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6945U - 一种分布式储能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储能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06945U CN217406945U CN202221347869.XU CN202221347869U CN217406945U CN 217406945 U CN217406945 U CN 217406945U CN 202221347869 U CN202221347869 U CN 202221347869U CN 217406945 U CN217406945 U CN 2174069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ergy storage
- cabinet
- module
- fan
- modu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29920002456 HOTAI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633 protec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4682 ON-OFF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布式储能柜,涉及电气领域。该分布式储能柜包括:柜体、多个储能模块、监控模块和风扇模块,所述多个储能模块、所述监控模块和所述风扇模块在所述柜体内,且所述风扇模块包括多个,所述多个储能模块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风扇模块,监控模块和所述风扇模块连接,所述监控模块和所述多个储能模块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柜内热量较高或者较低的区域进行局部控温,提高柜内局部区域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使储能模块在高效率的环境下运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系统电能的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布式储能柜。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以及电力产业的迅速发展,常需要将电能储备起来,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释放。
现有技术中,将电能以集装箱的形式进行存储,集装箱安装在地面上,储能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引起集装箱内的温度过高,或者,外部环境的温度较低时,引起集装箱内的温度过低,影响储能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了确保电池的运行环境温度恒定,现有方法中通过在集装箱内部通常设置空调,利用空调给集装箱制冷制热,进而控制集装箱内的温度;然而,由于集装箱的占地空间大,空调的电能损耗较大,成本较高,且空调不能局部控制温度,造成制冷制热量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储能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集装箱内的空调不能局部控制温度造成的电能损耗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储能柜,包括:柜体、多个储能模块、监控模块和风扇模块,其中,
所述多个储能模块、所述监控模块和所述风扇模块在所述柜体内,且所述风扇模块包括多个,所述多个储能模块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风扇模块;
所述监控模块和所述风扇模块连接;所述监控模块和所述多个储能模块通信连接。
可选地,所述多个储能模块包括:储能变流器,多个储能电池模块和电能分配单元,所述储能变流器通过所述电能分配单元与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块的电气输入端连接;
所述风扇模块包括:多个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多个第一风扇分布设置在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块之间,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柜体内背离第一柜门的第二柜门上。
可选地,所述柜体内还设置有:设备安装板;其中,所述设备安装板上设置有电气接入单元,和电气开关单元;
所述储能变流器通过所述电气开关单元、所述电气接入单元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通过所述电气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电能分配单元,所述电能分配单元与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块的电气输入端。
可选地,所述多个储能模块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块的检测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集成于所述电能分配单元内。
可选地,所述电气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电气开关单元、第二电气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电气开关单元包括:交流断路器或第一熔断器,所述储能变流器通过所述交流断路器或所述第一熔断器连接所述外接电源;
所述第二电气开关单元包括:直流断路器或第二熔断器,所述储能变流器通过所述直流断路器或所述第二熔断器连接所述电能分配单元的电气输入端。
可选地,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电气传感器、以及环境传感器;
所述电气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设备安装板上,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环境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柜体内远离所述设备安装板的位置处;
所述电气传感器和所述环境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风扇模块中的各风扇。
可选地,所述分布式储能柜还包括:集控模块和空调模块,所述监控模块通过所述集控模块连接所述空调模块;所述集控模块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第一柜门上,所述空调模块设置在第二柜门上;其中,所述第一柜门背离所述第二柜门。
可选地,所述分布式储能柜还包括:消防模块,其中,所述消防模块和所述监控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消防模块包括:灭火器、电磁驱动器、烟感探测器、氢气探测器;所述烟感探测器和所述氢气探测器均连接所述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还通过所述电磁驱动器连接所述灭火器。
可选地,所述分布式储能柜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包括:有线通信接口或无线通信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柜,包括:柜体、多个储能模块、监控模块和风扇模块,多个储能模块、监控模块和风扇模块在柜体内,且风扇模块包括多个,多个储能模块之间均设置有风扇模块,监控模块和风扇模块连接,监控模块和多个储能模块通信连接,通过风扇模块可以加速分布式储能柜中的冷空气或者热空气流动,对热量较高或者较低的区域进行局部控温,提高柜内局部区域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使储能模块在高效率的环境下运行,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系统电能的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背面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气开关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气开关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电气开关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个储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柜体100;多个储能模块200;监控模块300;风扇模块400;第一柜门500;通风口501;储能变流器201;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电能分配单元203;第一风扇401;第二风扇402;第二柜门600;设备安装板700;电气接入单元701;电气开关单元702;第一电气开关单元7021;第二电气开关单元7022;电流互感器703;防雷器704;电池管理系统705;控制单元301;电气传感器302;环境传感器303;集控模块800;空调模块810;消防模块900;灭火器901;电磁驱动器902;烟感探测器903;氢气探测器90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减少集装箱中电能损耗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分布式储能柜,该分布式储能柜相较于集装箱,体积较小,安装便捷,可以在多个场景中进行安装,其中,多个场景中安装的多个储能柜可通过通信连接与同一个云平台进行相关数据传输,同时,在一个场景中还可安装多个储能柜,该多个储能柜可串行、并行或串并行连接,进而存储更多的电能。
如下结合多个具体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柜进行解释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分布式储能柜包括:柜体100、多个储能模块200、监控模块300和风扇模块400,柜体100内的第一柜门500上设置有通风口50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多个储能模块200、监控模块300和风扇模块400均安装在柜体100内,风扇模块400包括多个,多个储能模块200之间均设置有风扇模块400,监控模块300和风扇模块400连接,监控模块300和多个储能模块200通信连接。
多个储能模块200用于将与传输进分布式储能柜的外部市电的电能进行存储和释放,在存储电能的过程中,多个储能模块200会进行发热,在分布式储能柜中产生热量,当热量过高时,会影响多个储能模块200的充放电效率,并且,当外部环境温度过低时,也会影响多个储能模块200的充放电效率,进而降低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监控模块300和风扇模块400设置在柜体100内,且监控模块300和风扇模块400连接,当监控模块300检测到柜体100内的热量过高或者过低时,可控制风扇模块400运行,加速柜内热空气或者冷空气的流动,同时,柜体100内的第一柜门500上设置有通风口501,通过该通风口501可以将分布式储能柜内的热空气或者冷空气排出柜外。
风扇模块400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多个储能模块200中产生热量最多的多个储能模块200之间,发挥风扇的最大作用,对热量较高或者较低的区域进行局部控温,提高柜内局部区域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加速空气流动。
监控模块300与多个储能模块200通信连接,使得监控模块300可以获取得到多个储能模块200中的电能信息,以对传输进分布式储能柜的存储电能进行监控,示例地,电能信息可为电流、电压等信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柜,包括:柜体、多个储能模块、监控模块和风扇模块,多个储能模块、监控模块和风扇模块在柜体内,且风扇模块设置在多个储能模块之间,柜体内的第一柜门上设置有通风口,监控模块和风扇模块连接,监控模块和多个储能模块通信连接,通过风扇模块可以加速分布式储能柜中的冷空气或者热空气流动,对热量较高或者较低的区域进行局部控温,提高柜内局部区域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加速空气流动,并且提供多个储能模块的运行效率,降低电能的损耗。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1所示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立体结构的基础上,还通过多个储能模块与风扇模块的可能实现示例,对一种分布式储能柜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多个储能模块包括:储能变流器201,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和电能分配单元203,电能分配单元203设置在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下方靠近储能变流器201的位置,风扇模块400包括:多个第一风扇401,和第二风扇402,多个第一风扇401分别设置在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之间,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背面立体结构图,如图4所示,第二风扇402设置在柜体100内背离第一柜门500的第二柜门600上,具体地,第二风扇402设置在第二柜门600上靠近通风口501的位置,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储能变流器201通过电能分配单元203与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电气输入端连接。
储能变流器201可以进行交流电和直流电的交换,还可以控制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实现对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电能调节,储能变流器201与电能分配单元203连接,可以通过电能分配单元203获取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状态信息,实现对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保护性充电和放电,确保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运行安全。其中,电能分配单元203可以对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进行电能分配,主要用于输送电、配送电,在电能传输和消耗过程中起到通断、控制和保护的作用。电能分配单元203可为电池高压箱,还可为其它电能分配单元,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
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包括多个储能电池,安装在分布式储能柜的柜体100内,示例地,如图3所示,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根据柜体的大小可摆放为多行多列,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可摆放为四列,并且,多个第一风扇401分别设置在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之间,即,多个第一风扇401可设置在第一列的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与第二列的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中间的隔档上,还可设置在第三列的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与第四列的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中间的隔档上。示例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柜门500对应的柜体100内,第一列的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与第二列的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中间的隔档上安装两个第一风扇401,第三列的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与第四列的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中间的隔档上安装四个第一风扇401,其中,第一风扇401,还可称为扰流风扇。可以理解的是,该多个第一风扇401的安装个数以及位置仅为示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
第一柜门500对应的柜体100内,第一柜门500上的通风口501的位置对应柜体100内安装的储能变流器201,并且,背离第一柜门的柜门为第二柜门600,第一柜门500上靠近通风口的501位置对应的第二柜门600对应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风扇402,该第二风扇402可为储能变流器201散热,还可将第二柜门600对应的柜体100内的热空气或者冷空气排出柜外。
第一风扇401主要目的是将风道中的部分风量定向地吹向指定区域,改变指定区域的一定量的风速和风量,示例地,第一风扇401可以为轴流风机,第二风扇402主要目的是将设备内的热量排出柜体外部,示例地,第二风扇402可以为轴流风机、离心风机,当然,该第一风扇401以及第二风扇402的类型仅为示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3所示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立体结构的基础上,还通过分布式储能柜的可能实现示例,对一种分布式储能柜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分布式储能柜的柜体内还设置有:设备安装板700,设备安装板上设置有电气接入单元701和电气开关单元702。
其中,电气接入单元701可以包括铜排、接插件等电气连接件,用于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
电气开关单元702能够切断和接通电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防止事故扩大,保证安全运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储能变流器201通过电气开关单元702、电气接入单元701接入外部电源,以将该电能接入分布式储能柜,进而通过储能变流器201为分布式储能柜提供正常运行的电能交互,以及向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提供电能以存储电能或将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存储的电能通过储能变流器201发送给交流电网或用电负荷。其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外部电源可为交流电源,示例地,交流电源可以为交流电网。
储能变流器201通过电气开关单元702连接电能分配单元203,电能分配单元203与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电气输入端连接,使得储能变流器201可通过电气开关单元702控制对电能分配单元203的充放电。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6所示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立体结构的基础上,还通过电气开关单元的可能实现示例,对一种分布式储能柜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气开关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气开关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电气开关单元702包括:第一电气开关单元7021、第二电气开关单元7022,其中,第一电气开关单元7021包括交流断路器或第一熔断器,第二电气开关单元7022包括直流断路器或第二熔断器。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储能变流器201通过第一电气开关单元7021,即交流断路器或第一熔断器连接外部电源,储能变流器201通过第二电气开关单元7022,即直流断路器或第二熔断器连接电能分配单元203的电气输入端。
外部电源为交流电网时,外部的交流电网经过交流断路器或第一熔断器输送电能至储能变流器201,进而接入分布式储能柜,交流断路器或第一熔断器能够切断和接通交流电路,保证该段交流电路的安全运行。第一熔断器可以保护电路,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规定值时,第一熔断器可以以自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断,使得电路断开,进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储能变流器经过直流断路器或第二熔断器与电能分配单元的电气输入端连接,直流断路器具有限流功能,可以防止电量过载、短路等故障的发生,第二熔断器和第一熔断器均为熔断器,产生的作用相同,均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可选地,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电气开关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一电气开关单元7021还可包括:电流互感器703、防雷器704,其中,储能变流器201连接电流互感器703,电流互感器703连接交流断路器或第一熔断器,防雷器704并联电流互感器703与交流断路器或第一熔断器之间。
交流断路器或第一熔断器连接电流互感器703,电流互感器703可以依据电磁感应原理交流电路中的大电流转换成一定比例的小电流,用于电流相关数据采集与逻辑控制,防雷器704将线路上浪涌干扰导入大地,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和用户的人身安全。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10所示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的基础上,还通过分布式储能柜的可能实现示例,对一种分布式储能柜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分布式储能柜的柜体内还设置有:电池管理系统705,电池管理系统705集成于电能分配单元203内,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个储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电池管理系统705连接每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检测端。
电池管理系统705可连接每个储能电池模块202,以对该每个储能电池模块202进行管理与维护,监控每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状态,防止每个储能电池模块202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现象,延长每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根据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在柜内的位置,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可摆放为四列,可设置一个电池管理系统705,连接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中的每个储能电池模块202,以对该分布式储能柜中的所有储能电池模块202进行管理与维护。
可选地,还可对每列的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均设置一个电池管理系统705,共设置四个电池管理系统705,即每个电池管理系统705分别连接该列上设置的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通过四个电池管理系统705对相应列上的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进行管理与维护,此时,该四个电池管理系统705均需接入储能变流器201。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7所示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的基础上,还通过监控模块的可能实现示例,对一种分布式储能柜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监控模块300包括:控制单元301、电气传感器302以及环境传感器303,电气传感器302设置在设备安装板700上,控制单元301和环境传感器303设置在柜体内远离设备安装板700的位置处,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电气传感器302和环境传感器303分别连接控制单元301,控制单元301通信连接电池管理系统705,控制单元301连接风扇模块400中的各风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01可用于采集数据以及控制风扇运行。
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检测端包含温度采集器,电池管理系统705连接每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检测端,可以采集得到每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温度。控制单元301通信连接电池管理系统705,使得控制单元301可以采集得到电池管理系统705中每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温度。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01不仅可以采集得到电池管理系统705中每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温度,还可以采集得到每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电池信息,示例地,电池信息可以为每个电池的单体电压、电流等。
环境传感器303包括柜内环境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控制单元301通过连接环境传感器303,可采集获得柜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电气传感器302连接储能变流器201,使得电气传感器302可采集流经储能变流器201中的电流和电压,控制单元301通过连接电气传感器302,可采集获得储能系统运行的电流和电压,进而获得电功率。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气传感器302连接储能变流器201,控制单元301通过连接电气传感器302,可采集获得储能变流器201中的任一电气信息。
控制单元301可将采集得到的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温度、柜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储能系统运行的电功率等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单元301控制风扇模块400运行,以控制分布式储能柜中的冷空气或者热空气流动,调节柜内的温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13所示的监控模块的结构的基础上,还通过分布式储能柜的可能实现示例,对一种分布式储能柜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分布式储能柜包括:集控模块800和空调模块810,集控模块800设置在柜体100内的第一柜门500上,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空调模块810设置第二柜门600上,其中,第一柜门500背离第二柜门600,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监控模块300通过集控模块800连接空调模块810。
控制单元301将采集的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温度、柜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储能系统运行的电功率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单元301控制风扇模块400运行的同时,将分析结果发送至集控模块800,集控模块800根据分析结果对空调模块810发出指令,以控制空调模块810的运行。
其中,空调模块810包括:多个空调和对应的多个导风罩,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可安装两个空调和对应的两个导风罩,均设置在第二柜门600上。
在该分布式储能柜中,由于存在风扇模块、多个储能电池模块以及空调模块,使得空调的冷空气或热空气自动从柜内背部沿着柜内底部到达柜体前端,再由风扇模块对局部热源或者局部冷源进行空气导流,可以减少空调制冷量或者制热量的损失,减少空调系统用电的损耗,从而达到降低系统用电损耗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15所示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立体结构的基础上,还通过分布式储能柜的可能实现示例,对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分布式储能柜包括:消防模块900,消防模块900包括:灭火器901、电磁驱动器902、烟感探测器903、氢气探测器904,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消防模块900和监控模块300连接,烟感探测器903和氢气探测器904均连接监控模块300,监控模块300通过电磁驱动器902连接灭火器901。
监控模块300通过连接烟感探测器903和氢气探测器904,可获得该分布式储能柜中烟雾的浓度和氢气的含量,同时,监控模块300可通过电池管理系统705采集获得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温度,监控模块300对采集得到的烟雾浓度信息、氢气含量信息以及多个储能电池模块202的温度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若通过数据分析得到该多个数据满足火灾发生条件,监控模块300通过连接电磁驱动器902,触发电磁驱动器902,将灭火器内部的灭火气体或液体或气溶胶喷出,实现灭火降温。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19所示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的基础上,还通过分布式储能柜的可能实现示例,对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分布式储能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分布式储能柜包括:通信接口820,通信接口820包括:有线通信接口或者无线通信接口,通信接口820可设置在柜体内靠近第二柜门600的一侧,第二柜门600为柜体上背离第一柜门的柜门,当然,还可设置在分布式储能柜的任意位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制,通信接口820与集控模块800连接,可将分布式储能柜中的相关数据传输至外部设备。
示例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通信端子都设置在第二柜门对应的柜体内,包括以太网通信、485通信等,并从柜子下方出口与外界连接,方便用户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储能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多个储能模块、监控模块和风扇模块,其中,
所述多个储能模块、所述监控模块和所述风扇模块在所述柜体内,且所述风扇模块包括多个,所述多个储能模块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风扇模块;
所述监控模块和所述风扇模块连接;所述监控模块和所述多个储能模块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储能模块包括:储能变流器,多个储能电池模块和电能分配单元,所述储能变流器通过所述电能分配单元与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块的电气输入端连接;
所述风扇模块包括:多个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多个第一风扇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块之间,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柜体内背离第一柜门的第二柜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还设置有:设备安装板;其中,所述设备安装板上设置有电气接入单元,和电气开关单元;
所述储能变流器通过所述电气开关单元、所述电气接入单元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储能变流器通过所述电气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电能分配单元,所述电能分配单元与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块的电气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储能模块还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所述多个储能电池模块的检测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集成于所述电能分配单元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电气开关单元、第二电气开关单元;
所述第一电气开关单元包括:交流断路器或第一熔断器,所述储能变流器通过所述交流断路器或所述第一熔断器连接所述外接电源;
所述第二电气开关单元包括:直流断路器或第二熔断器,所述储能变流器通过所述直流断路器或所述第二熔断器连接所述电能分配单元的电气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控制单元、电气传感器、以及环境传感器;
所述电气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设备安装板上,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环境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柜体内远离所述设备安装板的位置处;
所述电气传感器和所述环境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风扇模块中的各风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柜还包括:集控模块和空调模块,所述监控模块通过所述集控模块连接所述空调模块;所述集控模块设置在所述柜体内的第一柜门上,所述空调模块设置在第二柜门上;其中,所述第一柜门背离所述第二柜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柜还包括:消防模块,其中,所述消防模块和所述监控模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模块包括:灭火器、电磁驱动器、烟感探测器、氢气探测器;
所述烟感探测器和所述氢气探测器均连接所述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还通过所述电磁驱动器连接所述灭火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分布式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储能柜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包括:有线通信接口或无线通信接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47869.XU CN217406945U (zh) | 2022-05-31 | 2022-05-31 | 一种分布式储能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47869.XU CN217406945U (zh) | 2022-05-31 | 2022-05-31 | 一种分布式储能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06945U true CN217406945U (zh) | 2022-09-09 |
Family
ID=83145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347869.XU Active CN217406945U (zh) | 2022-05-31 | 2022-05-31 | 一种分布式储能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06945U (zh) |
-
2022
- 2022-05-31 CN CN202221347869.XU patent/CN2174069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819229U (zh) | 一种用于分布式储能电站集装箱 | |
CN206790435U (zh) | 一种光伏储能设备、机柜以及光伏储能系统 | |
CN209913535U (zh) | 一种储能系统集装箱 | |
CN109066889A (zh) | 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 |
US20180337385A1 (en) | Direct current battery string aggregator for standard energy storage enclosure platform | |
CN211530802U (zh) | 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 |
CN208111369U (zh) | 一种新型智能断路器 | |
CN112820978A (zh) | 一种电池箱液冷散热及消防系统 | |
CN217406945U (zh) | 一种分布式储能柜 | |
CN204927885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多功能配电柜 | |
CN209516700U (zh) | 电池充电系统 | |
CN211376706U (zh) | 储能系统 | |
CN213341744U (zh) | 一种不间断供电系统及高速公路集装箱式一体化机房 | |
CN211744062U (zh) | 储能电池集装箱 | |
CN212366093U (zh) | 一种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储能装置 | |
CN210468888U (zh) | 一种不间断电源系统 | |
CN217405577U (zh) | 一种基于梯次电池的可扩展型室外分布式储能系统 | |
CN215267793U (zh) | 一体式高压级联储能系统 | |
CN217486209U (zh) | 一种集装箱式光伏储能系统 | |
CN214176939U (zh) | 集装箱式储能装置 | |
CN216145677U (zh) | 一种电力储能户外柜及电力储能系统 | |
CN215834639U (zh) | Bms电池管理集成柜的控制电路 | |
CN216530577U (zh) | 一种移动储能系统及装置 | |
CN217984606U (zh) | 大功率电池储能设备 | |
CN217740708U (zh) | 储能集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