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83286U - 一种埋地式液冷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埋地式液冷充电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83286U CN216783286U CN202123076990.1U CN202123076990U CN216783286U CN 216783286 U CN216783286 U CN 216783286U CN 202123076990 U CN202123076990 U CN 202123076990U CN 216783286 U CN216783286 U CN 2167832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pile
- liquid
- module
- liquid cooling
- coo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柜体和顶盖,充电桩柜体具有上端敞开的安装腔,顶盖可开合的盖设在充电桩柜体上;安装腔内安装有充电桩的电气部件、液冷分配模块以及与液冷分配模块连接的多个液冷换热模块,电气部件、液冷分配模块以及多个液冷换热模块沿竖直方向可拆卸插接于安装腔内,并相互之间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埋地式液冷充电桩通过将各功能单元进行模块化设计,并使电气部件、液冷分配模块以及液冷换热模块通过插接方式固定在充电桩柜体的安装腔中,当充电桩的各部件模块发生故障或需要对充电桩进行检修时,可将电气部件、液冷分配模块以及液冷分配模块单一的从安装腔中提取出来进行维护,确保了操作维护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埋地式液冷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设备也越来越多,其中液冷充电桩因其高效静音以及性能稳定等优势,越来越广泛的被采用,但是在一些场合,因场地紧张以及地表布线的安全隐患等问题,采用将液冷充电桩埋入地下安装,但这种安装方式极难操作和维护,维护时往往需要将整个桩体从地下吊起,导致维护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埋地式液冷充电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柜体和顶盖,所述充电桩柜体具有上端敞开的安装腔,所述顶盖可开合的盖设在所述充电桩柜体上;
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充电桩的电气部件、液冷分配模块以及与所述液冷分配模块连接的多个液冷换热模块,所述电气部件、液冷分配模块以及多个液冷换热模块沿竖直方向可拆卸插接于所述安装腔内,并相互之间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气部件包括强电模块和弱电模块,所述强电模块和弱电模块均沿竖直方向可拆卸插接于所述安装腔内,并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强电模块的位置高于所述弱电模块。
优选地,所述安装腔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条,所述强电模块、弱电模块、液冷分配模块以及多个液冷换热模块的左右两端均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固定条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腔的左侧壁上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且所述安装腔的右侧壁上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槽,且多个所述第一卡槽和多个所述第二卡槽一一对应,每一所述第一卡槽和每一所述第二卡槽中沿竖直方向插接有所述强电模块、弱电模块、液冷分配模块以及多个液冷换热模块中的一个。
优选地,所述液冷分配模块包括有进水转接头、出水转接头、多个第一输入接头以及多个第一输出接头,所述进水转接头与多个所述第一输出接头连通,所述出水转接头与多个所述第一输入接头连通,所述第一输入接头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头的数量相同并与所述液冷换热模块对应;
每一所述液冷换热模块具有第二输入接头和第二输出接头,并分别对应的与一个所述第一输出接头和第一输入接头连通。
优选地,所述液冷换热模块为板式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顶盖包括有本体以及可拆卸盖合在所述本体上的上盖,所述本体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气部件电连接的配电模块,所述本体通过铰接件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充电桩柜体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充电桩柜体的后侧壁顶端上设置有支撑件,当所述顶盖相对所述充电桩柜体进行翻转打开后,可由所述支撑件进行支撑固定。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配电模块电连接的若干电气接口。
本实用新型埋地式液冷充电桩通过将各功能单元进行模块化设计,并使电气部件、液冷分配模块以及液冷换热模块通过插接方式固定在充电桩柜体的安装腔中,当充电桩的各部件模块发生故障或需要对充电桩进行检修时,可将电气部件、液冷分配模块以及液冷分配模块单一的从安装腔中提取出来进行维护,确保了操作维护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实施例安装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盖处于翻转打开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液冷分配模块取出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液冷换热模块取出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强电模块取出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弱电模块取出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柜体10和顶盖,充电桩柜体10和顶盖20采用镶嵌安装于地下的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在地下预先安装一预制埋地框体100,再将充电桩柜体10和顶盖20装入预制埋地框体100中,如此可将充电桩安装于地面以下,节省地面空间,并且消除接线安全隐患。
结合图4-6所示,充电桩柜体10具有上端敞开的安装腔11,顶盖20可开合的盖设在充电桩柜体10上;安装腔11内安装有充电桩的电气部件30、液冷分配模块41以及与液冷分配模块41连接的多个液冷换热模块42,液冷分配模块41以及多个液冷换热模块42沿竖直方向可拆卸插接于安装腔11内,并相互之间间隔设置。
在实际应用中,液冷分配模块41与外部的散热主机进行连接,使液冷换热模块42中的冷却液通过液冷分配模块41与散热主机实现循环,形成一个完整的液冷散热系统42,以将充电桩内部的热量带出,实现充电桩的散热功能,同时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风机运转产生的噪音问题;当充电桩的各部件模块发生故障或需要对充电桩进行检修时,可将顶盖20打开以使安装腔11暴露出来,即可方便的对电气部件30、液冷分配模块41以及液冷分配模块41进行维修,必要时可将电气部件30、液冷分配模块41以及液冷分配模块41单一的从安装腔11中提取出来进行维护,确保了操作维护的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7-8所示,电气部件30划分为强电模块31和弱电模块32,强电模块31和弱电模块32均沿竖直方向可拆卸插接于安装腔11内,并间隔设置,如此,使强弱电模块32独立设计,一方面做到强弱电分离,同时也减轻了单个模块的重量,可轻松的将强电模块31和弱电模块32从安装腔11中提出出来,便于安装和维护。较佳地,强电模块31的位置高于弱电模块32,使强电模块31和弱电模块32采用错层设置,可以很方便的对强电模块31的电气件进行操作维修。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腔11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条17,强电模块31、弱电模块32、液冷分配模块41以及多个液冷换热模块42的左右两端均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条17上。具体地,强电模块31、弱电模块32、液冷分配模块41以及多个液冷换热模块42的左右两端均分别凸设有固定件,当各模块放入至安装腔11中时,每个模块可通过其两端的固定件吊挂在安装腔11中,并利用螺钉等锁紧件固定在两个固定条17上;当需要对某一个模块进行检修时,可对应的拆卸该模块上的螺钉,即可将该模块从安装腔11中取出,以便于维护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条17可分段式设置,不同段固定条17的高度设置不同,以适配强电模块31、弱电模块32、液冷分配模块41以及多个液冷换热模块42的安装固定。
当然,本实施例中各模块安装在安装腔11的方式也不局限于采用上述固定条17的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在安装腔11的左侧壁上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且安装腔11的右侧壁上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槽,且多个第一卡槽和多个第二卡槽一一对应,每一第一卡槽和每一第二卡槽中沿竖直方向插接有强电模块31、弱电模块32、液冷分配模块41以及多个液冷换热模块42中的一个。即各模块可分别通过一个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插入至安装腔11中,然后再通过锁紧件进行固定,以实现各模块的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冷分配模块41包括有进水转接头411、出水转接头412、多个第一输入接头以及多个第一输出接头,进水转接头411与多个第一输出接头连通,出水转接头412与多个第一输入接头连通,第一输入接头与第一输出接头的数量相同并与液冷换热模块42对应;每一液冷换热模块42具有第二输入接头421和第二输出接头422,并分别对应的与一个第一输出接头和第一输入接头连通。
其中,进水转接头411、出水转接头412分别与外部的散热主机进行连接,散热主机将低温的冷却液通过进水转接头411输入到液冷分配模块41中,然后通过各第一输出接头从各第二输入接头421输入到各液冷换热模块42中,低温的冷却液在各液冷换热模块42中实现热交换后成高温的冷却液,然后各液冷换热模块42中的高温冷却液从第二输出接头422排出,并通过各第一输入接头进入到液冷分配模块41中,最后从从出水转接头412输入到散热主机中进行散热,完成循环的液冷散热系统42。
为了方便液冷换热模块42在安装腔11中的安装,本实施例中的液冷换热模块42为板式换热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顶盖20包括有本体21以及可拆卸盖合在本体21上的上盖22,本体21与上盖22之间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与电气部件30电连接的配电模块,本体21通过铰接件16可转动安装于充电桩柜体10的顶端,以使顶盖20可相对充电桩柜体10翻转打开。通过将充电桩的配电模块设置在顶盖20上,从而使充电桩的各功能单元进行模块化设计,让功能区分明显,操作和维护简单;当配电模块需要进行检修时,只需将上盖22从本体21中拆卸,即可方便的对配电模块进行维护。
较佳地,本体21的侧壁上设有与配电模块电连接的若干电气接口211,充电桩通过若干电气接口211来与充电枪或供电线路进行电连接;另外,本体21的侧壁上还设有急停按钮212,通过急停按钮212可分断整个充电桩的电路,以便于及时的对充电桩进行断电控制和维护;因此,本实施例充电桩的所有对外接口均布置在较高的位置,接近地面,便于操作和维护。
进一步地,充电桩柜体10的后侧壁顶端上设置有支撑件12,当顶盖20相对充电桩柜体10进行翻转打开后,可由支撑件12进行支撑固定,以便于维护人员可方便的对安装腔11内的电气部件30、液冷分配模块41以及多个液冷换热模块42进行操作和维护。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充电桩还包括有定位杆13,定位杆13的一端与充电桩柜体10活动连接,当顶盖20相对充电桩柜体10进行翻转打开后,定位杆13的另一端可拆卸的与顶盖20连接,以使顶盖20固定支撑于支撑件12上。如此,通过定位杆13的作用来防止翻转打开后的顶盖20发生倾倒现象,确保维护人员的安全。
为了便于充电桩的安装施工,本实施例在充电桩柜体10的上端四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吊环,包括两个第一吊环14和两个第二吊环15,两个第二吊环15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两个支撑件12上。示例性的,两个支撑件12上可分别设置有螺纹孔,两个第二吊环15通过该螺纹孔分别螺旋固定在两个支撑件12上,当对充电桩进行安装时,可通过两个第一吊环14和两个第二吊环15将充电桩柜体10吊起并放入至预制埋地框体100中进行固定,安装完成后,可将两个第二吊环15分别从两个支撑件12上取下,即可使两个支撑件12起到对顶盖20的翻转支撑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柜体和顶盖,所述充电桩柜体具有上端敞开的安装腔,所述顶盖可开合的盖设在所述充电桩柜体上;
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充电桩的电气部件、液冷分配模块以及与所述液冷分配模块连接的多个液冷换热模块,所述电气部件、液冷分配模块以及多个液冷换热模块沿竖直方向可拆卸插接于所述安装腔内,并相互之间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部件包括强电模块和弱电模块,所述强电模块和弱电模块均沿竖直方向可拆卸插接于所述安装腔内,并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电模块的位置高于所述弱电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条,所述强电模块、弱电模块、液冷分配模块以及多个液冷换热模块的左右两端均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固定条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左侧壁上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且所述安装腔的右侧壁上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槽,且多个所述第一卡槽和多个所述第二卡槽一一对应,每一所述第一卡槽和每一所述第二卡槽中沿竖直方向插接有所述强电模块、弱电模块、液冷分配模块以及多个液冷换热模块中的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分配模块包括有进水转接头、出水转接头、多个第一输入接头以及多个第一输出接头,所述进水转接头与多个所述第一输出接头连通,所述出水转接头与多个所述第一输入接头连通,所述第一输入接头与所述第一输出接头的数量相同并与所述液冷换热模块对应;
每一所述液冷换热模块具有第二输入接头和第二输出接头,并分别对应的与一个所述第一输出接头和第一输入接头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换热模块为板式换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有本体以及可拆卸盖合在所述本体上的上盖,所述本体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气部件电连接的配电模块,所述本体通过铰接件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充电桩柜体的顶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柜体的后侧壁顶端上设置有支撑件,当所述顶盖相对所述充电桩柜体进行翻转打开后,可由所述支撑件进行支撑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埋地式液冷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配电模块电连接的若干电气接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76990.1U CN216783286U (zh) | 2021-12-08 | 2021-12-08 | 一种埋地式液冷充电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76990.1U CN216783286U (zh) | 2021-12-08 | 2021-12-08 | 一种埋地式液冷充电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83286U true CN216783286U (zh) | 2022-06-21 |
Family
ID=82006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076990.1U Active CN216783286U (zh) | 2021-12-08 | 2021-12-08 | 一种埋地式液冷充电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83286U (zh) |
-
2021
- 2021-12-08 CN CN202123076990.1U patent/CN2167832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2068757A1 (zh) | 车辆供电系统和方法、电源、安装装置及电源转接装置 | |
CN218526610U (zh) | 储能装置 | |
CN216783286U (zh) | 一种埋地式液冷充电桩 | |
CN218827660U (zh) | 用于储能装置的箱体组件及储能装置、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 |
CN209592158U (zh) | 电池控制模块、电池包结构及运载工具 | |
CN111883703A (zh) | 移动储能装置 | |
CN115939817B (zh) | 一种方便装配的塔式插座 | |
CN112202053B (zh) | 一种计量模块的容置组件及模组化智能计量箱 | |
CN210516517U (zh) | 储能系统及其开关盒 | |
CN211830548U (zh) | 一种多电压输出的电源板 | |
CN220401199U (zh) | 一种配电箱的内门安装结构 | |
CN220822205U (zh) | 配电设备 | |
CN219350506U (zh) | 一种免拆卸维护叉车用锂电池 | |
CN219372292U (zh) | 一种即插即用储能变流设备 | |
CN222422161U (zh) | 储能设备 | |
CN217656450U (zh) | 充电装置及换电柜 | |
CN222168819U (zh) | 从控管理组件 | |
CN218849582U (zh) | 一种机柜用电池模块 | |
CN219938218U (zh) | 一种逆变器插接式供电装置 | |
CN219164520U (zh) | 壁挂式轻量化光伏储电盒 | |
CN217405528U (zh) | 一种可快速换电电池柜及冷藏集装箱 | |
CN221328672U (zh) | 一种便于维护的应急电源装置 | |
CN221488017U (zh) | 一种井口数据采集控制器 | |
CN212967859U (zh) | 一种直流屏用蓄电池 | |
CN217641914U (zh) | 一种新型pdu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