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63523U - 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63523U
CN217163523U CN202123077553.1U CN202123077553U CN217163523U CN 217163523 U CN217163523 U CN 217163523U CN 202123077553 U CN202123077553 U CN 202123077553U CN 217163523 U CN217163523 U CN 217163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chanical grid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pump
mechanica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7755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盛
张元景
马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Qing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Qing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Qing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Qing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7755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63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63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635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格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包括机械格栅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吸水口处固定连接有吸水软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所述水泵、吸水软管、输送管、分流管、支管和喷头的配合设置,相较于现在的机械格栅来说增加了对格栅进行清理的结构,从而极大的避免了格栅上粘附垃圾的情况,使该机械格栅能够正常的进行工作,保证了该机械格栅的清理效果,并且在该机械格栅工作的过程中就能够对机械格栅进行清理,从而无需后续人工再对机械格栅进行清理工作,减小了清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格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
背景技术
机械格栅是一种可以连续自动拦截并清除流体中各种形状杂物的污水处理专用设备,可广泛地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自来水行业、电厂进水口,同时也可以作为纺织、食品加工、造纸、皮革等行业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前级筛分设备,是我国最先进的固液筛分设备之一,填补了国内空白。
机械格栅在工作的过程中其格栅上可能会粘附一些垃圾,而现在的机械格栅不具备清理这些垃圾的结构,时间长了会出现垃圾堆积在格栅上的情况,使得机械格栅不能够正常的进行工作,影响了机械格栅的清理效果,并且需要后续对机械格栅进行清理,增加了清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包括机械格栅本体和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吸水口处固定连接有吸水软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管,若干个所述支管远离分流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喷头。
可选的,所述机械格栅本体的排废口处固定连接有导流斗,所述导流斗远离机械格栅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破碎壳体,所述破碎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破碎辊。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废料收集箱,所述废料收集箱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废料收集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污管。
可选的,所述吸水软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水壳,所述吸水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通过所述第二过滤网能够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从所述吸水壳进入到吸水软管的内部,从而保证了所述水泵能够正常的进行吸水工作。
可选的,所述分流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分流管的一端与机械格栅本体的壳体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支撑杆能够保证分流管的位置稳定性,进而使所述分流管、支管和喷头能够稳定的进行喷水清洗工作。
可选的,所述支管贯穿机械格栅本体的壳体,所述支管与机械格栅本体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喷头位于机械格栅本体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破碎辊位于破碎壳体的内部,所述破碎壳体与废料收集箱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破碎壳体的尺寸小于废料收集箱的尺寸,从而能够使破碎后的垃圾经所述破碎壳体全部输送至废料收集箱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通过所述水泵、吸水软管、输送管、分流管、支管和喷头的配合设置,在该机械格栅工作的过程中启动所述水泵,所述吸水软管将会进行吸水工作,并在所述输送管的作用下将水输送至分流管的内部,在所述分流管的作用下使水进入到若干个支管的内部,并经若干个所述喷头喷出,使水流喷到所述机械格栅本体的格栅上,能够对机械格栅本体的格栅进行清理工作,相较于现在的机械格栅来说增加了对格栅进行清理的结构,从而极大的避免了格栅上粘附垃圾的情况,使该机械格栅能够正常的进行工作,保证了该机械格栅的清理效果,并且在该机械格栅工作的过程中就能够对机械格栅进行清理,从而无需后续人工再对机械格栅进行清理工作,减小了清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2、该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该机械格栅所清理的垃圾经所述导流斗进入到破碎壳体的内部,启动所述电机,所述破碎辊将会进行工作,进而对垃圾进行破碎工作,减小了垃圾的体积,并且破碎后的垃圾进入到所述废料收集箱的内部,使得所述废料收集箱能够收集更多的垃圾,从而减小了清理人员清理所述废料收集箱的次数,减小了清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通过所述第一过滤网能够过滤垃圾中的污水,并将污水从所述排污管中排出,避免了污水与垃圾掺杂在一起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分流管及其连接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底座及其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废料收集箱及其连接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废料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械格栅本体,2-底座,3-水泵,4-吸水软管,5-输送管,6-分流管,7-支管,8-喷头,9-导流斗,10-破碎壳体,11-电机,12-破碎辊,13-废料收集箱,14-第一过滤网,15-排污管,16-吸水壳,17-第二过滤网,18-支撑杆,19-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它包括机械格栅本体1和底座2,底座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3,水泵3的吸水口处固定连接有吸水软管4,水泵3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输送管5,输送管5远离水泵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6,分流管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管7,若干个支管7远离分流管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喷头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机械格栅本体1的排废口处固定连接有导流斗9,导流斗9远离机械格栅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破碎壳体10,破碎壳体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破碎辊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废料收集箱13,废料收集箱13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14,废料收集箱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吸水软管4远离水泵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水壳16,吸水壳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17,通过第二过滤网17能够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从吸水壳16进入到吸水软管4的内部,从而保证了水泵3能够正常的进行吸水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分流管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远离分流管6的一端与机械格栅本体1的壳体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杆18能够保证分流管6的位置稳定性,进而使分流管6、支管7和喷头8能够稳定的进行喷水清洗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支管7贯穿机械格栅本体1的壳体,支管7与机械格栅本体1的壳体固定连接,喷头8位于机械格栅本体1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破碎辊12位于破碎壳体10的内部,破碎壳体10与废料收集箱13的位置相对应,破碎壳体10的尺寸小于废料收集箱13的尺寸,从而能够使破碎后的垃圾经破碎壳体10全部输送至废料收集箱13的内部。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废料收集箱13的底部添加移动轮19,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加方便的移动废料收集箱13,进而减小了清理人员移动废料收集箱13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在该机械格栅工作的过程中启动水泵3和电机11,随着水泵3的启动,吸水软管4将会进行吸水工作,并在输送管5的作用下将水输送至分流管6的内部,在分流管6的作用下使水进入到若干个支管7的内部,并经若干个喷头8喷出,从而对格栅进行清理工作,随着电机11的启动,破碎辊12将会破碎从导流斗9上掉下来的垃圾,并且破碎后的垃圾进入到废料收集箱13的内部,从而对垃圾进行收集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格栅本体(1)和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吸水口处固定连接有吸水软管(4),所述水泵(3)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输送管(5),所述输送管(5)远离水泵(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管(6),所述分流管(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管(7),若干个所述支管(7)远离分流管(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喷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格栅本体(1)的排废口处固定连接有导流斗(9),所述导流斗(9)远离机械格栅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破碎壳体(10),所述破碎壳体(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破碎辊(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一侧设置有废料收集箱(13),所述废料收集箱(13)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14),所述废料收集箱(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软管(4)远离水泵(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水壳(16),所述吸水壳(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远离分流管(6)的一端与机械格栅本体(1)的壳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7)贯穿机械格栅本体(1)的壳体,所述支管(7)与机械格栅本体(1)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喷头(8)位于机械格栅本体(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辊(12)位于破碎壳体(10)的内部,所述破碎壳体(10)与废料收集箱(1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破碎壳体(10)的尺寸小于废料收集箱(13)的尺寸。
CN202123077553.1U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 Active CN217163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7553.1U CN217163523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7553.1U CN217163523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63523U true CN217163523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23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77553.1U Active CN217163523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635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52936U (zh)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豆制品粉碎装置
CN21138404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淤泥过滤装置
CN209918013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生活垃圾用高效破碎装置
CN217163523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机械格栅
CN20845559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格栅除污系统
CN210448306U (zh) 一种防堵塞的格栅机
CN211357946U (zh) 具有反冲洗结构的楔形转鼓式细格栅机
CN214019962U (zh) 一种生物饲料生产用除尘器
CN217242582U (zh) 一种蒜米清洗机
CN215756774U (zh) 一种生活垃圾压滤液处理装置
CN214714861U (zh) 一种煤炭地质工程专用的防治水装置
CN109607845A (zh) 一种环保型厕所污水处理装置
CN212091252U (zh) 一种便于清理固废的固液分离污水处理装置
CN207654816U (zh) 一种生态修复液生产用除杂装置
CN108423898A (zh) 一种环保高效污水过滤系统
CN21111109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回转式格栅除污装置
CN210229295U (zh) 一种市政园林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0631754U (zh) 一种可拆卸的密闭格栅机
CN209286840U (zh) 一种污水池利用固体打捞粉碎一体装置
CN211836538U (zh) 蛋白纯化用固、液分离装置
CN217251095U (zh) 一种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处理用清洁装置
CN222358090U (zh) 一种石材切割设备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9539640U (zh) 一种机械格栅
CN219239295U (zh) 一种回转式格栅除污装置
CN218894182U (zh) 一种用于控源截污的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