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13300U - 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13300U CN217413300U CN202220789654.7U CN202220789654U CN217413300U CN 217413300 U CN217413300 U CN 217413300U CN 202220789654 U CN202220789654 U CN 202220789654U CN 217413300 U CN217413300 U CN 21741330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ft
- motor
- power head
- lifting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滑动安装有支撑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位置调节组件,所述支撑座上固定安装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前后两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同一个升降板,所述矩形框上竖直转动安装有升降丝杆,所述矩形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丝杆的顶端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升降板与升降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立板。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根据需要对刀具的高度和位置进行调节,同时便于快速更换刀具进行加工操作,适用性好,使用较为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车削中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 209140454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Y轴动力头装置,但是上述专利中仅能实现高度调节,不具备对刀具快速更换刀具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滑动安装有支撑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位置调节组件,所述支撑座上固定安装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前后两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同一个升降板,所述矩形框上竖直转动安装有升降丝杆,所述矩形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丝杆的顶端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升降板与升降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板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立板,两个立板上水平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支撑轴,且支撑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基于支撑轴为中心转动安装有多个刀架,多个刀架上均可拆卸安装有刀具,所述安装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榫头,多个刀架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均焊接有榫套,且榫头与榫套相适配,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转动盘靠近安装板的一侧基于支撑轴为中心固定安装有内齿盘,且内齿盘与驱动组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空心轴、横轴和传动齿轮,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空心轴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轴向固定连接,空心轴与位于右侧的立板水平转动连接,横轴轴向滑动安装在空心轴内,传动齿轮固定套设在横轴远离旋转电机的一端,且传动齿轮与内齿盘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空心轴上轴向开设有条形口,横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滑动安装在条形口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底侧固定安装有支板,横轴水平转动安装在支板上。
优选的,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丝杆和两个挡板,两个挡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前后两侧,驱动丝杆转动安装在两个挡板上,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位于前侧的挡板上,驱动丝杆的前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驱动丝杆与支撑座螺纹连接。
优选的,两个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均与支撑座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驱动电机和驱动丝杆的配合下能够控制支撑座沿底座滑动,从而能够进行位置调节,同时在导向杆的配合下能够使支撑座保持较好的稳定性,通过升降电机和升降丝杆的配合下能够控制升降板进行升降,从而能够控制安装板、电动推杆、固定块和转动盘等构件同步升降,在榫套与榫头脱离状态下通过驱动组件配合内齿盘能够将不同的刀具移动至动力电机输出轴的轴线位置上,通过电动推杆控制固定块使转动盘带动榫套卡接在榫头上时可实现对刀具的驱动,不仅可以根据需要对刀具进行快速更换,同时能够对刀具的高度和位置进行调节,有效的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心轴、横轴和传动齿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挡板;12、导向杆;13、驱动电机;14、驱动丝杆;2、支撑座;3、矩形框;31、升降电机;32、升降板;33、升降丝杆;4、安装板;41、立板;42、电动推杆;43、固定块;5、转动盘;51、刀架;52、内齿盘;6、动力电机;7、旋转电机;71、空心轴;72、横轴;73、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滑动安装有支撑座2,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位置调节组件,支撑座2上固定安装有矩形框3,矩形框3的前后两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同一个升降板32,矩形框3上竖直转动安装有升降丝杆33,矩形框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31,升降丝杆33的顶端与升降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升降板32与升降丝杆33螺纹连接,通过升降电机31和升降丝杆33的配合下能够控制升降板32进行升降操作,升降板32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立板41,两个立板41上水平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42,通过两个立板41能够对电动推杆42提供稳定的支撑,电动推杆42的活动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3,固定块43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支撑轴,且支撑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盘5,转动盘5上基于支撑轴为中心转动安装有多个刀架51,多个刀架51上均可拆卸安装有刀具,安装板4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6,动力电机6的输出轴上焊接有榫头,多个刀架51靠近安装板4的一侧均焊接有榫套,且榫头与榫套相适配,安装板4上设置有驱动组件,转动盘5靠近安装板4的一侧基于支撑轴为中心固定安装有内齿盘52,且内齿盘52与驱动组件相适配。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7、空心轴71、横轴72和传动齿轮73,旋转电机7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上,空心轴71与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轴向固定连接,空心轴71与位于右侧的立板41水平转动连接,横轴72轴向滑动安装在空心轴71内,传动齿轮73固定套设在横轴72远离旋转电机7的一端,且传动齿轮73与内齿盘52相啮合,通过驱动组件能够根据需要控制转动盘5基于支撑轴为中心进行偏转,从而便于将不同的刀具移动至动力电机6输出轴的轴线位置上,同时在立板41的配合下能够对空心轴71提供稳定的支撑。
本实施例中,空心轴71上轴向开设有条形口,横轴7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滑动安装在条形口内,通过条形口和限位块的配合下能够使横轴72沿空心轴71的轴向保持稳定的滑动。
本实施例中,固定块4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支板,横轴72水平转动安装在支板上,通过支板能够在电动推杆42控制固定块43横向运动时带动横轴72同步运动,从而能够使传动齿轮73与内齿盘52始终保持啮合状态。
本实施例中,位置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3、驱动丝杆14和两个挡板11,两个挡板11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前后两侧,驱动丝杆14转动安装在两个挡板11上,驱动电机13固定安装在位于前侧的挡板11上,驱动丝杆14的前端与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驱动丝杆14与支撑座2螺纹连接,通过位置调节组件能够控制支撑座2沿底座1的顶侧进行位置调节。
本实施例中,两个挡板1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杆12,两个导向杆12均与支撑座2滑动连接,通过导向杆12能够使支撑座2沿底座1的顶部保持稳定的滑动。
其中,动力电机为伺服电机,属于现有公开技术,具体型号不作限定,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从市场选购即可。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接通电源,启动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通过驱动丝杆14带动支撑座2沿底座1的顶部移动至所需位置,启动升降电机31,升降电机31通过升降丝杆33带动升降板32沿矩形框3的内壁滑动,从而能够控制刀具的高度,启动旋转电机7,旋转电机7通过空心轴71、横轴72、传动齿轮73和内齿盘52的配合下控制转动盘5基于支撑轴为中心进行偏转,将需要使用的刀具依次安装在刀架51上,控制转动盘5转动并使所需使用的刀具移动至动力电机6输出轴的轴线位置,然后通过电动推杆42控制转动盘5向左运动,使得榫头插入榫套内,然后通过动力电机6带动刀架51和刀具转动即可,当需要进行刀具更换时,通过电动推杆42推动固定块43使转动盘5向右运动,使得榫套与榫头脱离,然后通过驱动组件配合内齿盘52控制转动盘5转动,并将需要使用的刀具移动至动力电机6输出轴的轴线位置,然后通过电动推杆42控制转动盘5向左运动并使榫套卡接在榫头上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滑动安装有支撑座(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位置调节组件,所述支撑座(2)上固定安装有矩形框(3),所述矩形框(3)的前后两侧内壁上滑动安装有同一个升降板(32),所述矩形框(3)上竖直转动安装有升降丝杆(33),所述矩形框(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31),所述升降丝杆(33)的顶端与升降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升降板(32)与升降丝杆(33)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板(32)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立板(41),两个立板(41)上水平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42),所述电动推杆(42)的活动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3),所述固定块(43)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支撑轴,且支撑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盘(5),所述转动盘(5)上基于支撑轴为中心转动安装有多个刀架(51),多个刀架(51)上均可拆卸安装有刀具,所述安装板(4)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动力电机(6),所述动力电机(6)的输出轴上焊接有榫头,多个刀架(51)靠近安装板(4)的一侧均焊接有榫套,且榫头与榫套相适配,所述安装板(4)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转动盘(5)靠近安装板(4)的一侧基于支撑轴为中心固定安装有内齿盘(52),且内齿盘(52)与驱动组件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7)、空心轴(71)、横轴(72)和传动齿轮(73),旋转电机(7)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上,空心轴(71)与旋转电机(7)的输出轴轴向固定连接,空心轴(71)与位于右侧的立板(41)水平转动连接,横轴(72)轴向滑动安装在空心轴(71)内,传动齿轮(73)固定套设在横轴(72)远离旋转电机(7)的一端,且传动齿轮(73)与内齿盘(52)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71)上轴向开设有条形口,横轴(7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滑动安装在条形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支板,横轴(72)水平转动安装在支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电机(13)、驱动丝杆(14)和两个挡板(11),两个挡板(11)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前后两侧,驱动丝杆(14)转动安装在两个挡板(11)上,驱动电机(13)固定安装在位于前侧的挡板(11)上,驱动丝杆(14)的前端与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驱动丝杆(14)与支撑座(2)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两个挡板(1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杆(12),两个导向杆(12)均与支撑座(2)滑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89654.7U CN217413300U (zh) | 2022-04-06 | 2022-04-06 | 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89654.7U CN217413300U (zh) | 2022-04-06 | 2022-04-06 | 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13300U true CN217413300U (zh) | 2022-09-13 |
Family
ID=83183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89654.7U Active CN217413300U (zh) | 2022-04-06 | 2022-04-06 | 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13300U (zh) |
-
2022
- 2022-04-06 CN CN202220789654.7U patent/CN21741330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665727U (zh) | 五轴联动牙科铣床 | |
CN201300354Y (zh) | 双斜面自动磨削机 | |
CN217413300U (zh) | 一种y轴动力头复合车刀结构数控车床 | |
CN212020069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航空发动机配件加工用定位装置 | |
CN111215945A (zh) | 一种刀库方便开启的雕铣机 | |
CN215998848U (zh) | 一种轴类金属工件双槽同步铣削工装 | |
CN215659167U (zh) | 一种高刚性快换刀具装置 | |
CN111069955B (zh) | 一种螺杆加工机床用刀库 | |
CN208913712U (zh) | 一种全自动超硬材料的铣刀精磨设备 | |
CN209969871U (zh) | 一种数控激光切割机 | |
CN217452931U (zh) | 一种双主轴车铣复合机床 | |
CN217070993U (zh) | 一种高效数控车床 | |
CN218311281U (zh) | 一种双刀架高效数控管螺纹车床 | |
CN217618036U (zh) | 一种双主轴对接长棒料y轴切断装置数控车床 | |
CN209935954U (zh) | 一种深孔铣床悬臂 | |
CN217019561U (zh) | 一种轻型龙门铣床 | |
CN209157667U (zh) | 一种y轴车铣复合的斜床身线轨数控车床 | |
CN216576825U (zh) | 一种端面铣床 | |
CN219582308U (zh) | 一种精密机械加工用便于清扫碎屑的全自动数控龙门铣床 | |
CN215616700U (zh) |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刀库交换装置 | |
CN218051320U (zh) | 一种龙门铣床高刚性封闭式滑鞍结构 | |
CN216177128U (zh) | 一种龙门式数控切割机 | |
CN216505682U (zh) | 一种保利龙模具加工用边框废料自动电热切割装置 | |
CN219725251U (zh) | 一种数控龙门铣床用滑动板安装结构 | |
CN219379783U (zh) | 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数控车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