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71168U - 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71168U CN216971168U CN202220323860.9U CN202220323860U CN216971168U CN 216971168 U CN216971168 U CN 216971168U CN 202220323860 U CN202220323860 U CN 202220323860U CN 216971168 U CN216971168 U CN 2169711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eding
- assembly
- assemblies
- parallel pin
- blan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503 Joint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并行插针设备包括下料组件、流转组件及多组上料组件;下料组件及多组上料组件的顶部还设置有上下料夹取组件;其由于在上料时设置有多组并排的上料组件,能够提高并行插针设备的工件存储容量,并且通过流转组件的设置,能够在多排上料组件之间对工件进行合适的上料组件分配,使得并行插针设备的工件存储容量得到充分利用,接着上下料夹取组件能够将上料组件上的工件夹取至下料组件上,以完成工件流转;通过上述多组上料组件及流转组件的设置,能够显著地提高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的工件容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流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
背景技术
工件流转是机械制造工艺的常见场景,主要是指将工件从上一工位移动至下一工位。现有技术中的插针设备采用轨道等传送结构输送装有针状工件的料盘,并在轨道上方设置机械手,该机械手能够从料盘上夹取针状工件,并移动至下一工位的料盘上。然而,上述结构的机械手流转速度小于传送结构的传送速度,且采用上述的传送结构能容纳的料盘较少,需要时常停下上一工序中的设备,以待机械手将工件流转完毕,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即现有技术中的插针设备存在由于容量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来解决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插针设备存在由于容量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包括下料组件、流转组件、多组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设置于所述下料组件的一侧,且所述上料组件与所述下料组件的输送方向平行;
所述流转组件沿所述输送方向设置于多组所述上料组件的一端,用于在多组所述上料组件之间流转工件;
所述下料组件及多组所述上料组件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将工件从所述上料组件夹取至所述下料组件中的上下料夹取组件。
可选地,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电机、上料传动组件及上料传送带单元,所述上料电机能通过所述上料传动组件驱动所述上料传送带单元移动。
可选地,所述上料传送带单元的数量为两根且间隔设置,用于承载工件。
可选地,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电机、下料传送带单元、治具安装板及固定于机架上的滑轨;
所述下料电机能驱动所述下料传送带单元移动,所述治具安装板安装于所述下料传送带单元上,且所述治具安装板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下料传送带单元的转轴线垂直于所述治具安装板所在的平面。
可选地,所述上料组件的数量为两组;
所述流转组件包括上料流转气缸、升降气缸及夹爪气缸;
所述上料流转气缸设置于所述上料组件的一侧,所述升降气缸安装于所述上料流转气缸的移动端上,所述夹爪气缸安装于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端上。
可选地,所述流转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料组件的两端;
其中,最靠近所述下料组件的所述上料组件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定位工件。
可选地,所述上下料夹取组件包括水平移动单元、纵向移动单元及夹取组件;所述纵向移动单元安装于所述水平移动单元的移动端上,所述夹取组件安装于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的升降端上。
可选地,所述夹取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的升降端上的夹取气缸和夹取底座;
所述夹取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夹取底座上安装有配置一开口的夹爪,所述推块设置于所述开口内,且当所述夹取气缸的伸缩端推出时,所述推块将所述夹爪撑开;所述夹爪外还套设有一复位橡胶圈。
一种生产线体,包括如上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其由于在上料时设置有多组并排的上料组件,能够提高并行插针设备的工件存储容量,并且通过流转组件的设置,能够在多排上料组件之间对工件进行合适的上料组件分配,使得并行插针设备的工件存储容量得到充分利用,接着上下料夹取组件能够将上料组件上的工件夹取至下料组件上,以完成工件流转;通过上述多组上料组件及流转组件的设置,能够显著地提高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的工件容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并行插针设备的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在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在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并行插针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并行插针设备的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下料夹取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0、下料组件;11、下料电机;12、下料传送带单元;13、治具安装板;14、滑轨;20、流转组件;21、上料流转气缸;22、升降气缸;23、夹爪气缸;30、上料组件;31、上料电机;32、上料传动组件;33、上料传送带单元;34、定位组件;341、定位气缸;342、挡块;343、固定块;40、上下料夹取组件;41、水平移动单元;42、纵向移动单元;43、夹取气缸;44、夹取底座;45、推块;46、夹爪;461、开口;47、复位橡胶圈;5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至图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并行插针设备的第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在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在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并行插针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并行插针设备的第二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下料夹取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并行插针设备,应用于针状的工件50的流转场景,能够实现工件50在不同工位之间流转的效果,并且通过对结构进行改进,使得并行插针设备的容量得到提高。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并行插针设备包括下料组件10、流转组件20、多组上料组件30,上料组件30设置于下料组件10的一侧,且上料组件30与下料组件10的输送方向平行。其中,上料组件30与下料组件10均可以令工件50沿输送方向移动。
流转组件20沿输送方向设置于多组上料组件30的一端,用于在多组上料组件30之间流转工件50。
下料组件10及多组上料组件30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将工件50从上料组件30夹取至下料组件10中的上下料夹取组件40。
示例性的,在进行流转时,上一工位的设备将装载有工件50的载料盒放置于其中一组上料组件30上,在上料组件30的输送作用下,使得载料盒移动至上下料夹取组件40的下方,便于上下料夹取组件40将工件50夹取至下料组件10上的下料盒上,接着下料组件10能够将装满工件50的下料盒送入下一工位的设备,实现工件50的载具更换;当出现上料组件30即将排满其中一组上料组件30时,能够通过流转组件20将载料盒移动至另一组上料组件30上。
具体地,由于在上料时设置有多组并排的上料组件30,能够提高并行插针设备的工件存储容量,并且通过流转组件20的设置,能够在多排上料组件30之间对工件50进行合适的上料组件30分配,使得并行插针设备的工件存储容量得到充分利用,接着上下料夹取组件40能够将上料组件30上的工件夹取至下料组件10上,以完成工件流转;通过上述多组上料组件30及流转组件20的设置,能够显著地提高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的工件容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4所示,上料组件30包括上料电机31、上料传动组件32及上料传送带单元33,上料电机31能通过上料传动组件32驱动上料传送带单元33移动。其中,上料传动组件32包括一组同步带轮单元及一对张紧轮,上料传送带单元33张紧于该一对张紧轮上,且其中一个张紧轮与同步带轮单元中的从动轮固定连接,从而将上料电机31的作用力传递至上料传送带单元33上。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上料传动组件32可以包括若干个齿轮及一对张紧轮,即上料电机31通过齿轮带动其中一个张紧轮转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下料组件10包括下料电机11、下料传送带单元12、治具安装板13及固定于机架上的滑轨14。其中,治具安装板13用于放置下料盒。
下料电机11能驱动下料传送带单元12移动,治具安装板13安装于下料传送带单元12上,且治具安装板13与滑轨14滑动连接。其中,本实施例的下料电机11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张紧轮,该张紧轮与下料传送带单元12相卡合,使得下料电机11能够带动下料传送带单元12移动,具有成本低的优点。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选用直线电机直接驱动该治具安装板13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上料传送带单元33的数量为两根且间隔设置,用于承载工件5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下料传送带单元12的转轴线垂直于治具安装板13所在的平面。需要指出的是,载料盒放置于上料传送带单元33上时,通过上料传送带单元33承载,便于流转组件20的转运;下料盒放置在治具安装板13上,通过下料传送带单元12带动治具安装板13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上料组件30的数量为两组。
流转组件20包括上料流转气缸21、升降气缸22及夹爪气缸23。
上料流转气缸21设置于上料组件30的一侧,升降气缸22安装于上料流转气缸21的移动端上,夹爪气缸23安装于升降气缸22的升降端上。其中,通过上料流转气缸21实现工件50在不同的上料组件30的移动,升降气缸22起到避障的作用,夹爪气缸23负责夹取载料盒。特别地,当上料组件30的数量为两组时,采用上料流转气缸21能够节省成本。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料组件30为三组以上时,可以通过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杆模块带动升降气缸22在不同的上料组件30之间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流转组件20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设置于上料组件30的两端。即本并行插针设备可以在上料组件30的任一端上料,提高了冰箱插针设备的灵活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8所示,最靠近下料组件10的上料组件30还包括定位组件34,定位组件34用于定位工件50。定位组件34具体包括定位气缸341、挡块342及固定块343;定位气缸341的固定端及固定块343均安装于机架上,其中,挡块342与固定块343转动连接,挡块342的一端与定位气缸341的伸缩端转动连接,挡块342的另一端用于将上料传送带单元33上的工件50定位于指定的位置,提高了并行插针设备的精度。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上下料夹取组件40包括水平移动单元41、纵向移动单元42及夹取组件;纵向移动单元42安装于水平移动单元41的移动端上,夹取组件安装于纵向移动单元42的升降端上。
在本实施例中,夹取组件包括安装于纵向移动单元42的升降端上的夹取气缸43和夹取底座44。
夹取气缸4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块45,夹取底座44上安装有配置一开口461的夹爪46,推块45设置于开口461内,且当夹取气缸43的伸缩端推出时,推块45将夹爪46撑开;夹爪46外还套设有一复位橡胶圈47。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夹紧工件50,提高了并行插针设备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并行插针设备显著地提高了工件容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还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稳定性高等优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生产线体,包括实施例一的并行插针设备。其中,并行插针设备的上游设备与上料组件30对接,并行插针设备的下游设备与下料组件10对接,且上游设备向并行插针设备输入的是装有工件50的载料盒,并行插针设备向下游设备输出的是装有工件50的下料盒,其中载料盒与下料盒的结构不同,以匹配上游设备及下游设备。实施例一中叙述了关于并行插针设备的具体结构及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生产线体引用了该结构,同样具有该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生产线体具有生产效率高的特点,还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稳定性高等优点。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组件(10)、流转组件(20)、多组上料组件(30),所述上料组件(30)设置于所述下料组件(10)的一侧,且所述上料组件(30)与所述下料组件(10)的输送方向平行;
所述流转组件(20)沿所述输送方向设置于多组所述上料组件(30)的一端,用于在多组所述上料组件(30)之间流转工件(50);
所述下料组件(10)及多组所述上料组件(30)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将工件(50)从所述上料组件(30)夹取至所述下料组件(10)中的上下料夹取组件(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30)包括上料电机(31)、上料传动组件(32)及上料传送带单元(33),所述上料电机(31)能通过所述上料传动组件(32)驱动所述上料传送带单元(33)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传送带单元(33)的数量为两根且间隔设置,用于承载工件(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10)包括下料电机(11)、下料传送带单元(12)、治具安装板(13)及固定于机架上的滑轨(14);
所述下料电机(11)能驱动所述下料传送带单元(12)移动,所述治具安装板(13)安装于所述下料传送带单元(12)上,且所述治具安装板(13)与所述滑轨(14)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传送带单元(12)的转轴线垂直于所述治具安装板(13)所在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30)的数量为两组;
所述流转组件(20)包括上料流转气缸(21)、升降气缸(22)及夹爪气缸(23);
所述上料流转气缸(21)设置于所述上料组件(30)的一侧,所述升降气缸(22)安装于所述上料流转气缸(21)的移动端上,所述夹爪气缸(23)安装于所述升降气缸(22)的升降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组件(20)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料组件(30)的两端;
其中,最靠近所述下料组件(10)的所述上料组件(30)还包括定位组件(34),所述定位组件(34)用于定位工件(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夹取组件(40)包括水平移动单元(41)、纵向移动单元(42)及夹取组件;所述纵向移动单元(42)安装于所述水平移动单元(41)的移动端上,所述夹取组件安装于所述纵向移动单元(42)的升降端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纵向移动单元(42)的升降端上的夹取气缸(43)和夹取底座(44);
所述夹取气缸(4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推块(45),所述夹取底座(44)上安装有配置一开口(461)的夹爪(46),所述推块(45)设置于所述开口(461)内,且当所述夹取气缸(43)的伸缩端推出时,所述推块(45)将所述夹爪(46)撑开;所述夹爪(46)外还套设有一复位橡胶圈(47)。
10.一种生产线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并行插针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23860.9U CN216971168U (zh) | 2022-02-17 | 2022-02-17 | 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23860.9U CN216971168U (zh) | 2022-02-17 | 2022-02-17 | 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71168U true CN216971168U (zh) | 2022-07-15 |
Family
ID=82353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323860.9U Active CN216971168U (zh) | 2022-02-17 | 2022-02-17 | 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71168U (zh) |
-
2022
- 2022-02-17 CN CN202220323860.9U patent/CN2169711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088340U (zh) | 一种点胶机自动上下料机构 | |
CN110937402A (zh) | 一种自动摆盘设备 | |
CN113120304A (zh) | 一种注塑车间自动摆盘设备 | |
CN110775625A (zh) | 一种杆件装模设备 | |
CN216971168U (zh) | 一种并行插针设备及生产线体 | |
CN110439894A (zh) | 一种铅酸蓄电池铸焊用全自动供给装置 | |
CN109748104A (zh) | 一种双工位聚合物锂电池上料方法 | |
CN109720855A (zh) | 一种led元件的整体搬运装置及方法 | |
CN210619578U (zh) | 一种用于smt料盘加工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 |
CN212189819U (zh) | 一种自动浸涂机 | |
CN210162754U (zh) | 一种自动组合装置 | |
CN107309567B (zh) | 一种用于实现电池换向焊接的焊接装置 | |
CN111453347A (zh) | 防倾斜逐一上料机构及其套筒加工设备 | |
CN215707447U (zh) | 一种注塑车间自动摆盘设备 | |
CN214569054U (zh) | 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 |
CN217673572U (zh) | 物品传送设备 | |
CN216686473U (zh) | 一种电池运送机构 | |
CN215515732U (zh) | 一种机械手上下料装置 | |
CN216271544U (zh) | 一种新型电池片分选系统 | |
CN210162763U (zh) | 一种自动合模装置 | |
CN113798804B (zh) | 一种小件弹片精密组装焊接测试生产设备 | |
CN212387272U (zh) | 下料装置及卷绕设备 | |
CN111001935B (zh) | 汽车变速箱齿轮总成全自动压装焊接装备 | |
CN215624600U (zh) | 一种高效率的治具自动分盘及收盘装置 | |
CN210449946U (zh) | 一种晶圆测试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