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68022U - 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68022U CN217168022U CN202220215123.7U CN202220215123U CN217168022U CN 217168022 U CN217168022 U CN 217168022U CN 202220215123 U CN202220215123 U CN 202220215123U CN 217168022 U CN217168022 U CN 2171680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shaft
- rotating
- slip ring
- rotating main
-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连接有小同步轮,小同步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大同步齿轮;伺服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大同步齿轮连接有旋转主轴,旋转主轴外周安装有轴承座;旋转主轴与轴承座之间的内部下端安装有一对双联角接触球轴承,旋转主轴与轴承座之间的内部下端安装有圆柱滚子轴承;旋转主轴下端端面连接滑环安装板,滑环安装板下端面连接电滑环,电滑环下方安装有滑环支架;旋转主轴的上端面连接有自转载盘。本实用新型的精度高转速大,承载能力大,可以一次性放置多个产品进行光孔,能加快抛光速度,提高产能,且便于产品快速对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显示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各生产厂家不断推出新一代玻璃屏幕,其中以2.5D、3D曲面玻璃势头最为凶猛,市场前景最好。在曲面玻璃生产过程中,研磨抛光是其中及其重要的一道工艺,但是目前的玻璃研磨抛光行业中,传统的设备工艺已经无法有效应对2.5D、3D曲面玻璃的研磨抛光要求,普遍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稳定性差、产能低的问题。具体的其主轴结构由于与电机直接连接且承载力低,且不便于根据需要调节工件位置,且其支撑结构较少,导致旋转时容易出现震动等导致抛光质量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精度高转速大,承载能力大,可以一次性放置多个产品进行光孔,能加快抛光速度,提高产能,,且便于产品快速对刀。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包括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连接有小同步轮,小同步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有大同步齿轮;伺服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大同步齿轮连接有旋转主轴,旋转主轴外周安装有轴承座;旋转主轴与轴承座之间的内部下端安装有一对双联角接触球轴承,旋转主轴与轴承座之间的内部下端安装有圆柱滚子轴承;旋转主轴下端端面连接滑环安装板,滑环安装板下端面连接电滑环,电滑环下方安装有滑环支架;旋转主轴的上端面连接有自转载盘;自转载盘的下端面连接有防水迷宫钣金,上端面连接有模组垫板,模组垫板上端面连接有X轴模组,X轴模组通过模组连接板连接有Y轴模组,Y轴模组通过上盘板连接有治具组件。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旋转机构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机安装板两侧安装有基座。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大同步齿轮通过平键和卡簧连接有旋转主轴。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的下端面安装有轴承垫;圆柱滚子轴承与双联角接触球轴承之间装有轴承隔套;旋转主轴的下端通过小圆螺母与双联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相连;双联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座的下端面安装有轴承压盖。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盘板下端面外围连接有第二防水罩,第二防水罩外围贴有硅胶防水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主轴精度高转速达,承载能力大,可以一次性放置多个产品进行光孔,能加快抛光速度,提高产能;
2.旋转轴具有自动补偿功能,可沿X、Y轴方向自动调整位置,特别适合需要对多处光孔的产品进行加工和对刀;
3.安装方便,通用性强,维护简单。
4.主轴装置下方配备电滑环能够保证主轴在运动时提供电气控制和真空吸负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上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下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盘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XY自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XY自转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且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包括机架3,机架3上安装有下盘装置1,下盘装置1上方安装有上盘装置2;上盘装置2包括机架板201,机架板201上安装有若干组上下移动抛光装置202;机架板201上成形有与上下移动抛光装置202配合的操作孔203;所述上下移动抛光装置202包括Z轴伺服驱动204,Z轴伺服驱动204连接有高速电主轴205,高速电主轴205连接有抛光刀头209;所述下盘装置1包括下支座106,下支座106上安装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连接有转盘103,转盘103上固定有第一防水罩102,第一防水罩102内沿周向固定有若干XY自转装置8;配合XY自转装置8安装有喷砂组件4。
机架3上还安装有电控系统5和润滑系统6,喷砂组件4和第一防水罩102均连通有磨液循环系统7;机架板201上安装有刀盘座206,刀盘座206上连接有刀盘气缸207,刀盘气缸207连接有与刀盘座206滑动连接的运动板210,运动板210连接有电机,电机连接有刀盘208,刀盘208上插入有若干抛光刀头209。所述第一防水罩102底部固定有接液盘104,所述第一防水罩102底面开有多个与接液盘104连通的管道。
基本连接关系:
如图4和图5所示,下盘装置安装在机架上,上盘装置安装在机架上,磨液循环系统置于机台右后侧,电控系统安装在机罩后上方,润滑系统安装在机架上右后侧。其中上盘装置所含的多个抛光主轴和下盘装置所含的每个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防水转台装置依次对应,并保持同心。
其中上盘装置包括组Z轴上下移动抛光装置和组旋转平移换刀装置。基本连接关系:
Z轴伺服驱动固定在支架上;Z轴运动导向机构通过滑轨滑块固定在支架上,其中布置有丝杆传动装置;高速电主轴固定在运动导向机构上,由Z轴伺服电机控制丝杆传动控制主轴的上下移动;刀盘与刀盘伺服连接;刀盘及电机固定在运动板上;运动板通过滑轨滑块固定在刀盘座上,其中布置有横移动气缸装置,实现刀盘可布置把ISO标准刀柄磨头完成旋转和横移换刀动作,各个抛光工位附近布置有按钮控制换刀动作,砂管组件安装在大台板上,并且喷砂口依次对准每个抛光工位。
其中下盘装置基本连接装置如下:
XY自转装置安装在转盘上;转盘电机安装在下支座上;转盘安装在转盘电机上可控制大盘旋转转换工位; XY自转装置内布置有二层直线运动模组,XY自转装置下布置有连接自转电机伺服,可实现XY方向上的移动及本身旋转运动;挡液罩安装在XY自转装置上;防水罩安装在转盘上随之旋转;接液盘二安装在下支座上;磨液由挡液罩流经防水罩再流经接液盘二后进入回收系统。
下盘装置安装在机架上,上盘装置安装在机架上,磨液循环系统置于机台右后侧,电控系统安装在机罩后上方,润滑系统安装在机架上右后侧。其中上盘装置所含的多个抛光主轴和下盘装置所含的每个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防水转台装置依次对应,并保持同心Z轴伺服驱动固定在支架上;Z轴运动导向机构通过滑轨滑块固定在支架上,其中布置有丝杆传动装置;高速电主轴固定在运动导向机构上,由Z轴伺服电机控制丝杆传动控制主轴的上下移动;刀盘与刀盘伺服连接;刀盘及电机固定在运动板上;运动板通过滑轨滑块固定在刀盘座上,其中布置有横移动气缸装置,实现刀盘可布置把ISO标准刀柄磨头完成旋转和横移换刀动作,各个抛光工位附近布置有按钮控制换刀动作,砂管组件安装在大台板上,并且喷砂口依次对准每个抛光工位。转盘电机安装在下支座上;转盘安装在转盘电机上可控制大盘旋转转换工位; XY自转装置内布置有二层直线运动模组,XY自转装置下布置有连接自转电机伺服,可实现XY方向上的移动及本身旋转运动。
上盘装置和下盘装置均采用多工位设计,且各工位可独立运动,可大幅提高产能。
下平台装置采用防水、多轴独立旋转设计,能大幅提升防水效果,轻松应对各种复杂工况;能保证批量生产时产品的一致性;
采用XYZ方向移动加R轴自转的四轴联动的控制方式,使得各部件间能进行精密配合,从而解决了难抛孔的行业难点问题。
采用了磨液循环系统,能对磨液进行回收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采用了智能自动润滑系统,能大幅提高设备寿命,降低客户维护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采用换刀系统,能实现设备自动换刀,适应多耗材多工艺等的复杂加工场合。
基本工作原理,以具体实施方式为例:
1.上料:转盘上料工位停在上料位,操作员将多个工件摆放在治具内、按启动按钮;
2.抛孔:上料完毕后,转盘旋转工位至①号抛光位置;. 砂管组件自动开启,每个喷砂口对准相对应的治具内工件自动喷淋磨液;. 抛光电主轴跟随运动导向板向下移动,直至抛光头根据不同的工艺需求有各种不同的抛光头下降到合适位置;. 抛光主轴启动,开始高速旋转;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抛光主轴进行Z轴方向的运动,工件进行X轴、Y轴、R轴方向运动,抛光主轴相对工件形成一种四轴联动的效果,此①号工位完成后转盘旋转至②号工位加工,后进而旋转至③、④号工位进行加工,①②③④各工位均可设置进行不同耗材的加工或进行工件不同孔位的四轴联动的加工,满足了对异形硬质工件的孔壁进行有效的复杂抛光需求。
3.下料:抛光完成后,转盘将加工完成工位移动至前方下料位置,操作员取出加工完成的工件,并且摆放好新的待加工工件。
4.在抛光过程中,跟随转盘旋转的防水罩收集好所有磨液,磨液经管道直流入固定式接液盘,后流入磨液循环系统,磨液流出对接砂管组件喷出,循环利用。
下盘装置中,所述旋转装置为直接驱动马达110,直接驱动马达110内安装有滑环连接座109,滑环连接座109顶部连接转盘103,底部连接有电滑环107;所述直接驱动马达110电连接有伺服驱动器108。转盘103的偏心位置安装有原点感应片105,配合原点感应片105安装有外部感应器。
原点感应片105为磁铁或红外发射器;所述外部感应器为磁力传感器或红外接收器;外部感应器或原点感应片105对应XY自转装置8设置。
下盘装置运转时,下支座安装在外部机架上固定不动;直接驱动马达固定在下支座上;直接驱动马达驱动转盘进行转动;转盘带动XY自转装置、防水罩和伺服驱动器与转盘连接一起进行同步转动;转盘带动原点感应片进行同步转动,原点感应片通过与外部感应器的作用监控转盘转动角度,实现高精度转动。
.转盘是圆盘形,设计有五个工位,其中任意一个工位都可为上下料工位;转盘每次转动角度为度,然后进行一次上下料,连续转动四次后开始多工位工作,提高了效率和产能。
磨液从工件上流入防水罩,防水罩底面开有多个出液口,每个出液口均连接有伸入接液盘的管道,能够有效防止磨液飞溅出接液盘,同时防水罩侧壁能防止磨液向四周飞溅;接液盘与下支座连接。
伺服驱动器通过控制XY自转装置中的伺服电机提高XY自转装置的定位精度。
电滑环能够将外界电传输进下盘装置中,同时能够将外界真空气输送给XY自转装置。
综合上述五点,工件在被抛光孔前能够进行精确的定位;在电滑环的多功能作用下,外界输送电与真空气到下盘装置的管道不受转盘转动的影响,电滑环输送电或真空气到伺服驱动器或XY自转装置的管道随着转盘一起转动;磨液进入磨液循环系统过程中不会飞溅到下盘装置四周。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XY自转装置8包括伺服电机807,伺服电机807连接有小同步轮804 ,小同步轮804 通过传动带805传动连接有大同步齿轮819;伺服电机807安装在电机安装板806上,电机安装板806两侧安装有基座803 ;大同步齿轮819连接有通过平键823和卡簧28连接有旋转主轴813,旋转主轴813外周安装有轴承座816 ;旋转主轴813与轴承座816之间的内部下端安装有一对双联角接触球轴承821,旋转主轴813与轴承座816之间的内部下端安装有圆柱滚子轴承815,圆柱滚子轴承815的下端面安装有轴承垫820;圆柱滚子轴承815与双联角接触球轴承821之间装有轴承隔套817;旋转主轴813的下端通过小圆螺母822 与双联角接触球轴承821的内圈相连;双联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座816的下端面安装有轴承压盖818;旋转主轴813下端端面连接滑环安装板824,滑环安装板824下端面连接电滑环107,电滑环下方安装有滑环支架808;旋转主轴813的上端面连接有自转载盘812;自转载盘812的下端面连接有防水迷宫钣金814,上端面连接有模组垫板826,模组垫板826上端面连接有X轴模组811,X轴模组811通过模组连接板829连接有Y轴模组810,Y轴模组810通过上盘板809连接有治具组件801,上盘板809下端面外围连接有第二防水罩102,第一防水罩102外围贴有硅胶防水布802。治具组件801上安装有若干产品830。
这样其使用时,通过伺服电机输出轴上安装的小同步轮以及同步带的驱动,输出至大同步轮,大同步轮与旋转主轴在圆柱滚子轴承和双联角接触球轴承内圈转动,旋转主轴上端面连接自转载盘从而带动整个自转组件转动。
自转载盘上端面连接一个 X轴模组和一个 Y轴模组,可以为治具组件提供水平面上的自由移动空间,为需要对多处光孔的产品进行加工和对刀,并具有自动补偿功能。
电滑环下端固定,同时连接外部真空吸负压和控制线路,上端浮动端通过滑环安装板连接旋转主轴,这样可以在旋转主轴工作时提供电气控制和真空吸负压。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导向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6)
1.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机构,旋转机构连接有小同步轮(804),小同步轮(804)通过传动带(805)传动连接有大同步齿轮(819);伺服电机(807)安装在电机安装板(806)上;大同步齿轮(819)连接有旋转主轴(813),旋转主轴(813)外周安装有轴承座(816);旋转主轴(813)与轴承座(816)之间的内部下端安装有一对双联角接触球轴承(821),旋转主轴(813)与轴承座(816)之间的内部下端安装有圆柱滚子轴承(815);旋转主轴(813)下端端面连接滑环安装板(824),滑环安装板(824)下端面连接电滑环(107),电滑环下方安装有滑环支架(808);旋转主轴(813)的上端面连接有自转载盘(812);自转载盘(812)的下端面连接有防水迷宫钣金(814),上端面连接有模组垫板(826),模组垫板(826)上端面连接有X轴模组(811),X轴模组(811)通过模组连接板(829)连接有Y轴模组(810),Y轴模组(810)通过上盘板(809)连接有治具组件(8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为伺服电机(80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板(806)两侧安装有基座(80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同步齿轮(819)通过平键(823)和卡簧(28)连接有旋转主轴(8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815)的下端面安装有轴承垫(820);圆柱滚子轴承(815)与双联角接触球轴承(821)之间装有轴承隔套(817);旋转主轴(813)的下端通过小圆螺母(822)与双联角接触球轴承(821)的内圈相连;双联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座(816)的下端面安装有轴承压盖(81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板(809)下端面外围连接有第二防水罩(102),第二防水罩(102)外围贴有硅胶防水布(80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215123.7U CN217168022U (zh) | 2022-01-26 | 2022-01-26 | 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215123.7U CN217168022U (zh) | 2022-01-26 | 2022-01-26 | 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68022U true CN217168022U (zh) | 2022-08-12 |
Family
ID=82736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215123.7U Active CN217168022U (zh) | 2022-01-26 | 2022-01-26 | 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6802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61028A (zh) * | 2023-03-02 | 2023-05-05 | 湖南金岭机床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多柱高精密抛光机的载盘定位装置 |
-
2022
- 2022-01-26 CN CN202220215123.7U patent/CN21716802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61028A (zh) * | 2023-03-02 | 2023-05-05 | 湖南金岭机床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多柱高精密抛光机的载盘定位装置 |
CN116061028B (zh) * | 2023-03-02 | 2023-06-13 | 湖南金岭机床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多柱高精密抛光机的载盘定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72687A (zh) | 一种回转式多工位水晶磨抛一体机 | |
CN212601034U (zh) | 一种多工位多角度的抛光打磨设备 | |
CN217168022U (zh) | 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孔机床的xy自转装置 | |
WO2015085603A1 (zh) | 智能化高精高效立式全自动珩磨机 | |
CN213352045U (zh) | 一种研磨抛光设备多方向力控制补偿结构 | |
CN109108829B (zh) | 一种多工位绿色环保型五轴抛光机打磨系统 | |
CN110039390A (zh) | 一种多工位自动扫光机 | |
CN216633916U (zh) | 一种用于智能光孔机床的下盘装置 | |
CN216633703U (zh) | 一种智能光孔机床 | |
CN208788264U (zh) | 行星抛光装置 | |
CN114603445B (zh) | 一种基于轴侧加工的自动化控制式磨削一体化装置 | |
CN217143237U (zh) | 一种自动上下料加工车床 | |
CN209998927U (zh) | 全自动内抛机 | |
CN210365626U (zh) | 旋转盘机构 | |
CN210879073U (zh) | 一种环形定长砂带自动上料设备 | |
CN204621754U (zh) | 一种回转式多工位水晶磨抛一体机 | |
CN209973696U (zh) | 一种用于玻璃精雕机的上下料装置 | |
CN111546211B (zh) | 一种3d玻璃抛光设备 | |
CN219075102U (zh) | 一种板件加工设备 | |
CN211540740U (zh) | 智能多工位抛光机床 | |
CN218801410U (zh) | 一种圆饼锁多工位自动抛光机 | |
CN114290220B (zh) | 一种高效智能单面抛光机床 | |
CN218254464U (zh) | 一种全自动智能抛光机 | |
CN116276556A (zh) |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多工位玻璃磨床 | |
CN217371842U (zh) | 一种用于抛光机的多工位翻转定位运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