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70449U - 蓄电装置冷却构造 - Google Patents

蓄电装置冷却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70449U
CN217170449U CN202220753251.7U CN202220753251U CN217170449U CN 217170449 U CN217170449 U CN 217170449U CN 202220753251 U CN202220753251 U CN 202220753251U CN 217170449 U CN217170449 U CN 217170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device
power storage
slit
carpe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532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髙井千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532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70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70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704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抑制因排热气体滞留于排气路径中而引起的车厢内特定部分的温度上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冷却构造用于使搭载于具有底板及覆盖其的地毯20的车辆中的蓄电装置冷却。排气路径62形成于底板与地毯20之间,供与蓄电装置内的设备进行热交换后的气体即排热气体Gh排出。狭缝66设于地毯20的位于排气路径62的侧方的部分,当排气路径62内的气压达到规定气压以上时,将排气路径62内的气体向地毯的上方释放。

Description

蓄电装置冷却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搭载于车辆中的蓄电装置冷却的冷却构造。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减少对地球环境的不良影响等观点出发,EV(Electric Vehicle,电动汽车)、HEV(混合动力汽车)等逐步普及。EV、HEV等中,多数情况下搭载大容量的蓄电装置,且设有用于使蓄电装置冷却的冷却构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7/09444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当在车身底板与覆盖其的地毯之间形成排气路径而经过排气路径排出蓄电装置的排热气体时,本发明人注意到可能发生以下问题。
蓄电装置有时会根据自身的内部温度,而增大排出排热气体的风量。该情况下,风量有时会超出排气路径的排气性能,使排热气体滞留于排气路径中。这时,车厢内的排气路径附近等特定部分的温度就会上升。也就是说,车厢内的温度产生了差异。该差异会令乘坐者感到不适。
具体来说,例如当排气路径靠着左侧后排座椅的下方的左侧而设时,若有排热气体滞留于排气路径中,则坐在左侧的后排座椅上的乘坐者的左脚附近的气温会上升,而令该乘坐者感到不适。
鉴于所述情况完成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抑制因排热气体滞留于排气路径中而引起的车厢内特定部分的温度上升。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发现,只要在地毯的位于排气路径的侧方的部分,设置当排气路径内的气压达到规定气压以上时将排气路径内的气体向地毯的上方释放的狭缝,便能抑制排热气体滞留于排气路径中,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为以下(1)~(6)的蓄电装置冷却构造。
(1)一种蓄电装置冷却构造,用于使搭载于具有底板及覆盖所述底板的地毯的车辆中的蓄电装置冷却,该冷却构造具有:
排气路径,形成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地毯之间,供与所述蓄电装置内的设备进行热交换后的气体即排热气体排出;及,
狭缝,设于所述地毯的位于所述排气路径的侧方的部分,当所述排气路径内的气压达到规定气压以上时,将所述排气路径内的气体向所述地毯的上方释放。
根据本结构,当排热气体的风量等增加而使排气路径内的气压上升时,包含排热气体的排气路径内的气体会从狭缝向地毯的上方排出。所以,能抑制因排热气体滞留于排气路径中而引起的车厢内特定部分的温度上升。
(2)根据所述(1)所述的蓄电装置冷却构造,其中,当所述排气路径内的气压达到所述规定气压以上时,所述地毯受所述排气路径内的气压的作用而向上方鼓起,所述地毯的位于所述排气路径与所述狭缝之间的部分向上方离开所述底板,由此形成将所述排气路径与所述狭缝连通的通道。
根据本结构,利用地毯受排气路径内的气压的作用后会鼓起而离开底板这一简单结构,能实现根据排气路径内的气压而使排气路径内的气体向地毯的上方释放的结构。
(3)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冷却构造,其中,所述狭缝设于供乘坐者乘坐的座椅的下方。
根据本结构,利用在乘坐者不易看到的座椅的下方设置狭缝,能抑制车厢内特定部分的温度上升,同时不会破坏车厢内的美观。
(4)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冷却构造,其中,所述车辆是具有由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力驱动的车辆行驶用的旋转电机、及引擎的混合动力汽车,
所述狭缝沿着位于可供对所述引擎的燃料系统进行维护的燃油维护盖的上方的规定区域的边缘部而设,
所述规定区域构成为所述地毯的可进行开闭的区域即开闭区域。
根据本结构,由该狭缝构成用于使开闭区域可开闭的缺口。由此,除该狭缝之外,无须在地毯上另外设置用于开闭的缺口,从而能使地毯结构简化。
(5)根据所述(4)所述的蓄电装置冷却构造,其中,所述开闭区域设在位于当乘坐者坐在座椅上时该乘坐者的脚部的车身长度方向后侧的部分,
所述开闭区域的车身长度方向前侧的边缘部是未设置所述狭缝的开闭轴部,所述开闭区域以所述开闭轴部为轴而开闭。
利用在前侧配置未设置狭缝的开闭轴部,能确保从狭缝到乘坐者的脚部之间的距离。由此,能防止从狭缝排出的排热气体不会强力喷射到乘坐者的脚部,从而能抑制乘坐者的不适。
(6)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冷却构造,其中,所述底板上,隔着座椅导轨而安装有座椅,
在俯视时与所述狭缝之间夹着所述座椅导轨的位置上设有进气口,以吸入与所述蓄电装置内的设备进行热交换的气体。
根据本结构,能利用座椅导轨或安装在其上的座椅的脚部等来阻止并抑制从狭缝向地毯的上方排出的排热气体从进气口再次被吸入到蓄电装置内。
[实用新型的效果]
以上,根据所述(1)的结构,能抑制因排热气体滞留于排气路径中而引起的车厢内特定部分的温度上升。而且,根据引用所述(1)的所述(2)~(6)的结构,可分别获得附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右前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时的立体图。
图2是从右方观察车辆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车辆时的平面剖视图。
图4是从右方观察排气路径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表示排气路径内的气体从狭缝排出时的状况的平面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部分及其周边的平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丝毫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后实施。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从右前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辆100时的立体图。另外,本说明书中,“前Fr”表示车身长度方向前侧,“后Rr”表示车身长度方向后侧,“左L”表示面朝前Fr的状态下的左侧,“右R”表示面朝前Fr的状态下的右侧。
车辆100是具有车辆行驶用的旋转电机及引擎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辆100的车身100b的下部具有底板10,且具有覆盖底板10的地毯20。在底板10的靠后部分,隔着座椅导轨81安装有可向前后方向Fr、Rr滑动的后排座椅82。
图2是从右R观察车辆100时的侧面剖视图,具体来说,是沿着后述的图3的II-II线的剖视图。车辆100具有蓄电装置30、及用于使其冷却的蓄电装置冷却构造40。以下,将蓄电装置冷却构造40简称为“冷却构造40”。
在后排座椅82的更靠后Rr的部位,蓄电装置30搭载于底板10之上。更具体来说,蓄电装置30设于车身100b所具有的规定的横梁13的更后Rr。蓄电装置30在利用旋转电机而使车辆100加速、或上坡等时利用旋转电机维持车速的牵引时,向旋转电机供给电力。另一方面,蓄电装置30在车辆100减速、或下坡等时抑制加速的再生时,由从旋转电机供给的电力充电。
冷却构造40是空冷式冷却构造,其利用使坐有乘坐者H等的车厢S内的空气在蓄电装置30内循环,来使蓄电装置30内的设备33冷却。另外,此处所说的“蓄电装置30内的设备33”是指蓄电池组电池(battery cell)、控制装置等。冷却构造40从横梁13的更前Fr吸入气体,且向横梁13的更前Fr排出气体。
图3是从上方观察车辆100时的平面剖视图。冷却构造40具有进气构造50及排气构造60。进气构造50具有用于吸入与蓄电装置30内的设备33进行热交换的气体Gc的进气管51。进气管51的上游侧的端部设有进气口51a。进气管51的下游侧的端部连接于蓄电装置30。进气管51从进气口51a吸入车厢S内的气体并将其导入至蓄电装置30内。以下,将与蓄电装置30内的设备33进行热交换后的气体称为“排热气体Gh”。
排气构造60是用于排出排热气体Gh的构造,具有排气管61及排气路径62。排气管61的上游侧的端部连接于蓄电装置30,排气管61的下游侧的端部连接于排气路径62。排热气体Gh从蓄电装置30内经过排气管61排出到排气路径62内。排气路径62形成在底板10与地毯20之间,例如从供乘坐者H乘坐的后排座椅82的正下方朝向尽量远离该乘坐者H的部位延伸。
蓄电装置30根据自身内部的温度来调节排出到排气路径62的排热气体Gh的风量。也就是说,蓄电装置30在自身内部的温度低时,减小排出排热气体Gh的风量,当自身内部的温度高时,增大排出排热气体Gh的风量。这样,当增大排出排热气体Gh的风量时,可能会超出排气路径62的排气性能,而使排热气体Gh滞留在排气路径62中。所以,排气构造60还具有狭缝66。
狭缝66设于地毯20的位于排气路径62的侧方的部分。当排气路径62内的气压达到规定气压以上时,狭缝66将排气路径62内的气体向地毯20的上方释放。
具体来说,本实施方式中,狭缝66沿着位于左L侧的后排座椅82下方的规定区域的边缘部而设。该规定区域位于可供对引擎的燃料系统进行维护的燃油维护盖16的正上方,构成为地毯20的可进行开闭的区域即开闭区域26。也就是说,开闭区域26是地毯20的可接近燃油维护盖16的区域,位于其上方的后排座椅82上所乘坐的乘坐者H的脚部的后Rr。
开闭区域26在俯视时呈矩形状,狭缝66沿着该矩形状的左边、后边及右边而设。另一方面,该矩形状的前边构成为未设置狭缝66的开闭轴部28。由此,开闭区域26能以开闭轴部28为轴而开闭。地毯20上安装有魔术贴27,该魔术贴27以可装卸的方式横跨狭缝66而将开闭区域26与其周边区域相互卡合。具体来说,例如在开闭区域26的上表面的边缘部缝合着向外方突出的布,在该布的下表面缝合着公型魔术贴,在周边区域上表面的与公型魔术贴相向的位置缝合着母型魔术贴。
图4是从右R观察排气路径62时的侧面剖视图。如上所述,底板10与地毯20之间的空间构成排气路径62。
图5是表示排气路径62内的气体从狭缝66排出时的状况的平面剖视图。当排气路径62内的气压达到规定气压以上时,地毯20受排气路径62内的气压的作用而向上方鼓起。由此,地毯20的位于排气路径62与狭缝66之间的区域即连接区域24向上方离开底板10。由此,形成将排气路径62与狭缝66连通的通道64。由此,含有排热气体Gh的排气路径62内的气体可从狭缝66向车厢S内排出。
另一方面,当排气路径62内的气压小于规定气压时,连接区域24不会向上方离开底板10。也就是说,未形成将排气路径62与狭缝66连通的通道64。所以,排气路径62内的气体如图3所示沿着该排气路径62行进,而不会从狭缝66向车厢S内排出。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部分及其周边的平面剖视图。进气口51a当俯视时设于例如右R侧的后排座椅82的下方,也就是说,设在用于右R侧的后排座椅82的一对座椅导轨81之间。这样,当俯视时,在进气口51a与狭缝66之间至少存在右R侧的后排座椅82的左L侧的座椅导轨81。所以,可利用该座椅导轨81及安装在其上的后排座椅82的脚部来阻止并抑制从狭缝66排出的排热气体Gh被吸入进气口51a。
以下,汇总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及效果。
当排热气体Gh的风量等增加而排气路径62内的气压上升时,包含排热气体Gh的排气路径62内的气体会从狭缝66向地毯20的上方排出。所以,能抑制因排热气体Gh滞留于排气路径62内而引起的车厢内特定部分的温度上升。
当排气路径62内的气压上升时,地毯20受排气路径62内的气压的作用而向上方鼓起,地毯20的位于排气路径62与狭缝66之间的连接区域24向上方离开底板10。由此,形成将排气路径62与狭缝66连通的通道64。利用这种简单结构,能实现根据排气路径62内的气压而将排气路径62内的气体向地毯20的上方释放的结构。
狭缝66设于乘坐者H不易看到的后排座椅82的下方。所以,能防止车厢内特定部分的温度上升,同时不会破坏车厢S内的美观。
狭缝66沿着位于燃油维护盖16的上方的规定区域的边缘部而设,该规定区域构成地毯20的开闭区域26。也就是说,用于使开闭区域26开闭的缺口是由排气构造60的狭缝66构成的。由此,除该狭缝66之外,无须在地毯20上另外设置开闭用缺口,从而能使地毯20的结构简化。
开闭区域26设在位于当乘坐者H坐在后排座椅82上时该乘坐者H的脚部的后Rr的部分。开闭区域26的前Fr侧的边缘部是未设置狭缝66的开闭轴部28,开闭区域26以开闭轴部28为轴而开闭。这样,利用将未设置狭缝66的开闭轴部28配置在前Fr侧,能确保狭缝66与乘坐者H的脚部之间的距离。由此,能抑制从狭缝66排出的排热气体Gh强力喷射到乘坐者H的脚部,从而能抑制乘坐者H的不适。
进气构造50在俯视时与狭缝66之间夹着座椅导轨81的位置上具有进气口51a。所以,可利用座椅导轨81及安装在其上的后排座椅82的脚部等来阻止并抑制从狭缝66向地毯20的上方排出的排热气体Gh从进气口51a再次被吸入到蓄电装置30内。
[变更形态]
以上所示的实施方式可进行例如下述变更。车辆100可为不具有引擎的所谓EV。该情况下,车辆100不具有燃油维护盖16,地毯20上无须设置用于接近燃油维护盖16的开闭区域26。所以,狭缝66也可专用于例如蓄电装置30的排热。而且,例如,车辆100可具有可供对底板10下方的电子设备等进行维护的维护盖来代替燃油维护盖16,当地毯20须要在该维护盖的正上方具有开闭区域时,也可沿着该开闭区域的边缘部设置狭缝66。
附图标记
10底板
20地毯
24位于排气路径与狭缝之间的部分即连接区域
26开闭区域
28开闭轴部
30蓄电装置
33蓄电装置内的设备
40冷却构造
51a进气口
62排气路径
64通道
66狭缝
81座椅导轨
82后排座椅
100车辆
100b车身
Fr作为车身长度方向前侧的前方
Rr作为车身长度方向后侧的后方
Gc与蓄电装置内的设备进行热交换的气体
Gh排热气体

Claims (6)

1.一种蓄电装置冷却构造,用于使搭载于具有底板及覆盖所述底板的地毯的车辆中的蓄电装置冷却,该冷却构造具有:
排气路径,形成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地毯之间,供与所述蓄电装置内的设备进行热交换后的气体即排热气体排出;及,
狭缝,设于所述地毯的位于所述排气路径的侧方的部分,当所述排气路径内的气压达到规定气压以上时,将所述排气路径内的气体向所述地毯的上方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冷却构造,其中,
当所述排气路径内的气压达到所述规定气压以上时,所述地毯受所述排气路径内的气压的作用而向上方鼓起,所述地毯的位于所述排气路径与所述狭缝之间的部分向上方离开所述底板,由此形成将所述排气路径与所述狭缝连通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冷却构造,其中,所述狭缝设于供乘坐者乘坐的座椅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车辆是具有由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力驱动的车辆行驶用的旋转电机、及引擎的混合动力汽车,
所述狭缝沿着位于可供对所述引擎的燃料系统进行维护的燃油维护盖的上方的规定区域的边缘部而设,
所述规定区域构成为所述地毯的可进行开闭的区域即开闭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装置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开闭区域设在位于当乘坐者坐在座椅上时该乘坐者的脚部的车身长度方向后侧的部分,
所述开闭区域的车身长度方向前侧的边缘部是未设置所述狭缝的开闭轴部,所述开闭区域以所述开闭轴部为轴而开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冷却构造,其中,
所述底板上,隔着座椅导轨而安装有座椅,
在俯视时与所述狭缝之间夹着所述座椅导轨的位置上设有进气口,以吸入与所述蓄电装置内的设备进行热交换的气体。
CN202220753251.7U 2022-03-31 2022-03-31 蓄电装置冷却构造 Active CN217170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53251.7U CN217170449U (zh) 2022-03-31 2022-03-31 蓄电装置冷却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53251.7U CN217170449U (zh) 2022-03-31 2022-03-31 蓄电装置冷却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70449U true CN217170449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45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53251.7U Active CN217170449U (zh) 2022-03-31 2022-03-31 蓄电装置冷却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704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03166B1 (ko) 배터리의 냉각풍 흡입 구조
US11312205B2 (en) Vehicle
US20100089675A1 (en) Vehicle-mounted battery cooling structure
CN100420595C (zh) 车辆中的电气设备的冷却结构
JP5198003B2 (ja) バッテリパック構造
US8302716B2 (en) Structure for installing electrical part
US20100231035A1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US20130049688A1 (en) Vehicle battery cooling device
WO2013030890A1 (ja) 車両及び車両に搭載された電源装置の冷却構造
CN107785513B (zh) 电力设备单元的壳体结构
JP3337021B2 (ja) 高圧バッテリーの冷却空気取入れ構造
US20130078496A1 (en) High voltage battery pack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20180345759A1 (en) Vehicle
CN102039812A (zh) 管道的配置构造
CN103855442B (zh) 车辆用电池包冷却结构
CN107791813A (zh) 电力设备单元的壳体结构
US11192445B2 (en) Air intake grille and vehicle
US8695742B2 (en) Vehicle
CN217170449U (zh) 蓄电装置冷却构造
JP6068416B2 (ja) 車両
CN111731154B (zh) 车辆
JP2016084026A (ja) 車両
EP4159513A1 (en) Structure for discharging battery-cooling air
JP2022071679A (ja) 電動車両
CN115179743B (zh) 车辆用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