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3744U - 一种片材撕边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片材撕边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03744U CN216803744U CN202122363627.1U CN202122363627U CN216803744U CN 216803744 U CN216803744 U CN 216803744U CN 202122363627 U CN202122363627 U CN 202122363627U CN 216803744 U CN216803744 U CN 2168037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sheet
- die module
- edge
- lower di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ut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片材撕边机构,包括:安装底座;活动设于所述安装底座上方的上模模块;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底座内的下模模块,其中,所述下模模块上放置有待撕废边片材,所述上模模块与所述下模模块对应设置,所述上模模块与所述下模模块的相对移动位置包括所述上模模块移动至与所述下模模块错位后顶出待撕废边时的第一位置和所述上模模块与所述下模模块相对分离时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能提高撕废边效率且能承接前后优化加工工序的片材撕边机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标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片材撕边机构。
背景技术
胸卡又称厂牌、编号牌、工号牌等是在胸前以示工作身份的卡片起到一种介绍作用。胸卡通常由最外层的胸卡正面保护壳、胸卡背面保护壳及置于两片保护壳内部的证件卡组成。在胸卡的制作过程中,片材通过焊接、冲孔后,无可避免的会产生需要撕去废边的工序。
现有技术中尤其在生产胸卡的设备中,撕废边工序的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辅助的步骤较多。如申请号为CN201720076782.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输液袋撕废边装置,它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下端连接有夹具安装座,所述夹具安装座两端分别安装有夹具组件,并且两个夹具组件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两个夹具组件之间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立柱下端安装有上板和下板,并且下板位于上板的下方,所述立柱内安装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与上板连接。虽同样是撕废边设备但此设计先通过第一气缸驱动上模与下模配合夹紧输液袋,再通过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驱动立柱带动上板与下板夹紧并撕掉输液袋废边,虽是撕废边设备但其结构与运行工序繁杂,且其在撕扯废边时容易出现将输液袋撕毁等情况,由此造成撕废边效率及与前后工序之间的连贯性及精确度较低,使得整体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能提高撕废边效率且能承接前后优化加工工序的片材撕边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一种片材撕边机构,包括:
安装底座;
活动设于所述安装底座上方的上模模块;以及
设于所述安装底座内的下模模块,
其中,所述下模模块上放置有待撕废边片材,所述上模模块与所述下模模块对应设置,所述上模模块与所述下模模块的相对移动位置包括所述上模模块移动至与所述下模模块错位后顶出废边料时的第一位置和所述上模模块与所述下模模块相对分离时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模块包括上模本体、上预压支架及第一弹性件,所述上预压支架套设于所述上模本体外,所述第一弹性件抵设于所述上模本体与所述上预压支架之间。
此设计使得上预压支架与上模本体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预留运动行程,便于与下模模块相抵时对待撕废边片材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以撕掉废边。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本体凸设于所述上预压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片材模组。
此设计通过第一片材模组倾轧在待撕废边片材上以获取更完整的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模块包括下模本体、下预压支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下预压支架套设于所述下模本体外,所述第二弹性件抵设于所述下模本体与所述下预压支架之间。
此设计使得下预压支架与下模本体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预留运动行程,便于与上模模块相抵时承接上预压支架向下作用力避免废边掉落或撕扯到成品,从而影响成品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本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片材模组,所述第二片材模组与所述第一片材模组对应设置。
此设计使第一片材模组、待撕废边片材及第二片材模组相抵确保成品的形状,便于上预压支架与下预压支架配合撕去废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片材模组的上表面与所述下预压支架的上表面平行。
此设计使上预压支架与下预压支架能更精确的撕去废边,若下预压支架不与第二片材组平行设置,在上预压支架向下运动时难免撕边的准确性会降低,甚至会撕裂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模块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顶端,所述驱动器的活动端与所述上模模块滑移连接,活动端控制所述上模模块在安装底座内上下运动。
此设计便于上模模块作撕边、复位动作,有利于提高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的活动端与所述上预压支架固定连接,活动端驱动上预压支架并带动上模本体向下移动,当上模本体与下模本体相抵则上预压支架挤压第一弹性件继续向下移动并带动下预压支架向下移动至与安装底架相抵时处于第一位置;活动端驱动上预压支架向上移动同时下预压支架受第二弹性件作用复位时处于第二位置。
此设计使得上模模块与下模模块的配合更顺畅,使得自动话程度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模块的两侧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待撕废边片材对应。
此设计便于将撕边后的成品送至下一步工序中,避免吸嘴吸起成品时带起废边料,从而影响到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一组所述夹持组件滑移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另一组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
此设计使得夹持组件在上模模块与下模模块配合撕去废边同时移除了夹设于两片材之间的离型纸,从而节省了另外移除离型纸的工序;滑移设置便于将废边移除以及吸盘将成品送入下一工序,结构紧凑,操作便捷,适用性又高。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预压支架下方设置有废料收集箱。
此设计便于将撕废边后产生废边料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安装底座上的上模模块和下模模块配合将待撕废边片材进行撕去废边处理,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提高,控制产品合格率;本实用新型中将上模本体与下模本体对应,从而使上模本体与下模本体对应,上预压支架与下预压支架对应设置,有利于更精准、更好地撕去废边料;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多组夹持组件,通过夹持组件将与成品分离的废边料移除,并在撕去废边的同时除去夹设于两片材之间的离型纸,优化了撕废边及除离型纸工序,更便于进入下一道工序;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废料收集箱,便于将撕废边后产生废边料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模本体与下模本体相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图2去掉一组夹持组件后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去掉一组夹持组件后撕废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夹持组件夹住废边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成品进入下一工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待撕废边片材的分解图。
图中:安装底座100,固定板110,立柱120,上模模块200,上模本体210,第一片材模组211,导柱212,定位套213,上预压支架220,限位板221,第一弹性件230,驱动器240,下模模块300,下模本体310,第二片材模组311,下预压支架320,第二弹性件330,模具导柱340,待撕废边片材400,废边料410,成品420,夹持组件500,夹爪510,缓冲固定板520,缓冲器530,废料收集箱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片材撕边机构,包括安装底座100,安装底座100上方设置有固定板110,安装底座100与固定板110之间设置有多根立柱120,活动设于安装底座100上方的上模模块200;以及设于安装底座100内的下模模块300。
其中,下模模块300上放置有待撕废边片材400,上模模块200与下模模块300对应设置,上模模块200与下模模块300的相对移动位置包括上模模块200移动至与下模模块300错位后顶出废边料410时的第一位置和上模模块200与下模模块400相对分离时的第二位置。
具体的,上模模块200朝下模模块300方向作直线往复运动,上模模块200向下运动至与待撕废边片材400相抵后继续向下运动,顶出废边料410后上模模块200开始向上运动复位。
具体的,上模模块200包括上模本体210、上预压支架220及第一弹性件230,上预压支架220套设于上模本体210外,第一弹性件230抵设于上模本体210与上预压支架220之间,使得上预压支架220通过挤压第一弹性件230,第一弹性件230变形后继续向下移动。
其中,上预压支架220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板221并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使得结构更稳固。
其中,上模本体210上安装多个导柱212,第一弹性件230套设于导柱212外,且导柱212外设置有定位套213用于固定位置,本实用新型中导柱212、第一弹性件230及定位套213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的,下模模块300包括下模本体310、下预压支架320及第二弹性件330,下预压支架320套设于下模本体310外,第二弹性件330抵设于下模本体310与下预压支架320之间,使得下预压支架320通过挤压第二弹性件330能向下移动至与安装底座100相抵。
其中,下模模块300上设置有多个模具导柱340,通过模具导柱340使上模本体210与下模本体310对应,上预压支架220与下预压支架320对应。
具体的,上模模块200或下模模块300上设置有传感器使得两者之间的定位更准确,便于上模模块200向下模模块300移动完成撕废边动作。
上模本体210伸出上预压支架2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片材模组211,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片材模组211凸设于上模本体210外,下模本体310上表面设置有第二片材模组311,第二片材模组311与第一片材模组211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下模模块300的高度大于下预压支架320的高度,但第二片材模组311的上表面与下预压支架320的上表面平行设置,以确保第一片材模组211与第二片材模组311相抵时,上预压支架220能继续向下推动下预压支架320运动完成撕废边动作。
具体的,上模模块200包括驱动器240,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器240采用气缸。驱动器240设置于安装底座100顶端固定板110上,驱动器240的活动端与上模模块200连接,且上模模块200上设置有多根导柱,在活动端驱动上模模块200在安装底座100内作直线往复运动时,避免上模模块200的两端发生倾斜。
驱动器240的活动端与上预压支架220固定连接,活动端驱动上预压支架220向下移动带动上模本体210向下移动,当上模本体210与下模本体310相抵时,上预压支架220在第一弹性件230的作用下继续向下移动并带动下预压支架320向下移动至与安装底架相抵后,活动端驱动上预压支架220向上移动复位,同时下预压支架320在第二弹性件330作用下复位。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弹性件230和第二弹性件330均为弹簧,但不排除其他能达到相同或近似功能的替代品,均落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中。
本实用新型中下模模块3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组件500,通过在两侧均设置有夹持组件500以便更好地固定废边料410的两端,便于吸盘将成品420整片吸起且不粘连废边料410地送入下一工序。
具体的,一组夹持组件500滑移设置于安装底座100上,另一组夹持组件500固定设置于安装底座100上。
其中,滑移设置的夹持组件500用于固定废边料410并在吸盘吸起成品420后夹持将该废边料410移除;固定设置的夹持组件500仅起到在吸盘吸起成品420时的固定作用,当成品420被吸走后固定设置的夹持组件500松开废边料410并复位。
值得一提的是,当滑移设置的夹持组件500将废边料410移除时,其夹设的两片材之间的离型纸被同时移除,省略了另外再移除离型纸的工序,进一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的,每组夹持组件500包括多个夹爪510,夹持组件500与待撕废边片材400对应,则其夹爪510均与待撕废边片材400在同一水平面上。其中,滑移设置的夹持组件500上的夹爪510均朝待撕废边片材400方向对应设置;固定设置的夹持组件500上的夹爪510设置于待撕废边片材400的侧边的上方,待使用时固定设置于夹持组件500上的夹爪510旋转至待撕废边片材400上方并与废边料410相抵固定。
当撕废料动作完成后,滑移设置的夹持组件500在安装底座100上滑移至夹爪510夹住废边料410的一端且其夹爪510的下端固定于下模模块上时,固定设置的夹持组件500上的夹爪510(受气缸驱动)同时向上移动并旋转至废边料410外侧;当成品420被移动至下一工序的同时,滑移设置的夹持组件500开始复位并带动夹持废边料410移动至落入废料收集箱600内,此步骤周而复始继续操作。
滑移设置的夹持组件500由一动力元件驱动向撕去废边料410后的下模模块300靠近,该动力元件也为气缸,在下预压支架320复位后多个夹爪510同时夹住废边料410,此时动力元件驱动夹持组件500复位,即,将废边料410至完全拉出上模模块200与下模模块300之间,将废边料410放置于下模预压支架下方的废料收集箱600内,则两组夹持组件500再次等待上模模块200与下模模块300完成撕废边料410动作且下预压支架320复位后作夹持废边料410的动作。
滑移设置的夹持组件500上还设置有缓冲固定板520与缓冲器530,使结构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模模块200、下模模块300、每组夹持组件500等均采用PLC编程控制,使其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片材撕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底座;
活动设于所述安装底座上方的上模模块;以及
设于所述安装底座内的下模模块,
其中,所述下模模块上放置有待撕废边片材,所述上模模块与所述下模模块对应设置,所述上模模块与所述下模模块的相对移动位置包括所述上模模块移动至与所述下模模块错位后顶出废边料时的第一位置和所述上模模块与所述下模模块相对分离时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撕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模块包括上模本体、上预压支架及第一弹性件,所述上预压支架套设于所述上模本体外,所述第一弹性件抵设于所述上模本体与所述上预压支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撕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模块包括下模本体、下预压支架及第二弹性件,所述下预压支架套设于所述下模本体外,所述第二弹性件抵设于所述下模本体与所述下预压支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撕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本体凸设于所述上预压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片材模组,所述下模本体上设置有第二片材模组,所述第一片材模组与所述第二片材模组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撕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材模组的上表面与所述下预压支架的上表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撕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模块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顶端,所述驱动器的活动端与所述上模模块滑移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材撕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的活动端与所述上预压支架固定连接,活动端驱动上预压支架并带动上模本体向下移动,当上模本体与下模本体相抵则上预压支架挤压第一弹性件继续向下移动并带动下预压支架向下移动至与安装底架相抵时处于第一位置;活动端驱动上预压支架向上移动同时下预压支架受第二弹性件作用复位时处于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撕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模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组件,两组所述夹持组件均与待撕废边片材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撕边机构,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夹持组件滑移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另一组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撕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模块下方设置有废料收集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63627.1U CN216803744U (zh) | 2021-09-28 | 2021-09-28 | 一种片材撕边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63627.1U CN216803744U (zh) | 2021-09-28 | 2021-09-28 | 一种片材撕边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03744U true CN216803744U (zh) | 2022-06-24 |
Family
ID=82038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63627.1U Active CN216803744U (zh) | 2021-09-28 | 2021-09-28 | 一种片材撕边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03744U (zh) |
-
2021
- 2021-09-28 CN CN202122363627.1U patent/CN2168037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90468B (zh) | 一种剪板机的上料系统 | |
CN113714815A (zh) | 一种铝板全自动剪板、叠板生产线 | |
CN216803744U (zh) | 一种片材撕边机构 | |
CN111151654B (zh) | 用于折弯成型的凹模、自动折弯撕膜一体化装置 | |
CN107437875B (zh) | 一种转子拍压装置 | |
CN220837413U (zh) | 一种具有快速分离机构的显示器背壳冲压模具 | |
CN117123650B (zh) | 一种翻边钣金件折弯设备 | |
CN212285575U (zh) | 一种立柱拉深模具 | |
CN110712362B (zh) | 一种自动贴膜设备及其贴膜方法 | |
CN111112469B (zh) | 一种薄片类工件的折弯凸模、折弯成型模具 | |
CN219378605U (zh) | 一种冲压机 | |
CN218224153U (zh) | 一种钣金折弯机用快装夹具 | |
CN215202358U (zh) | 白卡清废机 | |
CN212278714U (zh) | T-fof的等离子清洗和acf的贴附组合机构 | |
CN115889569A (zh) | 铝模板冲压设备 | |
CN219130496U (zh) | 一种汽车钣金冲压模具 | |
CN219786443U (zh) | 金属线材成型装置 | |
CN216035371U (zh) | 拉膜纸工位 | |
CN214215081U (zh) | 一种贴合装置 | |
CN2640009Y (zh) | 导针移送机构 | |
CN221388368U (zh) | 圆形盘冲压成型装置 | |
CN214654460U (zh) | 玻璃分条机 | |
CN218693344U (zh) | 一种冲压模具脱模机构 | |
CN216966182U (zh) | 自动送料压铆螺母模具 | |
CN222491738U (zh) | 一种用于产品件端部冲孔的冲孔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