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88477U - 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88477U
CN217388477U CN202221128617.8U CN202221128617U CN217388477U CN 217388477 U CN217388477 U CN 217388477U CN 202221128617 U CN202221128617 U CN 202221128617U CN 217388477 U CN217388477 U CN 217388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stator
frame
rotor
dumm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286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二龙
刘央
刘玉敏
黄乾
张霖
苏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XIANGTAN) HEAVY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XIANGTAN) HEAVY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XIANGTAN) HEAVY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CC (XIANGTAN) HEAVY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286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88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88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88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工装,包括穿心装置和落位装置,穿心装置包括框架平台、多个地坦克和多个门型框架,安装位位于框架平台顶面的下方,定子通过地坦克支撑和滑设在框架平台上,转子的转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不同的门型框架上,门型框架支撑在框架平台上的地坦克上,落位装置包括吊梁、钢绳和多套高度可调的过渡支撑平台二,完成穿心后的转子和定子通过吊梁和钢绳与吊装设备连接,过渡支撑平台二支撑定子和/或转子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穿心装置和落位装置配合安装电机,能适用于尺寸和重量较大的电机安装,穿心稳定、安全和精准,下降平稳、精准。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工装。
背景技术
对于很多工业生产领域,电机是必不可少的设备。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设备一般会不断改进,生产规模和效率不断提高,对应的,对电机的功率和其它功能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可能会需要更换生产车间的电机规模。然而,很多场合更新后的电机体积会更大,车间的电机位置周围空间受限,原有的电机吊装和穿心方法由于厂房高度和起重重量受限,已经不适用新电机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工装,通过穿心装置和落位装置配合安装电机,能适用于尺寸和重量较大的电机安装,所述穿心装置包括框架平台形成的滑轨,定子和转子通过在框架平台上移动完成穿心,框架平台同时起到支撑定子和转子的作用,结合门型框架、假轴和假轴调整件等的设置,穿心更稳定、安全和精准,框架平台可灵活适应场地环境,落位时通过过渡支撑平台一和设有千斤顶的过渡支撑平台二的交替支撑,使定子和转子分布下降,可实时调节定子和转子的水平度等参数,下降过程更平稳、精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工装,所述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和两组轴瓦座,所述工装包括穿心装置和落位装置,穿心装置包括框架平台、多个地坦克和多个门型框架,安装位位于框架平台顶面的下方,定子通过地坦克支撑和滑设在框架平台上,转子的转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不同的门型框架上,门型框架支撑在框架平台上的地坦克上,落位装置包括吊梁、钢绳和多套高度可调的过渡支撑平台二,完成穿心后的转子和定子通过吊梁和钢绳与吊装设备连接,过渡支撑平台二支撑定子和/或转子的底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穿心装置还包括假轴支撑框架、假轴和假轴调整件,假轴支撑框架可拆卸地安装在定子内,假轴通过假轴调整件支撑在假轴支撑框架上,并通过假轴调整件调节位置使假轴位于定子的中心线上。
假轴调整件设有两个,分别连接假轴的两端,假轴调整件为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假轴调整件的下端连接假轴、上端连接假轴支撑框架。
假轴的长度小于定子的长度。
门型框架的上端连接V型铁,V型铁固定连接在门型框架的上端或者可拆卸连接在门型框架的上端,转子的转轴支撑在V型铁上。
框架平台为由型钢连接形成的框架式的平台,框架平台上设有限制和引导地坦克移动方向的限位止档件。
所述过渡支撑平台二包括千斤顶和多个叠加在一起的高度不完全相同的墩子,通过千斤顶的升降无级调节所述过渡支撑平台二的高度,通过千斤顶的顶升高度的改变以及增加或减少墩子的数量来改变过渡支撑平台二的高度。
落位装置还包括多套高度可有级调节的过渡支撑平台一,过渡支撑平台一支撑定子和/或转子的底部。
所述过渡支撑平台一包括过渡平台、过渡平台上的多个叠加在一起的高度不完全相同的墩子和/或垫铁,通过增加或减少墩子和垫铁的数量改变过渡支撑平台一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穿心装置和落位装置配合安装电机,能适用于尺寸和重量较大的电机安装,所述穿心装置包括框架平台形成的滑轨,定子和转子通过在框架平台上移动完成穿心,框架平台同时起到支撑定子和转子的作用,结合门型框架、假轴和假轴调整件等的设置,穿心更稳定、安全和精准,框架平台可灵活适应场地环境,落位时通过过渡支撑平台一和设有千斤顶的过渡支撑平台二的交替支撑,使定子和转子分布下降,可实时调节定子和转子的水平度等参数,下降过程更平稳、精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基础板、轴瓦座和框架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框架平台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定子、假轴支撑框架和假轴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子和定子穿心前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穿心过程假轴和转轴连接时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穿心过程假轴伸出定子端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穿心过程转轴伸出定子端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穿心完成后定子和转子位于安装位正上方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定子和转子落位时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工装,所述电机需要安装至安装位。如图1~10所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1’、转子2’和两组轴瓦座3’。两组轴瓦座3’间隔布置在安装位。安装时,将转子2’穿过定子1’,然后将定子1’和转子2’支撑在两组轴瓦座3’上,使转子2’的转轴21’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两组轴瓦座3’上。
安装位包括基础板41’、多个地脚预埋螺杆和多块平垫铁。
基础板41’通过地脚预埋螺杆连接固定在安装位置的基础面上,基础板41’和所述基础面之间设置平垫铁,以调整基础板41’的表面高度,保证基础板41’表面高度的均匀性和精度在规定范围内,以保证后续电机安装的精度。
所述工装包括穿心装置和落位装置,穿心装置将转子2’穿入定子1’中心,完成穿心,落位装置将完成穿心后的定子1’和转子2’下落至安装位置,完成安装。
穿心装置包括框架平台11、地坦克12、门型框架13、假轴支撑框架14、假轴15和假轴调整件16。其中,地坦克12和门型框架13设有多个。
框架平台11为由型钢连接形成的框架式的平台。框架平台11用于支撑定子1’和转子2’,并使定子1’和转子2’在框架平台11上完成穿心工作。平台11的顶面高于轴瓦座3’的顶面。框架平台11的顶面是连续的,以供接触和支撑在框架平台11上的地坦克12沿着设定方向连续移动。为了使框架平台11根据现场场地灵活布置,框架平台11的中部和下端可以不连续,以避开现场的其它设备。
为了使地坦克12沿着限定方向直线移动,框架平台11上设有限位止档件。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止档件为角铁,角铁连接在框架平台11的两侧边缘,角铁凸出框架平台11的顶面,使地坦克12被限制在两侧角铁之间,沿着框架平台11的长度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框架平台11的型钢采用300H型钢。
本实施例中,框架平台11的承重能力大于100T。
地坦克12用于支撑定子1’和转子2’。定子1’和转子2’分别由多套地坦克12支撑。
门型框架13用于支撑转子2’的转轴21’,门型框架13的下端支撑在地坦克12上、上端支撑转子2’的转轴21’,使转子2’能依靠地坦克12沿着框架平台11长度方向移动,同时使转子2’的中心线和框架平台11上的定子1’的中心线对齐。
门型框架13的上端连接V型铁,V型铁固定连接在门型框架13的上端或者可拆卸连接在门型框架13的上端。转子2’的转轴21’支撑在V型铁上,以便于转子2’稳定支撑在门型框架13上,便于转子2’的中心的准确定位。安装时,V型铁和转子2’转轴21’之间设置保护件,避免转子2’的转轴21’受到损伤。所述保护件包括但不限于胶皮、羊毛毡等。
假轴支撑框架14用于支撑假轴15,假轴15支撑在假轴支撑框架14的中心,假轴支撑框架14可拆卸地安装在定子1’内。假轴调整件16设有两个,两个假轴调整件16分别吊起假轴15的两端,即假轴15悬挂在假轴调整件16的一端,假轴调整件16的另一端连接在假轴支撑框架14上。本实施例中,假轴调整件16为电动葫芦或者手动葫芦。较佳的,假轴15的长度小于定子1’的长度,即假轴15安装在定子1’内的假轴支撑框架14时,假轴15的两端不会伸出定子1’的两个端面。
落位装置包括吊梁21、钢绳22、多套过渡支撑平台一、多套过渡支撑平台二和多个用于加强各个框架式平台稳定性的横拉筋26和斜拉筋27。过渡支撑平台一和过渡支撑平台二的高度可调。
吊梁21通过吊装设备悬吊在定子1’和转子2’的上方。
钢绳22将转子2’的两端分别和吊梁21兜绕连接在一起。
所述过渡支撑平台一包括过渡平台24、多个叠加在一起的高度不同的墩子和/或垫铁,通过增加或减少墩子和垫铁的数量改变过渡支撑平台一的高度。
所述过渡支撑平台二包括多个叠加在一起的高度不同的墩子和一个千斤顶23,通过千斤顶23的顶升高度的改变以及增加或减少墩子的数量来改变过渡支撑平台二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设有四套过渡支撑平台一和四套过渡支撑平台二,四套过渡支撑平台一和四套过渡支撑平台二支撑在定子1’的顶升支腿上,四套过渡支撑平台一和定子1’的接触处位于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四套过渡支撑平台二和定子1’的接触处位于另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
本实施例中,为了充分利用原有装置,将位于两个轴瓦座3’之间的框架平台11的框架分离后作为过渡平台24利用,所述过渡平台24的高度为900mm。将两个轴瓦座3’之间的框架分离得到两个过渡平台24,两个过渡平台24平行间隔布置在定子1’下方的两侧,因此本实施例中,两组过渡支撑平台一共用一个过渡平台24。过渡平台24的一端的顶面上由下到上依次叠加有墩子一、墩子二和四个垫铁形成一个过渡支撑平台一,过渡平台24的另一端的顶面上同样由下到上依次叠加墩子一、墩子二和四个垫铁形成另一个过渡支撑平台一。墩子一的高度为800mm,墩子二的高度为300mm,垫铁的厚度为15mm。
本实施例中,过渡支撑平台二由下到上依次叠加有墩子三25、两个墩子二、一个墩子四和千斤顶23,墩子三25和墩子四的高度分别为850mm和140mm。千斤顶23的高度为350mm,液压顶行程为200mm。
本实施例中,原有电机额定功率为3250KW,定子重量25000kg,转子重量39000kg,电机长、宽、高分别为5530mm、1900mm、3600mm。本方案中,需要将原有电机拆除,安装新电机,所述新电机额定功率为5000KW,定子重量43000kg,转子重量53000kg,电机总重量129000kg,电机长、宽、高分别为6700mm、4480mm、3700mm。由于新电机的重量和尺寸变大,原有电机安装时吊装穿心方式不适用于新电机了。
基于上述工装结构,所述电机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安装基础板41’,将两个轴瓦座3’间隔安装在基础板41’的设定位置。
本步骤中,按照机电设备相关安装规范安装基础板41’。复测安装基础板41’的基础面的标高数据,对基础面进行找平修磨,然后安装和调整平垫铁,最后将基础板41’倒运就位。安装基础板41’时,先制作临时支架,临时支架支撑在所述基础面上,将基础板41’落位在临时支架上,然后调整基础板41’的位置,修正所述基础面上的地脚预埋螺栓,使地脚预埋螺栓和基础板41’的螺栓孔对齐。最后调离临时支架,清理所述基础面,利用四个葫芦调平基础板41’后落位,使多个地脚预埋螺栓分别和基础板41’上的多个螺栓孔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的平垫铁的标高用高精度经纬仪测量,平垫铁的标高误差不大于0.10mm,以保证所述电机的安装质量。
基础板41’安装完成后,将两个轴瓦座3’间隔安装在基础板41’的设定位置。
步骤S2:制作和安装框架平台11,将多个地坦克12放置在框架平台11上,使地坦克12能在轴瓦座3’的正上方沿着框架平台11长度方向运行,所述长度方向平行于两个轴瓦座3’的连线。
地坦克12能在轴瓦座3’的正上方沿着框架平台11长度方向运行是指:地坦克12的运行方向所在直线和两个轴瓦座3’所在直线这两条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地面,如此使地坦克12上的定子1’或转子2’能通过吊装垂直落位至两个轴瓦座3’上。
本步骤中,框架平台11的长度大于两个轴瓦座3’的连线的长度,因此,框架平台11会跨过两个轴瓦座3’,即两个轴瓦座3’所在位置的框架平台11会断开,如图2中A处所示,但至少保证和地坦克12直接接触的框架平台11上的型钢为连续的。因此,制作框架平台11时,可以利用型钢制作多个框架,在每个轴瓦座3’的两侧都放置所述框架,最后将放置好的多个所述框架的顶部通过型钢连接起来。即,框架平台11可以看作由多个分体式的框架连接而成,每个所述框架由多层型钢组成。为了便于后续地坦克12的顺畅移动,将框架平台11的顶面打磨抛平。
步骤S3:将定子1’放置在地坦克12上,将转子2’通过门型框架13放置在地坦克12上,使转子2’的中心线和定子1’的中心线重合,定子1’内安装假轴支撑框架14和假轴15,假轴15位于定子1’的中心线上。
本步骤中,支撑定子1’的地坦克12和支撑转子2’的地坦克是不同的。
本步骤中,先制作假轴支撑框架14,再把假轴支撑框架14安装在定子1’内,然后将假轴15通过两个葫芦悬挂在假轴支撑框架14上,使假轴15位于定子1’中心,通过葫芦可以调节假轴15的位置,使其位于定子1’中心线上。
安装时,先将假轴支撑框架14和假轴15安装在定子1’内,再将定子1’吊装至框架平台11的地坦克12上。
本步骤中,定子1’通过吊装落位至地坦克12上。定子1’底部和地坦克12之间有铁皮、胶皮等保护件。
本步骤中,安装假轴15后,假轴15的两端没有伸出定子1的两个端面,假轴15的长度较短,满足使用前提下其重量较轻,便于后续操作。
本实施例中,框架平台11的顶面包括两条平行间隔布置的型钢,地坦克12的坦克轮沿着这两条型钢长度方向运行,型钢的边缘设有限位止档件,防止地坦克12滑落框架平台11,使地坦克12沿着型钢长度方向直线移动。
本实施例中,定子1’通过四套地坦克12支撑,四套地坦克12通过连杆连接起来,使四套地坦克12能同步运动,带动定子1’稳定运行。转子2’也通过四套地坦克12支撑,同样,支撑转子2’的四套地坦克12通过连杆可拆卸连接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转子2’或定子1’放置在框架平台11上的顺序没有要求,可以先放置定子1’,也可以先放置转子2’。
本步骤中,转子2’通过吊装落位至地坦克12上的门型框架13上。
本步骤中,制作多组门型框架13,并将门型框架13放置在支撑转子2’的地坦克12上,然后在门型框架13上端的V型铁内放置胶皮、羊毛毡等保护件,再将转子2’放置在门型框架13上的V型铁内,使转轴21’直接接触V型铁内的保护件。具体的,转子2’的转轴21’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不同门型框架13上。较佳的,转子2’的转轴21’的远离定子1’的一端支撑在两组门型框架13上,两组门型框架13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两组门型框架13的排列方向和转轴21’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转轴21’的靠近定子1’的一端支撑在一组门型框架13上。
显然,门型框架13的设置是为了满足转子2’的中心线和定子1’的中心线对齐的目的,因此在制作门型框架13之前,先通过定子1’外径、转子2’外径、地坦克12高度等数据计算好门型框架13的高度,再进行制作。
步骤S4:驱动支撑定子1’和/或转子2’的地坦克12,配合吊装设备,使转子2’穿入定子1’中心。
本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驱动支撑定子1’的地坦克12,使定子1’朝着转子2’移动,至假轴15接触转子2’的转轴21’的一端,并将假轴15和转轴21’通过联轴器连接。本步骤前,转轴21’的靠近定子1’的一端设有联轴器。如图5所示。
步骤S42:拆掉假轴支撑框架14。
步骤S43:驱动支撑定子1’的地坦克12,使定子1’朝着转子2’移动,至假轴15的远离转子2’的一端伸出定子1’的端面。如图6所示。
本步骤中,假轴15通过联轴器和转子2’连接后,假轴15的重量通过转子2’支撑,因此,可以撤掉假轴支撑框架14,移动定子1’时,假轴15不会移动。
本步骤中,移动定子1’至假轴15伸出定子绕组端面300mm。
步骤S44:利用门型框架13和地坦克12支撑假轴15的伸出定子1’的一端后拆除支撑转子2’的转轴21’的靠近定子1’的一端的门型框架13和地坦克12。如图7所示。
步骤S45:驱动支撑定子1’的地坦克12使定子1’移动,至转子2’的转轴21’的连接假轴15的一端的轴颈伸出定子1’的靠近假轴15的一端端面。
步骤S46:利用门型框架13和地坦克12支撑转轴21’的连接假轴15的一端,后拆除假轴15和支撑假轴15的门型框架13、地坦克12。
步骤S47:驱动支撑定子1’和转子2’的地坦克12,使定子1’和转子2’同步移动至安装位置的正上方。
本步骤中,安装位置的正上方位于两个轴瓦座3’之间的正上方,其具体位置可通过距离量取获得。
在定子1’和转子2’落位之前,要将定子1’和转子2’的铁芯对齐。
本实施例中,定子1’和转子2’位于安装位置正上方2050mm处,即定子1’和转子2’要垂直下降2050mm才能落入安装位置。
步骤S5:利用落位装置和吊装设备将穿心后的定子1’和转子2’落位至目标位置。
本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1:利用吊装设备将吊梁21吊至定子1’和转子2’的正上方。
落位过程中,可通过防摆绳28连接转子2’,防止落位过程中吊装时转子2’发生摆动。
本步骤中,将吊梁21吊在定子1’和转子2’的上方,使吊梁21平行于定子1’和转子2’的中心线。
步骤S52:将转子2’和吊梁21连接并将定子1’和转子2’之间的气隙填充。
本步骤中,转子2’的两端和吊梁21通过钢绳22兜绕实现连接,每端的钢绳22直径为14mm,长30m。
定子1’和转子2’之间的气隙用胶皮和/或钢纸垫塞实,防止转子2’在定子1’内晃动。
将转子2’和吊梁21连接时,先利用行车将转子2’的支撑有两组门型框架13的一端吊起上移25mm,此时定子1’和转子2’之间的上方气隙为10mm的安全气隙距离,即定子1’和转子2’之间的气隙的最小值为10mm。然后再用钢绳22将转子2’和吊梁21兜绕连接起来,兜绕过程中,每圈注意尽量收紧。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将转子2’的支撑有一组门型框架13的一端和吊梁21通过钢绳22兜绕连接。
步骤S53:将框架平台11、支撑定子1’的地坦克12、支撑转子2’的地坦克12和门型框架13拆除,建设多套高度可调的过渡支撑平台一和多套高度可调的过渡支撑平台二,将定子1’支撑在过渡支撑平台一和/或过渡支撑平台二上。
需要说明的是,框架平台11、支撑定子1’的地坦克12、支撑转子2’的地坦克12和门型框架13可以不全部拆除,而是视情况拆除部分,剩余部分用于暂时辅助支撑。
本实施例中,过渡支撑平台一和过渡支撑平台二支撑在定子1’的顶升支腿底部,定子1’的顶升支腿底部距离定子1’最底部的距离为310mm。
本实施例中,墩子一的高度为800mm,墩子二的高度为300mm,垫铁的厚度为15mm,墩子三25的高度为850mm,墩子四的高度为140mm,千斤顶23的高度为350mm,液压顶行程为200mm。
本步骤中,先制作两套过渡平台24,两套过渡平台24平行间隔布置,分别位于定子1’下方的两侧。本实施例中,将两个轴瓦座3’之间的框架平台11的框架拆解分离形成两个过渡平台24。本实施例中,过渡平台24的高度为900mm。再在每个过渡平台2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端面各连接一个墩子三25,较佳的,过渡平台24和墩子三25通过焊接连接。过渡平台24的长度方向和定子1’的中心线平行。然后在墩子三25的上方依次架设两个墩子二、一个墩子四,把千斤顶23架设在墩子四顶部。如此形成四套过渡支撑平台二,每套过渡支撑平台二包括一个墩子三25、两个墩子二、一个墩子四和一个千斤顶23。
本实施例中,过渡支撑平台二在千斤顶23不顶升时的高度为墩子三25、两个墩子二、一个墩子四和千斤顶23的高度之和,为1940mm。
再制作过渡支撑平台一,在过渡平台24的两端的顶面分别架设墩子,具体的,过渡平台24每端的顶面上由下往上依次架设墩子一和墩子二。过渡平台24、墩子一和墩子二的高度之和为2000mm。
完成过渡支撑平台一的过渡平台24、墩子一和墩子二的架设后,四个过渡支撑平台二的四个千斤顶23的驱动杆同步上升,将定子1’和转子2’顶升,使墩子二和定子1’之间能插入多个垫铁。本实施例中,千斤顶23的驱动杆上升130mm,即此时过渡支撑平台二的高度升高130mm,为2070mm,定子1’和转子2’距离安装位的最初高度为2050mm,因此定子1’和转子2’被顶升20mm,在墩子二上架设四块垫铁,四块垫铁厚度为60mm,即过渡支撑平台一形成,其高度为过渡平台24、墩子一、墩子二和四块垫铁的高度之和,为2060mm。最后,千斤顶23的驱动杆下降至定子1’和转子2’支撑在四个过渡支撑平台一上,和过渡支撑平台一的垫铁接触。
步骤S54:过渡支撑平台一和过渡支撑平台二配合吊装设备,逐渐降低各个过渡支撑平台一和过渡支撑平台二的高度,至定子1’落位在基础板41’上、转子2’的转轴21’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两个轴瓦座3’上,完成落位。
本步骤开始前,定子1’和转子2’支撑在过渡支撑平台一上的铁板上。本步骤开始后,先使千斤顶23顶升定子1’和转子2’,使定子1’和转子2’脱离过渡支撑平台一上的铁板,本实施例中,定子1’和转子2’上升10mm。然后将每个过渡支撑平台一上的垫铁去掉至少一块,去掉垫铁后,千斤顶23下降,使定子1’和转子2’重新支撑在过渡支撑平台一上。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将每个过渡支撑平台一上的垫铁都去掉。
重复上述步骤,千斤顶23依次顶升和回落,千斤顶23顶升后支撑定子1’和转子2’,使定子1’和转子2’脱离过渡支撑平台一,然后撤掉过渡支撑平台一上最顶部的一个部件,接着千斤顶23回落,使定子1’和转子2’重新支撑在当前过渡支撑平台一的顶部。如此使定子1’和转子2’逐渐下移。如果过程中过渡支撑平台一和过渡支撑平台二的高度差使它们不能直接交替支撑定子1’和转子2’,则借助吊装设备,通过吊梁21和兜绕钢绳22支撑定子1’和转子2’。
本实施例中,当过渡支撑平台一上的垫铁去掉后,过渡支撑平台一的高度为2000mm。
此时,定子1’和转子2’支撑在过渡支撑平台一上。后续步骤为:
撤掉过渡支撑平台二上的高度为140mm的墩子四,此时千斤顶23的驱动杆不伸出时过渡支撑平台二的高度为1800mm。然后,千斤顶23的驱动杆伸出200mm,此时过渡支撑平台二的高度为2000mm,即千斤顶23能正好接触并支撑定子1’和转子2’。接着,撤掉过渡支撑平台一的300mm高的墩子二,则撤掉墩子二后的过渡支撑平台一的高度为1700mm。此时,就算千斤顶23的驱动杆退回至最低位置,过渡支撑平台二的高度依然为1800mm,当前的过渡支撑平台一依然无法接触到定子1’和转子2’。那么通过吊装设备、吊梁21和兜绕钢绳22的配合支撑定子1’和转子2’。此时定子1’和转子2’的高度可以基本不发生变化,只需把定子1’和转子2’的重量转移到吊梁21和兜绕钢绳22。然后,去掉过渡支撑平台二的高度为300mm的墩子二,此时过渡支撑平台二的高度降低为1500mm。然后通过吊装设备、吊梁21和兜绕钢绳22将定子1’和转子2’下移至支撑在过渡支撑平台一上,此时墩子二和定子1’接触。然后千斤顶23的驱动杆上升200mm,此时过渡支撑平台二的高度为1700mm,即千斤顶23能正好接触并支撑定子1’和转子2’。接着,撤掉过渡支撑平台一的800mm高的墩子一,则撤掉墩子二后的过渡支撑平台一只剩过渡平台24了,高度为900mm。再通过吊梁21和兜绕钢绳22支撑定子1’和转子2’,撤掉过渡支撑平台二上的另一个墩子二和千斤顶23,此时过渡支撑平台二只剩高度为850mm的墩子三25了。通过吊装设备、吊梁21和兜绕钢绳22将定子1’和转子2’下移至支撑在900mm高的过渡平台24上。拆掉850mm高的墩子三25。将四个千斤顶23支撑在基础板41’上,使四个千斤顶23位于定子1’的顶升支腿的正下方。通过吊梁21和兜绕钢绳22支撑定子1’和转子2’,撤掉过渡平台24,千斤顶23的驱动杆伸出最大行程200mm,吊梁21和兜绕钢绳22将定子1’和转子2’下移至支撑在千斤顶23上,千斤顶23下降,至千斤顶23的驱动杆伸出10mm时,即此时定子1’最底部和基础板41’之间的距离为50mm,通过吊梁21和兜绕钢绳22的配合支撑,撤掉千斤顶23,改用饼式液压顶支撑在定子1’的顶升支腿的底部,通过饼式液压顶使定子1’和转子2’下降50mm,定子1’和转子2’落位完成。
本方案借助过渡支撑平台一和过渡支撑平台二,使定子1’和转子2’分步下降,每步下降高度不高,每步下降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调整各个部件,便于定子1’和转子2’稳定、精准落位。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工装,所述电机包括定子(1’)、转子(2’)和两组轴瓦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穿心装置和落位装置,穿心装置包括框架平台(11)、多个地坦克(12)和多个门型框架(13),安装位位于框架平台(11)顶面的下方,定子(1’)通过地坦克(12)支撑和滑设在框架平台(11)上,转子(2’)的转轴(21’)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不同的门型框架(13)上,门型框架(13)支撑在框架平台(11)上的地坦克(12)上,落位装置包括吊梁(21)、钢绳(22)和多套高度可调的过渡支撑平台二,完成穿心后的转子(2’)和定子(1’)通过吊梁(21)和钢绳(22)与吊装设备连接,过渡支撑平台二支撑定子(1’)和/或转子(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穿心装置还包括假轴支撑框架(14)、假轴(15)和假轴调整件(16),假轴支撑框架(14)可拆卸地安装在定子(1’)内,假轴(15)通过假轴调整件(16)支撑在假轴支撑框架(14)上,并通过假轴调整件(16)调节位置使假轴(15)位于定子(1’)的中心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假轴调整件(16)设有两个,分别连接假轴(15)的两端,假轴调整件(16)为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假轴调整件(16)的下端连接假轴(15)、上端连接假轴支撑框架(14)。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假轴(15)的长度小于定子(1’)的长度。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门型框架(13)的上端连接V型铁,V型铁固定连接在门型框架(13)的上端或者可拆卸连接在门型框架(13)的上端,转子(2’)的转轴(21’)支撑在V型铁上。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框架平台(11)为由型钢连接形成的框架式的平台,框架平台(11)上设有限制和引导地坦克(12)移动方向的限位止档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撑平台二包括千斤顶(23)和多个叠加在一起的高度不完全相同的墩子,通过千斤顶(23)的升降无级调节所述过渡支撑平台二的高度,通过千斤顶(23)的顶升高度的改变以及增加或减少墩子的数量来改变过渡支撑平台二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落位装置还包括多套高度可有级调节的过渡支撑平台一,过渡支撑平台一支撑定子(1’)和/或转子(2’)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撑平台一包括过渡平台(24)、过渡平台(24)上的多个叠加在一起的高度不完全相同的墩子和/或垫铁,通过增加或减少墩子和垫铁的数量改变过渡支撑平台一的高度。
CN202221128617.8U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工装 Active CN217388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8617.8U CN217388477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28617.8U CN217388477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88477U true CN217388477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86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28617.8U Active CN217388477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88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7720B (zh) 吊装构件顶升架设施工工艺
CN108532768B (zh)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法与盒子建筑
CN111794119B (zh) 一种提篮式钢箱系杆拱临时支撑系统及吊装方法
CN110723677B (zh) 预制梁辅助举升小车
CN113148893A (zh) 一种液压顶升承重支架及其安装方法
CN111535319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压桩设备
CN112832579A (zh) 一种悬浮抱杆井架式倒装提升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217388477U (zh) 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工装
CN114825794A (zh) 一种电机的安装工装和安装方法
US11946217B1 (en) Top plate jacking device and jacking construction method configured for V-shaped columns
CN113175222B (zh) 一种内嵌式预制外墙板构件的安装方法
CN116717132A (zh) 一种预制护栏及其施工方法
CN116335149A (zh) 一种应用前置式钢支撑系统的小型超深基坑的施工方法
CN112502473B (zh) 支撑承载力转换装置及利用其拆除大型钢构架的方法
CN115382919A (zh) 一种大型轧机机旁下沉组装主体推移的安装方法
CN108643595B (zh) 悬挑钢梁的全自动矫正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8893403U (zh) 一种可移动式卷扬机机座
CN115419249B (zh) 集装式智能爬升多功能平台、安装方法及爬升方法
CN220944312U (zh) 一种龙门加工中心用可移动式龙门支架
CN220884745U (zh) 船舶上建专用架脚手工装
CN222160972U (zh) 挂篮悬臂浇筑梁端操作平台装置
CN213059896U (zh) 用于低净空桩基施工的简易龙门架
CN217172438U (zh) 一种用于桁架楼层板的码垛装置
CN214034816U (zh) 一种混凝土布料机移动式跟随支撑装置
CN211142890U (zh) 一种新型升降限高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