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3001U - 一种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93001U CN217093001U CN202220870380.4U CN202220870380U CN217093001U CN 217093001 U CN217093001 U CN 217093001U CN 202220870380 U CN202220870380 U CN 202220870380U CN 217093001 U CN217093001 U CN 2170930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mixing
- stirring
- shaft
- belt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属于洗煤设备领域。包括混料筒(2),在混料筒(2)内设置有搅拌筒(12),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12)可转动的设置在混料筒(2)内,在搅拌筒(12)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搅拌机构;在所述混料筒(2)的外部设置有传动机构以及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电机轴(23)接入传动机构的输入端,搅拌筒(12)的转轴穿过混料筒(2)接入传动机构,搅拌机构的搅拌轴(3)穿过搅拌筒(12)和混料筒(2)接入传动机构。在本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中,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在洗煤时对搅拌筒内进行搅动,在洗煤结束后对混料筒的底部出口处进行搅动,避免在混料筒的底部堆积发生堵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一种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属于洗煤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洗煤时煤炭深加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序,就是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或将优质煤和劣质煤炭进行分门别类的一种工业工艺,通过洗煤,可以降低煤炭运输成本,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在洗煤过程中需要用到混料装置,传统的混料洗煤设备,在清洗结束后的排料过程中,混料筒的排料口容易发生堵塞,需要人工疏通,检修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在洗煤时对搅拌筒内进行搅动,在洗煤结束后对混料筒的底部出口处进行搅动,避免在混料筒的底部堆积发生堵塞的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在混料筒内设置有搅拌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可转动的设置在混料筒内,在搅拌筒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分时分别对搅拌筒内以及混料筒的底部出口处进行搅动;在所述混料筒的外部设置有传动机构以及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接入传动机构的输入端,搅拌筒的转轴穿过混料筒接入传动机构,搅拌机构的搅拌轴穿过搅拌筒和混料筒接入传动机构。
优选的,在所述搅拌筒的端部设置有圆筒轴,圆筒轴穿过混料筒接入传动机构,所述的搅拌轴可转动的从圆筒轴的中心穿出后接入传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套装在所述圆筒轴外圈的棘轮机构,在棘轮机构的外圈还套装有第一带轮;在所述搅拌轴的端部套装固定有第二带轮,在电机轴上依次套装有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第一传送带套装在第一带轮和第四带轮外圈,第二传送带套装在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外圈。
优选的,在混料筒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机构,在混料筒的底部出口处设置有出料斗,出料斗的上端口与混料筒的底部出口对接,出料斗的下端口与出料机构的入口对接。
优选的,所述的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筒和设置在出料筒内的绞龙,在出料筒的上部开设有与出料斗对接的开口,出料轴一端与绞龙同轴固定,另一端从出料筒的端部穿出。
优选的,在所述出料轴的端部的外圈套装有第六带轮,在圆筒轴的外部还套装有第五带轮,在第六带轮和第五带轮外圈套装有第三传送带。
优选的,所述的棘轮机构包括外筒和内嵌在外筒内圈的内筒,第一带轮套装在外筒的外圈,圆筒轴自内筒的轴心穿过并与内筒固定;在外筒的内壁上开设有齿槽,在内筒的表面设置有与齿槽啮合的棘齿,棘齿的内端铰接在内筒的表面,在每一个棘齿的内侧设置有弹片。
优选的,在所述的搅拌机构中还设置有对称固定在搅拌轴表面的搅拌板,所述搅拌轴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一组弹性连接件,搅拌板固定在弹性连接件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的弹性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搅拌轴表面的固定板,在固定板的表面固定有弹簧筒,在弹簧筒内放置有弹簧,在弹簧筒的内部还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前端从弹簧筒的端部引出,搅拌板固定在连接柱的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中,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在洗煤时对搅拌筒内进行搅动,在洗煤结束后对混料筒的底部出口处进行搅动,避免在混料筒的底部堆积发生堵塞。
2、搅拌板通过弹性连接件弹性设置在搅拌轴的表面,从而搅拌板随搅拌轴在搅拌筒内转动时,可以与搅拌筒的内壁贴合,实现充分搅拌。
3、通过在下料单底部设置出料机构,便于煤料进行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搅拌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图5为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棘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斗 2、混料筒 3、搅拌轴 4、搅拌板 5、弹性连接件 6、驱动电机 7、出料轴 8、绞龙 9、出料筒 10、支柱 11、台面 12、搅拌筒 13、出料斗 14、轴承 15、圆筒轴16、第一带轮 17、棘轮机构 18、第五带轮 19、第三传送带 20、第二带轮 21、第二传送带22、第三带轮 23、电机轴 24、第四带轮 25、第一传送带 26、连接柱 27、弹簧筒 28、弹簧29、固定板 30、棘齿 31、外筒 32、内筒 33、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包括台面11,在台面11底面的四角处分别通过竖向设置的一条支柱10进行支撑。在台面11的表面设置有混料筒2,在混料筒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1,在混料筒2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在出料口处设置有下料斗13。在台面11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机构,下料斗13上端口延伸至台面11的底部并与混料筒12底部的出料口对接,下料斗13的下端口向下延伸至出料机构处,并接入出料机构中。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筒9和设置在出料筒9内的绞龙8,在出料筒9的上部开设有与下料斗13对接的开口,出料轴7一端与绞龙8同轴固定,另一端穿过出料筒9的侧壁后延伸至出料筒9的外部。
在混料筒2内部设置有搅拌筒12,在搅拌筒12内设置有搅拌机构。在台面11的侧部固定有辅助台面,在辅助台面的端部固定有驱动电机6,在驱动电机6与混料筒2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搅拌机构与混料筒2分别穿过混料筒2的侧壁后与传动机构连接,驱动电机6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搅拌筒12和搅拌机构在混料筒2内转动。驱动电机6采用伺服电机实现。
结合图2,搅拌筒12包括截面为扇形的筒体,搅拌筒12上端敞口。在搅拌筒12侧部的轴心处设置有圆筒轴15,圆筒轴15内端贯穿搅拌筒12的筒壁进入搅拌筒12内部,圆筒轴12的外端穿过混料筒2的侧壁后与传动机构连接。
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3以及搅拌板4,搅拌板4通过弹性连接件5与搅拌轴3固定。搅拌板4沿搅拌轴3轴向布置并对称设置在搅拌轴3的两侧。弹性连接件5在搅拌轴3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一组,每组弹性连接件5包括位于搅拌轴3两端的两个。
结合图4,弹性连接件5包括固定板29,固定板29包括器两端的固定螺栓固定在搅拌轴3的表面,在固定板29的表面固定有弹簧筒27,在弹簧筒27内放置有弹簧28,在弹簧筒27的内部还设置有连接柱26,连接柱26的前端从弹簧筒27的端部引出,搅拌板4固定在连接柱26的端部。连接柱26的后端设置有凸台,避免连接柱26在弹簧28的作用下从弹簧筒27的前端口处弹出。搅拌板4通过弹性连接件5弹性设置在搅拌轴3的表面,从而搅拌板4随搅拌轴3在搅拌筒12内转动时,可以与搅拌筒12的内壁贴合,实现充分搅拌。
搅拌轴3沿搅拌筒12的轴向设置,在混料筒2远离传动机构一侧的侧壁内表面开设有轴承孔,在轴承孔内安装有轴承14,搅拌轴3的一端依次穿过搅拌筒12的才侧壁后进入轴承孔内安装在轴承14的内圈;搅拌轴3的另一端自圆筒轴15的中心穿过后延伸至混料筒2的外部并与传动机构连接。
如图3所示,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16、第五带轮18、第二带轮20、第三带轮22以及第四带轮24。圆筒轴15自混料筒2的侧壁穿出后在其外圈套装有棘轮机构17,第一带轮16套装在棘轮机构17的外圈,第五带轮18套装在圆筒轴15的端部,搅拌轴3自圆筒轴15的中心穿过并延伸至混料筒2的外部后,第二带轮20套装在搅拌轴3的端部。第三带轮22以及第四带轮24与驱动电机6的电机轴23同轴固定,其中第三带轮22位于第二带轮20的下方,第四带轮24位于第一带轮16的下方,第一传送带25套装在第四带轮24和第一带轮16的外圈,第二传送带21套装在第三带轮22和第二带轮20的外圈。第三传送带19上端套装在第五带轮18的外圈,在上述绞龙8转轴的外圈安装有第六带轮,第三传送带19的下端向下穿过台面11后套装在第六带轮的外圈。
如图5所示,棘轮机构17包括外筒31和内嵌在外筒31内圈的内筒32,上述第一带轮16套装在外筒31的外圈,圆筒轴15自内筒32的轴心穿过并与内筒32固定。外筒31和内筒32形成内啮合棘轮机构,在外筒31的内壁上开设有齿槽,在内筒32的表面设置有与齿槽啮合的棘齿30,棘齿30在内筒32的表面呈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棘齿30的内端铰接在内筒32的表面,在每一个棘齿30的内侧设置有弹片33,通过弹片33的弹力作用,使相应的棘齿30突出于内筒32的表面,并与外筒31内壁的齿槽啮合。
具体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在进行混料洗煤时,将洗煤液和煤料经进料斗1投入混料筒2内,洗煤液和煤料落入搅拌筒12中,然后驱动电机6转动(设为正转),此时驱动电机6的电机轴23带动第三带轮22和第四带轮24正向转动,第三带轮22转动时通过第一传送带25动第一带轮16正向转动,同时第四带轮24通过第一带轮16带动第二带轮20正向转动。
第一带轮16转动时带动棘轮机构17中的外筒31按照图5所示方向的逆时针转动,因此此时外筒31无法带动内筒32转动。由于内筒32与圆筒轴15同轴固定,因此搅拌筒12在混料筒2内保持静止。而第二带轮20转动时带动搅拌轴3转动,搅拌轴3进一步带动搅拌板4在搅拌筒12内转动,对搅拌筒12内的煤料进行搅拌。
洗煤结束后,控制驱动电机6反向转动,此时驱动电机6的电机轴23带动第三带轮22和第四带轮24反向转动,第三带轮22转动时通过第一传送带25动第一带轮16反向转动,同时第四带轮24通过第一带轮16带动第二带轮20反向转动。
第一带轮16转动时带动棘轮机构17中的外筒31按照图5所示方向的顺时针转动,因此此时由于内筒32表面的棘齿30卡在外筒31内壁的齿槽内,因此,外筒31进一步带动内筒32转动。由于内筒32与圆筒轴15同轴固定,因此内筒32通过圆筒轴15带动搅拌筒12在混料筒2内反转,逐渐进行下料,当搅拌筒12上升至混料筒2内腔的顶部时,其端口竖直向下,完成下料。
而第二带轮20转动时带动搅拌轴3转动,搅拌轴3进一步带动搅拌板4转动,并且由图5所示,第二带轮20的半径远远小于第一带轮16的半径,因此搅拌板4的转速远远大于搅拌筒12的反转速度,因此在搅拌筒12下料过程中,搅拌板4不断对混料筒2底部的出料口处进行搅动,避免在混料筒2的底部堆积发生堵塞。
煤料经混料筒2底部的出料口输出后进入下料斗13中。上述圆筒轴15在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五带轮18转动,第五带轮18转动时通过第三传送带19带动第六带轮转动,第六带轮转动时带动出料轴7转动。煤料经下料斗13输出后进入出料筒9内,出料轴7转动时带动绞龙8转动,将进入出料筒9内的煤料进行出料。
下料结束后,驱动电机6再次反转,带动搅拌筒12转动至混料筒2的底部,进行再次洗煤,如此往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去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省略由出料筒9以及其内的绞龙8组成的出料机构,煤料直接经过下料斗13进行出料。由于省略出料机构,因此同时省略套装在圆筒轴15端部的第五带轮18、第六带轮以及套装在第五带轮18和第六带轮外部的第三传送带1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筒(2),在混料筒(2)内设置有搅拌筒(12),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12)可转动的设置在混料筒(2)内,在搅拌筒(12)内可转动的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分时分别对搅拌筒(12)内以及混料筒(2)的底部出口处进行搅动;在所述混料筒(2)的外部设置有传动机构以及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电机轴(23)接入传动机构的输入端,搅拌筒(12)的转轴穿过混料筒(2)接入传动机构,搅拌机构的搅拌轴(3)穿过搅拌筒(12)和混料筒(2)接入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拌筒(12)的端部设置有圆筒轴(15),圆筒轴(15)穿过混料筒(2)接入传动机构,所述的搅拌轴(3)可转动的从圆筒轴(15)的中心穿出后接入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套装在所述圆筒轴(15)外圈的棘轮机构(17),在棘轮机构(17)的外圈还套装有第一带轮(16);在所述搅拌轴(3)的端部套装固定有第二带轮(20),在电机轴(23)上依次套装有第三带轮(22)和第四带轮(24),第一传送带(25)套装在第一带轮(16)和第四带轮(24)外圈,第二传送带(21)套装在第二带轮(20)和第三带轮(22)外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混料筒(2)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机构,在混料筒(2)的底部出口处设置有下料斗(13),下料斗(13)的上端口与混料筒(2)的底部出口对接,下料斗(13)的下端口与出料机构的入口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筒(9)和设置在出料筒(9)内的绞龙(8),在出料筒(9)的上部开设有与下料斗(13)对接的开口,出料轴(7)一端与绞龙(8)同轴固定,另一端从出料筒(9)的端部穿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料轴(7)的端部的外圈套装有第六带轮,在圆筒轴(15)的外部还套装有第五带轮(18),在第六带轮和第五带轮(18)外圈套装有第三传送带(19)。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机构(17)包括外筒(31)和内嵌在外筒(31)内圈的内筒(32),第一带轮(16)套装在外筒(31)的外圈,圆筒轴(15)自内筒(32)的轴心穿过并与内筒(32)固定;在外筒(31)的内壁上开设有齿槽,在内筒(32)的表面设置有与齿槽啮合的棘齿(30),棘齿(30)的内端铰接在内筒(32)的表面,在每一个棘齿(30)的内侧设置有弹片(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搅拌机构中还设置有对称固定在搅拌轴(3)表面的搅拌板(4),所述搅拌轴(3)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一组弹性连接件(5),搅拌板(4)固定在弹性连接件(5)的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连接件(5)包括固定在搅拌轴(3)表面的固定板(29),在固定板(29)的表面固定有弹簧筒(27),在弹簧筒(27)内放置有弹簧(28),在弹簧筒(27)的内部还设置有连接柱(26),连接柱(26)的前端从弹簧筒(27)的端部引出,搅拌板(4)固定在连接柱(26)的端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70380.4U CN217093001U (zh) | 2022-04-15 | 2022-04-15 | 一种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70380.4U CN217093001U (zh) | 2022-04-15 | 2022-04-15 | 一种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93001U true CN217093001U (zh) | 2022-08-02 |
Family
ID=82581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870380.4U Active CN217093001U (zh) | 2022-04-15 | 2022-04-15 | 一种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93001U (zh) |
-
2022
- 2022-04-15 CN CN202220870380.4U patent/CN2170930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597612U (zh) | 一种制砖用旋转震动筛分装置 | |
CN217093001U (zh) | 一种防堵塞洗煤混料装置 | |
CN109621811B (zh) | 化工原料加工用可均匀搅拌的混合装置 | |
CN111792873A (zh) | 一种高性能抗形变3d打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4076031U (zh) | 建筑胶高效差速搅拌装置 | |
CN211246190U (zh) | 一种复合降解地膜原料高速混合机 | |
CN218047419U (zh) | 一种不锈钢无缝管生产用原料搅拌装置 | |
CN222173831U (zh) | 一种淀粉投料搅拌机 | |
CN220681440U (zh) | 一种新型注塑机进料机构 | |
CN220464403U (zh) | 一种塑料加工用混料机 | |
CN216068030U (zh) | 一种混凝土生产混料装置 | |
CN221514708U (zh) | 一种循环式搅拌球磨机进料机构 | |
CN216968307U (zh) |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原料处理装置 | |
CN216825682U (zh) | 一种化工生产用产品粉碎溶解装置 | |
CN217856499U (zh) | 球磨装置 | |
CN216686614U (zh) | 一种生物肥生产用定量输送装置 | |
CN216375079U (zh) | 一种用于混凝土减胶剂的下料装置 | |
CN212383587U (zh) | 一种织物印染原料搅拌机 | |
CN217528669U (zh) | 一种固体有机废弃物反应发酵仓 | |
CN116785995B (zh) | 一种原料混合用高效搅拌装置 | |
CN211913564U (zh) | 一种卧式螺带混料机 | |
CN215235958U (zh) | 一种大米色选机的供料装置 | |
CN213193630U (zh) | 一种不易堵料的反应釜进料机构 | |
CN216296143U (zh) | 一种化工产品高效搅拌装置 | |
CN211963997U (zh) | 一种配料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