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4056U - 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64056U CN217364056U CN202221383557.4U CN202221383557U CN217364056U CN 217364056 U CN217364056 U CN 217364056U CN 202221383557 U CN202221383557 U CN 202221383557U CN 217364056 U CN217364056 U CN 2173640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g
- sucker
- cylinder
- bagging
-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6
- 241000233866 Fungi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5000001674 Agaricus brunnescens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10000002808 connective tissue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506047 Tremell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6807 Fluid reten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0599 Lentinula edo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29 fi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属于菌菇种植、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输送打料装置,输送打料装置包括料仓,料仓上设置输料管,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袋制袋装置、外袋制袋装置、内袋套装装置和外袋套装装置;内袋制袋装置与内袋套装装置安装在输料管的上方,外袋制袋装置与外袋套装装置安装在输料管的侧部。本装置能够实现内膜袋和外膜袋的自动化套装并定量填料,且进一步改进了装袋装置的结构,令装袋后菌棒的输送更加顺畅,能够高效衔接后续的扎口作业环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新型属于菌菇种植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香菇、银耳等食用菌双膜式菌棒的装袋扎口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农业生产香菇、银耳等食用菌时,均需使用到预制的菌棒。以香菇生产为例:在食用菌香菇生产的过程中,传统菌菇培养基料的装袋工序采用的是单筒卧式打料装袋,需要人工套保水内膜袋和外膜袋袋、扎口等工序效率。
申请人于2019年7月9日申请了一种全自动卧式双筒食用菌装袋机,该设备采用卧式结构,能够实现单层套袋式菌棒的自动化生产作业,却无法实现双层料袋的自动化套装作业。现有技术中依赖人工实施套保水内膜袋和外膜袋袋、扎口等工序的作业,作业效率限制在600-700袋/小时左右,且每台装袋机需要2-3熟练工人操作,生产速度受到严重制约。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抱筒为沿母线开合式设计,以配合后续扎口机械手的取料作业,但是该结构开合作业时容易出现卡壳或与取料机械手干涉的状况,导致填料工序与后续的扎口作业衔接不够顺畅。
鉴于此,申请人设计了一款针对双套膜的菌料装袋机,能够实现内膜袋和外膜袋的自动化套装并定量填料,且进一步改进了装袋装置的结构,令装袋后菌棒的输送更加顺畅,能够高效衔接后续的扎口作业环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这些弊端,本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输送打料装置,输送打料装置包括料仓,料仓上设置输料管;还包括内袋制袋装置、外袋制袋装置、内袋套装装置和外袋套装装置;内袋制袋装置与内袋套装装置安装在输料管的上方,外袋制袋装置与外袋套装装置安装在输料管的侧部。
优选的,内袋制袋装置包括内袋卷、内制袋机和内袋吸盘组件,内袋卷设置在内袋卷支撑架上,内袋条的一端盘绕设置在内袋卷上,内袋条的另一端通过内制袋机制成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内菌袋,内袋吸盘组件的第一内吸盘和第二内吸盘分别连接负压吸气管,第一内吸盘和第二内吸盘能够吸附内菌袋的敞口端并令其张口并滑移套装在内袋套装装置的第一内卡爪和第二内卡爪上,第一内卡爪和第二内卡爪能够将敞口的内菌袋套装在输料管上。
优选的,内袋吸盘组件通过内袋吸盘安装架安装在内袋制袋机的热封装置后端,内吸盘安装架包括内吸盘固定架和内吸盘滑移架,内吸盘固定架通过内吸盘滑移气缸连接内吸盘滑移架,在内吸盘滑移架呈“匚”形,第一内吸盘通过内吸盘开合气缸安装在内吸盘滑移架的上横臂上,第二内吸盘安装在内吸盘滑移架的下横臂上,内吸盘开合气缸能够带动第一内吸盘靠近或远离第二内吸盘,以此实现吸附内菌袋的敞口端上下两侧并将其拉开;内吸盘滑移气缸能够带动内吸盘滑移架及其上固定的第一内吸盘和第二内吸盘,同步移动到与初始状态的第一内卡爪和第二内卡爪对齐。
优选的,内袋套装装置还包括内套袋移动滑轨,内套袋移动滑轨设置在输料管的上方,在内套袋移动滑轨上安装内套袋移动滑块,内套袋移动滑块能够由内套袋滑块驱动机构带动沿内套袋移动滑轨前后移动;在内套袋移动滑块上安装内套袋升降气缸,在内套袋升降气缸的伸缩轴上安装内卡爪开合气缸,内卡爪开合气缸的两个开合支臂上分别安装第一内卡爪和第二内卡爪。
优选的,外袋制袋装置包括外袋卷、外制袋机和外袋吸盘组件,外袋卷设置在外袋卷支撑架上,外袋条的一端盘绕设置在外袋卷上,外袋条的另一端通过外制袋机制成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外菌袋,外袋吸盘组件的第一外吸盘和第二外吸盘分别连接负压吸气管,第一外吸盘和第二外吸盘能够吸附外菌袋的敞口端并令其张口并滑移套装在外袋套装装置的第一外卡爪和第二外卡爪上,第一外卡爪和第二外卡爪能够由外卡爪移动装置带动向输料管方向平移,并将敞口的外菌袋套装在输料管外的内菌袋上。
优选的,外袋吸盘组件通过外袋吸盘安装架安装在外袋制袋机的热封装置后端,外吸盘安装架包括外吸盘固定架和外吸盘滑移架,外吸盘固定架通过外吸盘滑移气缸连接外吸盘滑移架;在外吸盘滑移架上安装外吸盘开合气缸;第一外吸盘和第二外吸盘分别安装在外吸盘开合气缸的伸缩轴和外吸盘滑移架上,外吸盘开合气缸能够带动第二外吸盘靠近或远离第二外吸盘,以此实现吸附外菌袋的敞口端上下两侧并将其拉开;外吸盘滑移气缸能够带动外吸盘滑移架及其上固定的第一外吸盘和第二外吸盘,同步移动到与初始状态的第一外卡爪和第二外卡爪对齐。
优选的,外袋套装装置还包括外套袋移动滑轨,外套袋移动滑轨设置在输料管的侧部,在外套袋移动滑轨上安装外套袋移动滑块,外套袋移动移动安装板能够由外套袋滑块驱动机构带动沿外套袋移动滑轨前后移动;在外套袋移动滑块上设置外套袋横移滑轨和外套袋横移气缸,在外套袋横移气缸的伸缩轴上安装外套袋横移滑块,外套袋横移滑块设置在外套袋横移滑轨上并能沿外套袋横移滑轨横向移动;在外套袋横移滑块上安装外卡爪开合气缸,外卡爪开合气缸的两个开合支臂上分别安装第一外卡爪和第二外卡爪;第二外卡爪靠近输料管且通过外卡爪摆动驱动装置连接外卡爪开合气缸的一个开合支臂。
优选的,内制袋机和外制袋机均包括制袋机本体,所述制袋机本体包括制袋机架,制袋机架的前端设置入袋对辊,在入袋对辊的后侧设置热封装置,在热风装置的后方设置菌袋托盘;入袋对辊由入袋电机驱动并相对旋转,入袋对辊能够夹持内袋条行进一个菌袋的长度,菌袋托盘能够托举菌袋的中部,菌袋的敞口端进入到第一内吸盘和第二内吸盘之间或第一外吸盘和第二外吸盘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装袋装置,装袋装置设置在输料管的后方;所述装袋装置包括抱筒、装袋上滑轨、装袋下滑轨、抱筒滑移安装座和承料转运底座;抱筒为分体式结构,抱筒沿中轴线所在平面分为上抱筒和下抱筒,在上抱筒的后端设置抱筒底板;装袋上滑轨和装袋下滑轨均固定在机架上,装袋上滑轨设置在装袋下滑轨的上方;抱筒滑移安装座通过抱筒滑移驱动装置安装在装袋上滑轨上,上抱筒安装在抱筒滑移安装座上;下抱筒的前端铰接设置在抱筒滑移安装座的下部,下抱筒的下部安装抱筒支臂的上端,抱筒支臂的下端设置滚动轴承滑块;在装袋下滑轨上设置L形导向滑槽,所述滚动轴承滑块设置在L形导向滑槽内,L形导向滑槽的长槽部与装袋上滑轨相互平行,L向导向滑槽的短槽部与长槽部夹角为α,90°<α≤120°;滚动轴承滑块设置在L向导向滑槽内。
当抱筒滑移驱动装置带动抱筒滑移安装座和上抱筒沿装袋上滑轨向前移动时,下抱筒同步前移,且下抱筒能够围绕前端铰接部转动与上抱筒抱和在输料管的后端;当抱筒滑移驱动装置带动抱筒滑移安装座和上抱筒沿装袋上滑轨向后移动时,下抱筒同步后移,直至到到达装袋上滑轨的最后端,此时滚动轴承滑块沿L形导向滑槽的长槽部进入短槽部,继而通过抱筒支臂带动下抱筒围绕前端铰接部转动,令下抱筒的后端下移打开。
优选的,承料转运底座包括承料转动板,承料转动板呈长条弧板形,承料转动板的下端安装承料底板;承料转动板连接承料转动驱动装置,承料转动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承料转动板在承料位置和提料位置之间往复摆动;当承料转动板摆动到承料位置时,承料转动板的上端与下抱筒相互衔接,当承料转动板摆动到提料位置时,承料转动板能够带动菌棒与扎口装置相互衔接。
优选的,所述输料管的数量为两条,每条输料管后均接有一套内袋制袋装置、外袋制袋装置、内袋套装装置、外袋套装装置和装袋装置。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本新型能够实现内膜袋和外膜袋的自动化顺序套装作业,且通过输送打料装置与装袋装置配合实现自动化定量填料。内膜的制袋套袋及外膜的制袋套袋装置集约式安装在输料管的上方和侧部,优化空间布置结构,设备高效运行的同时又不会发生干涉,全程由plc控制各个制动部件,能够自动化生产,节省人工、降低劳动强度,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出品质量。
2.本新型进一步改进了装袋装置的结构,令装袋后菌棒的输送更加顺畅,能够高效衔接后续的扎口作业环节。创新采用了机械联动的抱筒打开方式,使得抱筒在运行到后位置时候同时打开抱筒,方便卸料取袋。菌棒被依次抓取移动到到扎口位置,完成香菇菌棒双套膜制棒等工序。
3.本专利充分利用空间,集成两套功能组在一台设备中,最大化利用供料资源,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本设备创新的采用了两个螺旋出料筒加双抱筒的组合方式,创新的实现了套双膜的机构,利用一条供料管道即可使得菌棒生产效率翻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既可针对香菇、银耳等需要双层套袋的食用菌进行菌料装袋作业,可也只启用一套套袋结构进行单套袋作业,使用方式灵活可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不含外机壳);
图3为输送打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袋制袋装置、外袋制袋装置、内袋套装装置和外袋套装装置的位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内袋制袋装置和内袋套装装置的位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外袋制袋装置和外袋套装装置的位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内袋制袋装置、外袋制袋装置、内袋套装装置、外袋套装装置与输料管的位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部放大图;
图9为图7的B部放大图;
图10为装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装袋装置和扎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内架体;1.2、外机壳;1.3、出料输送带;
2、输送打料装置;2.1、料仓;2.2、传动机构;2.3、输料电机;2.4、输料管;2.5、螺旋绞龙;2.6、输料轴;
3、内袋制袋装置;3.1、内袋卷;3.2、内袋条;3.3、入袋电机;3.4、入袋对辊;3.5、热封装置;3.6、第二内吸盘;3.7、负压吸气管;3.8、内吸盘滑移气缸;3.9、第一内吸盘;3.10、内吸盘滑移架;3.11、内吸盘开合气缸;3.12、内吸盘固定架;
4、内袋套装装置;4.1、内套袋滑块驱动机构;4.2、内套袋移动滑轨;4.3、第一内卡爪;4.4、内套袋升降气缸;4.5、内套袋移动滑块;4.6、内卡爪开合气缸;4.7、第二内卡爪;
5、外袋制袋装置;5.1、外袋条;5.2、外袋卷支撑架;5.3、外吸盘固定架;5.4、外吸盘滑移架;5.5、外吸盘滑移气缸;5.6、外吸盘开合气缸;5.7、第二外吸盘;5.8、外制袋机;5.9、第一外吸盘;
6、外袋套装装置;6.1、外套袋滑块驱动机构;6.2、外套袋移动滑轨;6.3、外套袋移动滑块;6.4、外套袋横移滑轨;6.5、外套袋横移滑块;6.6、外套袋横移气缸;6.7、第二外卡爪;6.8、外卡爪开合气缸;6.9、第一外卡爪;
7、装袋装置;7.1、抱筒滑移驱动装置;7.2、装袋上滑轨;7.3、L形导向滑槽;7.4、装袋下滑轨;7.5、抱筒滑移安装座;7.6、下抱筒;7.7、上抱筒;7.8、滚动轴承滑块;7.9、抱筒支臂;7.10、承料转动板;
8、扎口装置;8.1、自动扎口机;8.2、机械手滑轨;8.3、机械手安装滑块;8.4、机械手滑移驱动气缸;8.5、提料机械手;
9、菌棒。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卧式双筒双套膜菌料装袋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包括外机壳1.2和内架体1.1,内机架1设置在外机壳1.2中。在外机壳1.2的后端设置出料口,在出料口中设置出料输送带1.3。
如图1和2所示,在机架1的内架体1.1上固定输送打料装置2、内袋制袋装置3、外袋制袋装置5、内袋套装装置4、外袋套装装置6、装袋装置7和扎口装置8,内袋制袋装置3和外袋制袋装置5能够分别制备内膜袋和外膜袋,内袋套装装置4和外袋套装装置6能够分别把内膜袋和外膜袋顺序套装在输送打料装置2的物料输出端形成复合料袋,输送打料装置2能够输送物料填充复合料袋,装袋装置7能够感应复合料袋中的充料量并抱送填充好的敞口菌棒9脱离输送打料装置2,扎口装置8能抓取敞口菌棒9至扎口位置实施扎口作业。
如图3所示,所述输送打料装置2包括料仓2.1、输料电机2.3、输料转轴2.6,所述料仓2.1的上端敞口,料仓2.1下部后侧开设出料口,在出料口上安装输料管2.4;在输料管2.4内安装输料轴2.6,在输料轴2.6上安装螺旋绞龙2.5,输料轴2.6的前端穿出料仓2.1后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输料电机2.3;物料自上端敞口部进入料仓2.1,继续下落并由转动的输料轴2.6及其上的螺旋绞龙2.5通过输料管2.4将物料精确定量输出。
如图2和7所示,内袋制袋装置3与内袋套装装置4通过内安装架安装在输料管2.5的上方,外袋制袋装置5与外袋套装装置6通过外安装架安装在输料管2.5的侧部。
如图4和5所示,内袋制袋装置3包括内袋卷3.1、内制袋机和内袋吸盘组件,内袋卷3.1设置在内袋卷3.1支撑架上,内袋条3.2的一端盘绕设置在内袋卷3.1上,内袋条3.2的另一端通过内制袋机制成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内菌袋,内袋吸盘组件的第一内吸盘3.9和第二内吸盘3.6分别连接负压吸气管3.7,第一内吸盘3.9和第二内吸盘3.6能够吸附内菌袋的敞口端并令其张口并滑移套装在内袋套装装置4的第一内卡爪4.3和第二内卡爪4.7上,第一内卡爪4.3和第二内卡爪4.7能够将敞口的内菌袋套装在输料管2.5上。
如图4和6所示,外袋制袋装置5包括外袋卷、外制袋机5.8和外袋吸盘组件,外袋卷设置在外袋卷支撑架5.2上,外袋条5.1的一端盘绕设置在外袋卷上,外袋条5.1的另一端通过外制袋机5.8制成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外菌袋,外袋吸盘组件的第一外吸盘5.9和第二外吸盘5.7分别连接负压吸气管3.7,第一外吸盘5.9和第二外吸盘5.7能够吸附外菌袋的敞口端并令其张口并滑移套装在外袋套装装置6的第一外卡爪6.9和第二外卡爪6.7上,第一外卡爪6.9和第二外卡爪6.7能够由外卡爪移动装置带动向输料管2.5方向平移,并将敞口的外菌袋套装在输料管2.5外的内菌袋上。
如图5和6所示,所述内制袋机和外制袋机5.8均包括制袋机本体,所述制袋机本体包括制袋机架1,制袋机架1的前端设置入袋对辊3.4,在入袋对辊3.4的后侧设置热封装置3.5,在热风装置的后方设置菌袋托盘;入袋对辊3.4由入袋电机3.3驱动并相对旋转,入袋对辊3.4能够夹持内袋条3.2行进一个菌袋的长度,菌袋托盘能够托举菌袋的中部,菌袋的敞口端进入到第一内吸盘3.9和第二内吸盘3.6之间或第一外吸盘5.9和第二外吸盘5.7之间。
如图5所示,内袋吸盘组件通过内袋吸盘安装架安装在内袋制袋机的热封装置3.5后端,内吸盘安装架包括内吸盘固定架3.12和内吸盘滑移架3.10,内吸盘固定架3.12通过内吸盘滑移气缸3.8连接内吸盘滑移架3.10,在内吸盘滑移架3.10呈“匚”形,第一内吸盘3.9通过内吸盘开合气缸3.11安装在内吸盘滑移架3.10的上横臂上,第二内吸盘3.6安装在内吸盘滑移架3.10的下横臂上,内吸盘开合气缸3.11能够带动第一内吸盘3.9靠近或远离第二内吸盘3.6,以此实现吸附内菌袋的敞口端上下两侧并将其拉开;内吸盘滑移气缸3.8能够带动内吸盘滑移架3.10及其上固定的第一内吸盘3.9和第二内吸盘3.6,同步移动到与初始状态的第一内卡爪4.3和第二内卡爪4.7对齐。
如图5、7和8所示,内袋套装装置4还包括内套袋移动滑轨4.2,内套袋移动滑轨4.2设置在输料管2.5的上方,在内套袋移动滑轨4.2上安装内套袋移动滑块4.5,内套袋移动滑块4.5能够由内套袋滑块驱动机构4.1带动沿内套袋移动滑轨4.2前后移动;在内套袋移动滑块4.5上安装内套袋升降气缸4.4,在内套袋升降气缸4.4的伸缩轴上安装内卡爪开合气缸4.6,内卡爪开合气缸4.6的两个开合支臂上分别安装第一内卡爪4.3和第二内卡爪4.7。
如图6所示,外袋吸盘组件通过外袋吸盘安装架安装在外袋制袋机的热封装置3.5后端,外吸盘安装架包括外吸盘固定架5.3和外吸盘滑移架5.4,外吸盘固定架5.3通过外吸盘滑移气缸5.5连接外吸盘滑移架5.4;在外吸盘滑移架5.4上安装外吸盘开合气缸5.6;第一外吸盘5.9和第二外吸盘5.7分别安装在外吸盘开合气缸5.6的伸缩轴和外吸盘滑移架5.4上,外吸盘开合气缸5.6能够带动第二外吸盘5.7靠近或远离第二外吸盘5.7,以此实现吸附外菌袋的敞口端上下两侧并将其拉开;外吸盘滑移气缸5.5能够带动外吸盘滑移架5.4及其上固定的第一外吸盘5.9和第二外吸盘5.7,同步移动到与初始状态的第一外卡爪6.9和第二外卡爪6.7对齐。
如图6、7和9所示,外袋套装装置6还包括外套袋移动滑轨6.2,外套袋移动滑轨6.2设置在输料管2.5的侧部,在外套袋移动滑轨6.2上安装外套袋移动滑块6.3,外套袋移动移动安装板能够由外套袋滑块驱动机构6.1带动沿外套袋移动滑轨6.2前后移动;在外套袋移动滑块6.3上设置外套袋横移滑轨6.4和外套袋横移气缸6.6,在外套袋横移气缸6.6的伸缩轴上安装外套袋横移滑块6.5,外套袋横移滑块6.5设置在外套袋横移滑轨6.4上并能沿外套袋横移滑轨6.4横向移动;在外套袋横移滑块6.5上安装外卡爪开合气缸6.8,外卡爪开合气缸6.8的两个开合支臂上分别安装第一外卡爪6.9和第二外卡爪6.7;第二外卡爪6.7靠近输料管2.5且通过外卡爪摆动驱动装置连接外卡爪开合气缸6.8的一个开合支臂。
如图10所示,所述装袋装置7包括抱筒、装袋上滑轨7.2、装袋下滑轨7.4、抱筒滑移安装座7.5和承料转运底座;抱筒为分体式结构,抱筒沿中轴线所在平面分为上抱筒7.7和下抱筒7.6,在上抱筒7.7的后端设置抱筒底板;装袋上滑轨7.2和装袋下滑轨7.4均固定在机架1上,装袋上滑轨7.2设置在装袋下滑轨7.4的上方;抱筒滑移安装座7.5通过抱筒滑移驱动装置7.1安装在装袋上滑轨7.2上,上抱筒7.7安装在抱筒滑移安装座7.5上,抱筒滑移驱动装置7.1能够带动抱筒滑移安装座7.5和上抱筒7.7沿装袋上滑轨7.2移动;下抱筒7.6的前端铰接设置在抱筒滑移安装座7.5的下部,下抱筒7.6的下部安装抱筒支臂7.9的上端,抱筒支臂7.9的下端设置滚动轴承滑块7.8;在装袋下滑轨7.4上设置L形导向滑槽7.3,所述滚动轴承滑块7.8设置在L形导向滑槽7.3内,L形导向滑槽7.3的长槽部与装袋上滑轨7.2相互平行,L向导向滑槽的短槽部与长槽部夹角为α,90°<α≤120°;滚动轴承滑块7.8设置在L向导向滑槽7.3内;
承料转运底座包括承料转动板7.10,承料转动板7.10呈长条弧板形,承料转动板7.10的下端安装承料底板;承料转动板7.10连接承料转动驱动装置,承料转动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承料转动板7.10在承料位置和提料位置之间往复摆动;当承料转动板7.10摆动到承料位置时,承料转动板7.10的上端与下抱筒7.6相互衔接,当承料转动板7.10摆动到提料位置时,承料转动板7.10能够带动菌棒与扎口装置8相互衔接。承料转动驱动装置可以为摆动气缸或伺服电机等任何能够带动承料转动板7.10围绕中部或底部摆动的驱动装置。
如图11所示,所述扎口装置8包括扎口转运机械手和自动扎口机8.1,在机架1的后侧上部安装机械手滑轨8.2和机械手滑移驱动气缸8.4,在机械手滑轨8.2上安装机械手安装滑块8.3,机械手滑移驱动气缸8.4的伸缩轴连接机械手滑块并能带动机械手滑块沿机械手滑轨8.2前后移动;在机械手安装滑块8.3上安装能够自动开合的提料机械手8.5;提料机械手8.5移动到机械手安装滑轨的前端时能够夹持固定承料转运底座上的菌棒9敞口端,并带动菌棒9向后移动,直至将菌棒9敞口端移入自动扎口机8.1中,待扎口作业完毕后,提料机械手8.5松开菌棒9。
所述输料管2.5的数量为两条,每条输料管2.5后均接有一套内袋制袋装置3、外袋制袋装置5、内袋套装装置4、外袋套装装置6、装袋装置7和扎口装置8。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打料输料
通过供料输送管道将菌棒填料从上端敞口部投入到料仓2.1中,继续下落并由转动的输料轴2.6及螺旋绞龙2.5通过输料管2.4将物料精确定量输出。
(2)内袋制袋
预先将内袋卷3.1设置在内袋卷3.1支撑架上,内袋条3.2的一端盘绕设置在内袋卷3.1上,内袋条3.2的另一端续入内袋制袋机的入袋对辊3.4之间,入袋对辊3.4由入袋电机3.3驱动并相对旋转,入袋对辊3.4能够夹持内袋条3.2行进一个菌袋的长度,热封装置3.5能够热合裁断内菌袋的后端,菌袋托盘能够托举菌袋的中部,内菌袋的敞口端进入到第一内吸盘3.9和第二内吸盘3.6之间,完成内袋的制袋;
第一内吸盘3.9和第二内吸盘3.6通过负压吸气管3.7连接负压抽吸动力装置(如负压吸气泵),当内菌袋的敞口端进入到第一内吸盘3.9和第二内吸盘3.6之间后,第一内吸盘3.9和第二内吸盘3.6能够分别吸附内菌袋敞口端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内吸盘开合气缸3.11带动第一内吸盘3.9上移,以此实现吸附内菌袋的敞口端张开;与此同时,内吸盘滑移气缸3.8能够带动内吸盘滑移架3.10及其上固定的第一内吸盘3.9和第二内吸盘3.6,同步移动,直至张开的内菌袋的敞口端与初始状态的第一内卡爪4.3和第二内卡爪4.7对齐。
(3)内袋套袋
在初始状态时,第一内卡爪4.3和第二内卡爪4.7处于闭合靠拢状态,内套袋滑块驱动机构4.1带动内套袋移动滑块4.5及第一内卡爪4.3和第二内卡爪4.7沿内套袋移动滑轨4.2同步向后移动,直至第一内卡爪4.3和第二内卡爪4.7插入到内菌袋中,而后内卡爪开合气缸4.6带动第一内卡爪4.3和第二内卡爪4.7张开撑紧内菌袋敞口端的内壁;与此同时,第一内吸盘3.9和第二内吸盘3.6不再进行吸附作业并回移至初始位置,内套袋升降气缸4.4带动第一内卡爪4.3和第二内卡爪4.7下移,令内菌袋敞口端对齐输料管2.5,内套袋滑块驱动机构4.1带动第一内卡爪4.3和第二内卡爪4.7后置,直至内菌袋套装在输料管2.5上;第一内卡爪4.3和第二内卡爪4.7继续后移脱离内菌袋后,再由内套袋升降气缸4.4带动上移并靠拢,恢复初始状态。
(4)外袋制袋
预先将外袋卷设置在外袋卷支撑架5.2上,外袋条5.1的一端盘绕设置在外袋卷上,外袋条5.1的另一端续入外袋制袋机的入袋对辊3.4之间,入袋对辊3.4由入袋电机3.3驱动并相对旋转,入袋对辊3.4能够夹持外袋条5.1行进一个菌袋的长度,热封装置3.5能够热合裁断外菌袋的后端,外菌袋的敞口端进入到第一外吸盘5.9和第二外吸盘5.7之间,完成外袋的制袋;
第一外吸盘5.9和第二外吸盘5.7通过负压吸气管3.7连接负压抽吸动力装置(如负压吸气泵),当外菌袋的敞口端进入到第一外吸盘5.9和第二外吸盘5.7之间后,第一外吸盘5.9和第二外吸盘5.7能够分别吸附外菌袋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外吸盘开合气缸5.6带动第一外吸盘5.9上移,以此实现吸附外菌袋的敞口端张开;外吸盘滑移气缸5.5带动外吸盘滑移架5.4及其上固定的第一外吸盘5.9和第二外吸盘5.7,同步移动敞口的外菌袋与初始状态的第一外卡爪6.9和第二外卡爪6.7对齐。
(5)外袋套袋
在初始状态时,第一外卡爪6.9和第二外卡爪6.7处于闭合靠拢状态,外套袋滑块驱动机构6.1带动外套袋移动滑块6.3及第一外卡爪6.9和第二外卡爪6.7沿外套袋移动滑轨6.2同步向后移动,直至第一外卡爪6.9和第二外卡爪6.7插入到外菌袋中,而后外卡爪开合气缸6.8带动第一外卡爪6.9和第二外卡爪6.7张开撑紧外菌袋敞口端的内壁;与此同时,第一外吸盘5.9和第二外吸盘5.7不再进行吸附作业并回移至初始位置;外套袋横移气缸6.6带动外套袋移动滑块6.3及第一外吸盘5.9和第二外吸盘5.7沿外套袋横移滑轨6.4水平移动,令外菌袋敞口端对齐输料管2.5,外套袋滑块驱动机构6.1带动第一外卡爪6.9和第二外卡爪6.7前移,直至外菌袋套装在输料管2.5及内菌袋上;第一外卡爪6.9和第二外卡爪6.7继续后移脱离外菌袋后,外卡爪摆动驱动装置带动第二外卡爪6.7旋转至水平状态,此时第二外卡爪6.7位于输料管2.5的下方;外套袋横移气缸6.6带动外套袋横移滑块6.5及第一外卡爪6.9、第二外卡爪6.7横移复位至初始位置,外卡爪摆动驱动装置带动第二外卡爪6.7旋转至竖直状态。
此时,内菌袋和外菌袋均由内而外套装在输料管2.5上。
(6)填料作业
抱筒滑移驱动装置7.1带动抱筒滑移安装座7.5沿装袋上滑轨7.2前移,下抱筒7.6沿前端铰接部旋转并与上抱筒7.7包合在一起,与此同时上抱筒7.7与下抱筒7.6同时包裹住输料管2.5;输料管2.5进行定量输料作业,内菌袋和外菌袋在填料过程中与上抱筒7.7和下抱筒7.6同步后移,直至内、外菌袋内被填充到达预设料量后,停止输料。
上抱筒7.7和下抱筒7.6被抱筒滑移安装座7.5带动继续后移,直至到达装袋上滑轨7.2的末端,下抱筒7.6的后端按围绕铰接部向下旋转,敞口的菌棒9滑落在承料转动板7.9上。而后,承料转动驱动装置带动承料转动板7.10带动菌棒9由承料位置摆动至提料位置。
(7)扎口作业
机械手滑移驱动气缸8.4的伸缩轴连接机械手滑块并能带动机械手滑块沿机械手滑轨8.2前移,打开状态的提料机械手8.5能够闭合并夹持提料位置的菌棒9的敞口端,将其输送至自动扎口机8.1内,进行扎口作业。扎好口的菌棒9完成制备作业,并下落至出料输送带1.3上,输出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打料装置2在整套设备中的位置定义为前端,相对的,扎口装置8在整套设备中的位置定义为后端。所述内套袋滑块驱动机、外套袋滑块驱动机构6.1和抱筒滑移驱动装置7.1可以为机械领域任何能够提供直线移动驱动力的设备或组件,可以为气缸、油缸、直线电机、电动滑台、电机皮带轮组传动方式、电机链轮组传动方式等。在本实施例中,内套袋滑块驱动机和外套袋滑块驱动机构6.1采用电机带动皮带轮组的传动方式,抱筒滑移驱动装置7.1采用电机链轮组传动方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输送打料装置,输送打料装置包括料仓,料仓上设置输料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袋制袋装置、外袋制袋装置、内袋套装装置和外袋套装装置;内袋制袋装置与内袋套装装置安装在输料管的上方,外袋制袋装置与外袋套装装置安装在输料管的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其特征在于:内袋制袋装置包括内袋卷、内制袋机和内袋吸盘组件,内袋卷设置在内袋卷支撑架上,内袋条的一端盘绕设置在内袋卷上,内袋条的另一端通过内制袋机制成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内菌袋,内袋吸盘组件的第一内吸盘和第二内吸盘分别连接负压吸气管,第一内吸盘和第二内吸盘能够吸附内菌袋的敞口端并令其张口并滑移套装在内袋套装装置的第一内卡爪和第二内卡爪上,第一内卡爪和第二内卡爪能够将敞口的内菌袋套装在输料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其特征在于:内袋吸盘组件通过内袋吸盘安装架安装在内袋制袋机的热封装置后端,内吸盘安装架包括内吸盘固定架和内吸盘滑移架,内吸盘固定架通过内吸盘滑移气缸连接内吸盘滑移架,在内吸盘滑移架呈“匚”形,第一内吸盘通过内吸盘开合气缸安装在内吸盘滑移架的上横臂上,第二内吸盘安装在内吸盘滑移架的下横臂上,内吸盘开合气缸能够带动第一内吸盘靠近或远离第二内吸盘,以此实现吸附内菌袋的敞口端上下两侧并将其拉开;内吸盘滑移气缸能够带动内吸盘滑移架及其上固定的第一内吸盘和第二内吸盘,同步移动到与初始状态的第一内卡爪和第二内卡爪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其特征在于:内袋套装装置还包括内套袋移动滑轨,内套袋移动滑轨设置在输料管的上方,在内套袋移动滑轨上安装内套袋移动滑块,内套袋移动滑块能够由内套袋滑块驱动机构带动沿内套袋移动滑轨前后移动;在内套袋移动滑块上安装内套袋升降气缸,在内套袋升降气缸的伸缩轴上安装内卡爪开合气缸,内卡爪开合气缸的两个开合支臂上分别安装第一内卡爪和第二内卡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其特征在于:外袋制袋装置包括外袋卷、外制袋机和外袋吸盘组件,外袋卷设置在外袋卷支撑架上,外袋条的一端盘绕设置在外袋卷上,外袋条的另一端通过外制袋机制成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外菌袋,外袋吸盘组件的第一外吸盘和第二外吸盘分别连接负压吸气管,第一外吸盘和第二外吸盘能够吸附外菌袋的敞口端并令其张口并滑移套装在外袋套装装置的第一外卡爪和第二外卡爪上,第一外卡爪和第二外卡爪能够由外卡爪移动装置带动向输料管方向平移,并将敞口的外菌袋套装在输料管外的内菌袋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其特征在于:外袋吸盘组件通过外袋吸盘安装架安装在外袋制袋机的热封装置后端,外吸盘安装架包括外吸盘固定架和外吸盘滑移架,外吸盘固定架通过外吸盘滑移气缸连接外吸盘滑移架;在外吸盘滑移架上安装外吸盘开合气缸;第一外吸盘和第二外吸盘分别安装在外吸盘开合气缸的伸缩轴和外吸盘滑移架上,外吸盘开合气缸能够带动第二外吸盘靠近或远离第二外吸盘,以此实现吸附外菌袋的敞口端上下两侧并将其拉开;外吸盘滑移气缸能够带动外吸盘滑移架及其上固定的第一外吸盘和第二外吸盘,同步移动到与初始状态的第一外卡爪和第二外卡爪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其特征在于:外袋套装装置还包括外套袋移动滑轨,外套袋移动滑轨设置在输料管的侧部,在外套袋移动滑轨上安装外套袋移动滑块,外套袋移动移动安装板能够由外套袋滑块驱动机构带动沿外套袋移动滑轨前后移动;在外套袋移动滑块上设置外套袋横移滑轨和外套袋横移气缸,在外套袋横移气缸的伸缩轴上安装外套袋横移滑块,外套袋横移滑块设置在外套袋横移滑轨上并能沿外套袋横移滑轨横向移动;在外套袋横移滑块上安装外卡爪开合气缸,外卡爪开合气缸的两个开合支臂上分别安装第一外卡爪和第二外卡爪;第二外卡爪靠近输料管且通过外卡爪摆动驱动装置连接外卡爪开合气缸的一个开合支臂。
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其特征在于:内制袋机和外制袋机均包括制袋机本体,所述制袋机本体包括制袋机架,制袋机架的前端设置入袋对辊,在入袋对辊的后侧设置热封装置,在热风装置的后方设置菌袋托盘;入袋对辊由入袋电机驱动并相对旋转,入袋对辊能够夹持内袋条行进一个菌袋的长度,菌袋托盘能够托举菌袋的中部,菌袋的敞口端进入到第一内吸盘和第二内吸盘之间或第一外吸盘和第二外吸盘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袋装置,装袋装置设置在输料管的后方;所述装袋装置包括抱筒、装袋上滑轨、装袋下滑轨、抱筒滑移安装座和承料转运底座;抱筒为分体式结构,抱筒沿中轴线所在平面分为上抱筒和下抱筒,在上抱筒的后端设置抱筒底板;装袋上滑轨和装袋下滑轨均固定在机架上,装袋上滑轨设置在装袋下滑轨的上方;抱筒滑移安装座通过抱筒滑移驱动装置安装在装袋上滑轨上,上抱筒安装在抱筒滑移安装座上;下抱筒的前端铰接设置在抱筒滑移安装座的下部,下抱筒的下部安装抱筒支臂的上端,抱筒支臂的下端设置滚动轴承滑块;在装袋下滑轨上设置L形导向滑槽,所述滚动轴承滑块设置在L形导向滑槽内,L形导向滑槽的长槽部与装袋上滑轨相互平行,L向导向滑槽的短槽部与长槽部夹角为α,90°<α≤120°;滚动轴承滑块设置在L向导向滑槽内;
承料转运底座包括承料转动板,承料转动板呈长条弧板形,承料转动板的下端安装承料底板;承料转动板连接承料转动驱动装置,承料转动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承料转动板在承料位置和提料位置之间往复摆动;当承料转动板摆动到承料位置时,承料转动板的上端与下抱筒相互衔接,当承料转动板摆动到提料位置时,承料转动板能够带动菌棒与扎口装置相互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的数量为两条,每条输料管后均接有一套内袋制袋装置、外袋制袋装置、内袋套装装置、外袋套装装置和装袋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83557.4U CN217364056U (zh) | 2022-06-06 | 2022-06-06 | 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83557.4U CN217364056U (zh) | 2022-06-06 | 2022-06-06 | 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64056U true CN217364056U (zh) | 2022-09-06 |
Family
ID=83088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383557.4U Active CN217364056U (zh) | 2022-06-06 | 2022-06-06 | 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6405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74509A (zh) * | 2022-11-07 | 2022-12-16 | 淄博隆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卧式双筒窝口插棒菌料装袋机 |
-
2022
- 2022-06-06 CN CN202221383557.4U patent/CN21736405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74509A (zh) * | 2022-11-07 | 2022-12-16 | 淄博隆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卧式双筒窝口插棒菌料装袋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50590B (zh) | 一种软抽包装机 | |
CN108820274B (zh) | 一种给袋式包装机 | |
CN206502056U (zh) | 大红袍棱角数控包装机 | |
CN109515837A (zh) | 操纵烟包自动装入单层条盒的系统 | |
CN106982647A (zh) | 菌棒全自动打包装置 | |
CN109983989B (zh) | 一种扎口机 | |
CN217364056U (zh) | 一种双筒双套膜式自动填料型菌料装袋机 | |
CN104925288B (zh) | 圆形果实薄膜包装方法及其实现设备 | |
CN108860698A (zh) | 一种具有调节机构的包装用包装平台 | |
CN210259033U (zh) | 一种给袋式餐具包装机 | |
CN111776271A (zh) | 一种建筑不锈钢管套包装袋装置 | |
CN108313393A (zh) | 一种封管制袋灌装机 | |
CN113879620B (zh) | 一种袋装菜肴制品自动包装机 | |
CN209097126U (zh) | 一种锁体自动装盒装置 | |
CN114931030A (zh) | 方捆打捆包膜一体机装置 | |
CN108502270B (zh) | 一种用于鱼/虾苗自动打包机 | |
CN215774615U (zh) | 一种食用菌培养菌袋加工用全自动窝口插棒机 | |
CN110143306A (zh) | 一种树干保温布包裹机 | |
CN114793761A (zh) | 一种全自动卧式双筒双套膜菌料装袋机 | |
CN219728747U (zh) | 一种自动装袋封口机 | |
CN220263362U (zh) | 一种食品包装用密封压缩装置 | |
CN209290783U (zh) | 纸膜卷筒纸包装机的端面整理装置 | |
CN214070946U (zh) | 全自动立式双筒食用菌装袋机 | |
CN219524420U (zh) | 一种吨包机上袋装置 | |
CN113800050A (zh) | 一种吨包机上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