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4344U - 四角立式宫腔支架 - Google Patents

四角立式宫腔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4344U
CN217014344U CN202123291403.0U CN202123291403U CN217014344U CN 217014344 U CN217014344 U CN 217014344U CN 202123291403 U CN202123291403 U CN 202123291403U CN 217014344 U CN217014344 U CN 2170143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elastic frame
uterine cavity
corner
centra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914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琳
夏先平
赵瑛
郭剑峰
陈春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32914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4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43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43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四角立式宫腔支架,包括第一弹性架,第二弹性架,第二弹性架的顶端与第一弹性架的顶端相交形成第一固定点,第二弹性架的底端与第一弹性架的底端相交形成第二固定点;第一弹性架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角和第二支撑角;第二弹性架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三支撑角和第四支撑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弹性架和第二弹性架的作用,形成具有第一支撑角、第二支撑角、第三支撑角和第四支撑角的四角立式宫腔支架,可有效的防止宫腔前后壁粘连,支护效果好。另外,由于采用第一弹性架和第二弹性架具有顶端和底端两个固定点,可整体同步从宫腔内取出或放入宫腔内,取放方便。

Description

四角立式宫腔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角立式宫腔支架。
背景技术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各种因素所致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后,宫腔肌壁和(或)宫颈管的相互粘连。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过少、闭经或不孕等,常为妇科门诊就诊主要原因。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影响育龄期女性月经及生育功能。近年来随着宫腔操作的增加,宫腔粘连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危害育龄期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问题。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患者子宫内膜基底层破坏较严重,子宫内膜及腺体的再生能力低下且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差,临床预后差。宫腔粘连由于诊断困难、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复发率高,其治疗方案选择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随着宫腔镜设备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首选方式,而术后再粘连的预防已成为困扰IUA治疗的瓶颈。
临床多采用宫内节育器或球囊支架置入宫腔,阻隔术后创面相互接触,预防再粘连的形成,但疗效并不理想,尤其是对于粘连严重的患者。重度IUA患者子宫内膜基底层破坏较严重,粘连切开的创面面积较大,含铜的金属宫形环由于其面积有限,不能完全分隔子宫前后壁,使子宫前后壁在IUD中间和两旁仍有再次粘连的可能。而球囊支架导管为硅胶材质,并且与阴道相通,这会大大增加感染机会,宫腔感染的风险对患者术后妊娠预后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宫腔支架的支护效果差,宫腔易粘连的问题,提供一种四角立式宫腔支架,包括:
第一弹性架,为封闭环形结构,竖立设置在第一竖立面;
第二弹性架,为封闭环形结构,竖立设置在第二竖立面;
其中,所述第二竖立面与所述第一竖立面相交,形成所述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竖立中心轴,所述第二弹性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架的顶端在所述竖立中心轴上相交且固定连接,形成所述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第一固定点,所述第二弹性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架的底端在所述竖立中心轴上相交且固定连接,形成所述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第二固定点;
所述第一弹性架上设置有对称分布于所述竖立中心轴两侧的第一支撑角和第二支撑角;
所述第二弹性架上设置有对称分布于所述竖立中心轴另外两侧的第三支撑角和第四支撑角。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架为倒三角形架体。
进一步,所述四角立式宫腔支架还包括:
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竖立中心轴同轴,所述拉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点上设置有与所述竖立中心轴同轴的通孔,所述拉杆的底端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拉杆与所述通孔活动配合。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拉杆的作用,便于弯曲第一弹性架和第二弹性架,缩短第一支撑角和第二支撑角的距离,可快速将第一弹性架和第二弹性架从宫腔内拉出。
进一步,所述拉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点和所述第二固定点之间固定设置有限位件。
进一步,所述限位件为锥台结构。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锥台结构的限位件的作用,限位件可局部插入第二固定点的通孔内,限制第一固定钉、第二固定钉和拉杆的相对位移,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受力点集中在第二固定点处,受力均衡,有效防止立式宫腔支架的局部断裂或脱落。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架和所述第二弹性架为多孔结构。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第一弹性架和第二弹性架设置为多孔结构,可有效提高载药量以及药物释放速率。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架和所述第二弹性架上设置有载药层。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载药层的作用,实现宫腔内局部用药,用药位置更精准,可降低用药量,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弹性架和第二弹性架的作用,形成具有第一支撑角、第二支撑角、第三支撑角和第四支撑角的四角立式宫腔支架,可有效的防止宫腔前后壁粘连,支护效果好。另外,由于采用第一弹性架和第二弹性架具有顶端和底端两个固定点,可整体同步从宫腔内取出或放入宫腔内,取放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拉杆向下拉扯用于从宫腔内拔出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拉杆去掉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一弹性架;11-第一支撑角;12-第二支撑角;20-第二弹性架;21-第三支撑角;22-第四支撑角;30-竖立中心轴;31-第一竖立面;32-第二竖立面;40-第一固定点;50-第二固定点;60-载药层;70-拉杆;80-限位件;9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6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四角立式宫腔支架,包括第一弹性架10和第二弹性架20。
第一弹性架10为封闭环形结构,竖立设置在第一竖立面31。第一弹性架10为倒三角形架体。
第二弹性架20为封闭环形结构,竖立设置在第二竖立面32。
第二竖立面32与第一竖立面31相交,竖立相交线形成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竖立中心轴30。第一竖立面31于第二竖立面32可以垂直相交。
第二弹性架20的顶端与第一弹性架10的顶端在竖立中心轴30上相交且固定连接,形成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第一固定点40,第二弹性架20的底端与第一弹性架10的底端在竖立中心轴30上相交且固定连接,形成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第二固定点50。
第一弹性架10上设置有对称分布于竖立中心轴30两侧的第一支撑角11和第二支撑角12。即第一支撑角11和第二支撑角12分布在第一竖立面31上。
第二弹性架20上设置有对称分布于竖立中心轴30另外两侧的第三支撑角21和第四支撑角22。即第三支撑角21和第四支撑角22分布在第二竖立面32上。
如图1所示为四角立式宫腔支架放入宫腔内后的支撑状态。在放入宫腔前,先利用套管配件将四角立式宫腔支架压缩为长条状结构,以便于放入宫腔。套管配件可以视为管体,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架20挤压,使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竖立中心轴30与管体轴心重合,将四角立式宫腔支架塞入管体后,在管体的束缚作用下,伸入宫腔内,到达宫腔后,拔出管体,四角立式宫腔支架停留在宫腔内并舒展开形成如图1所示的状态。
第一弹性架10和第二弹性架20为多孔结构。以便于提高载药量以及药物释放速率。
第一弹性架10和第二弹性架20上设置有载药层60或载药区域。取不同质量梯度的药物与低密度聚乙烯粉、致孔剂混合后置于塑性成型机中,在180℃和4MPa的条件下压制成型。其中,致孔剂含量的增多,可提高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孔隙率,从而载药量越多,也便于药物扩散,提高药物在宫腔内的释放速率。
实施例2,如图2至图6所示,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四角立式宫腔支架还包括拉杆70和限位件80。
拉杆70与竖立中心轴30同轴,拉杆70的顶端与第一固定点40连接,第二固定点50上设置有与竖立中心轴30同轴的通孔90,拉杆70的底端穿过通孔90,且拉杆70与通孔90活动配合。
拉杆70上且位于第一固定点40和第二固定点50之间固定设置有限位件80。
限位件80为锥台结构。锥台结构的顶端直径大于其底端直径,且锥台结构的底端直径小于通孔90的孔径,锥台结构的顶端直径大于通孔90的孔径。从而锥台结构可局部插入通孔90内,但无法穿过通孔90。
如图5所示,当拉杆70向下拉扯时,第一固定点40向第二固定点50靠拢,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架20对应的弯曲变形。拉杆70下拉过程中,由于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变形,使第一支撑角11和第二支撑角12的间距持续缩短。拉杆70上的限位件80跟随拉杆70下移,直至限位件80局部塞入第二固定点50的通孔90中。此时第一固定点40和第二固定点50相对固定,第一支撑角11与第二支撑角12的间距最小,进一步向下拉扯拉杆70时,第一固定点40和第二固定点50同步被下拉,使四角立式宫腔支架整体从宫腔内取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四角立式宫腔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弹性架,为封闭环形结构,竖立设置在第一竖立面;
第二弹性架,为封闭环形结构,竖立设置在第二竖立面;
其中,所述第二竖立面与所述第一竖立面相交,形成所述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竖立中心轴,所述第二弹性架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架的顶端在所述竖立中心轴上相交且固定连接,形成所述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第一固定点,所述第二弹性架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架的底端在所述竖立中心轴上相交且固定连接,形成所述四角立式宫腔支架的第二固定点;
所述第一弹性架上设置有对称分布于所述竖立中心轴两侧的第一支撑角和第二支撑角;
所述第二弹性架上设置有对称分布于所述竖立中心轴另外两侧的第三支撑角和第四支撑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角立式宫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架为倒三角形架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角立式宫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角立式宫腔支架还包括:
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竖立中心轴同轴,所述拉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点上设置有与所述竖立中心轴同轴的通孔,所述拉杆的底端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拉杆与所述通孔活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角立式宫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点和所述第二固定点之间固定设置有限位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角立式宫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锥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四角立式宫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架和所述第二弹性架为多孔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角立式宫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架和所述第二弹性架上设置有载药层。
CN202123291403.0U 2021-12-24 2021-12-24 四角立式宫腔支架 Active CN2170143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1403.0U CN217014344U (zh) 2021-12-24 2021-12-24 四角立式宫腔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1403.0U CN217014344U (zh) 2021-12-24 2021-12-24 四角立式宫腔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4344U true CN217014344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43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91403.0U Active CN217014344U (zh) 2021-12-24 2021-12-24 四角立式宫腔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43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llach et al. Intrauterine adhesions: an updated appraisal
Srikrishna et al. The vagina as a route for drug delivery: a review
EP3639864B1 (en) Elastic membrane having function of reactivating endometrium basal layer in uterine cavit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elastic membrane
CN102355872A (zh) 新型宫内节育器
CN210078014U (zh) 一种宫腔术后宫腔内防粘连装置
das Neves et al. Women-specific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for drugs: A critical overview
LEDGER et al.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s: the recognition and management of uterine perforations
CN217014344U (zh) 四角立式宫腔支架
US20130345678A1 (en) Treatment of excessive menstrual blood loss by feminine sanitary products medicated with antifibrinolytic or hemostatic agent
Li et al. Cervical softening with vaginal misoprostol before intrauterine device insertion
CN202637025U (zh) 一种球囊子宫支架
Imran et al. Misoprostol for the purpose of mid-trimester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prostaglandin F2 alpha
Goldstuck et al. Prevention of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 expulsion and intolerance: Determination of the anchor mechanism
French et al. The frequency of Candida infections in pregnancy and their treatment with clotrimazole
CN216854961U (zh) 收缩变形可控的宫腔支架
CN203539420U (zh) 一种布药型子宫支架
Airede et al. The use of the condom-catheter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aemorrhage–the Sokoto experience
CN206526260U (zh) 一种中药妇科用的坐蒸器
CN205108700U (zh) 一种阴道内定位给覆药膨胀栓
CN205569008U (zh) 一种妇产科止血囊
Roy et al. Importance and utility of vagina as a route for drug delivery system
CN215916176U (zh) 一种妇科给药装置
Soichet Ypsilon: a new silicone-covered stainless steel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
CN210472777U (zh) 一种阴道给药推注器
CN211633753U (zh) 雌二醇缓释宫腔防粘连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