面相平,且与起降平台11 所在表面相平行。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22由折叠位置向展开位置转动时,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22相背转动,即相互远离。位于展开位置时,第一舱门21 和第二舱门22的底部可与地面相接处,即可以理解为,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 22展开后与本体1呈180度。
在一种机巢实施例中,转动组件31包括第一转动件311和膨胀套312,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22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轴23,本体1上设有第二连接轴12,第一转动件311的至少一端通过膨胀套312与第一连接轴23和第二连接轴12中的一者转动连接,以使设有该第一连接轴23的舱门能够相对本体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膨胀套312是一种无键联结组件,通过高强度拉力螺栓的作用,能够产生巨大的抱紧力,从而实现第一转动件311和连接轴之间的无键联结,该连接方式具有强度高、连接可靠且避免因外力等因素导致超载时受到损坏。第一转动件311可为金属材质制成的板状结构,在第一转动件31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孔洞,用于安装膨胀套312和与第一连接轴23或第二连接轴12连接,从而便于进行转动。
在一种机巢实施例中,转动组件31还包括第二转动件313和第三转动件314,第二转动件313和第三转动件31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转动件311的延伸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第二转动件31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22中的一者,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本体1,第三转动件314的一端对应第二转动件313连接于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22中的一者,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本体1。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二转动件313和第三转动件314可为鱼眼杆,通过设置第二转动件313和第三转动件314能够配合第一转动件311进行转动,从而形成更加稳定的转动结构,避免转动失效。
在一种机巢实施例中,转动组件31还包括外壳315,外壳315上设有第三空间,形成第三空间的壳底与第一转动件311固定连接,第一转动件311、第二转动件313、第三转动件314和膨胀套312收容于第三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外壳315可为盒体结构,从而形成第三空间,通过外壳315能够将第一转动件311、第二转动件313、第三转动件314和膨胀套312 都罩住,在外观上使得该部分结构一体化,以此包装形成简洁的外观。
在一种机巢实施例中,转动组件31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用于连接第一舱门21和本体1,两个转动组件31相对设于对称设于本体1的两侧;同理,另外两个转动组件31对称设于本体1的两侧,用于连接本体1和第二舱门22。本实施例中采用对称的两个转动组件31用于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22的转动,转动稳定。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轴23的数量为四个,两个对称设于第一舱门21,另两个设于第二舱门22,第二连接轴12的数量为四个,本体1为矩形箱体结构时,各第二连接轴12设于靠近本体1的四角上。
在一种机巢实施例中,机巢还包括夹持机构6,夹持机构6安装于起降平台 11,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无人机100,以能够将无人机100固定于起降平台11。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6可为气动手指等具有夹持功能的结构,通过夹持机构6能够将无人机100固定到起降平台11上,优选地,夹持机构6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夹持机构6分别夹持于无人机100的不同部位,从而能够对无人机 100进行定位。
在一种机巢实施例中,机巢还包括充电模组5,充电模组5设于起降平台11,并用于给无人机100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可在无人机100的腿部设置充电接触模组,所述充电接触模组用于与所述充电模组5接触,以给所述无人机100充电,即无人机100与充电模组5为接触式充电。
在一种机巢实施例中,机巢还包括监控机构4,监控机构4安装于舱门机构 2,并用于监控机巢周围环境。监控机构4包含气象站42和摄像头41,气象站 42安装于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22中的一者,并用于监控机巢周围气象。摄像头41安装于另一者,并用于监控机巢周围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气象站42能够进行气象监控,摄像头41能够进行环境安全监控,通过气象站42和摄像头41的配合,能够对机巢周围进行监控,从而确保是否可以进行飞行,以及是否需要将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22转动至折叠位置。
在一种机巢实施例中,机巢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分别与气象站42、摄像头41、转动组件31和夹持组件电连接,控制机构能够接收气象站42和摄像头 41传输的数据,还能够驱动转动组件31和夹持组件,便于用户进行操控。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无人机100系统,无人机100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机巢,还包括无人机100。通过采用上面实施例中的机巢,该无人机100系统的整体体积能够缩小,从而方便部署,并且还能够通过折叠第一舱门21和第二舱门22的方式将无人机100罩住,从而避免无人机100受到损害。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巢包括本体、舱门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本体上设有起降平台,所述舱门机构通过所述转动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舱门机构在其转动路径上至少具有折叠位置和展开位置,所述舱门机构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舱门机构位于所述本体上方,且罩设于所述起降平台,并与所述起降平台围设形成能够收容无人机的收容空间;所述舱门机构位于展开位置时,所述起降平台露出于外界,以使所述无人机能够降落至所述起降平台,及从所述起降平台上起飞;所述机巢还包括充电模组,所述充电模组设于所述起降平台,并用于给所述无人机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机构包括第一舱门和第二舱门,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转动组件,所述第一舱门通过其一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二舱门通过另一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舱门机构位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舱门与所述本体围设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二舱门与所述本体为何形成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相通形成所述收容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件和膨胀套,所述第一舱门和所述第二舱门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至少一端通过所述膨胀套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中的一者转动连接,以使设有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舱门能够相对所述本体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转动件和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和所述第三转动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延伸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舱门和所述第二舱门中的一者,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三转动件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二转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舱门和所述第二舱门中的一者,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三空间,形成所述第三空间的壳底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和所述膨胀套收容于所述第三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巢还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安装于所述起降平台,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无人机,以能够将所述无人机固定于所述起降平台。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巢,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巢还包括监控机构,所述监控机构包含气象站和摄像头,所述气象站安装于所述第一舱门和所述第二舱门中的一者,并用于监控所述机巢周围气象;所述摄像头安装于另一者,并用于监控所述机巢周围安全。
8.一种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机巢,所述无人机系统还包括无人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的腿部设有充电接触模组,所述充电接触模组用于与所述充电模组接触,以给所述无人机充电。
CN202220696343.6U 2022-03-28 2022-03-28 机巢及无人机系统 Active CN217533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6343.6U CN217533272U (zh) 2022-03-28 2022-03-28 机巢及无人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6343.6U CN217533272U (zh) 2022-03-28 2022-03-28 机巢及无人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3272U true CN217533272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29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96343.6U Active CN217533272U (zh) 2022-03-28 2022-03-28 机巢及无人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32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39955B1 (en) Foldable aircraft with protective cage
CN108698685B (zh) 无人飞行器及其机架、套件、组装方法、以及操作方法
US10035589B2 (en) Foldable drone
US10850866B2 (en) Pod cover system for a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TO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US10730619B2 (en) Arm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111332496B (zh) 卫星发射方法及卫星固定装置
EP3345831B1 (en) Drone capable of varying propeller arrangement shape
KR101456035B1 (ko) 멀티로터형 무인비행기의 로터암장치
US11097858B2 (en) Satellite cover panel
CN107685880B (zh) 一种可展组合单元及其组成的大型空间可展机构
US10106214B2 (en) Puffer: pop-up flat folding explorer robot
US7434767B2 (en) Spacecraft adapter having embedded resourc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same
US20210217318A1 (en) Autonomous aerial vehicle system
CN217533272U (zh) 机巢及无人机系统
CN109747807B (zh) 无人机
CN112173127B (zh) 一种开伞和停桨紧耦合的无人机智能降落伞装置
CN212313391U (zh) 一种盖体收纳平台及无人机车载装备
CN204323703U (zh) 无人飞行器
CN113733118B (zh) 一种带柔性臂的空间站舱外服务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CN206954489U (zh) 便携式多旋翼无人飞行器
KR102336741B1 (ko) 이륙 제어장치가 구비된 무인 비행체
Saad et al. Vehicle base station
US20200398966A1 (en) Folding heavy-lift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rame
CN210681172U (zh) 航电舱及无人机
CN216468564U (zh) 一种无人机停靠设备和无人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Nest and drone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004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Guangzhou Tianhe subbranch

Pledgor: GUANGZHOU JIZHE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3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