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7580U - 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307580U CN217307580U CN202221025031.9U CN202221025031U CN217307580U CN 217307580 U CN217307580 U CN 217307580U CN 202221025031 U CN202221025031 U CN 202221025031U CN 217307580 U CN217307580 U CN 2173075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ilt
- control box
- power generation
- rural
- solar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82414 Homo sapi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940 Nucleu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03 fossil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553 photosynthesi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672 photosynthe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的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包括内置控制箱,内置控制箱相互远离两侧的底端均匀设置多个输入连接端口,多个输入连接端口分别远离内置控制箱的一端均设置输送线缆,多个输送线缆分别远离内置控制箱的一端均设置支架安装柱其中内置控制箱和数字电表设置与室内,太阳能板支架及太阳能发电板设置于室外,从而实现农村稀疏屋顶的光伏太阳能板分散式分布安装,同时分布的光伏太阳能板内的电能可进行汇总,从而进行集中存储、利用。通过蓄电池对电能进行集中存储和使用,从而在农村进行光伏发电板安装时,实现农村光伏太阳能板的分散安装、集中使用的效果,更加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
背景技术
太阳能的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是太阳中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我们生活所需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是因为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后,再由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地方选择使用太阳能进行发电,从而减少因电能损耗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也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在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板进行发电。在现有技术中,多数光伏发电板均为大面积集体铺设,而农村建筑稀疏,无法对光伏发电板进行大面积的安装,从而造成农村光伏发电技术发展的阻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包括内置控制箱,所述内置控制箱相互远离两侧的底端均匀设置多个输入连接端口,多个所述输入连接端口分别远离内置控制箱的一端均设置输送线缆,多个所述输送线缆分别远离内置控制箱的一端均设置支架安装柱,多个所述支架安装柱的顶部均设置太阳能板支架,多个所述太阳能板支架的顶部均设置太阳能发电板,多个所述输送线缆靠近内置控制箱的一端均连接有数字电表,其中内置控制箱和数字电表设置与室内,太阳能板支架及太阳能发电板设置于室外,通过输送线缆将太阳能发电板的电能输送至内置控制箱内的蓄电池进行存储,在安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太阳能发电板的安装位置,从而实现农村稀疏屋顶的光伏太阳能板分散式分布安装,同时分布的光伏太阳能板内的电能可进行汇总,从而进行集中存储、利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数字电表的一端均设置数字显示屏,通过数字显示屏配合数字电表对单个太阳能发电板的发电量进行统计,同时可根据数字电表的计量结果对太阳能发电板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置控制箱相互远离的两侧均设置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均贯穿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通过固定块对内置控制箱进行连接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置控制箱远离固定块一端的侧壁设置控制器,所述内置控制箱位于控制器底端的侧壁均匀设置多个输出连接端口,通过控制器对输出连接端口的输出进行控制,同时通过输出连接端口连接室内电路,为室内电路进行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置控制箱的内壁开设安装内腔,所述安装内腔的内壁设置蓄电池,所述安装内腔的内壁设置隔离防护层,通过隔离防护层对内部蓄电池进行防护,同时通过蓄电池对电能进行集中存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置控制箱相互远离两侧的侧壁均匀开设多个通风槽,多个所述通风槽均与内置控制箱贯穿连接,多个所述通风槽贯穿过内置控制箱的一端均与安装内腔贯穿连接,通过通风槽对安装内腔内进行通风散热作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输送线缆的外壁均匀设置多个线缆固定环,通过线缆固定环对输送线缆进行连接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支架安装柱的底端外壁均设置安装法兰,通过安装法兰对支架安装柱进行连接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个安装法兰对支架安装柱进行连接限位,从而对太阳能发电板进行分布安装,配合输送线缆将分散的太阳能发电板与内置控制箱进行连接,从而将太阳能发电板内的电能输送至内置控制箱内,进而通过蓄电池对电能进行集中存储和使用,从而在农村进行光伏发电板安装时,实现农村光伏太阳能板的分散安装、集中使用的效果,更加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置控制箱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置控制相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内置控制箱;110、固定块;120、通风槽;130、安装内腔;131、蓄电池;132、隔离防护层;2、太阳能板支架;3、太阳能发电板;4、支架安装柱;5、安装法兰;6、输送线缆;7、数字电表;710、数字显示屏;8、线缆固定环;9、输入连接端口;10、输出连接端口;11、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包括内置控制箱1,内置控制箱1相互远离两侧的底端均匀设置多个输入连接端口9,多个输入连接端口9分别远离内置控制箱1的一端均设置输送线缆6,多个输送线缆6分别远离内置控制箱1的一端均设置支架安装柱4,多个支架安装柱4的顶部均设置太阳能板支架2,多个太阳能板支架2的顶部均设置太阳能发电板3,多个输送线缆6靠近内置控制箱1的一端均连接有数字电表7,其中内置控制箱1和数字电表7设置与室内,太阳能板支架2及太阳能发电板3设置于室外,通过输送线缆6将太阳能发电板3的电能输送至内置控制箱1内的蓄电池131进行存储,在安装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太阳能发电板3的安装位置,从而实现农村稀疏屋顶的光伏太阳能板分散式分布安装,同时分布的光伏太阳能板内的电能可进行汇总,从而进行集中存储、利用。
其中,多个数字电表7的一端均设置数字显示屏710,通过数字显示屏710配合数字电表7对单个太阳能发电板3的发电量进行统计,同时可根据数字电表7的计量结果对太阳能发电板3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内置控制箱1相互远离的两侧均设置固定块110,两个固定块110的侧壁均贯穿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通过固定块110对内置控制箱1进行连接限位。
内置控制箱1远离固定块110一端的侧壁设置控制器11,内置控制箱1位于控制器11底端的侧壁均匀设置多个输出连接端口10,通过控制器11对输出连接端口10的输出进行控制,同时通过输出连接端口10连接室内电路,为室内电路进行供电。
内置控制箱1的内壁开设安装内腔130,安装内腔130的内壁设置蓄电池131,安装内腔130的内壁设置隔离防护层132,通过隔离防护层132对内部蓄电池131进行防护,同时通过蓄电池131对电能进行集中存储。
内置控制箱1相互远离两侧的侧壁均匀开设多个通风槽120,多个通风槽120均与内置控制箱1贯穿连接,多个通风槽120贯穿过内置控制箱1的一端均与安装内腔130贯穿连接,通过通风槽120对安装内腔130内进行通风散热作业。
多个输送线缆6的外壁均匀设置多个线缆固定环8,通过线缆固定环8对输送线缆6进行连接限位。
多个支架安装柱4的底端外壁均设置安装法兰5,通过安装法兰5对支架安装柱4进行连接限位。
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安装法兰5和支架安装柱4进行安装,从而将太阳能发电板3安装至合适位置,通过固定块110将内置控制箱1安装于室内合适位置,通过输送线缆6将太阳能发电板3和输入连接端口9进行连接,同时将输出连接端口10与室内电路进行连接。当太阳能发电板3进行光伏发电作业时,电能通过输送线缆6输送至蓄电池131内,对分散安装的太阳能发电板3内的电能进行统一收集、存储和利用,实现农村光伏太阳能板的分布安装,并网发电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包括内置控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控制箱(1)相互远离两侧的底端均匀设置多个输入连接端口(9),多个所述输入连接端口(9)分别远离内置控制箱(1)的一端均设置输送线缆(6),多个所述输送线缆(6)分别远离内置控制箱(1)的一端均设置支架安装柱(4),多个所述支架安装柱(4)的顶部均设置太阳能板支架(2),多个所述太阳能板支架(2)的顶部均设置太阳能发电板(3),多个所述输送线缆(6)靠近内置控制箱(1)的一端均连接有数字电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数字电表(7)的一端均设置数字显示屏(7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控制箱(1)相互远离的两侧均设置固定块(110),两个所述固定块(110)的侧壁均贯穿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控制箱(1)远离固定块(110)一端的侧壁设置控制器(11),所述内置控制箱(1)位于控制器(11)底端的侧壁均匀设置多个输出连接端口(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控制箱(1)的内壁开设安装内腔(130),所述安装内腔(130)的内壁设置蓄电池(131),所述安装内腔(130)的内壁设置隔离防护层(1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控制箱(1)相互远离两侧的侧壁均匀开设多个通风槽(120),多个所述通风槽(120)均与内置控制箱(1)贯穿连接,多个所述通风槽(120)贯穿过内置控制箱(1)的一端均与安装内腔(130)贯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输送线缆(6)的外壁均匀设置多个线缆固定环(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架安装柱(4)的底端外壁均设置安装法兰(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25031.9U CN217307580U (zh) | 2022-04-29 | 2022-04-29 | 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25031.9U CN217307580U (zh) | 2022-04-29 | 2022-04-29 | 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307580U true CN217307580U (zh) | 2022-08-26 |
Family
ID=82914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025031.9U Active CN217307580U (zh) | 2022-04-29 | 2022-04-29 | 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307580U (zh) |
-
2022
- 2022-04-29 CN CN202221025031.9U patent/CN21730758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72529A (zh) | 高速公路区域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微网系统 | |
CN217307580U (zh) | 一种农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构造 | |
CN203014421U (zh) | 太阳能绿色手术室供电系统 | |
CN203514953U (zh) | 一种光伏围栏 | |
CN103856153A (zh) | 挂壁旋叶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
CN211183435U (zh) | 一种柴光互补分布式供电系统 | |
CN217607740U (zh) | 一种建筑瓦式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结构 | |
CN203353304U (zh) | 塔式聚光太阳能光热储能发电站农业大棚 | |
CN105162166A (zh) | 一种高层住宅楼空调机位光伏百叶窗并网发电系统 | |
Pavlović et al. | Assessment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building integrated PV systems of 1 kW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Banja Luka | |
CN205160097U (zh) |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 |
CN205431255U (zh) | 一种水培用太阳能光伏大棚 | |
CN205134669U (zh) | 一种新型光伏节能直流建筑 | |
Saprykina | Energy-efficient renewable energy techniques for architectural installations | |
Duarte et al. | Photovoltaic integration in buildings. A case study in Portugal | |
CN203399560U (zh) | 连栋光伏温室 | |
CN106712659A (zh) | 一种风光储发电树系统 | |
CN108183459A (zh) | 一种用于电缆沟的换气通风控制系统 | |
CN109088580B (zh) | 一种坡面光伏电站改造设计方法 | |
CN215817635U (zh) | 一种风光互补电源系统 | |
CN202958318U (zh) | 光伏温室大棚 | |
CN216390584U (zh) | 光伏离网型阀室电信仪综合装置 | |
CN217652436U (zh) | 一种结合太阳能板的板房 | |
CN217299523U (zh) |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的防水式屋面结构 | |
CN210806754U (zh) | 一种基于核电厂址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