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6536U - 一种型腔侧抽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型腔侧抽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46536U CN217346536U CN202221055137.3U CN202221055137U CN217346536U CN 217346536 U CN217346536 U CN 217346536U CN 202221055137 U CN202221055137 U CN 202221055137U CN 217346536 U CN217346536 U CN 2173465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ld
- die
- pull
- cavity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04 segreg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型腔侧抽模具,包括顶座、底座、上模和下模,上模下端设置有上型模,下模上端设置有下型模,上型模和下型模相靠近的一面开设有模槽,下型模包括中间模和侧边模,侧边模位于中间模的两侧,上模的下端还设置有抵接块,抵接块与上模固定连接,抵接块靠近下模后,抵接块与侧边模远离中间模的一侧相抵靠,抵接块与侧边模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成斜面并相匹配,中间模和侧边模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抵接槽,抵接槽内设置有弹簧。本申请的优点在于该模具的下型模设置成中间模和侧边模两部分,侧边模可在弹簧的作用下与中间模相互分离,由此将产品从模槽内取出的过程中不易对产品的侧边表面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注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型腔侧抽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具备强度高、轻质、低价等优点,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应用广泛,且在很多领域,如汽车制造领域中,在轻量化需求下塑料制品已经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金属制品。而我国目前在注塑领域中,能一次性成型结构复杂、高寿命的高档注塑模具每年仍需要大量进口,故上述高档模具的需求与应用的市场前景广阔。
在产品通过模具成型后,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将磨具撬起取出,通过该方式将磨具脱模取出,容易造成产品表面出现损坏,需对此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腔侧抽模具,其优点在于该模具的下型模设置成中间模和侧边模两部分,侧边模可在弹簧的作用下与中间模相互分离,由此将产品从模槽内取出的过程中不易对产品的侧边表面造成损坏。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型腔侧抽模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型腔侧抽模具,包括顶座、底座、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顶座设置在上模上,所述上模下端设置有上型模,所述下模上端设置有下型模,所述上型模和下型模相靠近的一面开设有模槽,所述上型模和下型模的模槽围合成模腔,所述顶座和上模中设置有进料孔,所述下型模中设置有进料腔,所述进料孔与进料腔相连通,所述下型模包括中间模和侧边模,所述侧边模位于中间模的两侧,所述上模的下端还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与上模固定连接,所述抵接块靠近下模后,抵接块与侧边模远离中间模的一侧相抵靠,所述抵接块与侧边模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成斜面并相匹配,所述中间模和侧边模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抵接槽,所述抵接槽内设置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该模具进行产品生产时,熔融的原料从顶座和上模中的进料孔进入,原料沿着进料腔流入模腔内,原料在模腔内成型后,顶座和上模向上升起,使得上模和下模之间相互远离,上模的升起带动抵接块升起,使得抵接块与侧边模之间发生相对滑移,侧边模在弹簧的作用下向远离中间模的方向移动,使得侧边模和中间模相互分离,由此将产品从模槽内取出的过程中不易对产品的侧边表面造成损坏。
优选的,所述下型模的底端设置有起开装置,所述起开装置位于模腔的下端,所述起开装置竖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中间模和侧边模分离后,起开装置将模槽内成型后的产品从下端向上顶起,由此将产品从模槽内取出;通过起开装置将产品从模槽内取出,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取出时产品表面不受损坏。
优选的,所述起开装置包括起开气缸和起开杆,所述起开气缸竖直设置,所述起开杆与起开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和下模相互分离后,当需要将产品从模槽内取出时,起开气缸的的伸缩杆伸出,驱动起开杆向靠近上模的方向移动,起开杆将模槽内的产品从下端顶起,使得产品逐渐脱离模槽,通过起开杆将产品从下端顶起而将其取出,尽量避免了在取出产品的过程中对产品的表面造成损坏。
优选的,所述下型模的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与产品需要打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通孔与下型模的相通,所述通孔内插接有成型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成型杆穿设在下型模两侧的通孔内,随后原料从进料孔沿着进料腔进入模腔内,由此使得成型杆穿设在原料内部,待原料成型后,将成型杆从模槽内抽出,由此使得产品的侧边形成孔以便于产品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下模上设置有抽拉装置,所述抽拉装置位于下型模的两侧,所述抽拉装置和成型杆相连接,所述抽拉装置上端开设有斜孔,所述斜孔中插接有抽拉杆,所述抽拉杆远离抽拉装置的一端与上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原料在模腔内成型后,上模逐渐向远离下模的方向移动,在上模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抽拉杆向上移动,抽拉杆在上移的过程中与抽拉装置的斜孔发生相对滑移,使得抽拉装置向远离下模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成型杆向远离下模的方向移动,而使得成型杆从产品内部抽出。
优选的,所述抽拉装置包括抽拉座和抽拉块,所述抽拉座设置在下模上,所述抽拉座上开设有抽拉轨道,所述抽拉块卡嵌在抽拉轨道内,所述斜孔开设在抽拉块上,所述抽拉块与成型杆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模向远离下模的方向移动,带动抽拉杆升起,逐渐从抽拉块中的斜孔内抽出,在抽拉杆移动的过程中,驱动抽拉块向远离下型模的方向移动,使得抽拉块在抽拉轨道中滑移,抽拉块带动成型杆从下模的模槽内抽出,由此使得产品形成用于安装的孔。优选的,所述抽拉块上开设有抽拉槽,所述成型杆靠近抽拉块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成型杆与抽拉块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块卡嵌在抽拉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抽拉杆与固定块相固定连接,并且将固定块卡嵌在抽拉槽内,在抽拉块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固定块带动成型杆
的移动,成型杆与抽拉块之间通过固定块与抽拉槽相卡嵌,便于成型杆与抽拉块之间拆卸,使用时可根据产品所需加工形成的安装孔而选择对应尺寸的成型杆与固定块相安装。
优选的,底座周侧设置有若干定位杆,所述下模和上模的周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穿设在定位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模升起的过程中,上模中的定位孔沿着定位杆外表面向上滑移,而下模的定位孔依然套设在定位杆的外表面,定位杆的设置对上模和下模之间起到定位作用,在上模升降的过程中,上模和下模始终能够保持在同一竖直面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熔融的原料从顶座和上模中的进料孔进入在模腔内注塑成型后,上模的升起带动抵接块升起,抵接块与侧边模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后,侧边模在弹簧的作用下向远离中间模的方向移动,使得侧边模和中间模相互分离,由此将产品从模槽内取出的过程中不易对产品的侧边表面造成损坏。
2.将成型杆穿设在下型模两侧的通孔内,随后原料从进料孔沿着进料腔进入模腔内,由此使得成型杆穿设在原料内部,待原料成型后,将成型杆从模槽内抽出,由此使得产品的侧边直接形成孔以便于产品的安装。
3.在底座周侧设置有若干定位杆,在上模上升的过程中,上模中的定位孔沿着定位杆外表面向上滑移,定位杆的设置对上模和下模之间起到定位作用,在上模升降的过程中,上模和下模始终能够保持在同一竖直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型腔侧抽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下型模和抵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模槽和进料腔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抽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通孔和成型杆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抽拉块和抽拉轨道的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1、顶座;11、进料孔;2、底座;21、定位杆;3、上模;31、定位孔;32、抵接块;33、抽拉杆;4、下模;5、上型模;51、模槽;52、模腔;53、进料腔;6、下型模;61、中间模;62、侧边模;621、抵接槽;63、通孔;64、成型杆;7、起开装置;71、起开气缸;72、起开杆;8、抽拉装置;81、抽拉座;811、抽拉轨道;82、抽拉块;821、斜孔;822、抽拉槽;823、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型腔侧抽模具,包括顶座1、底座2、上模3和下模4,其中上模3和下模4设置在顶座1和底座2之间,下模4设置在底座2上,上模3位于下模4上端,为了保持顶座1、底座2、上模3和下模4在同一竖直面上,在底座2的周侧设置有定位杆21,定位杆21固定设置在底座2上,与之相对应的在下模4和上模3的周侧开设有定位孔31,定位孔31的尺寸与定位杆21的尺寸相匹配,定位杆21穿设在上模3和下模4的定位孔31内,尽量避免上模3在升降的过程中出现位置偏移。
参照图1和图2,为了原料注塑,在下模4的上端设置有下型模6,在上模3的下端设置有上型模5,上型模5和下型模6相对应,在上型模5的上端和下型模6的上端均开设有两个模槽51,当上型模5和下型模6相互贴合后,上型模5中的模槽51和下型模6中的模槽51相形成两个模腔52,模腔52为原料注塑形成产品提供了空间;另外在顶座1和上模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孔11,在上型模5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进料腔53,进料腔53位于上型模5的两模槽51之间,并且进料腔53与模槽51相通;当需要使用该模具生产产品时,将原料从顶座1和上模3的进料孔11注入,原料沿着进料腔53进入上型模5和下型模6之间的模腔52内,原料在模腔52内注塑成型。
参照图2和图3,为了尽量避免在取出产品的过程中对产品的侧面造成损坏,将下型模6设置成一块中间模61和两块侧边模62,两侧边模62分别位于中间模61的两侧,在上模3的下端还设置有抵接块32,当上型模5和下型模6相互贴合后,抵接块32与侧边模62相抵靠,将抵接块32设置成下窄上宽,侧边模62设置成下宽上窄,并且在中间模61和侧边模6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抵接槽621,在抵接槽621内设置有弹簧;当需要将产品从模槽51内取出时,上模3和顶座1升起带动抵接块32升起,使得抵接块32与侧边模62之间发生相对滑移,侧边模62在弹簧的作用下向远离中间模61的方向移动,直至侧边模62和中间模61相互分离。
为了方便产品从模槽51内取出,在下型模6内设置有起开装置7,起开装置7包括起开气缸71(图2未示出)和起开杆72,起开杆72位于起来气缸的上方,所述起开气缸71竖直设置,将起开杆72与起开气缸71的伸缩杆固定连接,起开杆72位于模槽51一侧的下端;当产品注塑完成,上模3和下模4相互分离后,起开气缸71的伸缩杆伸出从产品的下端将产品顶起,由此将产品从模槽51内取出。
参照图4、图5和图6,为了使得注塑完成的该产品在注塑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形成安装孔,在下型模6的两侧开设有通孔63,通孔63内穿设有成型杆64,成型杆64的其中一端位于模槽51内,为了便于成型杆64的抽离,在下型模6的两侧设置有抽拉装置8,抽拉装置8包括抽拉座81和抽拉块82,在抽拉座81上开设有抽拉轨道811,将抽拉块82与成型杆64相连接,将抽拉块82卡嵌在抽拉轨道811内,另外在抽拉块82上开设有斜孔821,与之相对应在上模3的底端设置有抽拉杆33,抽拉杆33与上模3的底端固定连接,抽拉杆33与斜孔821的尺寸相匹配,将抽拉杆33穿设在斜孔821内。
当产品注塑完成后,上模3升起带动抽拉杆33升起并逐渐从斜孔821内滑移出,随后抽拉块82在在抽拉杆33的作用下向远离模槽51的方向移动,抽拉块82的移动带动成型杆64向远离模槽51的方向移动,直至成型杆64从模槽51内抽离;为了便于更换成型杆64,在抽拉座81上开设有抽拉槽822,在成型杆64靠近抽拉块8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823,成型杆64与固定块823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将固定块823卡嵌在抽拉槽822内,使用时可根据产品所需形成安装孔的大小,而选择对应口径尺寸的成型杆64与固定块823相安装。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型腔侧抽模具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使用该模具进行产品生产时,熔融的原料从顶座1和上模3中的进料孔11进入,原料沿着进料腔53流入模腔52内,原料在模腔52内成型后,顶座1和上模3向上升起,使得上模3和下模4之间相互远离,上模3的升起带动抵接块32和抽拉杆33升起,使得抵接块32与侧边模62之间发生相对滑移,侧边模62在弹簧的作用下向远离中间模61的方向移动,使得侧边模62和中间模61相互分离;另外抽拉杆33的升起使其逐渐从抽拉块82的斜孔821内滑移出,带动抽拉块82及成型杆64向远离模槽51的方向移动,使得成型杆64位于模槽51内的部分抽离;随后起开气缸71的伸缩杆伸出,驱动起开杆72从产品的下端将产品向上顶起,由此将产品从模槽51内取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型腔侧抽模具,包括顶座(1)、底座(2)、上模(3)和下模(4),所述下模(4)设置在底座(2)上,所述顶座(1)设置在上模(3)上,所述上模(3)下端设置有上型模(5),所述下模(4)上端设置有下型模(6),所述上型模(5)和下型模(6)相靠近的一面开设有模槽(51),所述上型模(5)和下型模(6)的模槽(51)围合成模腔(52),所述顶座(1)和上模(3)中设置有进料孔(11),所述下型模(6)中设置有进料腔(53),所述进料孔(11)与进料腔(53)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模(6)包括中间模(61)和侧边模(62),所述侧边模(62)位于中间模(61)的两侧,所述上模(3)的下端还设置有抵接块(32),所述抵接块(32)与上模(3)固定连接,所述抵接块(32)靠近下模(4)后,抵接块(32)与侧边模(62)远离中间模(61)的一侧相抵靠,所述抵接块(32)与侧边模(6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成斜面并相匹配,所述中间模(61)和侧边模(6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抵接槽(621),所述抵接槽(621)内设置有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腔侧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模(6)的底端设置有起开装置(7),所述起开装置(7)位于模腔(52)的下端,所述起开装置(7)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型腔侧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开装置(7)包括起开气缸(71)和起开杆(72),所述起开气缸(71)竖直设置,所述起开杆(72)与起开气缸(71)的伸缩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腔侧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模(6)的两侧开设有通孔(63),所述通孔(63)的尺寸与产品需要打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通孔(63)与下型模(6)的相通,所述通孔(63)内插接有成型杆(6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腔侧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4)上设置有抽拉装置(8),所述抽拉装置(8)位于下型模(6)的两侧,所述抽拉装置(8)和成型杆(64)相连接,所述抽拉装置(8)上端开设有斜孔(821),所述斜孔(821)中插接有抽拉杆(33),所述抽拉杆(33)远离抽拉装置(8)的一端与上模(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型腔侧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装置(8)包括抽拉座(81)和抽拉块(82),所述抽拉座(81)设置在下模(4)上,所述抽拉座(81)上开设有抽拉轨道(811),所述抽拉块(82)卡嵌在抽拉轨道(811)内,所述斜孔(821)开设在抽拉块(82)上,所述抽拉块(82)与成型杆(64)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型腔侧抽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块(82)上开设有抽拉槽(822),所述成型杆(64)靠近抽拉块(8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823),所述固定块(823)卡嵌在抽拉槽(82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型腔侧抽模具,其特征在于:底座(2)周侧设置有若干定位杆(21),所述下模(4)和上模(3)的周侧开设有定位孔(31),所述定位杆(21)穿设在定位孔(31)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55137.3U CN217346536U (zh) | 2022-05-05 | 2022-05-05 | 一种型腔侧抽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55137.3U CN217346536U (zh) | 2022-05-05 | 2022-05-05 | 一种型腔侧抽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46536U true CN217346536U (zh) | 2022-09-02 |
Family
ID=83010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055137.3U Active CN217346536U (zh) | 2022-05-05 | 2022-05-05 | 一种型腔侧抽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46536U (zh) |
-
2022
- 2022-05-05 CN CN202221055137.3U patent/CN2173465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346536U (zh) | 一种型腔侧抽模具 | |
CN221249729U (zh) | 一种螺纹脱模模具 | |
CN211542145U (zh) | 一种高效的全自动气缸机壳脱模模具 | |
CN216635260U (zh) | 一种内外同时抽芯分型的塑胶模结构 | |
CN216912023U (zh) | 一种叶轮用模具 | |
CN209755882U (zh) | 一种聚酯绝缘子模压模具 | |
CN210730896U (zh) | 一种芯盒铸造模具 | |
CN219727042U (zh) | 基于滑块带动产品自由下落的快速脱模模具 | |
CN210308802U (zh) | 用于成型三通注塑件的凹模结构 | |
CN221233037U (zh) | 一种模具加工用注塑机取模机构 | |
CN119305138B (zh) | 一种便于脱模生产的塑胶模具 | |
CN220826270U (zh) | 一种异形塑胶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 |
CN210308803U (zh) | 一种三通注塑件的模具结构 | |
CN220784338U (zh) | 一种废铝粘土砖的成型模具 | |
CN221417325U (zh) | 一种小家电注塑件模具用的抬升脱模结构 | |
CN219683925U (zh) | 一种金属铸造模具用脱模组件 | |
CN215969827U (zh) | 一种胶体金法诊断试剂盒下盖注塑模 | |
CN214521558U (zh) | 一种基于上下挤压式路锥塑模的固定底座 | |
CN214448088U (zh) | 共享电动自行车用高可靠电池盒成型模具 | |
CN220242244U (zh) | 一种模具的后臂 | |
CN216068467U (zh) | 一种模具 | |
CN213321267U (zh) | 一种可自动脱模的注塑成型机 | |
CN217944146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19114644U (zh) |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15550596U (zh) | 一种用于导光柱的模具成型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