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0583U - 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0583U
CN217150583U CN202220122767.1U CN202220122767U CN217150583U CN 217150583 U CN217150583 U CN 217150583U CN 202220122767 U CN202220122767 U CN 202220122767U CN 217150583 U CN217150583 U CN 217150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water
green belt
support frame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227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1227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0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0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0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包括绿化带本体,所述绿化带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连接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活动连接有漂浮封堵块,所述绿化带本体内嵌设有多个导水芯,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设置有雨水弃流井和地下排水管,所述雨水弃流井通过第一排水管与所述地下排水管连通,所述雨水弃流井通过蓄水管与所述蓄水池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设置在所述蓄水管上方,所述蓄水池通过第二排水管与所述地下排水管连通,所述蓄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管上方;本实用新型可在晴天自动补水,雨天自动蓄水,且不影响雨水排出,同时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Description

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绿地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环境和交通可以起到遮荫防护、防尘降噪、隔离交通、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空气温度,提高行车安全等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水资源的日趋紧张,滴灌以其节水、保土、省工、适应性强、养护质量高、景观效果好等优点, 在城市道路绿地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现有的绿化带不能将雨天的雨水自动收集储蓄起来,并在绿化带需要水的时候自动补给,且在蓄水过程中不能和里的限制水位,在收集雨水的同时不能很好的避免水土大量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旨在提供可在晴天自动补水,雨天自动蓄水,且不影响雨水排出,同时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的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包括绿化带本体,所述绿化带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下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连接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活动连接有漂浮封堵块,所述绿化带本体内嵌设有多个导水芯,多个所述导水芯均依次穿过所述过滤层、支撑架和漂浮封堵块并延伸到所述蓄水池底部,所述蓄水池的一侧设置有雨水弃流井和地下排水管,所述雨水弃流井通过第一排水管与所述地下排水管连通,所述雨水弃流井通过蓄水管与所述蓄水池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设置在所述蓄水管上方,所述蓄水池通过第二排水管与所述地下排水管连通,所述蓄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管上方。
进一步,所述过滤层包括设置在所述绿化带本体底部的透水砖,所述透水砖与所述支撑架之间敷设有透水半透膜。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为钢格栅,所述支撑架呈“U”形,所述透水半透膜敷设在所述支撑架的内侧面。
进一步,多个所述导水芯间隔均匀设置。
进一步,所述雨水弃流井内设置有防堵过滤桶,所述防堵过滤桶的底部和侧壁均设置有过滤孔。
进一步,所述防堵过滤桶内水平卡设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上方,且所述第二过滤网的过孔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过孔,所述防堵过滤桶的底部和侧壁的过滤孔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过孔。
进一步,所述漂浮封堵块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方向的通孔,所述漂浮封堵块与所述蓄水池的截面相匹配,所述漂浮封堵块的厚度大于所述蓄水管管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实际应用中,在雨水天,雨水通过所述雨水弃流井将雨水排入所述蓄水池内存储,所述漂浮封堵块随着所述蓄水池内水位的上升而上升,当上升蓄水池内的水位超过所述第二排水管时,多余的雨水会通过所述第二排水管排出到所述地下排水管内,同时所述漂浮封堵块封堵住所述蓄水管,进而控制所述蓄水池内的水位,所述雨水弃流井通过所述第一排水管排水到所述地下排水管,多个所述导水芯用于为所述绿化带本体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所述支撑架用于托起所述绿化带本体,所述过滤层用于过滤所述绿化带本体的泥沙土壤,进而防止所述绿化带本体的泥沙土壤进入所述蓄水池内,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本实用新型可在晴天自动补水,雨天自动蓄水,且不影响雨水排出,同时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绿化带本体1;过滤层2;透水砖21;透水半透膜22;支撑架3;蓄水池4;漂浮封堵块5;导水芯6;雨水弃流井7;地下排水管8;蓄水管9;第一排水10;第二排水管11;防堵过滤桶12;第一过滤网13;第二过滤网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包括绿化带本体1,所述绿化带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层2,所述过滤层2下方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底部连接有蓄水池4,所述蓄水池4内活动连接有漂浮封堵块5,所述绿化带本体1内嵌设有多个导水芯6,多个所述导水芯6均依次穿过所述过滤层2、支撑架3和漂浮封堵块5并延伸到所述蓄水池4底部,所述蓄水池4的一侧设置有雨水弃流井7和地下排水管8,所述雨水弃流井7通过第一排水10管与所述地下排水管8连通,所述雨水弃流井7通过蓄水管9与所述蓄水池4连通,所述第一排水10管设置在所述蓄水管9上方,所述蓄水池4通过第二排水管11与所述地下排水管8连通,所述蓄水管9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管11上方。
在实际应用中,在雨水天,雨水通过所述雨水弃流井7将雨水排入所述蓄水池4内存储,所述漂浮封堵块5随着所述蓄水池4内水位的上升而上升,当上升蓄水池4内的水位超过所述第二排水管11时,多余的雨水会通过所述第二排水管 11排出到所述地下排水管8内,同时所述漂浮封堵块5封堵住所述蓄水管9,进而控制所述蓄水池4内的水位,所述雨水弃流井7通过所述第一排水10管排水到所述地下排水管8,多个所述导水芯6用于为所述绿化带本体1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所述支撑架3用于托起所述绿化带本体1,所述过滤层2用于过滤所述绿化带本体1的泥沙土壤,进而防止所述绿化带本体1的泥沙土壤进入所述蓄水池4 内,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本实用新型可在晴天自动补水,雨天自动蓄水,且不影响雨水排出,同时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请参阅图1,所述过滤层2包括设置在所述绿化带本体1底部的透水砖21,所述透水砖21与所述支撑架3之间敷设有透水半透膜22。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水砖21对所述绿化带本体1的泥土其阻挡作用,将大部分的泥土阻挡在所述透水砖 21上方,所述透水半透膜22对所述绿化带本体1的泥土起过滤作用,可大量减少泥土的流失,且避免泥土进入所述蓄水池4内。
请参阅图1,所述支撑架3为钢格栅,所述支撑架3呈“U”形,所述透水半透膜22敷设在所述支撑架3的内侧面。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3用于对所述绿化带本体1起支撑作用,呈“U”形的所述支撑架3内侧面敷设所述透水半透膜22,可有效防止泥土从所述支撑架3的底部和侧边流失。
请参阅图1,多个所述导水芯6间隔均匀设置。本实施例中,隔均匀设置的所述导水芯6可使得所述绿化带本体1的土壤补水均匀。
请参阅图1,所述雨水弃流井7内设置有防堵过滤桶12,所述防堵过滤桶12 的底部和侧壁均设置有过滤孔。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堵过滤桶12的设置可防止雨水中的杂物进入所述第一排水10管和蓄水管9内,造成堵塞。
请参阅图1,所述防堵过滤桶12内水平卡设有第一过滤网13和第二过滤网 14,所述第一过滤网13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网14的上方,且所述第二过滤网14 的过孔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13的过孔,所述防堵过滤桶12的底部和侧壁的过滤孔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网14的过孔。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网13和第二过滤网14分级滤除水中的杂物,配合所述防堵过滤桶12,可起到进一步的防堵作用,且所述第一过滤网13和第二过滤网14卡设在所述防堵过滤桶12内,方便工作人员清理。
请参阅图1,所述漂浮封堵块5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方向的通孔,所述漂浮封堵块5与所述蓄水池4的截面相匹配,所述漂浮封堵块5的厚度大于所述蓄水管9 管的直径。本实施例中,从所述蓄水管9输入的水通过所述漂浮封堵块5上的通孔进入所述蓄水池4储存,当所述漂浮封堵块5与所述蓄水池4的截面相匹配,可保证所述漂浮封堵块5在上浮过程中的不侧翻,且当所述蓄水池4内水位超过所述第二排水管11时,所述漂浮封堵块5对所述蓄水管9起封堵作用,大量减少水输入所述蓄水池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绿化带本体(1),所述绿化带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过滤层(2),所述过滤层(2)下方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底部连接有蓄水池(4),所述蓄水池(4)内活动连接有漂浮封堵块(5),所述绿化带本体(1)内嵌设有多个导水芯(6),多个所述导水芯(6)均依次穿过所述过滤层(2)、支撑架(3)和漂浮封堵块(5)并延伸到所述蓄水池(4)底部,所述蓄水池(4)的一侧设置有雨水弃流井(7)和地下排水管(8),所述雨水弃流井(7)通过第一排水(10)管与所述地下排水管(8)连通,所述雨水弃流井(7)通过蓄水管(9)与所述蓄水池(4)连通,所述第一排水(10)管设置在所述蓄水管(9)上方,所述蓄水池(4)通过第二排水管(11)与所述地下排水管(8)连通,所述蓄水管(9)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水管(11)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2)包括设置在所述绿化带本体(1)底部的透水砖(21),所述透水砖(21)与所述支撑架(3)之间敷设有透水半透膜(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为钢格栅,所述支撑架(3)呈“U”形,所述透水半透膜(22)敷设在所述支撑架(3)的内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水芯(6)间隔均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弃流井(7)内设置有防堵过滤桶(12),所述防堵过滤桶(12)的底部和侧壁均设置有过滤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过滤桶(12)内水平卡设有第一过滤网(13)和第二过滤网(14),所述第一过滤网(13)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网(14)的上方,且所述第二过滤网(14)的过孔小于所述第一过滤网(13)的过孔,所述防堵过滤桶(12)的底部和侧壁的过滤孔小于所述第二过滤网(14)的过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封堵块(5)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方向的通孔,所述漂浮封堵块(5)与所述蓄水池(4)的截面相匹配,所述漂浮封堵块(5)的厚度大于所述蓄水管(9)管的直径。
CN202220122767.1U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 Active CN217150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2767.1U CN217150583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2767.1U CN217150583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0583U true CN217150583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9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22767.1U Active CN217150583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0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85921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用雨水调蓄系统
CN108049283A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渗透型生态路面
CN208777413U (zh) 一种生态式景观沟
CN106638917B (zh) 一种分体式雨水回收蓄调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2127419A (zh) 园林景观雨水收集及循环用水系统
CN210529412U (zh) 一种超大广场海绵城市一体化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106049348A (zh) 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挡墙结构
CN217150583U (zh) 一种海绵城市自动蓄补水生态绿化带
CN112227459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深井联动渗透补给系统
CN208748463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
CN111910709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CN212742821U (zh) 一种基于绿色节能技术的海绵城市系统
CN214245193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透水砖
CN213896625U (zh) 一种海绵体园林透水道路结构
CN211523086U (zh) 一种应用于生态蓄水河道的补水减淤蓄清滤泥装置
CN209906486U (zh) 一种道路排水过滤装置
CN219100267U (zh) 一种山地排水结构
CN109775925B (zh) 一种装配式生物滞留装置
CN207829114U (zh) 一种具有海绵功能的自动调蓄的景观水池
CN213681539U (zh) 一种海绵城市陶瓷渗水砖
CN206752233U (zh) 一种透水铺装地面
CN218757813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道路的雨水收集调蓄系统
CN216452100U (zh) 一种种植花池快速排水构造
CN216273416U (zh) 一种适用于公园绿地的新型排水引导结构
CN205637038U (zh) 一种抗雨水冲击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