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4870U - 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4870U
CN216764870U CN202220204021.5U CN202220204021U CN216764870U CN 216764870 U CN216764870 U CN 216764870U CN 202220204021 U CN202220204021 U CN 202220204021U CN 216764870 U CN216764870 U CN 216764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rod
shaft
fixed cylinder
photosynthetic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040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元法
尹世鹏
杜彦鹏
徐勇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uzhe Future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Wuxi Shihezi Future Fo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uzhe Future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uzhe Future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uzhe Future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040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4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4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48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包括稳定设置于地面的罐体,且罐体的顶部分别开设有物料进口和营养液入口,并且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温度检测器,而且罐体设置有进气管,同时罐体的顶部与地面中部分别设置有出气管和出料口;还包括:所述罐体的顶面中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轴杆,并且轴杆贯穿轴连接于罐体的内侧;所述罐体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筒,且固定筒套设于轴杆的外侧,并且固定筒上连接有捣料杆;所述轴杆的下方外侧等角度轴连接有捣料杆;所述罐体的内侧顶部等角度设置有消泡杆。该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发酵效率快,同时可以进行消泡处理和进料口防堵塞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藻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
背景技术
在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与资源面临枯竭的现状下,如何保障安全、营养和可持续的食品供给面临巨大挑战,利用细胞工厂制造替代传统食品获取方式,建立可持续的食品制造新模式,将大幅降低食品生产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且提升食品生产与制造的可控性,有效避免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和健康风险,微藻是未利用的资源之一,因其在可持续工业、可持续农业和生态经济等全球可持续发展倡议中的重要作用而被视为有前途和强大的细胞工厂,而在对微藻进行培育时,就会使用到光合反应器发酵罐,然而现有的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在使用的过程中,发酵效率较慢,易出现微藻品质较差,利用率较低等情况,并且结构复杂,设备成本高,且现有的发酵罐在使用时为避免产生大量气泡,一般通过加入化学消泡剂消除泡沫和消泡浆将泡沫击碎,但是对发酵反应产生抑制作用,不便于对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进行消泡处理,同时在倾倒物料时,进料口可能会出现堵塞的现象,进而需要设置防堵塞机构。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发酵效率较慢,同时不便于进行消泡处理和进料口防堵塞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包括稳定设置于地面的罐体,且罐体的顶部分别开设有物料进口和营养液入口,并且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温度检测器,而且罐体设置有进气管,同时罐体的顶部与地面中部分别设置有出气管和出料口;
还包括:
所述罐体的顶面中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轴杆,并且轴杆贯穿轴连接于罐体的内侧,并且罐体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
所述罐体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筒,且固定筒套设于轴杆的外侧,并且固定筒上连接有捣料杆,而且捣料杆的底部与物料进口相对设置;
所述轴杆的下方外侧等角度轴连接有捣料杆;
所述罐体的内侧顶部等角度设置有消泡杆。
优选的,所述轴杆位于固定筒中的外侧上开设有螺旋槽,且螺旋槽中连接有捣料杆,并且捣料杆的中部连接于限位槽中,而且限位槽贯穿开设于固定筒的外侧,使得轴杆在转动后就会带动外侧的螺旋槽进行同步转动,螺旋槽就会带动捣料杆随之转动,而捣料杆又会在限位槽的作用下进行直线移动。
优选的,所述捣料杆通过螺旋槽和限位槽构成直线上下结构,且捣料杆设置为“L”字形结构,并且捣料杆的底部与物料进口的中线相对,使得捣料杆在螺旋槽和限位槽的共同作用下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对物料进口进行疏导。
优选的,所述轴杆的下方与底部分别连接有搅拌杆和刮板,且刮板设置为“U”字形结构,并且刮板与罐体的内壁相贴合,使得轴杆转动后就会带动底部的刮板进行同步转动,刮板转动后就会将罐体内壁上残留的物料清理下来。
优选的,所述轴杆的上部套设有等距齿辊,且等距齿辊的外侧连接有全齿辊,并且全齿辊与罐体的内侧顶部之间安装有扭力弹簧,而且全齿辊通过等距齿辊和扭力弹簧构成往复转动结构,使得轴杆转动后就会带动等距齿辊进行转动,等距齿辊转动后就会与外侧的全齿辊进行啮合,进而带动全齿辊进行转动,进而对扭力弹簧进行反转,而后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从而进行往复转转动。
优选的,所述全齿辊的底部固定有消泡杆,且消泡杆与全齿辊同步摆动,使得全齿辊进行往复转动后就会带动底部的消泡杆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对产生的气泡进行消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通过设置的轴杆转动后就会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搅拌杆转动后就会使微藻与营养液进行充分的接触,进而便于微藻对营养的吸收,且温度检测器可以对罐体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进气管通过喷气可以为微藻提供充足的氧气与二氧化碳,更加有利于微藻的生长,加快发酵的效率,并且出气管的设置可以对内部产生的发酵气体进行排出,而且在后期进行清洗时,轴杆会带动刮板进行同步转动,进而可以对罐体内壁进行清洁;
2、该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使得轴杆转动后就会带动顶部的捣料杆在螺旋槽中进行转动,然后又会在固定筒侧面的限位槽的作用下进行直线的上下移动,从而对物料进口进行疏导,防止倾倒物料时发生堵塞的现象,并且轴杆转动还会带动等距齿辊进行转动,等距齿辊转动后就会与外侧的全齿辊进行啮合,进而带动全齿辊进行转动,而后又会在扭力弹簧的配合下进行往复转动,从而就会带动消泡杆进行同步摆动,从而对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进行破坏,减小气泡的大量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杆与刮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泡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物料进口;3、营养液入口;4、温度检测器;5、进气管;6、出气管;7、出料口;8、支撑柱;9、电机;10、轴杆;11、螺旋槽;12、固定筒;13、捣料杆;14、限位槽;15、搅拌杆;16、刮板;17、等距齿辊;18、全齿辊;19、扭力弹簧;20、消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包括稳定设置于地面的罐体1,且罐体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物料进口2和营养液入口3,并且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温度检测器4,而且罐体1设置有进气管5,同时罐体1的顶部与地面中部分别设置有出气管6和出料口7,如图1所示,整体使用流程如下:将物料从物料进口2倒入,培育的营养液从营养液入口3输送至罐体1的内部,而后进行搅拌发酵处理,在此过程中,温度检测器4可以对罐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且通过进气管5可以将空气输送至罐体1的内部,进而对罐体1内的培养液进行曝气,使藻类接触所需气体的更加彻底,提高了发酵效率,并且罐体1顶部的出气管6可以对罐体1内部的发酵气体进行排出,而后发酵好的物料从出料口7排出收集即可;
还包括:罐体1的顶面中部安装有电机9,且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轴杆10,并且轴杆10贯穿轴连接于罐体1的内侧,并且罐体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8,罐体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筒12,且固定筒12套设于轴杆10的外侧,并且固定筒12上连接有捣料杆13,而且捣料杆13的底部与物料进口2相对设置,轴杆10位于固定筒12中的外侧上开设有螺旋槽11,且螺旋槽11中连接有捣料杆13,并且捣料杆13的中部连接于限位槽14中,而且限位槽14贯穿开设于固定筒12的外侧,如图1和图4所示,在使用的过程中,启动电机9电机9启动后就会带动轴杆10进行转动,轴杆10转动后就会带动外侧的螺旋槽11进行转动,螺旋槽11转动后就会带动捣料杆13随之进行转动,而捣料杆13的中部又会受到固定筒12上开设的限位槽14的影响只能进行直线移动,从而就会带动捣料杆13在物料进口2中进行上下往复移动,从而避免在填料时物料进口2发生堵塞的现象;
捣料杆13通过螺旋槽11和限位槽14构成直线上下结构,且捣料杆13设置为“L”字形结构,并且捣料杆13的底部与物料进口2的中线相对,如图1和图4所示,捣料杆13设置为“L”字形结构,可以在不影响加料的情况下进行物料的疏通工作;
轴杆10的下方外侧等角度轴连接有搅拌杆15,轴杆10的下方与底部分别连接有搅拌杆15和刮板16,且刮板16设置为“U”字形结构,并且刮板16与罐体1的内壁相贴合,如图1-2所示,在微藻物料与营养液投入罐体1中后,轴杆10转动时就会带动搅拌杆15和刮板16随之转动,搅拌杆15转动后就会对微藻和营养液进行充分的混合,进而更加有利于发酵,而在后期进行清洗时,刮板16转动后可以对罐体1内壁上残留的物料进行清理,表面人工清洗的繁琐操作;
罐体1的内侧顶部等角度设置有消泡杆20,轴杆10的上部套设有等距齿辊17,且等距齿辊17的外侧连接有全齿辊18,并且全齿辊18与罐体1的内侧顶部之间安装有扭力弹簧19,而且全齿辊18通过等距齿辊17和扭力弹簧19构成往复转动结构,全齿辊18的底部固定有消泡杆20,且消泡杆20与全齿辊18同步摆动,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在轴杆10进行转动的过程中,轴杆10还会带动上方的等距齿辊17进行同步转动,等距齿辊17转动后就会与外侧的全齿辊18进行啮合,全齿辊18就会进行转动,进而就会对扭力弹簧19进行反转,当等距齿辊17不与全齿辊18进行啮合时,全齿辊18就会在扭力弹簧19的带动下进行回转,进而带动全齿辊18进行回转,从而就会使全齿辊18进行往复转动,进而就会带动顶部的消泡杆20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对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进行消减。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时,如图1-5所示,首先,将物料从物料进口2倒入,营养液从营养液入口3输送至罐体1的内部,而后启动电机9,轴杆10就会转动,进而就会通过螺旋槽11带动捣料杆13转动,而后在限位槽14的配合下使捣料杆13在物料进口2中上下往复移动,从而避免在填料时物料进口2发生堵塞的现象,轴杆10转动时会带动搅拌杆15和刮板16转动,搅拌杆15就会对微藻和营养液进行充分混合,进而更加有利于发酵,而在后期进行清洗时,刮板16可以对罐体1内壁上残留的物料进行清理,表面人工清洗的繁琐操作,并且在轴杆10转动时还会带动等距齿辊17转动,等距齿辊17就会与全齿辊18啮合,全齿辊18在扭力弹簧19配合下进行往复转动,从而带动消泡杆20同步转动,从而对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进行消减,在此过程中,温度检测器4可以对罐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且通过进气管5可以将空气输送至罐体1的内部,进而对罐体1内的培养液进行曝气,使藻类接触所需气体的更加彻底,提高了发酵效率,并且罐体1顶部的出气管6可以对罐体1内部的发酵气体进行排出,而后发酵好的物料从出料口7排出收集即可,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包括稳定设置于地面的罐体,且罐体的顶部分别开设有物料进口和营养液入口,并且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温度检测器,而且罐体设置有进气管,同时罐体的顶部与地面中部分别设置有出气管和出料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罐体的顶面中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轴杆,并且轴杆贯穿轴连接于罐体的内侧,并且罐体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
所述罐体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筒,且固定筒套设于轴杆的外侧,并且固定筒上连接有捣料杆,而且捣料杆的底部与物料进口相对设置;
所述轴杆的下方外侧等角度轴连接有捣料杆;
所述罐体的内侧顶部等角度设置有消泡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位于固定筒中的外侧上开设有螺旋槽,且螺旋槽中连接有捣料杆,并且捣料杆的中部连接于限位槽中,而且限位槽贯穿开设于固定筒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捣料杆通过螺旋槽和限位槽构成直线上下结构,且捣料杆设置为“L”字形结构,并且捣料杆的底部与物料进口的中线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的下方与底部分别连接有搅拌杆和刮板,且刮板设置为“U”字形结构,并且刮板与罐体的内壁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的上部套设有等距齿辊,且等距齿辊的外侧连接有全齿辊,并且全齿辊与罐体的内侧顶部之间安装有扭力弹簧,而且全齿辊通过等距齿辊和扭力弹簧构成往复转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齿辊的底部固定有消泡杆,且消泡杆与全齿辊同步摆动。
CN202220204021.5U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 Active CN216764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4021.5U CN216764870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04021.5U CN216764870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4870U true CN216764870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78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04021.5U Active CN216764870U (zh) 2022-01-25 2022-01-25 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48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8831B (zh) 一种提高生物表面活性素产率的工业发酵生产工艺
CN213624085U (zh) 一种多搅拌轴的生物发酵装置
CN104446734A (zh) 密闭发酵有机肥补气输液搅拌装置
CN113200661A (zh) 一种生猪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装置
CN216764870U (zh) 一种培养微藻的光合反应器发酵罐
CN115894094A (zh) 一种利用酵母渣生产液体化肥的方法
CN216712077U (zh) 一种多菌种猪饲料厌氧发酵室
CN219449677U (zh) 一种用于生产秀珍菇液体菌种的发酵罐
CN215073916U (zh) 一种农业物联网施肥装置
CN217202757U (zh) 一种香菇酱制作微生物发酵罐
CN211522180U (zh) 一种发酵池
CN221217784U (zh) 一种可充分搅拌的搅拌罐
CN208346183U (zh) 一种大型制沼气生产装置及其系统
CN217127302U (zh) 一种环保高效的生物肥发酵池
CN205223226U (zh) 便于微生物发酵罐供氧的搅拌棒
CN221460249U (zh) 一种羊粪发酵用装置
CN221740162U (zh) 一种配料发酵装置
CN222593847U (zh) 硝化细菌培养发酵罐
CN221832346U (zh) 食用菌发酵料拌料补水装置
CN213624132U (zh) 一种用于处理半固态生物质废弃物的两段式沼气发酵装置
CN214244412U (zh) 一种清酒精酿用低温发酵装置
CN219168297U (zh) 一种搅拌装置
CN217077573U (zh) 一种菌种生产发酵塔
CN222647909U (zh) 一种精酿啤酒一体化糖化装置
CN215712956U (zh) 液体酵素培养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09

Address after: No. 188 Guangyi Road, Liangxi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11

Patentee after: Wuxi Shihezi future foo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Nanjing Fuzhe Future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299 No. 111, Baima Avenue, Baima Town, Lishu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Fuzhe Future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