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5640U -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35640U CN217235640U CN202220791006.5U CN202220791006U CN217235640U CN 217235640 U CN217235640 U CN 217235640U CN 202220791006 U CN202220791006 U CN 202220791006U CN 217235640 U CN217235640 U CN 2172356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lating water
- waste heat
- flue gas
- heat
- pu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包括浆液区、进口烟道、脱硫区、除雾区和出口烟道,还包括余热回收循环水系统、热泵单元和加碱系统,所述脱硫塔还包括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设置于除雾区和出口烟道之间,所述换热单元包括升气帽层上方设置余热回收喷淋层,余热回收循环水系统包括循环水箱和余热回收循环泵,所述热泵单元包括热泵机组,加碱系统包括碱液箱和碱液泵;所述升气帽层设置循环水出口;所述循环水箱通过管道连通碱液箱,所述碱液箱内的碱液通过碱液泵泵至循环水箱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回收脱硫塔内烟气中的热量,维持循环水系统PH值稳定;充分吸收有害气体,并显著降低排烟粉尘含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产生的烟气在经过脱硫塔后,进入烟囱排放,最终排烟温度在 50℃左右,烟气蕴含大量的潜热,占燃料低位热值的7%左右,直接排放不仅带来了能源的浪费,而且由于湿度较高,会形成烟囱冒“白烟”现象,导致环境雾霾加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包括浆液区、进口烟道、脱硫区、除雾区和出口烟道,还包括余热回收循环水系统、热泵单元和加碱系统,所述脱硫塔还包括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设置于除雾区和出口烟道之间,所述换热单元包括升气帽层上方设置余热回收喷淋层,余热回收循环水系统包括循环水箱和余热回收循环泵,所述热泵单元包括热泵机组,加碱系统包括碱液箱和碱液泵;所述升气帽层设置循环水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内的循环水通过余热回收循环泵泵至热泵单元,所述热泵单元对热网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循环水经过热泵单元后回到余热回收喷淋层完成循环;所述循环水箱通过管道连通碱液箱,所述碱液箱内的碱液通过碱液泵泵至循环水箱内。
进一步地,进入进口烟道内的烟气温度为120~140℃,进入余热回单元内烟气的温度为50℃~60℃,出口烟道内的烟气温度为30~35℃;余热回收喷淋层喷出的循环水温度为30~35℃,进入循环水箱内的循环水温度为40~45℃;热网内的水加热前为40~50℃,经热泵单元加热后的温度为70~75℃。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回收循环泵还通过一路支路管道连通浆液区顶部,将烟气冷凝水送至脱硫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脱硫区内设置脱硫喷淋层,所述浆液区内的浆液通过脱硫循环泵泵入脱硫喷淋层完成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回收喷淋层设置2~4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回收脱硫塔内烟气中的热量,将脱硫后湿烟气中所储的热量提取出来,借助于热泵技术加热锅炉补水或热网中供热回水;加碱系统维持循环水系统PH值稳定;同时回收烟气中的冷凝水,作为脱硫塔补水利用,减少湿法脱硫的失水量,而且通过对排烟进行再次洗涤处理,减少约 50%以上的SO2,10%以上的 NOX 排放,并显著降低排烟粉尘含量,从而同时达到节能、节水、减排的多重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出口烟道1,换热单元2,脱硫区3,余热回收喷淋层4,升气帽层5,除雾区6,热泵单元7,碱液箱8,碱液泵9,余热回收循环泵10,循环水箱12,浆液区13,引风机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出示了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包括浆液区13、进口烟道、脱硫区3、除雾区6和出口烟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热回收循环水系统、热泵单元7和加碱系统,所述脱硫塔还包括换热单元2,所述换热单元2设置于除雾区6和出口烟道1之间,所述换热单元2包括升气帽层5上方设置余热回收喷淋层4,余热回收循环水系统包括循环水箱12和余热回收循环泵10,所述热泵单元7包括热泵机组,加碱系统包括碱液箱8和碱液泵9;所述升气帽层5设置循环水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循环水箱12,所述循环水箱12内的循环水通过余热回收循环泵10泵至热泵单元7,所述热泵单元7对热网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循环水经过热泵单元7后回到余热回收喷淋层4完成循环;所述循环水箱12通过管道连通碱液箱8,所述碱液箱8内的碱液通过碱液泵9泵至循环水箱12内。
进入进口烟道内的烟气温度为120~140℃,本实施例中为130℃,通过引风机14送入脱硫塔,经脱硫区3和除雾区6后,进入余热回单元内烟气的温度为50℃~60℃,本实施例中为50℃,出口烟道1内的烟气温度为30~35℃,本实施例中为30℃;余热回收喷淋层4喷出的循环水温度为30~35℃,本实施例中为30℃,进入循环水箱12内的循环水温度为40~45℃,本实施例中为40℃;热网内的水加热前为40~50℃,本实施例中为45℃,经热泵单元7加热后的温度为70~75℃,本实施例中为70℃。
所述余热回收循环泵10还通过一路支路管道连通浆液区13顶部,将烟气冷凝水送至脱硫系统。
所述脱硫区3内设置脱硫喷淋层,所述浆液区13内的浆液通过脱硫循环泵泵入脱硫喷淋层完成循环。
所述余热回收喷淋层4设置2~4层,采用直接接触式喷淋换热方式,通过余热回收喷淋层4均匀分配、雾化,使得烟气进入喷淋换热单元2之后,与余热回收喷淋层4喷下的低温循环水直接接触换热,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回收烟气中的潜热。
降温后的烟气排出塔外通过烟囱排放,而升温之后的循环水通过升气帽层收集进入塔外的循环箱(或池),循环水再由余热回收循环泵10送入吸收式热泵蒸发器作为低温热源,少部分循环水作为补水返回脱硫塔,能够有效缓解湿法脱硫工艺为电厂带来的补水压力。吸收式热泵机组以高温热源驱动,从循环水中提取热量,提供给热用户,在热泵机组中降温的循环水再返回余热回收喷淋层4,完成一整套循环。
在换热单元2,由于烟气与低温循环水直接接触换热,在降温的同时,通过循环水对烟气的洗涤作用,还能够有效的降低烟气中 SO2、NOX 以及粉尘浓度,减少最终排烟中污染物的排放。
循环水由于吸收了部分SO2等酸性气体,PH会有所降低,需要加碱维持循环水系统PH值。吸收式热泵以溴化锂溶液作为工质,可以回收利用各种低品位的余热或废热,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吸收式热泵以高温热源(蒸汽)驱动,把低温热源的热量传递给到需要的中温热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回收脱硫塔内烟气中的热量,将脱硫后湿烟气中所储的热量提取出来,借助于热泵技术加热锅炉补水或热网中供热回水;加碱系统维持循环水系统PH值稳定;同时回收烟气中的冷凝水,作为脱硫塔补水利用,减少湿法脱硫的失水量,而且通过对排烟进行再次洗涤处理,减少约 50%以上的SO2,10%以上的 NOX 排放,并显著降低排烟粉尘含量,从而同时达到节能、节水、减排的多重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包括浆液区、进口烟道、脱硫区、除雾区和出口烟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热回收循环水系统、热泵单元和加碱系统,所述脱硫塔还包括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设置于除雾区和出口烟道之间,所述换热单元包括升气帽层上方设置余热回收喷淋层,余热回收循环水系统包括循环水箱和余热回收循环泵,所述热泵单元包括热泵机组,加碱系统包括碱液箱和碱液泵;所述升气帽层设置循环水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内的循环水通过余热回收循环泵泵至热泵单元,所述热泵单元对热网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循环水经过热泵单元后回到余热回收喷淋层完成循环;所述循环水箱通过管道连通碱液箱,所述碱液箱内的碱液通过碱液泵泵至循环水箱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入进口烟道内的烟气温度为120~140℃,进入余热回单元内烟气的温度为50℃~60℃,出口烟道内的烟气温度为30~35℃;余热回收喷淋层喷出的循环水温度为30~35℃,进入循环水箱内的循环水温度为40~45℃;热网内的水加热前为40~50℃,经热泵单元加热后的温度为70~7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循环泵还通过一路支路管道连通浆液区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区内设置脱硫喷淋层,所述浆液区内的浆液通过脱硫循环泵泵入脱硫喷淋层完成循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喷淋层设置2~4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91006.5U CN217235640U (zh) | 2022-04-07 | 2022-04-07 |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791006.5U CN217235640U (zh) | 2022-04-07 | 2022-04-07 |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35640U true CN217235640U (zh) | 2022-08-19 |
Family
ID=82819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791006.5U Active CN217235640U (zh) | 2022-04-07 | 2022-04-07 |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3564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72290A (zh) * | 2023-03-21 | 2023-06-23 | 武汉龙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脱硫、除尘和烟气余热利用的一体化装置 |
CN118217781A (zh) * | 2024-05-14 | 2024-06-21 | 北京青山绿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脱硫与余热回收一体化吸收塔及其吸收方法 |
-
2022
- 2022-04-07 CN CN202220791006.5U patent/CN21723564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72290A (zh) * | 2023-03-21 | 2023-06-23 | 武汉龙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脱硫、除尘和烟气余热利用的一体化装置 |
CN118217781A (zh) * | 2024-05-14 | 2024-06-21 | 北京青山绿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脱硫与余热回收一体化吸收塔及其吸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235640U (zh) |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装置 | |
CN110425902A (zh) | 一种湿法脱硫后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 | |
CN204923035U (zh) | 一种燃煤锅炉的烟气综合处理系统 | |
CN104100994A (zh) | 一种基于烟气余热回收及再热技术的锅炉节能减排系统 | |
CN108105796B (zh) | 一种低氮排放高效天然气锅炉 | |
CN202109656U (zh) | 天然气烟气冷凝式余热利用装置 | |
CN108731012B (zh) | 一种用于燃煤电厂湿烟羽消除的装置及方法 | |
CN111396913A (zh) | 一种燃煤机组烟气余热及水分的回收系统及方法 | |
CN107166416A (zh) | 一种燃气工业锅炉节能与烟气深度净化一体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4226088A (zh) | 一种火电厂烟气超低温超净排放系统及方法 | |
CN210612932U (zh) | 一种烟气喷淋换热冷凝和余热回收消白烟装置 | |
CN204478113U (zh) | 一种组合型蒸汽烟气mggh系统 | |
CN109945276A (zh) | 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热泵供暖系统 | |
CN212057351U (zh) | 一种燃煤机组烟气余热及水分的回收系统 | |
CN203375429U (zh) | 冷凝式烟气节能系统 | |
CN110486985B (zh) | 一种中低温烟气余热和水资源深度回收及烟气脱白达标排放装置 | |
CN106867592A (zh) | 一种利用气化炉炉渣净化烟气的装置及方法 | |
CN204147740U (zh) | 一种火电厂烟气超低温超净排放系统 | |
CN109731431A (zh) | 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白系统及方法 | |
CN207539920U (zh) | 一种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烟气余热的系统 | |
CN207214097U (zh) | 一种基于排烟水蒸气内循环式冷凝热回收的燃煤锅炉 | |
CN212003289U (zh) | 一种脱硫浆液闪蒸回收烟气余热和水分的系统 | |
CN108151050A (zh) | 一种危废焚烧湿法脱酸烟气脱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1575159U (zh) | 一种湿法脱硫烟气脱白装置 | |
CN209116583U (zh) | 一种电厂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device for deep recovery of waste heat from flue gas of coal-fired boil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9 Pledgee: Branches of Jin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SHANDONG QINGSHUO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3548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