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61482U - 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61482U
CN217461482U CN202220036728.XU CN202220036728U CN217461482U CN 217461482 U CN217461482 U CN 217461482U CN 202220036728 U CN202220036728 U CN 202220036728U CN 217461482 U CN217461482 U CN 217461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ain body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367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宝明
王志中
贾又衡
杜齐
任肖飞
王杨健
王晶
蔺相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367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61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61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614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包括支架和底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套管、螺纹管、螺纹槽和限位块,所述螺纹槽开设在支架主体侧端面,所述套管固定连接在支架主体内部,所述螺纹管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管侧端面,所述限位块共四组对称固定连接在支架主体侧端面下部,所述支架和底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形成支模架,所述支模架至少有一组,且所述至少一组支模架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底架包括底架主体、弹簧、调节槽、限位块、连接柱和底座,所述底架主体内部开设有调节槽,所述弹簧一端弹性连接在调节槽顶部,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调节槽内部。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支模架的组装效率,同时支模架可适用与不同的地面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包括了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现有的建筑均采用钢筋水泥浇筑,水泥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模板进行定型,而支模架是对模板起到较好支撑的作用,支模架的使用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浇筑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
当前支模架组装时需要通过固定件相互固定连接,固定件需要通过多组螺栓和夹持模块对支架固定组装,支模架连接固定非常繁琐耗时,且支模架多由钢管组装,周转使用非常不便;同时现有建筑施工场地的地面极为不平整,直接安装支模架会导致支架本体之间存在高度差,进而导致支模架上端面无法保证呈水平设置,严重影响水泥浇筑施工的精度,实际实用性较差,无法满足在建筑施工场地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包括支架和底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套管、螺纹管、螺纹槽和限位块,所述螺纹槽开设在支架主体侧端面,所述套管固定连接在支架主体内部,所述螺纹管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管侧端面,所述限位块共四组对称固定连接在支架主体侧端面下部,所述支架和底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形成支模架,所述支模架至少有一组,且所述至少一组支模架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底架包括底架主体、弹簧、调节槽、限位盘、连接柱和底座,所述底架主体内部开设有调节槽,所述弹簧一端弹性连接在调节槽顶部,所述限位盘滑动连接在调节槽内部,所述连接柱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盘下端面,所述连接柱背离限位盘一端贯穿调节槽底部与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架和底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加固块、限位槽、定位槽、连接件主体和螺栓,所述加固块固定连接在连接件主体上端面,所述螺栓一端贯穿加固块侧端面,所述定位槽开设在连接件主体上端面,所述限位槽共四组对称开设在定位槽内壁。
进一步优选,所述四组限位块的大小位置与四组限位槽相适配,所述支架主体固定连接限位槽的一端插入定位槽内部。
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架主体侧端面设置有螺纹槽,所述支架主体固定连接限位槽的一端插入定位槽内部时,螺栓贯穿加固块的一端固定在螺纹槽内部。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螺纹管内部。
进一步优选,所述弹簧的长度与调节槽顶部到底部的距离相等,所述连接柱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一端侧端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调节槽底部开设有与连接柱侧端面螺纹大小适配的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贯穿调节槽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架和底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形成支模架,支架和底架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件,其中在支架主体侧端面下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四组限位块,在底架上端面开设有定位槽,在定位槽内壁对称开设有四组限位槽,四组限位块的大小位置与四组限位槽相适配,使得支架主体固定连接限位槽的一端插入定位槽内部,且支架主体在定位槽内部被限位槽限位,同时支架主体侧端面设置有螺纹槽,所述支架主体固定连接限位槽的一端插入定位槽内部时,螺栓贯穿加固块的一端固定在螺纹槽内部,使得支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进而支架和底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紧固,解决了现有支模架组装时需要通过固定件相互固定连接,固定件需要通过多组螺栓和夹持模块对支架固定组装,导致支模架连接固定非常繁琐耗时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架主体内部开设调节槽,调节槽的顶部弹性连接弹簧的一端,调节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盘,限位盘通过连接柱与底座固定连接,且连接柱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一端贯穿调节槽底部,并且弹簧的长度与调节槽顶部到底部的距离相等,同时在连接柱与底座固定连接的一端侧端面开设有螺纹,调节槽底部开设有与连接柱侧端面螺纹大小适配的固定槽,且固定槽贯穿调节槽底部,使得通过调节连接柱侧端面的螺纹与固定槽固定,可使限位盘在调节槽内部的位置固定,将连接柱的螺纹段从固定槽内抽出后,弹簧将辅助底座对支模架的支撑,进而支模架中的底架可自动调节高度,以保证支模架顶部处于水平状态,解决了现有建筑施工场地的地面极为不平整,直接安装支模架会导致支架本体之间存在高度差,进而导致支模架上端面无法保证呈水平设置,严重影响水泥浇筑施工的精度,实际实用性较差,无法满足在建筑施工场地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架局部剖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连接杆、3-连接件、4-底架、5-底架主体、6-弹簧、7-调节槽、8- 限位盘、9-连接柱、10-底座、11-支架主体、12-套管、13-螺纹管、14-螺纹槽、15-限位块、16-加固块、17-限位槽、18-定位槽、19-连接件主体、2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包括支架1和底架4,支架1包括支架主体11、套管12、螺纹管13、螺纹槽14和限位块15,螺纹槽14开设在支架主体11侧端面,套管12固定连接在支架主体11内部,螺纹管13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管12侧端面,限位块15共四组对称固定连接在支架主体11侧端面下部,支架1 和底架4通过连接件3固定连接形成支模架,支模架至少有一组,且至少一组支模架通过连接杆2固定连接,底架4包括底架主体5、弹簧6、调节槽7、限位盘8、连接柱9和底座10,底架主体5内部开设有调节槽7,弹簧6一端弹性连接在调节槽7顶部,限位盘8 滑动连接在调节槽7内部,连接柱9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盘8下端面,连接柱9背离限位盘8一端贯穿调节槽7底部与底座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和底架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件3,连接件3包括加固块16、限位槽17、定位槽18、连接件主体19和螺栓20,加固块16固定连接在连接件主体19上端面,螺栓20一端贯穿加固块16侧端面,定位槽18开设在连接件主体19上端面,限位槽17共四组对称开设在定位槽18内壁。
具体的,四组限位块15的大小位置与四组限位槽17相适配,支架主体11固定连接限位槽17的一端插入定位槽18内部,使得支架主体11与连接件3连接简单,且支架主体11不会旋转保证稳固性。
进一步的,支架主体11侧端面设置有螺纹槽,支架主体11固定连接限位槽17的一端插入定位槽18内部时,螺栓20贯穿加固块16的一端固定在螺纹槽内部,通过螺栓20 和螺纹槽将支架1和连接件3固定紧固。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螺纹管13内部,螺纹管13至少有两组对称设置在套管12侧端面,使得多组支模架之间通过连接杆2连接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6的长度与调节槽7顶部到底部的距离相等,连接柱9与底座10固定连接的一端侧端面开设有螺纹,调节槽7底部开设有与连接柱9侧端面螺纹大小适配的固定槽,且固定槽贯穿调节槽7底部,通过固定槽和连接柱9侧端面的螺纹配合将限位盘8在调节槽7内部的位置固定,将连接柱9的螺纹段从固定槽内抽出后,底架4通过弹簧6和底座10进行支撑,进而在保证底架4支撑力的同时,底架4的整体长度可进行部分调节,便于支模架的使用。
工作原理:装置使用时,先将支架主体11一端插入定位槽18内部,且支架主体11在定位槽18内部通过限位块15和限位槽17限位,然后螺栓20将支架主体11的一端固定在定位槽18的内部,进而完成单组支模架的组装,在工作地点通过连接杆2将多组支模架进行相互连接形成支模架模组,然后将地面较高的区域铲平,在较低的区域通过将连接柱9的螺纹段从固定槽内抽出,通过弹簧6给底座10一个支撑力,使得支模架组的底部所有底架4都能给支模架组进行支撑,保证支模架组上端面呈水平设置,建筑完成后将给支模架相互拆卸集中归类,便于下次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包括支架(1)和底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支架主体(11)、套管(12)、螺纹管(13)、螺纹槽(14)和限位块(15),所述螺纹槽(14)开设在支架主体(11)侧端面,所述套管(12)固定连接在支架主体(11)内部,所述螺纹管(13)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管(12)侧端面,所述限位块(15)共四组对称固定连接在支架主体(11)侧端面下部,所述支架(1)和底架(4)通过连接件(3)固定连接形成支模架,所述支模架至少有一组,且所述至少一组支模架通过连接杆(2)固定连接,所述底架(4)包括底架主体(5)、弹簧(6)、调节槽(7)、限位盘(8)、连接柱(9)和底座(10),所述底架主体(5)内部开设有调节槽(7),所述弹簧(6)一端弹性连接在调节槽(7)顶部,所述限位盘(8)滑动连接在调节槽(7)内部,所述连接柱(9)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盘(8)下端面,所述连接柱(9)背离限位盘(8)一端贯穿调节槽(7)底部与底座(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和底架(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包括加固块(16)、限位槽(17)、定位槽(18)、连接件主体(19)和螺栓(20),所述加固块(16)固定连接在连接件主体(19)上端面,所述螺栓(20)一端贯穿加固块(16)侧端面,所述定位槽(18)开设在连接件主体(19)上端面,所述限位槽(17)共四组对称开设在定位槽(18)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组限位块(15)的大小位置与四组限位槽(17)相适配,所述支架主体(11)固定连接限位槽(17)的一端插入定位槽(18)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1)侧端面设置有螺纹槽,所述支架主体(11)固定连接限位槽(17)的一端插入定位槽(18)内部时,螺栓(20)贯穿加固块(16)的一端固定在螺纹槽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螺纹管(13)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的长度与调节槽(7)顶部到底部的距离相等,所述连接柱(9)与底座(10)固定连接的一端侧端面开设有螺纹,所述调节槽(7)底部开设有与连接柱(9)侧端面螺纹大小适配的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贯穿调节槽(7)底部。
CN202220036728.XU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 Active CN217461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6728.XU CN217461482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6728.XU CN217461482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61482U true CN217461482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1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36728.XU Active CN217461482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614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61482U (zh) 一种建筑施工支模架
CN209817099U (zh) 大跨度钢结构房屋支撑结构
CN21311548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新型模板支架装置
CN210917962U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骨架
CN210695210U (zh) 一种承载力强的大棚骨架
CN209837767U (zh) 一种组装式水平预制构件支撑架体
CN208455656U (zh) 一种抱箍支撑装置
CN212866435U (zh) 一种新型抗震装配式剪力墙
CN215055365U (zh) 一种新型建筑节能模板支撑系统
CN215858149U (zh) 一种石材铺设可调节基座
CN216893513U (zh)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
CN215107298U (zh) 一种楼面支撑铝模板
CN216276168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支撑梁
CN211736264U (zh)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
CN214995889U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建筑模板
CN213654257U (zh) 一种新型竖向混凝土泵管工具式加固工具
CN215092120U (zh) 一种用于建筑钢结构工程的切割辅助设备
CN21544301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架
CN212406542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用爬梯
CN216076412U (zh) 一种钢立柱垂直度偏差处理部件
CN217079703U (zh) 一种高支模支撑体系
CN216740481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房屋立柱装饰铝扣板
CN218405808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
CN212957589U (zh) 一种组装可调节的悬挑架墙面固定座
CN217734358U (zh) 一种箱型柱与不等高钢梁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