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8726U - 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8726U
CN216918726U CN202123153900.4U CN202123153900U CN216918726U CN 216918726 U CN216918726 U CN 216918726U CN 202123153900 U CN202123153900 U CN 202123153900U CN 216918726 U CN216918726 U CN 216918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ixing
precipitation
sludge
stri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39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歉
於胜洪
唐佳佳
王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apital Jia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apital Jia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apital Jia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apital Jia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539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8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8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8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沉淀分离槽,沉淀分离槽中包括混合反应区、集泥区、挡水沉淀板和清水区,所述混合反应区内设有进水管、混药管、加药管和连续供气管,进水管穿过沉淀分离槽与混药管的一端连接,混药管中设置有多个折流片,每一折流片与混药管之间呈锐角设置,连续供气管的一端与气提混合段连接,气提混合段的底部设置有清污口,所述集泥区内设有集泥斗、气提吸泥口、气提排泥管、异径回泥管、间歇性供气管和外排泥管。通过提供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大大减少动力设施,减少投资,运行简便,运行效率高,能耗小,日常维护工作量少。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分散污水处理的需求逐渐加大,在此细分领域中,污水处理装置逐渐小型化,常规水处理工艺段中均涉及加药絮凝沉淀。
对于日处理水量较大的处理厂站,如日处理水量1000m3/d以上的规模的,通常采用机械动力搅拌混药沉淀的装置,常采用不同的搅拌速度梯度的桨叶式搅拌机和框式搅拌机,实现絮凝剂和待澄清水之间的混合反应,对于大中型混凝沉淀装置,通常安装流程较复杂,动力设施较多,运行时需要较大的功耗,且投资较大,运行操作和后续维护较复杂。
对于日处理水量较小的处理厂站,通常采用静态管道混合器或采用多级动力搅拌混药进行混药的絮凝沉淀装置,而静态管道混合器,虽简单方便,投资少,但需要保证水在管道内具有一定的流速,且经过管道混合器后的水头损失较大,经过管道混合器后,药剂反应并不十分充分,没有进一步絮凝反应,经常发生进入沉淀段后才进行絮凝,影响沉淀效果,而采用多级动力搅拌混药,需要较大的搅拌动力,维护操作较复杂,综合运行费用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处理厂站通常动力设施较多,运行时需要较大的功耗,且投资较大,运行操作和后续维护较复杂,综合运行费用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包括沉淀分离槽,沉淀分离槽中包括混合反应区、集泥区、挡水沉淀板和清水区;
所述混合反应区内设有进水管、混药管、加药管和连续供气管,进水管穿过沉淀分离槽与混药管的一端连接,混药管中设置有多个折流片,每一折流片与混药管之间呈锐角设置,连续供气管的一端与气提混合段连接,气提混合段的底部设置有清污口;
所述集泥区内设有集泥斗、气提吸泥口、气提排泥管、异径回泥管、间歇性供气管和外排泥管,集泥斗设置在沉淀分离槽的底部,气提排泥管靠近集泥斗的一端与气提吸泥口连接,间歇性供气管穿过沉淀分离槽后设置在气提排泥管中,外排泥管和异径排泥管分别设置在气提排泥管的两侧;
所述清水区内设有三角溢流堰出水槽,三角溢流堰出水槽的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混药管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支架。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挡水沉淀板的水平呈142°夹角。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集泥斗与沉淀分离槽的底部呈52°夹角。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进水管和混药管之间、混药管和气提混合段之间均设置有三通管,异径回泥管、气提排泥管和外排泥管之间设置有四通管。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清污口上可拆卸设置有堵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微型水处理的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外接水泵动力进水,也可以重力自流进水,水头损失小,并与气提混合、泥水分离和气提排泥等有机结合在一起,大大减少动力设施,减少投资,运行简便,运行效率高,能耗小,日常维护工作量少。
2、混药管中设置有多个折流片,且每一折流片与混药管之间呈锐角设置,通过折流片交替扩大混药管内的过流通径,实现药剂与进水充分混合。
3、在气提混合段的底部设有清污口,清污口上设有堵头,可定期拧开连接的堵头实现混药管内的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沉淀分离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混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淀分离槽;2、混合反应区;21、进水管;211、进水口;22、混药管;221、折流段;222、气提混合段;23、加药管;231、加药口;24、供气口;25、清污口;26、连续供气管;27、第一三通管;28、第二三通管;29、固定支架;3、集泥区;31、集泥斗;32、气提吸泥口;33、气提排泥管;34、异径回泥管;35、间歇性供气管;36、外排泥管;37、四通管;4、挡水沉淀板;5、清水区;51、三角溢流堰出水槽;5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包括沉淀分离槽1,沉淀分离槽1中包括混合反应区2、集泥区3、挡水沉淀板4和清水区5。
混合反应区2内设有进水管21、混药管22、加药管23和连续供气管26,进水管21穿过沉淀分离槽1与混药管22的上端连接,进水管21包括进水口211。气提混合段222和折流段221之间设置有第一三通管27,进水管21和混药管22通过第一三通管27连通,第一三通管27的另一端设置有加药管23,加药管23包括加药口231,加药管23穿过沉淀分离槽1后与第一三通管27连接。
混药管22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支架29,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29的数量为两个。固定支架29的一端与沉淀分离槽1焊接,另一端与混药管22连接,混药管22通过固定支架29固定在沉淀分离槽1内。
混药管22包括折流段221和气提混合段222,混药管22中设置有多个折流片形成折流段221,折流片均匀对称地分布于混药管22内,每一折流片均向下倾斜45°。折流段221和气提混合段222之间设置有第二三通管28,气提混合段222的一侧设置有供气口24,供气口24上设置有连续供气管26。气提混合段222的底部还设置有清污口25,清污口25设置在第二三通管28的另一端,清污口25上螺纹连接有堵头。
集泥区3内设有集泥斗31、气提吸泥口32、气提排泥管33、异径回泥管34、间歇性供气管35和外排泥管36。
集泥斗31设置在沉淀分离槽1的底部,集泥斗31与沉淀分离槽1的底部呈52°夹角。
气提排泥管33靠近集泥斗31的一端与气提吸泥口32连接,气提吸泥口32的纵截面为等腰梯形。
气提排泥管33的顶端设置有四通管37,间歇性供气管35穿过沉淀分离槽1后设置在气提排泥管33中且延伸至气提吸泥口32处,外排泥管36和异径排泥管分别设置在四通管37两侧。
清水区5和混合反应区2之间设置有挡水沉淀板4,挡水沉淀板4的顶端与沉淀分离槽1的顶部焊接,底端呈142°夹角。
清水区5内设有三角溢流堰出水槽51,三角溢流堰出水槽51的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52。
工作原理:
原水通过进水口211进入混药管22,由加药管23加药口231将絮凝药剂滴加到混药管22内,并与进水口211进入的原水接触混合,絮凝药剂与原水混合后顺着水流向下进入混药管22的折流段221,通过折流片交替扩大混药管22内的过流通径,实现药剂与原水充分混合,在经过折流片后自流到气提混合段222。
通过供气口24向混药管22的气提混合段222内连续供气,将气体混合段内的水流气提向上,使得气提混合段222内的药剂与水流进一步混合反应形成絮凝混合液,经气提后的絮凝混合液从气提出水口52流出。
从气提出水口52流出的絮凝混合液在混合反应区2进一步发生絮凝成团反应,细小的絮凝颗粒体逐渐增大为大粒径的污泥体,较大的絮凝污泥体发生成层反应逐渐沉淀到装置底部的集泥区3,集泥斗31两侧的倾斜状设置,使得絮凝污泥体沉积在集泥斗31上后滑落并聚集到集泥斗31的底部,在集泥区3进一步压缩絮凝污泥。
间歇性供气管35与带压气源连接,间歇性地通入带压气体,使得气提排泥管33内形成气提作用,在气提作用下,集泥区3的絮凝污泥体向气提吸泥口32,气提排泥管33内的絮泥污泥体大部分从外排泥口流到外部的污泥贮存槽中,部分从异径回泥口处流到混合反应区2,在混合反应区2较大水流流速状态下,发生解絮凝,絮凝污泥体重新解散成较多细小的颗粒体,并与从气提出水口52处流出的细小颗粒体碰撞、聚集,絮凝污泥体中部分反应不充分的药剂与泥水再次发生反应,絮凝污泥体中的药剂得以充分反应,在与细小颗粒体碰撞过程中,加速水中细小颗粒物的絮凝成团和成层沉淀,一起沉淀到集泥区3。
在混合反应区2絮凝沉淀和泥水分离后,上清液进入清水区5,上清液中部分细小的颗粒物继续发生沉淀,并沉积在挡水沉淀板4上滑落到集泥区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包括沉淀分离槽(1),其特征在于,沉淀分离槽(1)中包括混合反应区(2)、集泥区(3)、挡水沉淀板(4)和清水区(5);
所述混合反应区(2)内设有进水管(21)、混药管(22)、加药管(23)和连续供气管(26),进水管(21)穿过沉淀分离槽(1)与药管连接,混药管(22)中设置有多个折流片,每一折流片与混药管(22)之间呈锐角设置,连续供气管(26)的一端与气提混合段(222)连接,气提混合段(222)的底部设置有清污口(25);
所述集泥区(3)内设有集泥斗(31)、气提吸泥口(32)、气提排泥管(33)、异径回泥管(34)、间歇性供气管(35)和外排泥管(36),集泥斗(31)设置在沉淀分离槽(1)的底部,气提排泥管(33)靠近集泥斗(31)的一端与气提吸泥口(32)连接,间歇性供气管(35)穿过沉淀分离槽(1)后设置在气提排泥管(33)中,外排泥管(36)和异径排泥管分别设置在气提排泥管(33)的两侧;
所述清水区(5)内设有三角溢流堰出水槽(51),三角溢流堰出水槽(51)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管(22)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支架(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沉淀板(4)的水平呈142°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斗(31)与沉淀分离槽(1)的底部呈52°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1)和混药管(22)之间、混药管(22)和气提混合段(222)之间均设置有三通管,异径回泥管(34)、气提排泥管(33)和外排泥管(36)之间设置有四通管(3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污口(25)上可拆卸设置有堵头。
CN202123153900.4U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 Active CN216918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3900.4U CN216918726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3900.4U CN216918726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8726U true CN216918726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52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3900.4U Active CN216918726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8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36459A1 (zh) 一种水处理用竖流式沉淀与气浮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0026123A (zh) 一种絮凝药剂定量溶解及均匀混合添加系统
CN109928542A (zh) 一种实现磷酸铵镁高效结晶及固液分离的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117285139B (zh) 一种基于微管流化的低浓度含氟废水深度除氟装置
CN110025988B (zh) 一种三段底流排料的煤泥水浓缩处理系统
CN107445266A (zh) 一种气液流化强化鸟粪石结晶成粒装置
CN206395896U (zh) 污水处理沉淀反应器
CN216918726U (zh) 一种采用气提混合搅拌的絮凝沉淀装置
CN208717037U (zh) 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
CN216918723U (zh) 一种集成加药设备的小型混凝沉淀装置
CN216737704U (zh) 水平管沉淀池
CN110025989A (zh) 一种具有三段排料口的无耙浓缩机
CN206927676U (zh) 一种煤泥回流混凝沉淀设备
CN205700574U (zh) 用于废水处理的旋流和紊流反应装置
CN210457903U (zh) 一种污泥沉降池
CN212102313U (zh) 一种用于公路施工的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213060598U (zh) 一种城市污泥重金属处理系统
CN111498993B (zh) 集约式升流一体化反应器及其反应控制系统
CN210620462U (zh) 一种水处理用竖流式沉淀与气浮装置
CN207024714U (zh) 一种切向入流式深锥浓缩机系统
CN221522261U (zh) 一种多级流化混絮凝的废水处理设备
CN220467687U (zh) 一种加炭高效一体化沉淀池
CN206538286U (zh) 一种一体化小排量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15517142U (zh) 一种新型污泥浓缩一体化设备
CN212954457U (zh) 一种水处理用加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