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08504U - 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108504U CN217108504U CN202220419888.2U CN202220419888U CN217108504U CN 217108504 U CN217108504 U CN 217108504U CN 202220419888 U CN202220419888 U CN 202220419888U CN 217108504 U CN217108504 U CN 2171085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op
- post
- staple bolt
- transmission rod
- fold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2943 EPDM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传动杆、上抱箍和下抱箍;传动杆,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内部,且传动杆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传动杆,并且传动杆构成平行四边形;下抱箍,固定在所述传动杆的右上角,且下抱箍的上方放置有上抱箍,并且上抱箍与下抱箍通过螺栓进行连接;还包括:内限位板,滑动卡合在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内侧,且上抱箍、下抱箍和内限位板的内侧都均匀分布有避免接触的磁铁。该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通过侧抱箍对体积较小的设施进行支撑和固定,在对支架进行安装的过程不需要根据设施的位置对支架放置的位置进行判断,减少操作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震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
背景技术
抗震支架是对限制机电工程设施进行限位的组件,同时抗震支架与普通的支架内部结构或者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抗震支架可以承受一定的抗力和晃动力,例如公开号为CN211449879U的一种便于折叠的建筑抗震支架,包括固定装置、抱箍和伸缩装置,通过安装伸缩杆、收缩板和转轴,伸缩杆发生径向收缩,收缩板发生水平收缩,转轴可以调节伸缩杆的位置,达到任意折叠的效果,方便产品的移动,滑槽内腔安装滑动卡接件,弹簧连接在滑动卡接件的侧端,使管道在振动时可以保证其稳定性,支撑柱内壁安装缓冲件,对设备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从而具有一定抗震作用,支撑柱和固定块的表面设置有防火涂层,具有阻燃、抑烟的效果,抗震块为EPDM橡胶材料所制成的构件,可以降低噪音,减振效果好;
1.抗震支架上附属的抱箍可以对设施进行限位,但是抱箍的位置不能进行调节,指定对指定的位置的设施进行支撑;
2.抗震支架上的抱箍不能对直径相差较大的设施进行固定,只能适用于一定直径范围内的设施,使用范围较小;
因此我们便提出了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抗震支架不能对不同位置的设施进行操作和使用范围较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传动杆、上抱箍和下抱箍;
传动杆,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内部,且传动杆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传动杆,并且传动杆构成平行四边形;
下抱箍,固定在所述传动杆的右上角,且下抱箍的上方放置有上抱箍,并且上抱箍与下抱箍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还包括:
内限位板,滑动卡合在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内侧,且上抱箍、下抱箍和内限位板的内侧都均匀分布有避免接触的磁铁;
电动杆,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中间上方,且电动杆呈弧形结构;
海绵,设置所述内限位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中间位置贯穿有对设施进行限位的侧抱箍,且侧抱箍具有伸缩的功能,通过侧抱箍的设置实现对不同体积的设施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下抱箍的上方左右两侧均滑动卡合有对侧抱箍进行限位的限位杆,且限位杆呈“U”形结构,并且限位杆的内部两侧与侧抱箍相互贴合,通过限位杆实现对侧抱箍的设置,避免侧抱箍出现转动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下抱箍的内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卡合有对限位杆进行推动的移动柱,且移动柱的内侧上方呈倾斜结构,并且移动柱的高度为限位杆与侧抱箍距离,通过移动柱向内部移动对限位杆进行推动,使限位杆向上移动。
优选的,所述下抱箍的内部滑动卡合有对移动柱进行限位的升降柱,且升降柱的移动距离大于移动柱上侧与下抱箍之间的间距,并且移动柱的内部设置有对升降柱进行推动的挤压柱,通过挤压柱向上移动对升降柱进行推动,进而使移动柱能够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移动柱的内部外侧弹性滑动卡合有对挤压柱进行推动的按钮,所述内限位板通过拉伸弹簧与上抱箍和下抱箍两者进行连接,所述下抱箍的下方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内侧与下抱箍的内侧设置有磁性相反的磁球,并且转动杆的内侧与下抱箍设置有对转动杆进行推动的复位弹簧,通过按钮的设置实现对限位杆进行限位,避免限位杆出现向下掉落的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侧抱箍对体积较小的设施进行支撑和固定,增加支架的使用范围,不需要对支架进行更换,在对支架进行安装的过程不需要根据设施的位置对支架放置的位置进行判断,减少操作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1.通过转动杆转动使限位装置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可以使限位装置保持水平位置,避免限位装置出现偏移的现象,通过限位装置位置移动便于对不同位置的设施进行限位,不需要根据设施位置对支架安装的位置进行调节
2.通过侧抱箍的设置实现对较小体积的设施进行限位,通过磁铁的设置实现减震的功能,避免设施承受力的过大,通过海绵的设置增加与设施的摩擦力,避免设施出现滑动的现象,使设施的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传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本体;2、传动杆;3、电动杆;4、上抱箍;5、下抱箍;6、侧抱箍;7、螺栓;8、限位杆;9、移动柱;10、转动杆;11、磁球;12、复位弹簧;13、升降柱;14、挤压柱;15、按钮;16、拉伸弹簧;17、内限位板; 18、海绵;19、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传动杆2、上抱箍4和下抱箍5;
传动杆2,活动连接在支架本体1的内部,且传动杆2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传动杆2,并且传动杆2构成平行四边形;下抱箍5,固定在传动杆2的右上角,且下抱箍5的上方放置有上抱箍4,并且上抱箍4与下抱箍5通过螺栓7 进行连接;电动杆3,设置在支架本体1的底部中间上方,且电动杆3呈弧形结构;
结合图1和图6所示,根据设施的位置对上抱箍4和下抱箍5的位置进行调节,当需要对上抱箍4和下抱箍5的位置进行调节时,用手拉动右侧的传动杆2,由于四个通过活动连接进行连接,进而使下抱箍5的位置进行移动,同时下抱箍5一直保持向上的状态,便于对设施进行限位,不需要对支架本体1的位置进行判断,当下抱箍5移动到指定的位置时,通过电动杆3实现对传动杆2 的限位,避免传动杆2出现转动的现象;
还包括:内限位板17,滑动卡合在上抱箍4和下抱箍5内侧,且上抱箍4、下抱箍5和内限位板17的内侧都均匀分布有避免接触的磁铁19;海绵18,设置内限位板17的外侧;
结合图1所示,当设施的直径较大时,用上抱箍4和下抱箍5对设施进行限位,设施位于下抱箍5的上方中间位置,将上抱箍4放置在设施的上方,通过螺栓7的设置实现对下抱箍5和上抱箍4进行限位,进而实现对设施的限位;通过海绵18的设置增加摩擦力,避免设施出现晃动的现象,对设施位置稳定,对设施进行保护;
下抱箍5的上方左右两侧均滑动卡合有对侧抱箍6进行限位的限位杆8,且限位杆8呈“U”形结构,并且限位杆8的内部两侧与侧抱箍6相互贴合;
通过拉伸弹簧16的设置和磁铁19的设置,避免上抱箍4和下抱箍5与内限位板17进行接触,对设施进行保护;
螺栓7的中间位置贯穿有对设施进行限位的侧抱箍6,且侧抱箍6具有伸缩的功能;
结合图1-3所示,当需要对体积较小的设施进行限位时,用手向内部拉动侧抱箍6,侧抱箍6实现对中间位置的小设施进行限位,用手向内部推动移动柱 9,移动柱9向内部进行移动对限位杆8进行推动,进而使限位杆8向上移动实现对侧抱箍6的限位避免侧抱箍6出现转动的现象,当移动柱9在移动时对升降柱13进行挤压,进而使升降柱13向上进行移动,当升降柱13不再移动时,这时升降柱13正好与移动柱9凹槽位置进行对齐,通过升降柱13的重力向下移动进而实现对移动柱9的限位;
下抱箍5的内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卡合有对限位杆8进行推动的移动柱9,且移动柱9的内侧上方呈倾斜结构,并且移动柱9的高度为限位杆8与侧抱箍6 距离;下抱箍5的内部滑动卡合有对移动柱9进行限位的升降柱13,且升降柱 13的移动距离大于移动柱9上侧与下抱箍5之间的间距,并且移动柱9的内部设置有对升降柱13进行推动的挤压柱14;
结合图4所示,当需要对支架本体1进行拆卸时,不再对设施进行限位,用手向内部推动按钮15,按钮15向内部进行移动对挤压柱14进行挤压,进而使挤压柱14向上移动,对升降柱13进行推动,使升降柱13与移动柱9进行分离,进而使侧抱箍6能够进行转动
移动柱9的内部外侧弹性滑动卡合有对挤压柱14进行推动的按钮15,内限位板17通过拉伸弹簧16与上抱箍4和下抱箍5两者进行连接,下抱箍5的下方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0,且转动杆10内侧与下抱箍5的内侧设置有磁性相反的磁球11,并且转动杆10的内侧与下抱箍5设置有对转动杆10进行推动的复位弹簧12;
当螺栓7向下移动时,螺栓7向下移动对转动杆10进行推动,当转动杆10 转动到一定的角度之后,通过磁球11的吸引力使转动杆10进行转动,进而对螺栓7的深度进行判断,避免螺栓7出现晃动的现象。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时,结合图1-6所示,通过侧抱箍6的设置实现对较小的设施进行限位,增加支架本体1的使用范围,通过传动杆2的设置实现对不同位置的设施进行限位,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传动杆、上抱箍和下抱箍;
传动杆,活动连接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内部,且传动杆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传动杆,并且传动杆构成平行四边形;
下抱箍,固定在所述传动杆的右上角,且下抱箍的上方放置有上抱箍,并且上抱箍与下抱箍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限位板,滑动卡合在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内侧,且上抱箍、下抱箍和内限位板的内侧都均匀分布有避免接触的磁铁;
电动杆,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底部中间上方,且电动杆呈弧形结构;
海绵,设置所述内限位板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中间位置贯穿有对设施进行限位的侧抱箍,且侧抱箍具有伸缩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抱箍的上方左右两侧均滑动卡合有对侧抱箍进行限位的限位杆,且限位杆呈“U”形结构,并且限位杆的内部两侧与侧抱箍相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抱箍的内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卡合有对限位杆进行推动的移动柱,且移动柱的内侧上方呈倾斜结构,并且移动柱的高度为限位杆与侧抱箍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抱箍的内部滑动卡合有对移动柱进行限位的升降柱,且升降柱的移动距离大于移动柱上侧与下抱箍之间的间距,并且移动柱的内部设置有对升降柱进行推动的挤压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柱的内部外侧弹性滑动卡合有对挤压柱进行推动的按钮,所述内限位板通过拉伸弹簧与上抱箍和下抱箍两者进行连接,所述下抱箍的下方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内侧与下抱箍的内侧设置有磁性相反的磁球,并且转动杆的内侧与下抱箍设置有对转动杆进行推动的复位弹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19888.2U CN217108504U (zh) | 2022-03-01 | 2022-03-01 | 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19888.2U CN217108504U (zh) | 2022-03-01 | 2022-03-01 | 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108504U true CN217108504U (zh) | 2022-08-02 |
Family
ID=82600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419888.2U Active CN217108504U (zh) | 2022-03-01 | 2022-03-01 | 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108504U (zh) |
-
2022
- 2022-03-01 CN CN202220419888.2U patent/CN2171085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226525U (zh) |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的减震装置 | |
CN217108504U (zh) | 一种用于不同环境的折叠式抗震支架 | |
CN110792186B (zh) | 一种建筑减震支座 | |
CN212717796U (zh) | 一种建筑工程设备减震装置 | |
CN212203660U (zh) |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底座减震装置 | |
CN111877209A (zh) | 一种地脚支撑组件 | |
CN209277688U (zh) |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护栏杆的移动式建筑施工护栏 | |
CN113356281A (zh) | 装配式建筑减震机构 | |
CN211547437U (zh) |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声屏障 | |
CN207298300U (zh) | 一种多用途拍摄支架 | |
JP2000087592A (ja) | 小ストローク免震装置 | |
CN215442490U (zh) | 一种建筑钢结构的减震支座 | |
CN215419893U (zh) | 一种无段变速机用缓冲减震装置 | |
CN213333555U (zh) | 便于调节高度的电视壁挂支架 | |
CN214305061U (zh) | 一种减震器用支撑限位机构 | |
CN211434803U (zh) | 肿瘤科室用的放疗定位装置 | |
CN213014780U (zh) | 一种钢结构房屋抗震型墙体 | |
CN213541882U (zh) | 一种建筑电气设备安装用降噪隔振装置 | |
CN111416314B (zh) | 一种建筑线缆搭设缓冲保护支架 | |
CN212147255U (zh) | 一种泡沫塑料成型机用减震装置 | |
CN214659231U (zh) | 一种抗震特高压输电铁塔 | |
CN108467071A (zh) |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污水处理设备 | |
CN215928648U (zh) | 一种用于燃煤电厂的冷却水管道支撑装置 | |
CN214195048U (zh) | 一种减震防灾的建筑工程结构 | |
CN213864970U (zh) | 一种内置防倾倒功能的电梯减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