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80858U - 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 - Google Patents
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80858U CN216780858U CN202123436966.4U CN202123436966U CN216780858U CN 216780858 U CN216780858 U CN 216780858U CN 202123436966 U CN202123436966 U CN 202123436966U CN 216780858 U CN216780858 U CN 2167808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fixed
- clamping jaw
- luggage support
- mo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包括:安装板、移动组件、升降件和定位组件;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和推动件,推动件推动移动板滑动于安装板上;升降件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输出端,升降件的第一固定端固定于移动板上;定位组件包括夹爪,夹爪固定于升降件的第一输出端,夹爪用于抓取行李支架。本实用新型中,安装行李支架时,通过夹爪夹持行李支架,启动升降件,升降件将夹爪与行李支架向上提升。利用推动件推动移动板,移动板带动升降件、夹爪和行李支架移动到指定位置。利用升降件带动行李支架下降贴合于车体,将行李支架与车体焊接。安装行李支架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手扶行李支架,方便人工操作且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作为通用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家庭通过汽车通勤、出游。当人们出行有较多行李时,需要将行李捆绑至行李支架上,因此行李支架需要有一定的结构强度。
现有的汽车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操作者手扶行李支架并贴合于车体,人工将行李支架与车身焊接,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旨在解决将行李支架安装至车身时操作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包括:
安装板;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和推动件,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移动板滑动于所述安装板上;
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移动板上;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夹爪,所述夹爪固定于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升降件用于驱使所述夹爪升降;所述夹爪用于抓取行李支架。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板滑动于所述滑轨上。
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滑轨的一端;所述推动件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固定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输出端推动所述移动板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推动件为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缸体为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一活塞杆为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缸体固定于连接板远离所述滑轨的一侧,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用于抵接所述移动板。
优选地,所述升降件为双导杆气缸,所述双导杆气缸具有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缸体为所述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二活塞杆为所述第一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连接件,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杆上,所述夹爪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连接件;所述夹爪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放置所述行李支架。
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设置有两组,单个所述行李支架置于两个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夹爪上嵌设有磁铁,所述磁铁用于吸附所述行李支架。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底面设置有安装底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安装行李支架时,通过夹爪夹持行李支架,启动升降件,升降件将夹爪与行李支架向上提升。利用推动件推动移动板,移动板带动升降件、夹爪和行李支架移动到指定位置。再次启动升降件,升降件带动行李支架下降并贴合于车体,人工将行李支架与车体焊接,行李支架定位准确。安装行李支架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手扶行李支架,方便人工操作且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安装板 | 501 | 夹爪 |
200 | 移动板 | 502 | 连接件 |
300 | 推动件 | 503 | 卡槽 |
301 | 推动气缸 | 504 | 磁铁 |
3011 | 第一缸体 | 600 | 滑轨 |
3012 | 第一活塞杆 | 700 | 连接板 |
400 | 升降件 | 800 | 第一限位块 |
401 | 双导杆气缸 | 900 | 第二限位块 |
4011 | 第二缸体 | 110 | 安装底座 |
4012 | 活塞板 | 1101 | 固定板 |
500 | 定位组件 | 1102 | 肋板 |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
请参照图1,在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包括:安装板100、移动组件、升降件400和定位组件500;其中,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200和推动件300,推动件300推动移动板200滑动于安装板100上;升降件400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输出端,升降件400用于驱使夹爪501升降;升降件400的第一固定端固定于移动板200上;定位组件500包括夹爪501,夹爪501固定于升降件400的第一输出端,夹爪501用于抓取行李支架。
安装行李支架时,通过夹爪501夹持行李支架,启动升降件400,升降件400将夹爪501与行李支架向上提升。利用推动件300推动移动板200,移动板200带动升降件400、夹爪501和行李支架移动到指定位置。再次启动升降件400,升降件400带动行李支架下降并贴合于车体,人工将行李支架与车体焊接,行李支架定位准确。安装行李支架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手扶行李支架,方便人工操作且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地,安装板100为矩形板且呈水平设置,移动板200水平滑动于安装板100的上表面。通过推动件300移动夹爪501和行李支架的位置。
进一步地,安装板100上设置有滑轨600,移动板200滑动于滑轨600上。通过滑轨600对移动板200进行导向,提高移动板200移动时的稳定性,即提高行李支架移动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车体位于安装板100的一侧。滑轨600平行设置有两根,两导杆向车体的方向延伸。两根滑轨600穿设移动板200的底面,移动板200在滑轨600上滑动靠近或远离车体。通过多跟滑轨600对移动板200导向,进一步提高行李支架移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移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板700,连接板700设置于安装板100上且位于滑轨600的一端;推动件300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输出端,推动件300的第二固定端固定于连接板700上,推动件300的第二输出端推动移动板200沿滑轨600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连接板700连接推动件300,提高结构强度。
具体地,连接板700竖直固定于安装板100上,连接板700设置于滑轨600靠近车体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700与安装板100焊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连接板700通过螺栓与安装板100连接。
进一步地,推动件300为推动气缸301,推动气缸301包括第一缸体3011和第一活塞杆3012,第一缸体3011为第一固定端,第一活塞杆3012为第一输出端。第一缸体3011固定于连接板700远离滑轨600的一侧,第一活塞杆3012连接于连接板700。通过推动气缸301推动连接板700沿滑轨600的长度方向滑动,气缸的输出稳定,提高结构运行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缸体3011焊接与连接板700上,第一活塞杆3012穿设并滑动于第一缸体3011靠近滑轨600的一端。第一活塞杆3012靠近滑轨600的一端铰接于连接板70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第一活塞杆3012与连接板700焊接或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移动板2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800和第二限位块900。第一限位块800固定于安装板100上,第二限位块900固定于连接板700上,第一限位块800和第二限位块900用于抵接移动板200。通过第一限位块800和第二限位块900进行限位,限制移动板200的移动范围,并且避免移动板200从滑轨600脱离。
具体地,第一限位块800位于两个滑轨600之间,第一限位块800位于远离连接板700的一侧。第二限位块900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限位块900分别位于两个滑轨600靠近连接板700的一端。第二限位块900固定于连接板700朝向滑轨600的一侧。
进一步地,升降件400为双导杆气缸401,双导杆气缸401具有第二缸体4011和第二活塞杆,第二缸体4011为第一固定端,第二活塞杆为第一输出端,第二缸体4011固定于移动板200上,定位组件500设置于双导杆气缸401的第一输出端。通过双导杆气缸401举升定位组件500,双导杆气缸401为标准件,双导杆气缸401内部具有两根导杆,因此升降定位组件500时运行稳定。
具体地,第二缸体4011为矩形,第二缸体4011竖直固定于移动板200的上表面,第二活塞杆穿设并滑动于第二缸体4011的上表面,第二活塞杆的顶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矩形活塞板4012。
进一步地,定位组件500包括连接件502,连接件502设置于第二输出轴上,夹爪501可拆卸设置于连接件502;夹爪501上开设有卡槽503;卡槽503用于放置行李支架。当针对不同的车型时,需要调整对应的夹爪501,将夹爪501与连接件502拆卸并进行更换,提高可适用性。
具体地,连接件502呈L形设置,连接件502连接于活塞板4012上,夹爪501通过螺栓固定于连接件502上。夹爪501的底端延伸至活塞板4012的下方,连接件502带动夹爪501远离活塞板4012,避免行李支架与活塞板4012干涉,提高结构的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定位组件500设置有两组,单个行李支架置于两个卡槽503内,提高对行李支架抓取和定位的稳定性。
具体地,两个连接件502与夹爪501设置于活塞板4012靠近第一缸体3011的一侧。定位组件500对称设置,通过夹爪501抓取行李支架。
进一步地,夹爪501上嵌设有磁铁504,磁铁504用于吸附行李支架。通过磁铁504吸附行李支架,避免行李支架脱离,提高结构稳定性。
具体地,夹爪501上开设有螺纹孔,磁铁504嵌设于螺纹孔内,方便人工更换磁铁504。
进一步地,安装板100的底面设置有安装底座110。安装底座110将安装板100与外部结构连接,方便使用和固定。
具体地,安装底座110包括固定板1101和肋板1102,固定板1101呈矩形设置,固定板1101竖直固定于安装板100的下表面,肋板1102竖直固定于安装板100的下表面,肋板1102与固定板1101连接且肋板1102与固定板1101垂直。固定板1101通过螺栓与外部结构可拆卸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和推动件,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移动板滑动于所述安装板上;
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移动板上;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夹爪,所述夹爪固定于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升降件用于驱使所述夹爪升降;所述夹爪用于抓取所述行李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板滑动于所述滑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滑轨的一端;所述推动件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固定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输出端推动所述移动板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为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缸体为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一活塞杆为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缸体固定于连接板远离所述滑轨的一侧,所述第一活塞杆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用于抵接所述移动板。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为双导杆气缸,所述双导杆气缸具有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缸体和所述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缸体为所述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二活塞杆为所述第一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杆上,所述夹爪可拆卸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夹爪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放置所述行李支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设置有两组,单个所述行李支架置于两个所述卡槽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上嵌设有磁铁,所述磁铁用于吸附所述行李支架。
10.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面设置有安装底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36966.4U CN216780858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36966.4U CN216780858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80858U true CN216780858U (zh) | 2022-06-21 |
Family
ID=82010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436966.4U Active CN216780858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80858U (zh)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23436966.4U patent/CN21678085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04906B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托盘焊接夹具 | |
CN216780858U (zh) | 车辆行李支架定位工装 | |
CN211728054U (zh) | 汽车中通道总成焊接工装 | |
CN210060259U (zh) | 一种汽车冲压件焊接夹具定位装置 | |
CN210789832U (zh) | 焊接定位装置 | |
CN210527736U (zh) | 一种试管加盖整理装置 | |
CN213290543U (zh) | 一种灯板分条机 | |
CN114314319B (zh) | 底盘吊具及自动切换系统 | |
CN214827143U (zh) | 用于发动机的夹持机构及发动机生产装置 | |
CN216266053U (zh) | 汽车侧围抓手滑移定位锁紧机构 | |
CN215358500U (zh) | 一种针头式夹爪 | |
CN215469748U (zh) | 用于货车减震器导向臂机加工的夹具 | |
CN109650022A (zh) | Xy轴移载机 | |
CN214921832U (zh) | 一种汽车仪表台骨架分总成夹具 | |
CN213470097U (zh) | 汽车车身纵梁加强板总成焊接夹具 | |
CN110450182B (zh) | 车架柔性夹具机构 | |
CN209850191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托盘焊接夹具 | |
CN222176472U (zh) | 一种汽车车门导轨的机器人焊接装置 | |
CN211728055U (zh) | 汽车备胎舱总成焊接工装 | |
CN211337908U (zh) | 抓线把机械手 | |
CN214721828U (zh) | 汽车座椅安全带卡扣安装板焊接工装 | |
CN218253651U (zh) | 汽车车身前部纵梁总成焊接工装 | |
CN220131289U (zh) | 一种气囊折叠后的取料装置 | |
CN220199170U (zh) | 一种amr小车与承载物的连接结构 | |
CN214442542U (zh) | 一种汽车板件冲切线前端取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