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2084U - 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72084U CN217072084U CN202123393851.1U CN202123393851U CN217072084U CN 217072084 U CN217072084 U CN 217072084U CN 202123393851 U CN202123393851 U CN 202123393851U CN 217072084 U CN217072084 U CN 2170720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pushing
- workbench
- pressing
- oil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7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车后尾加工固定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包括工作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第一推动压紧部件、第二推动压紧部件,所述工作台的顶面为方形结构,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沿着Y向设有长条状的定位凸台,所述工作台上位于所述定位凸台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第二推动压紧部件;所述第二推动压紧部件的对角位置处还设有第二定位压紧部件,所述第二定位压紧部件滑动设置在第二Y向滑轨上;所述第二Y向滑轨上还滑动设有X向推动部件。改进后的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通过设置沿X向和Y向移动的固定组件,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吊车后尾组件的固定,固定组件的通用性强,工人劳动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车后尾加工固定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转台是联结主臂和下车的中间结构,并负责实现起重机上车结构的回转,车架上有回转支撑,转台的座圈与回转支撑相配合,通过电机的带动实现转台的回转。由于主臂是装配在转台上的,所以当转台回转时就实现了起重机吊重时的回转运动。转台的尾部固定有吊车后尾部件,吊车后尾部件用于安装钢丝绳筒等附件。
由于吊车后尾多为方形的非标部件,且其种类繁多。在对不同尺寸的吊车后尾部件进行加工时,需要使用到不同的固定组件对吊车后尾部件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中常常需要设计多套夹具以满足不同吊车后尾部件的加工,而且生产过程中频繁地更换夹具也会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通过设置沿X向和Y向移动的固定组件,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吊车后尾组件的固定,固定组件的通用性强,工人劳动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包括工作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第一推动压紧部件、第二推动压紧部件,所述工作台的顶面为方形结构,待加工的吊车后尾工件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工作台的一侧沿着Y向设有长条状的定位凸台,所述工作台上位于所述定位凸台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第二推动压紧部件。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包括第一定位块、第一旋转压紧油缸,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定位面沿着 Y向朝向所述工作台上的吊车后尾工件一侧。所述第一旋转压紧油缸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的一侧,所述第一旋转压紧油缸用于所述吊车后尾工件底部折边的压紧。所述第二推动压紧部件通过第一Y向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推动压紧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的对向,所述第二推动压紧部件包括第一Y向滑块、第一Y向推动油缸、第二旋转压紧油缸、第一Y向定位块,所述第一Y向滑块在所述第一Y向滑轨上滑动,所述第一Y向推动油缸、第二旋转压紧油缸、第一Y向定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一Y向滑块的顶面,所述第一Y 向推动油缸的推动方向沿着Y向朝向所述工作台上的吊车后尾工件一侧,所述第二旋转压紧油缸用于所述吊车后尾工件底部折边的压紧,所述第一Y向定位块的定位面沿着Y向朝向所述工作台上的吊车后尾工件一侧。所述工作台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的对角位置处设有所述第一推动压紧部件,所述第一推动压紧部件通过第二Y向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Y向滑轨与所述第一Y向滑轨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吊车后尾工件的两侧。所述第一推动压紧部件包括第一X向定位块、第三旋转压紧油缸、第二Y向推动油缸、第二Y 向滑块,所述第二Y向滑块在所述第二Y向滑轨上滑动,所述第一X向定位块、第三旋转压紧油缸、第二Y向推动油缸固定在所述第二Y向滑块的顶面,所述第一X向定位块的定位面沿着X向朝向所述工作台上的吊车后尾工件一侧,所述第三旋转压紧油缸用于所述吊车后尾工件底部折边的压紧,所述第二Y向推动油缸与所述第一Y向推动油缸的推动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Y向滑块通过第一丝杠驱动,所述第一丝杠通过第一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Y向滑块的一侧还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X向定位块通过第二丝杠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推动压紧部件的对角位置处还设有第二定位压紧部件,所述第二定位压紧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Y向滑轨上。所述第二定位压紧部件包括第二X向定位块、第二Y向定位块、第四旋转压紧油缸、第三Y向滑块,所述第三Y向滑块在所述第二Y向滑轨上滑动,所述第二X向定位块、第二Y 向定位块、第四旋转压紧油缸固定在所述第三Y向滑块的顶面,所述第二X向定位块的定位面与所述第一X向定位块的定位面对向设置,所述第二Y向定位块的定位面与所述第二Y向推动油缸对向设置,所述第四旋转压紧油缸用于所述吊车后尾工件底部折边的压紧。所述第三Y向滑块通过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三丝杠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Y向滑轨上还滑动设有X向推动部件,所述X向推动部件包括X向推动油缸、X向推动滑块,所述X向推动滑块在所述第二Y向滑轨上滑动,所述X向推动油缸固定在所述X向推动滑块的顶面,所述X向推动油缸的推动方向沿着X向朝向所述工作台上的吊车后尾工件一侧。所述第二Y 向滑轨的底部通过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的X向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Y向滑轨通过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第四丝杠驱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增加了所述第一Y向滑轨、第二Y向滑轨、X向滑轨,所述第二定位压紧部件、第一推动压紧部件、第二推动压紧部件都能够在滑轨上运动,因此能够对多种尺寸的吊车后尾工件进行定位、夹紧,无需频繁更换夹具,通用性更强;所述第一Y向推动油缸、第二Y向推动油缸、X向推动油缸能够推动所述工作台上的吊车后尾工件抵接在相应的定位块上,无需人力推动,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的三维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的三维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台及其上安装的相关部件的三维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定位压紧部件的三维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推动压紧部件的三维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定位压紧部件、第一推动压紧部件的三维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定位压紧部件、第一推动压紧部件的三维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第一定位压紧部件,2.1、第一定位块,2.2、第一旋转压紧油缸,3、第二定位压紧部件,3.1、第二X向定位块,3.2、第二Y向定位块,3.3、第四旋转压紧油缸,3.4、第三Y向滑块,3.5、第三丝杠,4、第一推动压紧部件,4.1、第一X向定位块,4.2、第三旋转压紧油缸,4.3、第二Y 向推动油缸,4.4、第二Y向滑块,4.5、第二丝杠,5、X向推动部件,5.1、X 向推动油缸,5.2、X向推动滑块,6、第二Y向滑轨,7、X向滑轨,8、第二推动压紧部件,8.1、第一Y向滑块,8.2、第一丝杠,8.3、第一固定架,8.4、第一定位钉,8.5、第一Y向推动油缸,8.6、第二旋转压紧油缸,8.7、第一Y向定位块,9、第一Y向滑轨,10、吊车后尾工件,11、定位凸台,12、第四丝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包括工作台1、第一定位压紧部件2、第一推动压紧部件4、第二推动压紧部件8,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为方形结构,待加工的吊车后尾工件10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沿着Y向设有长条状的定位凸台11,所述工作台1上位于所述定位凸台11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2、第二推动压紧部件8。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2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2包括第一定位块2.1、第一旋转压紧油缸2.2,所述第一定位块2.1的定位面沿着Y向朝向所述工作台1上的吊车后尾工件10一侧。所述第一旋转压紧油缸2.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2.1的一侧,所述第一旋转压紧油缸2.2用于所述吊车后尾工件10 底部折边的压紧。所述第二推动压紧部件8通过第一Y向滑轨9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第二推动压紧部件8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2的对向,所述第二推动压紧部件8包括第一Y向滑块8.1、第一Y向推动油缸8.5、第二旋转压紧油缸8.6、第一Y向定位块8.7,所述第一Y向滑块8.1在所述第一Y 向滑轨9上滑动,所述第一Y向推动油缸8.5、第二旋转压紧油缸8.6、第一Y 向定位块8.7固定在所述第一Y向滑块8.1的顶面,所述第一Y向推动油缸8.5 的推动方向沿着Y向朝向所述工作台1上的吊车后尾工件10一侧,所述第二旋转压紧油缸8.6用于所述吊车后尾工件10底部折边的压紧,所述第一Y向定位块8.7的定位面沿着Y向朝向所述工作台1上的吊车后尾工件10一侧。所述工作台1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2的对角位置处设有所述第一推动压紧部件4,所述第一推动压紧部件4通过第二Y向滑轨6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第二Y向滑轨6与所述第一Y向滑轨9位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吊车后尾工件10的两侧。所述第一推动压紧部件4包括第一X向定位块4.1、第三旋转压紧油缸4.2、第二Y向推动油缸4.3、第二Y向滑块4.4,所述第二Y向滑块4.4 在所述第二Y向滑轨6上滑动,所述第一X向定位块4.1、第三旋转压紧油缸 4.2、第二Y向推动油缸4.3固定在所述第二Y向滑块4.4的顶面,所述第一X 向定位块4.1的定位面沿着X向朝向所述工作台1上的吊车后尾工件10一侧,所述第三旋转压紧油缸4.2用于所述吊车后尾工件10底部折边的压紧,所述第二Y向推动油缸4.3与所述第一Y向推动油缸8.5的推动方向一致。
如图6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Y向滑块8.1通过第一丝杠8.2驱动,所述第一丝杠8.2通过第一固定架8.3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Y向滑块8.1的一侧还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钉8.4。
如图7、图8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X向定位块4.1通过第二丝杠 4.5驱动。
如图4、图7、图8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推动压紧部件8的对角位置处还设有第二定位压紧部件3,所述第二定位压紧部件3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Y向滑轨6上。所述第二定位压紧部件3包括第二X向定位块3.1、第二Y 向定位块3.2、第四旋转压紧油缸3.3、第三Y向滑块3.4,所述第三Y向滑块 3.4在所述第二Y向滑轨6上滑动,所述第二X向定位块3.1、第二Y向定位块 3.2、第四旋转压紧油缸3.3固定在所述第三Y向滑块3.4的顶面,所述第二X 向定位块3.1的定位面与所述第一X向定位块4.1的定位面对向设置,所述第二 Y向定位块3.2的定位面与所述第二Y向推动油缸4.3对向设置,所述第四旋转压紧油缸3.3用于所述吊车后尾工件10底部折边的压紧。所述第三Y向滑块3.4 通过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第三丝杠3.5驱动。
如图4、图7、图8所示,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Y向滑轨6上还滑动设有X向推动部件5,所述X向推动部件5包括X向推动油缸5.1、X向推动滑块 5.2,所述X向推动滑块5.2在所述第二Y向滑轨6上滑动,所述X向推动油缸 5.1固定在所述X向推动滑块5.2的顶面,所述X向推动油缸5.1的推动方向沿着X向朝向所述工作台1上的吊车后尾工件10一侧。所述第二Y向滑轨6的底部通过位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X向滑轨7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第二Y向滑轨6通过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第四丝杠12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下:
(1)待加工的吊车后尾工件10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针对不同尺寸的吊车后尾工件10,通过调整第一丝杠8.2、第二丝杠4.5、第三丝杠3.5,初步调整各部件,使其适应吊车后尾工件10的大小。
(2)所述第一Y向推动油缸8.5、第二Y向推动油缸4.3推动所述吊车后尾工件10,吊车后尾工件10的另一侧抵接在所述第一定位块2.1、第二Y向定位块3.2上。
(3)所述第二Y向滑轨6带动所述第二定位压紧部件3、第一推动压紧部件4、X向推动部件5沿着X向,向吊车后尾工件10方向移动,移动到位后,所述第二Y向滑轨6停止运动。
(4)所述X向推动油缸5.1推动吊车后尾工件10,吊车后尾工件10的另一侧抵接在所述定位凸台11上;
(5)至此完成吊车后尾工件10的定位到位,所述第一Y向滑块8.1带动所述第一Y向定位块8.7抵接在所述吊车后尾工件10的一侧;所述第二Y向滑轨 6带动所述第二X向定位块3.1、第一X向定位块4.1抵接在所述吊车后尾工件 10的一侧。
(6)所述第一旋转压紧油缸2.1、第二旋转压紧油缸8.6、第三旋转压紧油缸4.2、第四旋转压紧油缸3.3完成对吊车后尾工件10的夹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
1.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第一定位压紧部件(2)、第一推动压紧部件(4)、第二推动压紧部件(8),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为方形结构,待加工的吊车后尾工件(10)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沿着Y向设有长条状的定位凸台(11),所述工作台(1)上位于所述定位凸台(11)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2)、第二推动压紧部件(8);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2)与所述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2)包括第一定位块(2.1)、第一旋转压紧油缸(2.2),所述第一定位块(2.1)的定位面沿着Y向朝向所述工作台(1)上的吊车后尾工件(10)一侧;所述第一旋转压紧油缸(2.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2.1)的一侧,所述第一旋转压紧油缸(2.2)用于所述吊车后尾工件(10)底部折边的压紧;所述第二推动压紧部件(8)通过第一Y向滑轨(9)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第二推动压紧部件(8)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2)的对向,所述第二推动压紧部件(8)包括第一Y向滑块(8.1)、第一Y向推动油缸(8.5)、第二旋转压紧油缸(8.6)、第一Y向定位块(8.7),所述第一Y向滑块(8.1)在所述第一Y向滑轨(9)上滑动,所述第一Y向推动油缸(8.5)、第二旋转压紧油缸(8.6)、第一Y向定位块(8.7)固定在所述第一Y向滑块(8.1)的顶面,所述第一Y向推动油缸(8.5)的推动方向沿着Y向朝向所述工作台(1)上的吊车后尾工件(10)一侧,所述第二旋转压紧油缸(8.6)用于所述吊车后尾工件(10)底部折边的压紧,所述第一Y向定位块(8.7)的定位面沿着Y向朝向所述工作台(1)上的吊车后尾工件(10)一侧;所述工作台(1)上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压紧部件(2)的对角位置处设有所述第一推动压紧部件(4),所述第一推动压紧部件(4)通过第二Y向滑轨(6)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第二Y向滑轨(6)与所述第一Y向滑轨(9)位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吊车后尾工件(10)的两侧;所述第一推动压紧部件(4)包括第一X向定位块(4.1)、第三旋转压紧油缸(4.2)、第二Y向推动油缸(4.3)、第二Y向滑块(4.4),所述第二Y向滑块(4.4)在所述第二Y向滑轨(6)上滑动,所述第一X向定位块(4.1)、第三旋转压紧油缸(4.2)、第二Y向推动油缸(4.3)固定在所述第二Y向滑块(4.4)的顶面,所述第一X向定位块(4.1)的定位面沿着X向朝向所述工作台(1)上的吊车后尾工件(10)一侧,所述第三旋转压紧油缸(4.2)用于所述吊车后尾工件(10)底部折边的压紧,所述第二Y向推动油缸(4.3)与所述第一Y向推动油缸(8.5)的推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推动压紧部件(8)的对角位置处还设有第二定位压紧部件(3),所述第二定位压紧部件(3)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Y向滑轨(6)上;所述第二定位压紧部件(3)包括第二X向定位块(3.1)、第二Y向定位块(3.2)、第四旋转压紧油缸(3.3)、第三Y向滑块(3.4),所述第三Y向滑块(3.4)在所述第二Y向滑轨(6)上滑动,所述第二X向定位块(3.1)、第二Y向定位块(3.2)、第四旋转压紧油缸(3.3)固定在所述第三Y向滑块(3.4)的顶面,所述第二X向定位块(3.1)的定位面与所述第一X向定位块(4.1)的定位面同向设置,所述第二Y向定位块(3.2)的定位面与所述第二Y向推动油缸(4.3)对向设置,所述第四旋转压紧油缸(3.3)用于所述吊车后尾工件(10)底部折边的压紧;所述第三Y向滑块(3.4)通过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第三丝杠(3.5)驱动;所述第二Y向滑轨(6)上还滑动设有X向推动部件(5),所述X向推动部件(5)包括X向推动油缸(5.1)、X向推动滑块(5.2),所述X向推动滑块(5.2)在所述第二Y向滑轨(6)上滑动,所述X向推动油缸(5.1)固定在所述X向推动滑块(5.2)的顶面,所述X向推动油缸(5.1)的推动方向沿着X向朝向所述工作台(1)上的吊车后尾工件(10)一侧;所述第二Y向滑轨(6)的底部通过位于所述工作台(1)上的X向滑轨(7)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第二Y向滑轨(6)通过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上的第四丝杠(12)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Y向滑块(8.1)通过第一丝杠(8.2)驱动,所述第一丝杠(8.2)通过第一固定架(8.3)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台(1)上;所述第一Y向滑块(8.1)的一侧还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钉(8.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X向定位块(4.1)通过第二丝杠(4.5)驱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93851.1U CN217072084U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93851.1U CN217072084U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72084U true CN217072084U (zh) | 2022-07-29 |
Family
ID=82540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393851.1U Active CN217072084U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72084U (zh) |
-
2021
- 2021-12-30 CN CN202123393851.1U patent/CN2170720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946366U (zh) |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夹具 | |
CN114670070A (zh) | 一种硬质合金导板及其双端面磨床 | |
CN214518862U (zh) | 一种基于五轴加工中心的发电机端盖加工工装 | |
CN217072084U (zh) | 一种自定位式吊车后尾固定组件 | |
CN214557715U (zh) | 一种高效率刨床 | |
CN213003150U (zh) | 一种电火花加工夹具 | |
CN220372521U (zh) | 一种钣金夹紧定位器 | |
CN208961591U (zh) | 用于自动化加工机床的工件翻转掉头装置 | |
CN207058053U (zh) | 一种抱滑轨滑座及使用该抱滑轨滑座的数控机床 | |
CN115365585B (zh) | 一种齿轮倒棱自动上下料生产系统 | |
CN213857804U (zh) | 一种可旋转汽车焊接夹具 | |
CN218081070U (zh) | 一种车厢的加工用焊接工装 | |
CN214265586U (zh) | 一种机械制造用球形工件夹取装置 | |
CN209737151U (zh) | 一种数控铣床的压料装置 | |
CN210677168U (zh) | 一种用于曲轴加工的机床 | |
CN217596498U (zh) | 一种快速调整夹具 | |
CN207824490U (zh) | 一种电信设备机箱的机架定位工装 | |
CN115338772B (zh) | 一种往复运动珩磨工装 | |
CN218836961U (zh) |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夹紧装置 | |
CN221337682U (zh) | 一种适用于液压分体油缸的立式夹持工装 | |
CN217413208U (zh) | 一种机床用夹具 | |
CN220921409U (zh) | 一种挖掘机挖斗机械手焊接工装 | |
CN218050601U (zh) | 一种便于钣金件切割的定位装置 | |
CN218487507U (zh) | 一种焊接用激光倒挂机器人 | |
CN221538709U (zh) | 一种焊接机器人焊接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