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6050U - 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6050U
CN217206050U CN202122335803.0U CN202122335803U CN217206050U CN 217206050 U CN217206050 U CN 217206050U CN 202122335803 U CN202122335803 U CN 202122335803U CN 217206050 U CN217206050 U CN 217206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s
groups
plate
action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358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仁红
李道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iq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iq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iq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iqi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358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6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6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6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开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包括平开窗,所述平开窗前端上侧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板,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本体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下侧设置有弧形槽,所述限位凹槽内部设置有两组限位杆,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杆的相视侧连接有移动板,左右两侧所述移动板的相视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相视侧连接有第一转杆,左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端通过安装架安装有第一电机,本新型方案能够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限位杆、移动板、第一连接杆、第一转杆、第一电机、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支撑板相配合可以对遮阳装置进行角度改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开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建筑中,从墙面到屋顶越来越多的采用玻璃,玻璃的通透性能使人们充分感受到自然加自然景观、自然光线和自然空间,但它同时带来采暖和制冷上能耗提高的隐患,传统的节能技术——建筑遮阳,能防止有害的直射阳光,减少传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是消除和防止夏季室内过热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夏热地区,遮阳对降低建筑能耗,使空调等设备以尽可能少的能耗,实现居室冬暖夏凉的环境,对提高室内居住舒适性有显著的效果。因此,配置外遮阳卷帘窗是一项简易可行、效果十分好的选择。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1920180020.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外遮阳一体化系统平开窗,包括平开窗和遮阳卷帘装置,平开窗的外部包覆设置有边框,边框的上端设置有容纳遮阳卷帘装置的空腔,遮阳卷帘装置包括卷轴、卷帘布、套筒和卷簧,空腔内设置有凵形挂钩,卷轴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卷轴卡接在凵形挂钩上,套筒套接在卷轴上并与其转动连接,卷帘布固定并缠绕在套筒上,卷簧一端固定在卷轴上,另一端固定在套筒上,空腔上转动连接有覆盖空腔的转动门,但该装置使用过程中无法进行调节角度,遮阳布打开后会影响空气转换,使用时影响到了窗户的本身作用,较不合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有效的解决了该装置使用过程中无法进行调节角度,遮阳布打开后会影响空气转换,使用时影响到了窗户的本身作用,较不合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包括平开窗,所述平开窗前端上侧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板,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本体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下侧设置有弧形槽,所述限位凹槽内部设置有两组限位杆,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杆的相视侧连接有移动板,左右两侧所述移动板的相视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相视侧连接有第一转杆,左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左端通过安装架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端与第一转杆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转杆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侧与第二连接板的上侧相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前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侧设置有遮阳装置。
优选的,所述遮阳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左右侧壁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机箱底端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作用箱,所述作用箱的上下侧壁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贯穿作用箱的顶壁与机箱的下侧壁并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外侧设置有多组作用块,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下侧连接有螺块,所述机箱的左侧通过安装箱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端与第一锥形齿轮的左端相连接,所述作用块与螺块的后侧连接有多组遮阳布。
优选的,所述作用箱内腔的左右侧壁均连接有滑槽板,所述作用块与螺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位于滑槽板内部。
优选的,所述作用块与螺块的后侧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后侧贯穿作用箱,所述连接块的后侧与遮阳布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侧连接有辅助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侧与辅助连接杆相连接。
优选的,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杆的相背侧均设置有限位块,左右两侧所述限位块位于左右两侧第一支撑板的相背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板、限位杆、移动板、第一连接杆、第一转杆、第一电机、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支撑板相配合可以对遮阳装置进行角度改变;
2、通过设置遮阳装置可以对遮阳布进行调节,通过第二锥形齿轮旋转带动螺杆旋转,通过螺杆旋转带动螺块上下移动,通过螺块向下移动带动遮阳布展开进行遮挡阳光;
3、通过设置卡块与滑槽板相配合,防止作用块与螺块运行过程中出现晃动,通过设置连接块,便于作用块、螺块与遮阳布相连接,同时便于作用块对螺块遮阳布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中:100、平开窗;110、第一支撑板;120、限位杆;130、移动板;140、第一连接杆;150、第一转杆;160、第一电机;170、第一连接板;171、辅助连接杆;180、第二连接板;190、第二支撑板;200、遮阳装置;210、机箱;220、第二转杆;230、第一锥形齿轮;240、作用箱;241、滑槽板;250、螺杆;260、第二锥形齿轮;270、作用块;280、螺块;281、连接块;290、第二电机;300、遮阳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与3,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包括平开窗100,平开窗100前端上侧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板110,两组第一支撑板110的本体设置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的下侧设置有弧形槽,限位凹槽内部设置有两组限位杆120,前侧限位杆120位于限位凹槽中心部,限位杆120位于限位凹槽与弧形槽的连接处,左右两侧限位杆120的相视侧连接有移动板130,左右两侧移动板130的相视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40,两组第一支撑板110的相视侧连接有第一转杆150,左侧第一支撑板110的左端通过安装架安装有第一电机160,第一电机160的传动端与第一转杆150的左端相连接,移动板130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70,第一转杆150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80,第一连接板170与第二连接板180的长度相同,第一连接板170的下侧与第二连接板180的上侧相连接,移动板130的前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90,两组第二支撑板190的前侧设置有遮阳装置200。
请参阅图1、2、3与4,遮阳装置200包括机箱210,机箱210的左右侧壁连接有第二转杆220,第二转杆220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30,机箱210底端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作用箱240,作用箱240的上下侧壁连接有螺杆250,螺杆250的顶端贯穿作用箱240的顶壁与机箱210的下侧壁并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60,第一锥形齿轮230与第二锥形齿轮260相啮合,第二锥形齿轮260的外侧设置有多组作用块270,第二锥形齿轮260的下侧连接有螺块280,机箱210的左侧通过安装箱安装有第二电机290,第二电机290的传动端与第一锥形齿轮230的左端相连接,作用块270与螺块280的后侧连接有多组遮阳布300,通过设置遮阳装置200可以对遮阳布300进行调节,不使用时可将遮阳布300进行收取,作用箱240内腔的左右侧壁均连接有滑槽板241,作用块270与螺块28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块,卡块位于滑槽板241内部,通过设置卡块与滑槽板241相配合,防止作用块270与螺块280运行过程中出现晃动,作用块270与螺块280的后侧连接有连接块281,连接块281的后侧贯穿作用箱240,连接块281的后侧与遮阳布300相连接,通过设置连接块281,便于作用块270、螺块280与遮阳布300相连接,同时便于作用块270对螺块280遮阳布300进行更换,第一连接板170的下侧连接有辅助连接杆171,第二连接板180的上侧与辅助连接杆171相连接,通过设置辅助连接杆171便于第一连接板170与第二连接板180相连接,左右两侧限位杆120的相背侧均设置有限位块,左右两侧限位块位于左右两侧第一支撑板110的相背端,通过设置限位块与移动板130相配合可以对限位杆120进行限位,防止移动板130运行过程中出现晃动。
工作原理:本新型方案在具体实施时,使用时启动第一电机160,通过第一电机160带动第一转杆150旋转,通过第一转杆150旋转带动第二连接板180旋转,通过第二连接板180旋转时带动第一连接板170移动,通过第一连接板170带动移动板130移动,移动板130带动前侧的限位杆120移动至限位凹槽最前侧无法移动,移动板130带动后侧限位杆120向前移动时因前侧限位杆120无法移动,导致后侧限位杆120移动至弧形槽,后侧限位杆120移动至弧形槽后带动移动板130进行旋转,通过移动板130进行旋转带动遮阳装置200进行角度调节,启动第二电机290,通过第二电机290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30旋转,通过第一锥形齿轮230旋转带动机箱210旋转,通过机箱210旋转带动第二锥形齿轮260旋转,通过第二锥形齿轮260旋转带动螺杆250旋转,通过螺杆250旋转带动螺块280上下移动,通过螺块280向下移动带动遮阳布300展开进行遮挡阳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开窗(100),所述平开窗(100)前端上侧设置有两组第一支撑板(110),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110)的本体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下侧设置有弧形槽,所述限位凹槽内部设置有两组限位杆(120),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杆(120)的相视侧连接有移动板(130),左右两侧所述移动板(130)的相视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40),两组所述第一支撑板(110)的相视侧连接有第一转杆(150),左侧所述第一支撑板(110)的左端通过安装架安装有第一电机(160),所述第一电机(160)的传动端与第一转杆(150)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移动板(130)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70),所述第一转杆(150)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80),所述第一连接板(170)的下侧与第二连接板(180)的上侧相连接,所述移动板(130)的前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90),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板(190)的前侧设置有遮阳装置(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装置(200)包括机箱(210),所述机箱(210)的左右侧壁连接有第二转杆(220),所述第二转杆(220)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30),所述机箱(210)底端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作用箱(240),所述作用箱(240)的上下侧壁连接有螺杆(250),所述螺杆(250)的顶端贯穿作用箱(240)的顶壁与机箱(210)的下侧壁并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60),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30)与第二锥形齿轮(260)相啮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60)的外侧设置有多组作用块(270),所述第二锥形齿轮(260)的下侧连接有螺块(280),所述机箱(210)的左侧通过安装箱安装有第二电机(290),所述第二电机(290)的传动端与第一锥形齿轮(230)的左端相连接,所述作用块(270)与螺块(280)的后侧连接有多组遮阳布(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箱(240)内腔的左右侧壁均连接有滑槽板(241),所述作用块(270)与螺块(28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位于滑槽板(24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块(270)与螺块(280)的后侧连接有连接块(281),所述连接块(281)的后侧贯穿作用箱(240),所述连接块(281)的后侧与遮阳布(30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70)的下侧连接有辅助连接杆(171),所述第二连接板(180)的上侧与辅助连接杆(171)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所述限位杆(120)的相背侧均设置有限位块,左右两侧所述限位块位于左右两侧第一支撑板(110)的相背端。
CN202122335803.0U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 Active CN217206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5803.0U CN217206050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5803.0U CN217206050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6050U true CN217206050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1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35803.0U Active CN217206050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6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03554U (zh) 一种建筑外门窗遮阳装置
CN109667526A (zh) 遮阳布、中置遮阳卷帘窗
US20180135351A1 (en) Window Shade
CN209908364U (zh) 一种节能型铝合金门窗
CN210857636U (zh) 一种便于调整光照范围的建筑幕墙
CN217206050U (zh) 一种新型外遮阳一体式平开窗
CN201367833Y (zh) 一种新型百叶窗
CN210439934U (zh) 一种便于调节且可控风向的电动百叶窗
CN209385021U (zh) 一种内倾平移遮阳一体化窗
CN207092610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太阳能光伏遮阳板
CN206220828U (zh) 一种太阳能百叶窗
CN210540681U (zh) 一种太阳能节能环保皮窗帘
CN210177692U (zh) 一种多功能集装箱房屋
CN204960172U (zh) 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百叶外遮阳系统
CN109707298B (zh) 一种遮光窗
CN203547472U (zh) 防盗外挂百叶窗
CN208677249U (zh)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多功能集成凸窗配套箱
CN206233822U (zh) 一种多功能百叶窗
CN214995378U (zh) 一种建筑节能遮阳门窗结构
CN220504251U (zh) 一种钢铝组合式玻璃幕墙
CN218598048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采光角度的玻璃门窗
CN215077425U (zh) 一种操作简单的窗帘更换辅助装置
CN213898798U (zh) 一种具有双重遮阳节能窗
CN220344166U (zh) 一种透光度可调节的电动窗帘
CN215718371U (zh) 一种柔性变刚性全室内装拆维护式一体化无机布织帘遮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