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15351U - 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15351U CN217315351U CN202220979695.2U CN202220979695U CN217315351U CN 217315351 U CN217315351 U CN 217315351U CN 202220979695 U CN202220979695 U CN 202220979695U CN 217315351 U CN217315351 U CN 2173153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ffer
- plate
- mold
- automobile
- press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23 S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71 blow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2 fo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属于汽车模具脱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立柱上滑动设置有压板,在压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以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冲压的上模,在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板带动上模完成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冲压的驱动件,在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与上模相适应的下模,并在下模的顶部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汽车配件基材的托盘槽,在托盘槽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对冲压加工成型的汽车配件基材进行脱模的第一脱模机构,以达到在汽车配件基材冲压加工成型结束后能够便于取料的效果,更进一步的提高脱模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模具脱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目前在汽车配件基材加工成型时,一般都为汽车配件基材专用模具进行成型。
但是目前在成型过后,需要人工将模具内成型后的配件倒出,非常不便,而且现有的一些脱模方式以人工为主,一方面人工脱模速率较慢,另一方面人工脱模会容易造成成型配件的伤损,整体脱模效率低,脱模质量也相对较低,影响整体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以达到在汽车配件基材冲压加工成型结束后能够便于取料的效果,进一步的提高脱模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下模;
所述下模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托盘槽,所述托盘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一脱模机构,所述第一脱模机构包括伸缩杆、板条和压缩弹簧,所述凹槽内沿竖向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供所述伸缩杆安装的圆柱槽,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板条,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凹槽表面和所述板条之间,所述板条的厚度与所述凹槽的深度相适应;
立柱,垂直且平行设于所述底座四个角的边缘处;
压板,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压板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下模相配合的上模;
固定板,设于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压板连接。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的内部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托盘槽相连通的矩形通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第二脱模机构,所述第二脱模机构包括气缸和定模板,所述气缸设于所述安装腔底部的正中心位置,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定模板,所述定模板滑动设置于矩形通孔处。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定模板的顶部表面设置有防粘层。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的一侧铰接有门体。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的顶部四周均延伸设置有套设于所述立柱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立柱上;
所述压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缓冲弹簧的压块。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二套筒、缓冲杆、缓冲板和挤压弹簧,所述第二套筒内滑动套设有所述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顶端与所述压板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缓冲杆的底端设置有所述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底部设置有挤压弹簧,且所述挤压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套筒内。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压板的顶部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底部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穿过所述压板延伸至所述上模的内部,所述冷却箱的底部设置有堵头。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的底部四周设置有多个支撑脚。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脚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通过在立柱上滑动设置有压板,在压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以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冲压的上模,在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板带动上模完成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冲压的驱动件,在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与上模相适应的下模,并在下模的顶部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汽车配件基材的托盘槽,在托盘槽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对冲压加工成型的汽车配件基材进行脱模的第一脱模机构,其中,驱动件驱动压板带动上模向下移动挤压板条,此时,伸缩杆和压缩弹簧均呈压缩状态,使之下模与板条形成一个模具下部的整体用于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成型,在冲压成型之后驱动件驱动压板带动上模向上移动,压缩弹簧呈恢复状态推动伸缩杆带动板条向上移动,直至将冲压成型的汽车配件基材脱离下模为止,以达到在汽车配件基材冲压加工成型结束后能够便于取料的效果,更进一步的提高脱模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压板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机构的断面剖视图。
图中,1底座,11支撑脚,2下模,21托盘槽,22凹槽,23安装腔,24门体,25固定块,3第一脱模机构,31伸缩杆,32板条,33压缩弹簧,4立柱,5压板,51上模,52压块,53冷却箱,54水管,55堵头,6固定板,61驱动件,7第二脱模机构,71气缸,72定模板,8缓冲弹簧,9缓冲机构,91第二套筒,92缓冲杆,93缓冲板,94挤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5所示,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下模2、第一脱模机构3、立柱4、压板5和固定板6,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下模2;下模2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托盘槽21,托盘槽2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2,凹槽22内设置有第一脱模机构3,第一脱模机构3包括伸缩杆31、板条32和压缩弹簧33,凹槽22内沿竖向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供伸缩杆31安装的圆柱槽,便于伸缩杆31在圆柱槽中能够进行伸缩,伸缩杆3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板条32,伸缩杆31上套设有压缩弹簧33,压缩弹簧33位于凹槽22表面和板条32之间,板条32的厚度与凹槽22的深度相适应,即当板条32下压后,板条32完整的镶嵌在凹槽22中;立柱4垂直且平行设于底座1四个角的边缘处;压板5可滑动地套设于立柱4上,压板5的底部设置有与下模2相配合的上模51;固定板6设于立柱4的顶部,固定板6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驱动件61,驱动件61的输出端穿过固定板6与压板5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61为气缸。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将汽车配件基材放置于托盘槽21内,在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冲压成型时,驱动件61驱动压板5带动上模51向下移动与汽车配件基材的顶部相接触,汽车配件基材底部相对挤压相应的板条32,板条32推动伸缩杆31向下挤压压缩弹簧33,板条32与凹槽22完全重合,使得板条32完整的镶嵌在凹槽22中,使之托盘槽21与板条32共同形成一个模具下部的整体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成型,在对汽车配件基材完成冲压成型之后,驱动件61驱动压板5带动上模51向上移动,与此同时,压缩弹簧33呈恢复状态,推动伸缩杆31带动板条32向上移动,而板条32的顶部推动冲压后的汽车配件基材的底部向上移动,汽车配件基材的顶部依附着上模51的底部,使得上模51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汽车配件基材能够在压缩弹簧33推动板条32的作用下,能够缓慢的将汽车配件基材从托盘槽21中取出,并完成脱模的过程,以达到在汽车配件基材冲压加工成型结束后能够便于取料的效果,更进一步的提高脱模的效率。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下模2的顶部四周均延伸设置有套设于立柱4上的固定块25,固定块25的顶部设置有缓冲弹簧8,且缓冲弹簧8套设于立柱4上;压板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挤压缓冲弹簧8的压块52,避免上模51在快速下降的冲击过程中,造成对汽车配件基材的损坏,使得压板5能够缓慢的带动上模51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冲压成型,以保证汽车配件基材冲压成型的质量。
结合图1、图3和图5所示,下模2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机构9,缓冲机构9包括第二套筒91、缓冲杆92、缓冲板93和挤压弹簧94,第二套筒91内滑动套设有缓冲杆92,缓冲杆92的顶端与压板5的底部相连接,缓冲杆92的底端设置有缓冲板93,缓冲板93的底部设置有挤压弹簧94,且挤压弹簧94位于第二套筒91内。其中,在驱动件61驱动压板5带动上模51向下移动时,缓冲杆92在压板5的推压作用下,缓冲板93对挤压弹簧94进行挤压,使得能够对上模51向下的压力进行缓冲,避免过大的压力造成装置的损坏,有效的减小冲压震动的产生,进一步的提高汽车配件基材冲压成型的质量。
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压板5的顶部设置有冷却箱53,冷却箱53的底部连接有水管54,水管54穿过压板5延伸至上模51的内部,冷却箱53的底部设置有堵头55,用于在上模51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冲压时产生高温,冷却箱53内的冷却液能够及时的通过水管54对上模51进行冷却,避免了在汽车配件基材冲压成型后因高温的因素导致汽车配件基材顶部的表面与上模51底部的表面粘合,上模51在向上移动时,汽车配件基材跟随上模51一起向上移动至悬空中掉落下来,进而造成对汽车配件基材的损坏。
进一步的说明,水管54上设置有水泵,因水管54本身没有吸附力,需要借助水泵使得冷却液能够沿水管54的延伸方向进行循环,便于对上模51的内部进行不断的冷却。
进一步的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底座1的底部四周设置有多个支撑脚11,用于对底座1起到支撑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说明,支撑架14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有效的减小冲压震动的产生,以保证冲压成型的过程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工作方式如下:将汽车配件基材放置于下托盘槽21内,驱动件61的输出端推动压板5带动上模51一起向下滑动于立柱4上,与此同时,压板5底部上相应的压块52对相应的缓冲弹簧8进行挤压,相应的缓冲杆92在压板5的推压作用下,对相应的挤压弹簧94进行挤压,上模51缓慢的靠近汽车配件基材的顶面,汽车配件基材的底面相对挤压相应的板条32,板条32推动伸缩杆31向下挤压压缩弹簧33,板条32与凹槽22完全重合,使得板条32完整的镶嵌在凹槽22中,使之下模2与板条32共同形成一个模具下部的整体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成型;在对汽车配件基材完成冲压成型之后,驱动件61驱动压板5带动上模51向上移动,此时,相应的水泵启动,将冷却箱53中的冷却液放入至水管54中,并沿水管54的延伸方向不断循环的对上模51进行冷却处理,而缓冲弹簧8、挤压弹簧94和压缩弹簧33均呈恢复状态,压缩弹簧33推动伸缩杆31带动板条32向上移动,板条32的顶部推动汽车配件基材的底部向上移动,汽车配件基材的顶部依附着上模51的底部,直至将汽车配件基材从托盘槽21中取出,并完成脱模的过程。
具体实施例二:
结合图1至图5所示,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下模2、第二脱模机构7、立柱4、压板5和固定板6,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下模2;下模2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托盘槽21,下模2的内部具有安装腔23,安装腔23的顶部开设有与托盘槽21相连通的矩形通孔,安装腔23内设置有第二脱模机构7,第二脱模机构7包括气缸71和定模板72,气缸71设于安装腔23底部的正中心位置,气缸71的输出端连接有定模板72,定模板72滑动设置于矩形通孔处;立柱4垂直且平行设于底座1四个角的边缘处;压板5可滑动地套设于立柱4上,压板5的底部设置有与下模2相适应的上模51;固定板6设于立柱4的顶部,固定板6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驱动件61,驱动件61的输出端穿过固定板6与压板5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定模板72与托盘槽21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上,使得定模板72与托盘槽21共同形成一个模具下部的整体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成型,将汽车配件基材放置于托盘槽21内,驱动件61驱动压板5带动上模51向下移动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冲压成型,在对汽车配件基材完成冲压成型之后,驱动件61驱动压板5带动上模51向上移动,与此同时,气缸71的输出端推动定模板72向上移动,使得定模板72向上推动成型后汽车配件基材的底部,成型后汽车配件基材的顶部依附着上模51的底部,直至将成型后的汽车配件基材从托盘槽21中取出,并完成脱模的过程,以达到在汽车配件基材冲压加工成型结束后能够便于取料的效果,更进一步的提高脱模的效率。
进一步的说明,定模板72的顶部表面设置有防粘层,防止汽车配件在冲压成型过程中因产生高温,使得汽车配件的底部与定模板72的顶部粘合,在将成型后的汽车配件基材从托盘槽21中取出之后,定模板72向下移动时造成汽车配件底部表面的损坏。
参照图1所示,下模2的一侧铰接有门体24,便于对第二脱模机构7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工作方式如下:将汽车配件基材放置于托盘槽21内,驱动件61驱动压板5带动上模5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压板5底部上相应的压块52对相应的缓冲弹簧8进行挤压,相应的缓冲杆92在压板5的推压作用下,对相应的挤压弹簧94进行挤压,上模51缓慢的靠近汽车配件基材并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冲压成型;在对汽车配件基材完成冲压成型之后,驱动件61驱动压板5带动上模51向上移动,此时,相应的水泵启动,将冷却箱53中的冷却液放入至水管54中,并沿水管54的延伸方向不断循环的对上模51进行冷却处理,而缓冲弹簧8、挤压弹簧94和压缩弹簧33均呈恢复状态,气缸71的输出端推动定模板72向上移动,使得定模板72向上推动成型后汽车配件基材的底部,成型后汽车配件基材的顶部依附着上模51的底部,直至将成型后的汽车配件基材从托盘槽21中取出,并完成脱模的过程。
具体实施例三:
结合图1至图5所示,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下模2、第一脱模机构3、立柱4、压板5、固定板6和第二脱模机构7,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下模2;下模2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托盘槽21,托盘槽2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2,凹槽22内设置有第一脱模机构3,第一脱模机构3包括伸缩杆31、板条32和压缩弹簧33,凹槽22内沿竖向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供伸缩杆31安装的圆柱槽,便于伸缩杆31在圆柱槽中能够进行伸缩,伸缩杆3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板条32,伸缩杆31上套设有压缩弹簧33,压缩弹簧33位于凹槽22表面和板条32之间,板条32的厚度与凹槽22的深度相适应,即当板条32下压后,板条32完整的镶嵌在凹槽22中;下模2的内部具有安装腔23,安装腔23的顶部开设有与托盘槽21相连通的矩形通孔,安装腔23内设置有第二脱模机构7,第二脱模机构7包括气缸71和定模板72,气缸71设于安装腔23底部的正中心位置,气缸71的输出端连接有定模板72,定模板72滑动设置于矩形通孔处;立柱4垂直且平行设于底座1四个角的边缘处;压板5可滑动地套设于立柱4上,压板5的底部设置有与下模2相适应的上模51;固定板6设于立柱4的顶部,固定板6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驱动件61,驱动件61的输出端穿过固定板6与压板5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定模板72与托盘槽21的底部处于同一平面上,将汽车配件基材放置于托盘槽21内,在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冲压成型时,驱动件61驱动压板5带动上模51向下移动与汽车配件基材的顶部相接触,汽车配件基材底部相对挤压相应的板条32,板条32推动伸缩杆31向下挤压压缩弹簧33,板条32与凹槽22完全重合,使得板条32完整的镶嵌在凹槽22中,使之托盘槽21、板条32和定模板72共同形成一个模具下部的整体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成型,在对汽车配件基材完成冲压成型之后,驱动件61驱动压板5带动上模51向上移动,与此同时,压缩弹簧33呈恢复状态,推动伸缩杆31带动板条32向上移动,而板条32的顶部推动冲压后的汽车配件基材的底部向上移动,汽车配件基材的顶部依附着上模51的底部,使得上模51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汽车配件基材能够在压缩弹簧33推动板条32的作用下,同时,气缸71的输出端拉动定模板72向下移动,使得定模板72与冲压成型后汽车配件基材的底部脱离,直至将汽车配件基材从下模2中取出,并完成脱模的过程,以达到在汽车配件基材冲压加工成型结束后能够便于取料的效果,更进一步的提高脱模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工作方式如下:将汽车配件基材放置于托盘槽21内,驱动件61驱动压板5带动上模5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压板5底部上相应的压块52对相应的缓冲弹簧8进行挤压,相应的缓冲杆92在压板5的推压作用下,对相应的挤压弹簧94进行挤压,上模51缓慢的靠近汽车配件基材的顶面,汽车配件基材的底面相对挤压相应的板条32,板条32推动伸缩杆31向下挤压压缩弹簧33,板条32与凹槽22完全重合,使得板条32完整的镶嵌在凹槽22中,托盘槽21、板条32和定模板72共同形成一个模具下部的整体对汽车配件基材进行成型;在对汽车配件基材完成冲压成型之后,驱动件61驱动压板5带动上模51向上移动,此时,相应的水泵启动,将冷却箱53中的冷却液放入至水管54中,并沿水管54的延伸方向不断循环的对上模51进行冷却处理,而缓冲弹簧8、挤压弹簧94和压缩弹簧33均呈恢复状态,压缩弹簧33推动伸缩杆31带动板条32向上移动,板条32的顶部推动成型后汽车配件基材的底部向上移动,成型后汽车配件基材的顶部依附着上模51的底部,同时,气缸71的输出端拉动定模板72向下移动,使得定模板72与冲压成型后汽车配件基材的底部脱离,直至将汽车配件基材从下模2中取出,并完成脱模的过程。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下模(2);
所述下模(2)的顶部表面开设有托盘槽(21),所述托盘槽(2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内设置有第一脱模机构(3),所述第一脱模机构(3)包括伸缩杆(31)、板条(32)和压缩弹簧(33),所述凹槽(22)内沿竖向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供所述伸缩杆(31)安装的圆柱槽,所述伸缩杆(3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所述板条(32),所述伸缩杆(31)上套设有压缩弹簧(33),所述压缩弹簧(33)位于所述凹槽(22)表面和所述板条(32)之间,所述板条(32)的厚度与所述凹槽(22)的深度相适应;
立柱(4),垂直且平行设于所述底座(1)四个角的边缘处;
压板(5),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立柱(4)上,所述压板(5)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下模(2)相配合的上模(51);
固定板(6),设于所述立柱(4)的顶部,所述固定板(6)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驱动件(61),所述驱动件(61)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固定板(6)与所述压板(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内部具有安装腔(23),所述安装腔(23)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托盘槽(21)相连通的矩形通孔,所述安装腔(23)内设置有第二脱模机构(7),所述第二脱模机构(7)包括气缸(71)和定模板(72),所述气缸(71)设于所述安装腔(23)底部的正中心位置,所述气缸(71)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定模板(72),所述定模板(72)滑动设置于矩形通孔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板(72)的顶部表面设置有防粘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一侧铰接有门体(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顶部四周均延伸设置有套设于所述立柱(4)上的固定块(25),所述固定块(25)的顶部设置有缓冲弹簧(8),且所述缓冲弹簧(8)套设于所述立柱(4)上;
所述压板(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挤压所述缓冲弹簧(8)的压块(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机构(9),所述缓冲机构(9)包括第二套筒(91)、缓冲杆(92)、缓冲板(93)和挤压弹簧(94),所述第二套筒(91)内滑动套设有所述缓冲杆(92),所述缓冲杆(92)的顶端与所述压板(5)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缓冲杆(92)的底端设置有所述缓冲板(93),所述缓冲板(93)的底部设置有挤压弹簧(94),且所述挤压弹簧(94)位于所述第二套筒(9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的顶部设置有冷却箱(53),所述冷却箱(53)的底部连接有水管(54),所述水管(54)穿过所述压板(5)延伸至所述上模(51)的内部,所述冷却箱(53)的底部设置有堵头(5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54)上设置有水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周设置有多个支撑脚(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11)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79695.2U CN217315351U (zh) | 2022-04-26 | 2022-04-26 | 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979695.2U CN217315351U (zh) | 2022-04-26 | 2022-04-26 | 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15351U true CN217315351U (zh) | 2022-08-30 |
Family
ID=82948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979695.2U Active CN217315351U (zh) | 2022-04-26 | 2022-04-26 | 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15351U (zh) |
-
2022
- 2022-04-26 CN CN202220979695.2U patent/CN2173153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95217A (zh) | 一种汽车后桥模具 | |
CN212310529U (zh) | 一种汽车防断裂密封圈的冲压模具 | |
CN212528528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17315351U (zh) | 一种汽车模具脱模装置 | |
CN112936754A (zh) | 一种内环槽塑料管件注塑模具 | |
CN210970075U (zh) | 一种模具用自动脱模装置 | |
CN210705756U (zh) | 一种汽车连接器注塑模具 | |
CN221493920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 | |
CN206937812U (zh) |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滑块油缸固定结构 | |
CN219443214U (zh) | 一种汽车配件冲压模具的脱模机构 | |
CN211467110U (zh) | 一种新型底座模具 | |
CN214266520U (zh) | 一种模具加工用脱模装置 | |
CN214056081U (zh) | 一种便于脱料的模具 | |
CN218785758U (zh) | 一种精准定位热塑成型模具 | |
CN220760706U (zh) | 一种自动调节的液压浮动模框 | |
CN217993331U (zh) | 模内装配注塑模具 | |
CN213767032U (zh) | 一种新型注塑件复杂注塑模具 | |
CN214926400U (zh) | 一种用于生产食品托的压模机构 | |
CN216176557U (zh) | 一种锡锭加工成型脱模装置 | |
CN217845813U (zh) | 一种太阳膜测试仪用快速成型模具 | |
CN221089803U (zh) | 一种挤出成型箱包模具 | |
CN218111463U (zh) | 一种塑料加工用成型机 | |
CN217862433U (zh) | 一种电风扇扇框用塑形模具 | |
CN211763111U (zh) | 一种易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20784691U (zh) | 一种汽车塑胶配件模具用脱模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