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2404U - 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2404U
CN216852404U CN202220594456.5U CN202220594456U CN216852404U CN 216852404 U CN216852404 U CN 216852404U CN 202220594456 U CN202220594456 U CN 202220594456U CN 216852404 U CN216852404 U CN 2168524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heating
heat
radiator
wall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944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成良
高永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Zhuyu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Zhuyu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Zhuyu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Zhuyu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944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24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24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24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属于电热管技术领域。该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包括电热组件和散热组件。所述电热组件包括有热管、导热槽和散热器A,所述热管与所述导热槽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导热槽内填充有导热层,所述散热器A与所述导热槽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有风扇、变径管和散热器B,所述风扇与所述散热器B固定连接,所述变径管与所述散热器B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变径管一端朝向所述风扇,所述变径管另一端朝向所述散热器A,所述变径管与所述散热器A可拆卸式连接。在本申请中,散热组件可以更快的将电热组件的热量导出,提高了热管的散热效率,提高了热管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热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
背景技术
电热管是一种利用电热丝通电产生热能,对其它介质进行加热的电器,通常由管座和玻璃管体组成,玻璃管体内设置有电热丝。
电热管发出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导出,会导致自身温度过高,进而损坏,所以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电热管的散热速度,常规的做法是给电热管加上散热鳍片,以提高散热面积,然后将室温气流吹过鳍片进行散热,这种方式受室温影响较大,室温高时与电热管温差小,散热慢,室温低时与电热管温差大时,则散热效果尚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旨在改善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包括电热组件和散热组件。
电热组件包括有电热管、导热槽和散热器A,电热管与导热槽可拆卸式连接,导热槽内填充有导热层,散热器A与导热槽外壁固定连接,散热组件包括有风扇、变径管和散热器B,风扇与散热器B固定连接,变径管与散热器B内壁固定连接,变径管一端朝向风扇,变径管另一端朝向散热器A,变径管与散热器A可拆卸式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电热管位于导热槽内,电热管通过导热层与导热槽内壁贴合,以提高导热性能,这里导热层采用导热硅脂,具有成本低廉,导热性能和可靠性能好的优点,电热管散发的热量通过导热层传递到导热槽,进而传递给散热器A,同时,风扇吸收室温空气向变径管内鼓风,变径管为两头大,中间小的设置,气流从大端进入中间小的部分,会被压缩,气流温度上升并将热量通过散热器B散发出去,这里,风扇也同时向散热器B鼓风,对散热器B进行散热,需要说明的是,风扇大部分风力吹入变径管内,以供后续散热器A使用,而小部分风力吹入散热器A,气流压缩后温度小幅度上升,通过散热器B的散热,将压缩气流的温度向下压至接近室温,随后压缩气流进入大端,随着空间的增大,空气膨胀,温度降低至室温以下,然后吹过散热器A,可以更好的将电热管散发的热量吸走,最后,散热器A和散热器B加起来散发的热量略高于电热管的发热量,并且电热管的热量导出加快,提高了电热管的散热效率,提高了电热管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电热管包括有管座和管体,管体与管座固定连接,管座与导热槽内壁活动贴合。
在上述方案中,管体通常为玻璃外壳内部设置有电热丝,管座用于管体的安装固定以及对电热丝导电。
进一步的,管座外壁固定套有密封垫,管座通过密封垫与导热槽内壁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散热器A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锥,导流锥抵紧于管座。
在上述方案中,密封垫用于提高管座与导热槽之间的密封性,减少导热层的泄露,导流锥一方面引导变径管过来的气流进入散热器A,另一方便压在管座上,对管座形成进一步的固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导流锥通过多个连片与散热器A固定连接,连片迎风面积小,对气流影响很小。
进一步的,导热槽由两片半槽固定贴合而成。
在上述方案中,在生产时,先在两个半槽内填充导热硅脂,然后将电热管夹在中间,通过耐高温密封胶粘合,即可将电热管安装固定。
进一步的,散热器A包括有风管A和鳍片A,鳍片A均匀分布固定在风管A内壁,变径管与风管A螺接。
进一步的,风管A由两片半圆管固定贴合而成,所有鳍片A均与导热槽外壁均匀分布固定。
在上述方案中,鳍片A用于导热槽的散热,风管A用于引导气流流过鳍片A和保护鳍片A,在本实施例中,风管A和鳍片A分两部分分别固定在导热槽的两个半槽上,与导热槽一起安装粘合,形成一个整体,然后风管A再与变径管螺接,导流锥则压在管座上,完成连接安装。
进一步的,散热器B包括有风管B和鳍片B,鳍片B均匀分布固定在风管B内壁。
进一步的,所有鳍片B均与变径管外壁均匀分布固定,风扇与风管B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风管B侧壁贯穿开设有风口。
在上述方案中,风管B用于保护鳍片B和引导风扇吸入的气流准确流经所有鳍片B,这里,风扇大部分风力吹入变径管内,以供后续散热器A使用,而小部分风力吹入散热器A,在本实施例中,风口朝向四周,并不朝向散热器A,使得散热器A和散热器B分开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散热器A与变径管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散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电热组件;110-热管;111-管座;112-管体;120-导热槽;130-散热器A;131-风管A;132-鳍片A;140-导热层;150-导流锥;200-散热组件;210-风扇;220-变径管;230-散热器B;231-风管B;232-鳍片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包括电热组件100和散热组件200。
其中,散热组件200可以更快的将电热组件100的热量导出,提高了电热管110的散热效率,提高了电热管110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1至图4,电热组件100包括有电热管110、导热槽120和散热器A130,电热管110与导热槽120可拆卸式连接,导热槽120内填充有导热层140,散热器A130与导热槽120外壁固定连接,散热组件200包括有风扇210、变径管220和散热器B230,风扇210与散热器B230固定连接,变径管220与散热器B230内壁固定连接,变径管220一端朝向风扇210,变径管220另一端朝向散热器A130,变径管220与散热器A130可拆卸式连接。电热管110位于导热槽120内,电热管110通过导热层140与导热槽120内壁贴合,以提高导热性能,这里导热层140采用导热硅脂,具有成本低廉,导热性能和可靠性能好的优点,电热管110散发的热量通过导热层140传递到导热槽120,进而传递给散热器A130,同时,风扇210吸收室温空气向变径管220内鼓风,变径管220为两头大,中间小的设置,气流从大端进入中间小的部分,会被压缩,气流温度上升并将热量通过散热器B230散发出去,这里,风扇210也同时向散热器B230鼓风,对散热器B230进行散热,需要说明的是,风扇210大部分风力吹入变径管220内,以供后续散热器A130使用,而小部分风力吹入散热器A130,气流压缩后温度小幅度上升,通过散热器B230的散热,将压缩气流的温度向下压至接近室温,随后压缩气流进入大端,随着空间的增大,空气膨胀,温度降低至室温以下,然后吹过散热器A130,可以更好的将电热管110散发的热量吸走,最后,散热器A130和散热器B230加起来散发的热量略高于电热管110的发热量,并且电热管110的热量导出加快,提高了电热管110的散热效率,提高了电热管110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4,电热管110包括有管座111和管体112,管体112与管座111固定连接,管座111与导热槽120内壁活动贴合。管体112通常为玻璃外壳内部设置有电热丝,管座111用于管体112的安装固定以及对电热丝导电。
请参阅图1至图4,管座111外壁固定套有密封垫,管座111通过密封垫与导热槽120内壁过盈配合。散热器A130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锥150,导流锥150抵紧于管座111。密封垫用于提高管座111与导热槽120之间的密封性,减少导热层140的泄露,导流锥150一方面引导变径管220过来的气流进入散热器A130,另一方便压在管座111上,对管座111形成进一步的固定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导流锥150通过多个连片与散热器A130固定连接,连片迎风面积小,对气流影响很小。
导热槽120由两片半槽固定贴合而成。在生产时,先在两个半槽内填充导热硅脂,然后将电热管110夹在中间,通过耐高温密封胶粘合,即可将电热管110安装固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散热器A130包括有风管A131和鳍片A132,鳍片A132均匀分布固定在风管A131内壁,变径管220与风管A131螺接。风管A131由两片半圆管固定贴合而成,所有鳍片A132均与导热槽120外壁均匀分布固定。鳍片A132用于导热槽120的散热,风管A131用于引导气流流过鳍片A132和保护鳍片A132,在本实施例中,风管A131和鳍片A132分两部分分别固定在导热槽120的两个半槽上,与导热槽120一起安装粘合,形成一个整体,然后风管A131再与变径管220螺接,导流锥150则压在管座111上,完成连接安装。
请参阅图1至图4,散热器B230包括有风管B231和鳍片B232,鳍片B232均匀分布固定在风管B231内壁。所有鳍片B232均与变径管220外壁均匀分布固定,风扇210与风管B231内壁固定连接。风管B231侧壁贯穿开设有风口。风管B231用于保护鳍片B232和引导风扇210吸入的气流准确流经所有鳍片B232,这里,风扇210大部分风力吹入变径管220内,以供后续散热器A130使用,而小部分风力吹入散热器A130,在本实施例中,风口朝向四周,并不朝向散热器A130,使得散热器A130和散热器B230分开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该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的工作原理:电热管110位于导热槽120内,电热管110通过导热层140与导热槽120内壁贴合,以提高导热性能,这里导热层140采用导热硅脂,具有成本低廉,导热性能和可靠性能好的优点,电热管110散发的热量通过导热层140传递到导热槽120,进而传递给鳍片A132,同时,风扇210吸收室温空气向变径管220内鼓风,变径管220为两头大,中间小的设置,气流从大端进入中间小的部分,会被压缩,气流温度上升并将热量通过鳍片B232散发出去,这里,风扇210也同时向鳍片B232鼓风,对鳍片B232进行散热,气流压缩后温度小幅度上升,通过鳍片B232的散热,将压缩气流的温度向下压至接近室温,随后压缩气流进入大端,随着空间的增大,空气膨胀,温度降低至室温以下,然后吹过鳍片A132,可以更好的将电热管110散发的热量吸走,最后,散热器A130和散热器B230加起来散发的热量略高于电热管110的发热量,并且电热管110的热量导出加快,提高了电热管110的散热效率,提高了电热管110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电热管11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电热管11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热组件(100),所述电热组件(100)包括有电热管(110)、导热槽(120)和散热器A(130),所述电热管(110)与所述导热槽(120)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导热槽(120)内填充有导热层(140),所述散热器A(130)与所述导热槽(120)外壁固定连接;
散热组件(200),所述散热组件(200)包括有风扇(210)、变径管(220)和散热器B(230),所述风扇(210)与所述散热器B(230)固定连接,所述变径管(220)与所述散热器B(230)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变径管(220)一端朝向所述风扇(210),所述变径管(220)另一端朝向所述散热器A(130),所述变径管(220)与所述散热器A(130)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110)包括有管座(111)和管体(112),所述管体(112)与所述管座(111)固定连接,所述管座(111)与所述导热槽(120)内壁活动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111)外壁固定套有密封垫,所述管座(111)通过密封垫与所述导热槽(120)内壁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A(130)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流锥(150),所述导流锥(150)抵紧于所述管座(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槽(120)由两片半槽固定贴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A(130)包括有风管A(131)和鳍片A(132),所述鳍片A(132)均匀分布固定在所述风管A(131)内壁,所述变径管(220)与所述风管A(131)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A(131)由两片半圆管固定贴合而成,所有所述鳍片A(132)均与所述导热槽(120)外壁均匀分布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B(230)包括有风管B(231)和鳍片B(232),所述鳍片B(232)均匀分布固定在所述风管B(231)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鳍片B(232)均与所述变径管(220)外壁均匀分布固定,所述风扇(210)与所述风管B(231)内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B(231)侧壁贯穿开设有风口。
CN202220594456.5U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 Active CN2168524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94456.5U CN216852404U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94456.5U CN216852404U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2404U true CN216852404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7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94456.5U Active CN216852404U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24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99713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舞台灯
CN216852404U (zh) 一种电热管高效排风散热机构
CN206401770U (zh) 一种充气柜气室控制温升用散热器
CN209857420U (zh) 半导体制冷设备
CN212628953U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散热结构
CN205960484U (zh) 一种气体绝缘开关柜、开关柜气箱及气箱的传热系统
CN212565968U (zh) 一种油汀体及具有其的油汀
CN110475463B (zh) 无线通信监控布线箱
CN210075904U (zh) 一种基于循环风的散热装置
CN209165342U (zh) 一种新型导轨式led驱动电源
CN108401352A (zh) 一种x射线源循环冷却散热装置
CN210889481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元件的涵道式冷风扇
CN209196655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静音舞台灯
CN109884844B (zh) 一种荧光轮散热装置
CN221463785U (zh) 一种高散热型led光源板
CN208670973U (zh) 用于灯具的双鳍片式高效散热装置
CN210662526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led灯具
CN208300203U (zh) 微型密闭式机箱热交换器
CN220061880U (zh) 一种热辐射板管
CN218954830U (zh) 一种led灯的散热装置
CN210577106U (zh) 一种循环式散热型配电柜
CN218632406U (zh) 一种用于通信天线设备的散热结构
CN205450942U (zh) 一种太阳能笔记本散热器
CN215929726U (zh) 一种带对流散热的发热板
CN219534516U (zh) 半导体制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