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48676U - 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48676U CN216848676U CN202123037659.9U CN202123037659U CN216848676U CN 216848676 U CN216848676 U CN 216848676U CN 202123037659 U CN202123037659 U CN 202123037659U CN 216848676 U CN216848676 U CN 2168486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rod
- case
- face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41000681094 Zingel asper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包括机箱,机箱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安装杆端面固定连接有主板,主板表面贯穿开设有连接槽,机箱底端开设有出风口,机箱内壁下方固定连接有传热管,端面固定连接有风扇支座,风扇支座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散热鳍片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板,导热板顶端设置有盖板,盖板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杆,通过盖板、传热管、散热鳍片、铜管、导热板、伸缩杆、支撑杆、连接槽、安装杆和连接杆的配合,可以进风口处进入的灰尘会进入到主板底端,则不会影响CPU正常使用,长时间使用CPU上也不会进灰,进一步延长CPU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
背景技术
有一种具有下出风口结构的一体式电脑,侧面进风,底部出风才是科学的,因为周边的温度要比设备底部的温度低,设计成这样冷空气才能更好的降温,但是当设备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设备底部的温度随之升高,然后空气再送到机器内部时,空气的温度较高,从而导致降温效果有限,在设备散热出风进风的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对设备内部进行降温散热,并且主要是针对CPU进行散热,而在这过程中,CPU和主板要在机箱内部向下设置,侧面进风口会带入一定的灰尘,灰尘则会覆盖到CPU上,从而影响CPU的散热和降温,对此提出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安装杆端面固定连接有主板,所述主板表面贯穿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机箱底端开设有出风口,所述机箱内壁下方固定连接有传热管,端面固定连接有风扇支座,所述风扇支座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顶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与传热管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表面与连接槽滑动配合,所述伸缩杆尺寸与连接槽尺寸相匹配,所述主板顶端固定连接有CPU,并且CPU设置的位置于盖板下方。
优选的,所述风扇支座内部设置有马达,并且马达输出端设置有风扇,所述传热管远离连接杆端面与导热板和底板侧面固定连接,导热板和传热管均为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优选的,所述机箱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设备杆,所述设备杆端面与传热管固定连接,所述设备杆侧面固定连接有铜管,所述铜管与设备杆水平方向呈一字排列设置,其设备主要物理散热方式为通过散热鳍片和底部出风口,将热量传到出去,并且使用铜管对主板上的热量进行吸收,而盖板和伸缩杆也是用金属材料制成,对CPU也有一定的降温导热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安装杆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小型螺丝,所述主板通过连接杆和小型螺丝的配合与安装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箱端面铰接有合页,所述合页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与机箱端面磁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机箱侧面贯穿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的高度位于主板的下方,所述机箱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器连接支架。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盖板、传热管、散热鳍片、铜管、导热板、伸缩杆、支撑杆、连接槽、安装杆和连接杆的配合,首先通过连接杆和安装杆将主板和CPU向上安装好,连接槽穿过伸缩杆然后将盖板盖住CPU,然后通过导热板和散热鳍片通过传热管将热量传送到铜管和设备管中,然后通过出风口将热量传送出去,并且铜管和还可以进一步对主板的温度进行散热,然后将进风口开设的高度再主板下方,然后安装杆和连接杆将机箱底部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进风口的灰尘则无法向上附着在CPU上,并且进风口处进入的灰尘会进入到主板底端,则不会影响CPU正常使用,长时间使用CPU上也不会进灰,进一步延长CPU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2、合页;3、转板;4、进风口;5、显示器连接支架;6、安装杆;7、连接杆;8、安装孔;9、铜管;10、设备杆;11、传热管;12、支撑杆;13、伸缩杆;14、盖板;15、导热板;16、连接槽;17、散热鳍片;18、底板;19、风扇支座;20、主板;21、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5,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包括机箱1,机箱1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杆6,安装杆6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远离安装杆6端面固定连接有主板20,主板20表面贯穿开设有连接槽16,机箱1底端开设有出风口21,机箱1内壁下方固定连接有传热管11,端面固定连接有风扇支座19,风扇支座19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8,底板18顶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17,散热鳍片17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5,导热板15顶端设置有盖板14,盖板14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3,伸缩杆13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底端与传热管11顶端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杆13表面与连接槽16滑动配合,伸缩杆13尺寸与连接槽16尺寸相匹配,主板20顶端固定连接有CPU,并且CPU设置的位置于盖板14下方,风扇支座19内部设置有马达,并且马达输出端设置有风扇,传热管11远离连接杆7端面与导热板15和底板18侧面固定连接。
机箱1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设备杆10,设备杆10端面与传热管11固定连接,设备杆10侧面固定连接有铜管9,铜管9与设备杆10水平方向呈一字排列设置,连接杆7和安装杆7内部开设有安装孔8,安装孔8内部螺纹连接有小型螺丝,主板20通过连接杆7和小型螺丝的配合与安装杆6固定连接。
机箱1端面铰接有合页2,合页2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3,转板3与机箱1端面磁性连接,机箱1侧面贯穿开设有进风口4,进风口4设置的高度位于主板20的下方,机箱1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器连接支架5。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首先通过合页2将转板3从机箱1上打开,然后将主板20和连接杆7穿过安装杆6,然后使用小型螺丝将安装杆6和连接杆7固定在机箱1内部,这时主板20上连接槽16会穿过伸缩杆13的位置,并且将CPU安装在主板20上,这时再拉动盖板14使盖板14始终位于CPU上方,这样主板20和CPU就被导热板15和盖板14夹住,然后设备在正常使用时,CPU产生的热量会被盖板14和导热板15吸收然后通过散热鳍片17将热量传导到传热管11和铜管9上,然后风扇支座19内部的风扇和马达开始工作,将散热鳍片17上的温度通过风扇将风出处,然后进风口4可以对铜管9和设备杆10进行散热,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CPU可以安装在主板20的上端,并且进风口4处进入的灰尘会进入到主板20底端,则不会影响CPU正常使用,长时间使用CPU上也不会进灰,进一步延长CPU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杆(6),所述安装杆(6)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远离安装杆(6)端面固定连接有主板(20),所述主板(20)表面贯穿开设有连接槽(16),所述机箱(1)底端开设有出风口(21),所述机箱(1)内壁下方固定连接有传热管(11),端面固定连接有风扇支座(19),所述风扇支座(19)顶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8),所述底板(18)顶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17),所述散热鳍片(17)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热板(15),所述导热板(15)顶端设置有盖板(14),所述盖板(14)底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3),所述伸缩杆(13)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底端与传热管(11)顶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3)表面与连接槽(16)滑动配合,所述伸缩杆(13)尺寸与连接槽(16)尺寸相匹配,所述主板(20)顶端固定连接有CPU,并且CPU设置的位置于盖板(14)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支座(19)内部设置有马达,并且马达输出端设置有风扇,所述传热管(11)远离连接杆(7)端面与导热板(15)和底板(18)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设备杆(10),所述设备杆(10)端面与传热管(11)固定连接,所述设备杆(10)侧面固定连接有铜管(9),所述铜管(9)与设备杆(10)水平方向呈一字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和安装杆(6)内部开设有安装孔(8),所述安装孔(8)内部螺纹连接有小型螺丝,所述主板(20)通过连接杆(7)和小型螺丝的配合与安装杆(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端面铰接有合页(2),所述合页(2)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3),所述转板(3)与机箱(1)端面磁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侧面贯穿开设有进风口(4),所述进风口(4)设置的高度位于主板(20)的下方,所述机箱(1)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器连接支架(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37659.9U CN216848676U (zh) | 2021-12-06 | 2021-12-06 | 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37659.9U CN216848676U (zh) | 2021-12-06 | 2021-12-06 | 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48676U true CN216848676U (zh) | 2022-06-28 |
Family
ID=82107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037659.9U Active CN216848676U (zh) | 2021-12-06 | 2021-12-06 | 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48676U (zh) |
-
2021
- 2021-12-06 CN CN202123037659.9U patent/CN2168486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450929U (zh) | 一种大型计算机水冷式散热机箱 | |
CN216848676U (zh) | 一种下出风电脑结构 | |
CN209895297U (zh) | 一种计算机用方便散热的机箱结构 | |
CN112437588B (zh) | 一种电子散热器 | |
CN210295019U (zh) | 传导式散热设备 | |
CN212112395U (zh) |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的安装结构 | |
CN206774522U (zh) | 一种芯片散热装置 | |
CN201993600U (zh) | 易于散热的工控机 | |
CN216527871U (zh) | 一种高效散热型液晶显示屏 | |
CN215865523U (zh) | 空冷岛温度场监测装置 | |
CN210666654U (zh) | 一种笔记本电脑主板散热机构 | |
CN210895251U (zh) | 一种图书馆专用计算机终端设备 | |
CN218103954U (zh) | 高效散热的散热器 | |
CN210691177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计算机用机箱 | |
CN212515677U (zh) | 一种风冷水冷一体式散热器 | |
CN217561997U (zh) | 一种cpu水冷风扇散热器检测装置的固定夹具 | |
CN215417837U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高频电子变压器 | |
CN218336064U (zh) | 一种物联网多功能网关 | |
CN210666869U (zh) | 一种用于拼接大屏的网络分布式图像拼接处理器 | |
CN215068126U (zh) | 一种计算机cpu散热器 | |
CN212515672U (zh) | 一种服务器的散热装置 | |
CN215643518U (zh) | 一种具有散热效果的led显示屏 | |
CN218004040U (zh) | 一种计算机自冷却机箱 | |
CN212515675U (zh) | 一种高效水冷散热器 | |
CN214543919U (zh) | 一种电机辅助散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