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1650U - 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1650U
CN216941650U CN202220561050.7U CN202220561050U CN216941650U CN 216941650 U CN216941650 U CN 216941650U CN 202220561050 U CN202220561050 U CN 202220561050U CN 216941650 U CN216941650 U CN 216941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groove
plate
temperature control
control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610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ohongj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mingxin Precision Plastic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mingxin Precision Plastic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mingxin Precision Plastic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610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1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1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1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上模,所述上模的内部开设有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两侧开设有贴合槽,所述贴合槽的内部贴合有热喷嘴,所述热喷嘴的一端连接有温控箱,所述温控箱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机构。该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通过热喷嘴和温控箱的设置,其中温控箱能够对注塑材料进行加热和融化,经由热喷嘴将注塑材料注入模具内部,避免了注塑材料在注塑通道内部凝结,降低了注塑材料的损耗,并且通过连接机构的设置,第一弹簧能够通过活动杆带动卡块在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便于卡块的一端与下模形成卡合,有利于对上模与下模进行紧密的贴合,提高了塑胶模具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而热流道技术能够防止注塑通道内的注塑材料产生凝固,降低了塑胶模具的消耗,故此,特别需要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
但是现有的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在对塑胶模具进行注塑的过程中,注塑材料在成型的过程中会在注塑通道的内部产生凝结,从而造成了注塑材料的浪费,同时在对成型塑胶进行取出的过程中,成型塑胶会粘接在模具内部,降低了成型塑胶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在对塑胶模具进行注塑的过程中,注塑材料在成型的过程中会在注塑通道的内部产生凝结,从而造成了注塑材料的浪费,同时在对成型塑胶进行取出的过程中,成型塑胶会粘接在模具内部,降低了成型塑胶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上模,所述上模的内部开设有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两侧开设有贴合槽,所述贴合槽的内部贴合有热喷嘴,所述热喷嘴的一端连接有温控箱,所述温控箱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上模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上模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贴合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模,所述下模的一侧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下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底板。
优选的,所述贴合槽的尺寸与热喷嘴的尺寸相吻合,所述热喷嘴和温控箱关于上模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通孔和固定螺栓,所述温控箱的一侧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贯穿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与上模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块、连接板、滑槽、定位板、活动杆、第一弹簧和卡块,所述上模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镶嵌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侧贴合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表面缠绕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焊接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通过第一弹簧与定位板构成伸缩结构,所述卡块的尺寸与滑槽的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伸缩槽、活动块、固定板、连接杆、贴合块、底槽和第二弹簧,所述下模的内部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贴合块,所述成型槽的底部开设有底槽,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焊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贴合块的尺寸与底槽的尺寸相吻合,所述第二弹簧设置有两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通过热喷嘴和温控箱的设置,其中温控箱能够对注塑材料进行加热和融化,经由热喷嘴将注塑材料注入模具内部,避免了注塑材料在注塑通道内部凝结,降低了注塑材料的损耗,并且通过连接机构的设置,第一弹簧能够通过活动杆带动卡块在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便于卡块的一端与下模形成卡合,有利于对上模与下模进行紧密的贴合,提高了塑胶模具的密封效果,同时通过顶出机构的设置,第二弹簧能够推动固定板和连接杆以及贴合块进行上升,从而便于对成型槽内部的成型塑胶进行顶出,避免成型塑胶与模具之间产生粘接,提高了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机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出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板;2、上模;3、成型槽;4、贴合槽;5、热喷嘴;6、温控箱;7、安装机构;701、安装板;702、通孔;703、固定螺栓;8、连接机构;801、固定块;802、连接板;803、滑槽;804、定位板;805、活动杆; 806、第一弹簧;807、卡块;9、限位孔;10、限位杆;11、下模;12、顶出机构;1201、伸缩槽;1202、活动块;1203、固定板;1204、连接杆;1205、贴合块;1206、底槽;1207、第二弹簧;1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包括顶板1,顶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上模2,上模2的内部开设有成型槽3,成型槽3的两侧开设有贴合槽4,贴合槽4的内部贴合有热喷嘴5,热喷嘴5的一端连接有温控箱6,温控箱6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机构7,上模2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机构8,上模2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9,限位孔9的内部贴合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模11,下模11的一侧设置有顶出机构12,下模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底板13。
进一步的,贴合槽4的尺寸与热喷嘴5的尺寸相吻合,热喷嘴5和温控箱6关于上模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通过贴合槽4、热喷嘴5、温控箱6的设置,其中温控箱6能够对注入的注塑材料进行加热,避免注塑材料出现凝固,而热喷嘴5也能够避免注塑材料在注塑的过程中出现凝固,有利于防止注塑材料凝固后产生浪费。
进一步的,安装机构7包括安装板701、通孔702和固定螺栓703,温控箱6的一侧焊接有安装板701,安装板70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702,通孔702 的内部贯穿有固定螺栓703,固定螺栓703的一端与上模2螺纹连接,通过安装板701、通孔702和固定螺栓703的设置,其中固定螺栓703能够通过通孔 702贯穿安装板701后与上模2进行固定连接,从而便于对安装板701和温控箱6进行固定,提高了温控箱6安装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连接机构8包括固定块801、连接板802、滑槽803、定位板 804、活动杆805、第一弹簧806和卡块807,上模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801,固定块801的内部镶嵌有连接板802,连接板802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滑槽803,滑槽803的一侧贴合有定位板804,定位板804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杆805,活动杆805的一端表面缠绕有第一弹簧806,活动杆805的另一端焊接有卡块807,通过固定块801、连接板802、滑槽803、定位板804、活动杆 805、第一弹簧806和卡块807的设置,其中第一弹簧806能够通过定位板804 带动活动杆805进行滑动,从而便于活动杆805带动卡块807在滑槽803的内部进行滑动,有利于卡块807与下模11形成错位卡合,提高了上模2与下模11对接工作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进一步的,活动杆805通过第一弹簧806与定位板804构成伸缩结构,卡块807的尺寸与滑槽803的尺寸相吻合,通过滑槽803和卡块807的设置,其中滑槽803能够对卡块807的滑动进行限位,避免卡块807在滑动的过程中产生晃动,提高了卡块807与下模11之间卡合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顶出机构12包括伸缩槽1201、活动块1202、固定板1203、连接杆1204、贴合块1205、底槽1206和第二弹簧1207,下模11的内部开设有伸缩槽1201,伸缩槽12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202,活动块1202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板1203,固定板1203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杆1204,连接杆12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贴合块1205,成型槽3的底部开设有底槽1206,固定板1203的另一侧焊接有第二弹簧1207,通过伸缩槽1201、活动块1202、固定板1203、连接杆1204、贴合块1205、底槽1206和第二弹簧1207的设置,其中第二弹簧1207能够通过固定板1203推动活动块1202在伸缩槽1201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便于带动连接杆1204和贴合块1205进行上升,有利于贴合块1205对成型槽3内部的成型塑胶进行出料工作,避免成型塑胶与模具产生粘接。
进一步的,贴合块1205的尺寸与底槽1206的尺寸相吻合,第二弹簧1207 设置有两组,通过贴合块1205和底槽1206的设置,其中贴合块1205和底槽 1206的贴合连接能够防止注塑材料从底槽1206出产生泄露,提高了模具的密封效果。
工作原理:首先启动外部电源,当需要对上模2与下模11进行对接时,将上模2内部开设的限位孔9与限位杆10进行对接,接着通过对顶板1的推动带动上模2与下模11进行贴合,同时也会带动固定块801和连接板802与下模11进行连接,接着第一弹簧806会通过定位板804带动活动杆805进行滑动,使得活动杆805带动卡块807在滑槽803的内部进行滑动,直至卡块807的一端与下模11形成卡合,从而完成对上模2与下模11的对接和固定工作,而在对接的过程中上模2会对活动块1202进行挤压,使得活动块1202 在伸缩槽1201的内部进行滑动,并通过固定板1203和连接杆1204带动贴合块1205与底槽1206贴合连接,当需要对模具内部进行注塑时,将注塑材料注入温控箱6内部,使得温控箱6对注塑材料进行加热,接着通过热喷嘴5 将注塑材料注入成型槽3的内部,从而完成注塑工作,而固定螺栓703能够通过通孔702贯穿安装板701与上模2进行固定连接,从而便于对温控箱6 进行固定工作,当需要脱模时,通过对活动杆805的拉动带动卡块807与下模11进行卡合分离,接着接可以对上模2与下模11进行分离工作,接着第二弹簧1207会对固定板1203进行推动,使得固定板1203带动活动块1202 在伸缩槽1201的内部进行滑动,同时通过连接杆1204带动贴合块1205进行上升,从而便于对成型槽3内部的成型塑胶进行出料工作,这样就完成了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上模(2),所述上模(2)的内部开设有成型槽(3),所述成型槽(3)的两侧开设有贴合槽(4),所述贴合槽(4)的内部贴合有热喷嘴(5),所述热喷嘴(5)的一端连接有温控箱(6),所述温控箱(6)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机构(7),所述上模(2)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机构(8),所述上模(2)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9),所述限位孔(9)的内部贴合有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模(11),所述下模(11)的一侧设置有顶出机构(12),所述下模(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底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槽(4)的尺寸与热喷嘴(5)的尺寸相吻合,所述热喷嘴(5)和温控箱(6)关于上模(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7)包括安装板(701)、通孔(702)和固定螺栓(703),所述温控箱(6)的一侧焊接有安装板(701),所述安装板(70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702),所述通孔(702)的内部贯穿有固定螺栓(703),所述固定螺栓(703)的一端与上模(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8)包括固定块(801)、连接板(802)、滑槽(803)、定位板(804)、活动杆(805)、第一弹簧(806)和卡块(807),所述上模(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801),所述固定块(801)的内部镶嵌有连接板(802),所述连接板(802)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滑槽(803),所述滑槽(803)的一侧贴合有定位板(804),所述定位板(804)的内部贯穿有活动杆(805),所述活动杆(805)的一端表面缠绕有第一弹簧(806),所述活动杆(805)的另一端焊接有卡块(8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805)通过第一弹簧(806)与定位板(804)构成伸缩结构,所述卡块(807)的尺寸与滑槽(803)的尺寸相吻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12)包括伸缩槽(1201)、活动块(1202)、固定板(1203)、连接杆(1204)、贴合块(1205)、底槽(1206)和第二弹簧(1207),所述下模(11)的内部开设有伸缩槽(1201),所述伸缩槽(12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202),所述活动块(1202)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固定板(1203),所述固定板(1203)的一侧焊接有连接杆(1204),所述连接杆(12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贴合块(1205),所述成型槽(3)的底部开设有底槽(1206),所述固定板(1203)的另一侧焊接有第二弹簧(12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块(1205)的尺寸与底槽(1206)的尺寸相吻合,所述第二弹簧(1207)设置有两组。
CN202220561050.7U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 Active CN216941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1050.7U CN216941650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1050.7U CN216941650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1650U true CN216941650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94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61050.7U Active CN216941650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16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5682B (zh) 注塑模具
CN212736885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15847730B (zh) 一种汽车塑料配件的高效注塑装置及其注塑工艺
CN216941650U (zh) 一种基于热流道技术加工的塑胶模具
CN212352772U (zh) 一种新型自动分模的模具
CN107901344A (zh) 一种快速高效脱模的注塑模具及其注塑方法
CN203317628U (zh) 一种有机玻璃垂直浇注模
CN216267413U (zh)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弹性脱模结构
CN210061840U (zh) 一种背光车载及工控胶框零流道水口模具
CN104708765A (zh) 汽车小灯罩的模具
CN211307194U (zh) 一种高效快捷注塑模具
CN209350805U (zh) 一种可自动切水口的模具
CN207931021U (zh) 滑块四面全方位抽芯注塑模具
CN205705166U (zh) 一种高精度卧式计算机键盘注塑机
CN222590544U (zh) 一种夜光玩具生产用注塑熔融装置
CN219522898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20482495U (zh) 一种鞋底面注塑用模具
CN220883278U (zh) 一种塑木板压制成型装置
CN221518525U (zh) 一种团装树脂环保挤压成型装置
CN220995346U (zh) 储物罐的注塑模具
CN220923086U (zh) 一种橡胶板三板模
CN211968306U (zh) 一种注塑模具无伤脱模机构
CN219543898U (zh) 一种双刀片联动式双色注塑成型模具
CN217621885U (zh) 一种车灯罩生产用注塑快速冷却的模具
CN217123882U (zh) 一种便于更换注塑模具的全电动注塑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628

Address after: 518000, 601L, Building B, Zhongshen Garden, No. 2010 Caitian Road, Fushan Community,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ongzexing Tra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3rd floor, building 1, 1st floor, building 2, No. 1-1 Dawan Road, Dakang community, He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imingxin precision plastic mould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224

Address after: Room 608, Building A, Tianyue Times Square, No. 35 Shiyaling Road, Danzhutou Community, Nanw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14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aohongji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601L, Building B, Zhongshen Garden, No. 2010 Caitian Road, Fushan Community,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ongzexing Tra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