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3842U - 滑动式夹持工装 - Google Patents

滑动式夹持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3842U
CN216883842U CN202220208734.9U CN202220208734U CN216883842U CN 216883842 U CN216883842 U CN 216883842U CN 202220208734 U CN202220208734 U CN 202220208734U CN 216883842 U CN216883842 U CN 2168838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e gripping
frame
block
seat
gripping sub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087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林兵
叶康杰
陈家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Hongyi Fra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Hongyi Fra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Hongyi Fra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Hongyi Fra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087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38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38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38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滑动式夹持工装,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顶部夹持组件、侧边夹持组件、基础夹持组件和辅助夹持组件,车架包括上部、下部和两个侧部,所述顶部夹持组件用于夹持车架的上部,所述侧边夹持组件用于夹持车架的两个侧部,上部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侧部上,两个侧部的底端均抵接在下部上,下部包括第一管和两个第一杆,两个侧部的底端抵接在第一管上,所述基础夹持组件用于夹持第一管,所述辅助夹持组件用于抵紧车架下部的两个第一杆以提高夹紧稳定性。首先基础夹持组件对下部进行夹持,同时侧部抵接在第一管上,然后辅助夹持组件也抵紧两个第一杆,能够使下部受到比较均匀的抵紧力,从而提高夹持工装夹持车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滑动式夹持工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夹持工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滑动式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车架也称大架。机动车的基体,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车辆的载荷和从车轮传来的冲击。
相关技术的夹持工装如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15以及设置在工作台15上的夹持机构1,夹持机构1包括顶部夹持组件12和侧边夹持组件13,车架2包括上部21、下部22和两个侧部23,顶部夹持组件12用于夹持车架2的上部21,侧边夹持组件13用于夹持车架2的两个侧部23,当夹持机构1夹持固定车架2后,上部21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侧部23上,两个侧部23的底端抵接在下部22上,下部22放置在工作台15上并通过两个侧部23抵在工作台15上。
上述的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下部是通过抵接的方式被固定在工作台,当侧部与下部的抵接处出现打滑时,下部会发生偏移,降低夹持工装夹持车架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夹持工装夹持车架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滑动式夹持工装。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滑动式夹持工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滑动式夹持工装,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顶部夹持组件和侧边夹持组件,车架包括上部、下部和两个侧部,所述顶部夹持组件用于夹持车架的上部,所述侧边夹持组件用于夹持车架的两个侧部,当夹持机构夹持固定车架后,上部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侧部上,两个侧部的底端均抵接在下部上,下部包括第一管和两个第一杆,两个第一杆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管长度方向的两端,当夹持机构夹持固定车架后,两个侧部的底端抵接在第一管上,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基础夹持组件和辅助夹持组件,所述基础夹持组件用于夹持第一管,所述辅助夹持组件用于抵紧车架下部的两个第一杆以提高夹紧稳定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基础夹持组件对下部进行夹持,同时侧部抵接在第一管上,然后辅助夹持组件也抵紧两个第一杆,能够使下部受到比较均匀的抵紧力,从而提高夹持工装夹持车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辅助夹持组件滑动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辅助夹持组件的滑动路径沿靠近车架一侧至远离车架一侧来回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基础夹持组件车架下部时,辅助夹持组件能够滑动至远离基础夹持组件,能够减小辅助夹持组件对车架安装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辅助夹持组件的滑动方向,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朝向辅助夹持组件一侧伸出并固定在辅助夹持组件上,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所述辅助夹持组件能够对车架的下部进行压紧,当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时,所述辅助夹持组件远离车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缸能够控制辅助夹持组件的移动,同时当辅助夹持组件抵紧车架下部时,能够减小辅助夹持组件移动对车架下部稳定性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基础夹持组件包括驱动件二、第一定位块、两个第一抵紧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固定在工作台上,车架的下部上设有两个第一安装环,两个第一抵紧块均活动连接在工作台上且分别位于第一定位块的两侧,车架的下部安装时,两个第一安装环分别位于第一定位块的两侧,所述驱动件二驱动两个第一抵紧块分别将两个第一安装环抵紧在第一定位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下部时,先将下部移动至两个第一安装环分别位于第一定位块的两侧,然后使用驱动件二驱动两个第一抵紧块分别抵紧两个第一安装环,从而对下部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顶部夹持组件包括撑块、第二座和穿伸杆,车架上部上固定有两个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二座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穿伸杆穿伸并滑动连接在第二座上,所述撑块固定在第二座上,车架的上部安装时,两个第二安装环分别位于第二座的两侧且贴合在第二座上,所述穿伸杆穿伸并转动连接在两个安装环上以及第二座上,车架上部抵接在撑块上用于限制车架的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部夹持组件的使用方法为,先将车架上部的两个第二安装环移动至对准第二座的两侧,然后使用穿伸杆将两个第二安装环和第二座穿伸在一起,然后转动车架上部,使车架上部转动至抵接在撑块上,以此使车架上部处于适合安装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顶部夹持组件还包括驱动件三,所述第二座滑动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驱动件三驱动第二座滑动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二座的滑动路径沿远离下部一侧至靠近下部一侧来回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上架时,驱动件三驱动第二座滑动至远离下部,使上部与下部的安装互不影响,由于侧部的安装需要上部和下部的相互配合,此时驱动件三驱动第二座朝向下部一侧滑动至合适位置,使上部靠近下部设置,能够方便侧部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穿伸杆的其中一端固定有供手施力的施力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力杆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对穿伸杆进行拿取,从而方便上部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侧边夹持组件包括驱动件四和两个第二抵紧块,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二定位块,两个第二抵紧块均滑动连接在工作台上,两个第二抵紧块分别位于第二定位块的两侧,两个第二抵紧块相互正对的一侧侧面固定有第二插入块,侧部上开设有与第二插入块匹配的第二孔,当车架的两个侧部安装在上部以及下部时,两个侧部分别抵接在第二定位块的两侧,所述驱动件四驱动第二抵紧块朝向侧部一侧滑动至第二插入块插入对应第二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部安装时,先将侧部移动套设在上架上同时抵接在使侧部的底端抵接在下架上,此时侧部能够在上架以及下架上移动,操作人员移动侧部使两个侧部分别抵接在第二定位块的两侧,然后使用驱动件四驱动两个第二抵紧块分别将两个侧部抵紧在第二定位块上,此时来固定侧部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基础夹持组件和辅助夹持组件,首先基础夹持组件对下部进行夹持,同时侧部抵接在第一管上,然后辅助夹持组件也抵紧两个第一杆,能够使下部受到比较均匀的抵紧力,从而提高夹持工装夹持车架的稳定性;
通过在穿伸杆上设置施力杆,施力杆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对穿伸杆进行拿取,从而方便上部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车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基础夹持组件和辅助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抵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顶部夹持组件和侧边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夹持机构;11、基础夹持组件;111、第一座;112、第一抵紧块;1121、第一插入块;113、驱动件二;1131、第二气缸;114、第一定位块;12、顶部夹持组件;121、驱动件三;1211、第三气缸;122、撑块;123、第二座;1231、穿伸槽;124、竖块;125、穿伸杆;1251、施力杆;13、侧边夹持组件;131、驱动件四;1311、第四气缸;132、第四座;133、第二抵紧块;134、第二插入块;135、第二定位块;14、辅助夹持组件;141、第三座;142、压紧件;1421、压条;1422、拉杆;1423、第一块;1424、第二块;1425、弧形块;1426、弧形槽;143、第一气缸;15、工作台;2、车架;21、上部;211、第二安装环;22、下部;221、第一管;222、第一杆;223、第一安装环;23、侧部;231、第一孔;232、第二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滑动式夹持工装。
参照图2、图3,本实施例的滑动式夹持工装包括工作台15以及设置在工作台15上的夹持机构1,夹持机构1包括基础夹持组件11、顶部夹持组件12、侧边夹持组件13和辅助夹持组件14,车架2包括上部21、下部22和两个侧部23,基础夹持组件11用于夹持车架2的下部22,顶部夹持组件12用于夹持车架2的上部21,侧边夹持组件13用于夹持车架2的两个侧部23。下部22包括第一管221和两个第一杆222,两个第一杆222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第一管221外壁长度方向的两端,当夹持机构1夹持固定车架2后,上部21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侧部23上,两个侧部23的底端分别抵接在第一管221长度方向的两端,辅助夹持组件14用于将车架2下部22的两个第一杆222抵紧以提高夹紧稳定性。现将侧部23与下部22的抵接处称为焊接处,车架2拼装好后,操作人员使用外置焊枪对两个焊接处进行焊接。
参照图3、图4,基础夹持组件11包括驱动件二113、第一定位块114、两个第一抵紧块112和两个第一座111,两个第一座111分别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5顶面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定位块114固定在工作台15顶面上,第一定位块114位于两个第一座111之间,两个第一抵紧块112分别对应两个第一座111,第一抵紧块112沿平行于工作台15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对应第一座111上,驱动件二113驱动第一抵紧块112在对应第一座111上滑动。
参照图3、图4,驱动件二113包括两个第二气缸1131,两个第二气缸1131分别对应两个第一座111,第二气缸1131固定连接在对应第一座111远离另一个第一座111的一侧侧面上,第二气缸1131的输出轴穿伸过对应第一座111并固定连接在对应第一抵紧块112上。第一管221外壁远离两个第一杆222的一侧固定有两个第一安装环223,两个第一安装环223轴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管221的长度方向,两个第一抵紧块112相互正对的一侧侧面上固定有与第一安装环223匹配的第一插入块1121,第一座1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工作台15的长度方向,两个第一安装环223之间的距离大小等于第一座111的长度大小。
参照图3、图4,安装下部22时,操作人员将下部22移动至两个第一安装环223分别正对于第一定位块114的两侧,此时两个第一安装环223分别贴合在第一定位块114的两侧,然后操作人员驱动两个第二气缸1131的活塞杆伸出,然后再次调整下部22的位置,使两个第一插入块1121插入并抵紧在两个第一安装环223内,第一插入块1121与第一安装环223同轴设置,从而将下部22初步定位在工作台15上。
参照图2、图4,辅助夹持组件14位于基础夹持组件11的一侧,辅助夹持组件14包括第三座141和用于压紧两条第一杆222的压紧件142,第三座141沿平行于工作台15的宽度方向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5上,工作台15上固定有第一气缸143,第一气缸143的活塞杆朝向基础夹持组件11一侧伸出并固定在第三座141上,第一气缸143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三座141的滑动方向。当第一气缸143的活塞杆伸出时,压紧件142移动至靠近两个第一杆222并压紧第一杆222,当第一气缸143的活塞杆收缩时,压紧件142移动至远离下部22设置。
参照图4、图5,压紧件142包括压条1421、拉杆1422、第一块1423和两个第二块1424,第一块1423固定连接在第三座141上,第二块1424转动连接在第一块1423上,第二块1424转动的轴线方向平行于工作台15的长度方向,拉杆1422固定在第二块1424上并供操作人员推动或者拉动第二块1424,第一块1423顶面上开设有弧形槽1426,第二块1424上固定连接有弧形块1425,压条1421固定连接在第二块1424靠近车架2的一侧,压条14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工作台15的长度方向。
参照图4、图5,在基础夹持组件11夹持好第一管221后,驱动第一气缸143的活塞杆伸出,使压条1421移动至靠近第一杆222,然后操作人员朝向压条1421一侧推动拉杆1422,弧形块1425能够转动至抵紧在弧形槽1426内,从而带动压条1421朝向两条第一杆222一侧移动至抵紧在两条第一杆222上。
参照图2、图6,顶部夹持组件12位于车架2的一侧且位于两个第一座111之间,顶部夹持组件12包括驱动件三121、撑块122、第二座123和穿伸杆125,工作台15顶面上竖直固定有竖块124,第二座123沿平行于工作台15的宽度方向滑动连接在竖块124上,驱动件三121驱动第二座123在竖块124上滑动,驱动件三121为第三气缸1211,第三气缸1211位于第二座123远离车架2的一侧并固定连接在竖块124上,第三气缸1211的活塞杆朝向第二座123一侧伸出并固定连接在第二座123上,第三气缸1211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座123的移动方向。
参照图2、图6,上部21呈空心筒状设置,上部2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安装环211,两个第二安装环211分别分布在上部21长度方向的两端,撑块122固定在第二座123朝向辅助夹持组件14的一侧侧面上。穿伸杆125呈圆柱状设置,穿伸杆125长度方向的其中一端固定有供手施力的施力杆1251,穿伸杆125能够穿伸并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环211上,第二座123上开设有供穿伸杆125穿伸并活动连接的穿伸槽1231。
参照图2、图6,安装上部21时,先驱动第三气缸1211的活塞杆收缩,使第二座123远离下部22,然后操作人员将上部21移动至两个第二安装环211分别位于第二座123的两侧,使两个第二安装环211分别正对与穿伸槽1231,然后手持施力杆1251将穿伸杆125远离施力杆1251的一端依次穿过其中一个第二安装环211、穿伸槽1231和另一个第二安装环211。此时上部21能够在穿伸杆125上转动,撑块122始终位于上部21的下方,然后将上部21转动至抵接在撑块122上。最后再驱动第三气缸1211的活塞杆伸出,使上部21与下部22装配在一起,此时上部21的底端能够抵接在下部22的第一管221上。
参照图2、图6,侧边夹持组件13包括驱动件四131、两个第二抵紧块133和两个第四座132,两个第四座132均竖直固定在工作台15顶面上且分别位于上部21和下部22长度方向的两侧,两个第二抵紧块133分别对应两个第四座132,第二抵紧块133沿平行于工作台15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在对应第四座132上,驱动件四131驱动第二抵紧块133在对应第四座132上滑动。
参照图2、图6,驱动件四131为两个第四气缸1311,两个第四气缸1311分别对应两个第四座132,第四气缸1311固定连接在对应第四座132远离另一个第四座132的一侧侧面上,第四气缸1311的活塞杆穿伸过第四座132并固定连接在第二抵紧块133上。
参照图3、图6,侧部2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孔231和第二孔232,上部21能够垂直侧部23插入并滑动连接在第一孔231上,两个第二抵紧块133相互正对的一侧侧面上固定有与第二孔232匹配的第二插入块134。
参照图2、图6,工作台15顶面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块135,第二定位块135底端位于两个第一杆222之间,第二定位块135顶端位于上部21和下部22之间,第二定位块135用于供两个侧部23抵接并确定两个侧部23之前的距离。
参照图3、图6,安装两个侧部23前,需要先将下部22和上部21安装好,使上部21抵接在下部22上,然后操作人员拿取侧部23,将侧部23装配到上部21,使上部21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侧部23的第一孔231中,此时两个侧部23分别位于第二定位块135的两侧,同时侧部23能够在上部21上转动或者沿着上部21滑动。然后将两个侧部23分别朝向第二定位块135一侧移动至抵接在第二定位块135上,再驱动第四气缸1311的活塞杆伸出,使两个第二插入块134分别插入两个侧部23的第二孔232中,然后第二抵接块将侧部23抵紧在第二定位块135上,从而实现两个侧部23的固定安装,到此就实现了夹持机构1对整个车架2的固定安装。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滑动式夹持工装的实施原理为:基础夹持组件11用于夹持车架2的下部22,顶部夹持组件12用于夹持车架2上部21的第一管221,侧边夹持组件13用于夹持车架2的两个侧部23,辅助夹持组件14用于将车架2下部22的两个第一杆222抵紧以提高夹紧稳定性。车架2拼装好后,操作人员使用外置焊枪对上部21和下部22的焊接处进行焊接。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滑动式夹持工装,包括工作台(15)以及设置在工作台(15)上的夹持机构(1),所述夹持机构(1)包括顶部夹持组件(12)和侧边夹持组件(13),车架(2)包括上部(21)、下部(22)和两个侧部(23),所述顶部夹持组件(12)用于夹持车架(2)的上部(21),所述侧边夹持组件(13)用于夹持车架(2)的两个侧部(23),当夹持机构(1)夹持固定车架(2)后,上部(21)的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侧部(23)上,两个侧部(23)的底端均抵接在下部(22)上,其特征在于:下部(22)包括第一管(221)和两个第一杆(222),两个第一杆(222)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管(221)长度方向的两端,当夹持机构(1)夹持固定车架(2)后,两个侧部(23)的底端抵接在第一管(221)上,所述夹持机构(1)还包括基础夹持组件(11)和辅助夹持组件(14),所述基础夹持组件(11)用于夹持第一管(221),所述辅助夹持组件(14)用于抵紧车架(2)下部(22)的两个第一杆(222)以提高夹紧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夹持组件(14)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5)上,所述辅助夹持组件(14)的滑动路径沿靠近车架(2)一侧至远离车架(2)一侧来回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式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5)上固定有第一气缸(143),所述第一气缸(143)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辅助夹持组件(14)的滑动方向,所述第一气缸(143)的输出轴朝向辅助夹持组件(14)一侧伸出并固定在辅助夹持组件(14)上,当第一气缸(143)的活塞杆伸出时,所述辅助夹持组件(14)能够对车架(2)的下部(22)进行压紧,当第一气缸(143)的活塞杆收缩时,所述辅助夹持组件(14)远离车架(2)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夹持组件(11)包括驱动件二(113)、第一定位块(114)、两个第一抵紧块(112),所述第一定位块(114)固定在工作台(15)上,车架(2)的下部(22)上设有两个第一安装环(223),两个第一抵紧块(112)均活动连接在工作台(15)上且分别位于第一定位块(114)的两侧,车架(2)的下部(22)安装时,两个第一安装环(223)分别位于第一定位块(114)的两侧,所述驱动件二(113)驱动两个第一抵紧块(112)分别将两个第一安装环(223)抵紧在第一定位块(1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夹持组件(12)包括撑块(122)、第二座(123)和穿伸杆(125),车架(2)上部(21)上固定有两个第二安装环(211),所述第二座(123)设置在工作台(15)上,所述穿伸杆(125)穿伸并滑动连接在第二座(123)上,所述撑块(122)固定在第二座(123)上,车架(2)的上部(21)安装时,两个第二安装环(211)分别位于第二座(123)的两侧且贴合在第二座(123)上,所述穿伸杆(125)穿伸并转动连接在两个安装环上以及第二座(123)上,车架(2)上部(21)抵接在撑块(122)上用于限制车架(2)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式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夹持组件(12)还包括驱动件三(121),所述第二座(123)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5)上,所述驱动件三(121)驱动第二座(123)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5)上,所述第二座(123)的滑动路径沿远离下部(22)一侧至靠近下部(22)一侧来回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式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穿伸杆(125)的其中一端固定有供手施力的施力杆(12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夹持组件(13)包括驱动件四(131)和两个第二抵紧块(133),所述工作台(15)上设有第二定位块(135),两个第二抵紧块(133)均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5)上,两个第二抵紧块(133)分别位于第二定位块(135)的两侧,两个第二抵紧块(133)相互正对的一侧侧面固定有第二插入块(134),侧部(23)上开设有与第二插入块(134)匹配的第二孔(232),当车架(2)的两个侧部(23)安装在上部(21)以及下部(22)时,两个侧部(23)分别抵接在第二定位块(135)的两侧,所述驱动件四(131)驱动第二抵紧块(133)朝向侧部(23)一侧滑动至第二插入块(134)插入对应第二孔(232)中。
CN202220208734.9U 2022-01-25 2022-01-25 滑动式夹持工装 Active CN2168838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8734.9U CN216883842U (zh) 2022-01-25 2022-01-25 滑动式夹持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8734.9U CN216883842U (zh) 2022-01-25 2022-01-25 滑动式夹持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3842U true CN216883842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1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08734.9U Active CN216883842U (zh) 2022-01-25 2022-01-25 滑动式夹持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38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83842U (zh) 滑动式夹持工装
CN213380013U (zh) 一种用于固定电动车车架的焊接夹具
CN214770267U (zh) 一种汽车前桥工字梁双工位加工工装
CN215747464U (zh) 一种用于箱体焊接的工装
CN211840741U (zh) 一种汽车座椅快速组装治具
CN210756590U (zh) 动车组合座加工夹具
CN216882488U (zh) 高精度焊接装置
CN219336626U (zh) 一种焊接工装
CN108607905A (zh) 导向式新型弯管机
CN211162909U (zh) 抱爪式切削定位装置
CN218983782U (zh) 一种应用于自动焊接线上的油缸下支架工装
CN209754637U (zh) 一种商用车制动器钻孔夹具
CN219357983U (zh) 一种带有齿盘定位工装的钻孔机
CN219818920U (zh) 一种用于凸轮从动件精镗孔的夹具
CN217890066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双工位组合焊接设备
CN218426583U (zh) 一种金属顶梁焊接用辅助固定装置
CN214769893U (zh) 一种底架焊接装配时的工装夹具
CN217596299U (zh) 一种灯罩加工固定工装
CN214818135U (zh) 一种拉杆橡胶关节压装夹具
CN214518524U (zh) 一种工件用夹持工装焊接装置
CN217991565U (zh) 同步压装装配机构
CN211413943U (zh) 一种行星架加工用调解式定位夹具
CN216966727U (zh) 一种高效传动轴焊接机
CN218612012U (zh) 一种用于钢板切割锯床的夹具
CN219542191U (zh) 一种槽钢架焊接用工件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