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5188U - 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 - Google Patents
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65188U CN216665188U CN202123266672.1U CN202123266672U CN216665188U CN 216665188 U CN216665188 U CN 216665188U CN 202123266672 U CN202123266672 U CN 202123266672U CN 216665188 U CN216665188 U CN 2166651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wer
- cross arm
- layers
- supporting
- circuit comm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塔杆外壁均匀固定装配有七层横担;采用的横担中的横担主体其内部进行了加固和强化,配合外部的加强筋进行进一步强化,提高整体机械强度,减少受压出现弯曲变形的问题出现;采用横担分布有七层,七层中最上层横担为避雷线架设层,用于避雷线的架设,中间三层和下面三层均为220kV双回线架设层,实现四回共架效果;采用的横担主体包括空心安装框架,空心安装框架内部空心,采用浇铸制造提高整体性,保证受力后压力的均匀分散,下侧腔室仅位于空心安装框架内侧端部下方,用于起到支撑加固效果,弹性支撑加固结构位于整体空心安装框架内部上方,通过弹性支撑效果对受力进行缓冲和分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杆塔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
背景技术
线路塔是指支持高压或超高压架空送电线路的导线和避雷线的构筑物,按其形状一般分为:酒杯型、猫头型、上字型、干字型和桶型五种,按用途分有:耐张塔、直线塔、转角塔、换位塔、终端塔和跨越塔等,塔的尺寸和档距须满足电路要求:导线与地面、建输电线路塔筑物、树木、铁路、公路、河流以及其他架空线路之间,导线与导线、导线与避雷线之间,均应保持必要的最小安全距离,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角及使用双避雷线时两根避雷线之间的水平最小距离应满足有关规定。
为了减小出线走廊,节约用地,提高供电可靠性,在同一个杆塔上架设两回线,即两回A\B\C三相,这两回线可以是同一电压等级,也可以是不同电压等级,随着发展的需要,还出线有同杆三回线、同杆四回线,甚至更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为了减少线路占地面积,解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的线路走廊问题,建设同塔多回路线路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现有的横担结构一般采用槽型结构强度不足,其易出现弯曲变形的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包括接地法兰,所述接地法兰的上端固定装配有塔杆,所述塔杆由至少三段连接构成,上段底面与下段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对接法兰,所述塔杆外壁均匀固定装配有七层横担,每层所述横担由对立安装的两个横担组成,所述横担包括固定装配于塔杆外壁的横担主体,所述横担主体上表面外侧固定装配有挂线板,所述横担主体底面均匀固定装配有加强筋。
优选的,上侧所述横担为避雷线架设层,中间三层所述横担和下面三层所述横担均为220kV双回线架设层。
优选的,所述横担主体包括空心安装框架,所述空心安装框架内腔横向一体成型有隔板,所述空心安装框架被隔板分隔为上侧腔室和下侧腔室,所述上侧腔室内装配有弹性支撑加固结构,所述下侧腔室内固定装配有支撑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撑加固结构包括均匀开设于空心安装框架上表面的通孔,所述上侧腔室内插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上表面对应通孔一体成型有限位柱,且限位柱插接于对应所述通孔内,所述横板底面前侧均匀固定装配有第一支撑斜杆,所述横板底面后侧均匀固定装配有第二支撑斜杆,所述第一支撑斜杆和第二支撑斜杆间隔交错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斜杆和第二支撑斜杆下端抵靠在隔板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固定结构包括均匀对称固定装配于下侧腔室内腔上下表面的固定座,上下对应所述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方案采用的横担中的横担主体其内部进行了加固和强化,配合外部的加强筋进行进一步强化,提高整体机械强度,减少受压出现弯曲变形的问题出现。
(2)方案采用横担分布有七层,七层中最上层横担为避雷线架设层,用于避雷线的架设,中间三层和下面三层均为220kV双回线架设层,实现四回共架效果。
(3)方案采用的横担主体包括空心安装框架,空心安装框架内部空心,采用浇铸制造提高整体性,保证受力后压力的均匀分散,下侧腔室仅位于空心安装框架内侧端部下方,用于起到支撑加固效果,弹性支撑加固结构位于整体空心安装框架内部上方,通过弹性支撑效果对受力进行缓冲和分散。
(4)方案采用的弹性支撑加固结构中的横板上的限位柱插入通孔内,对横板的位置进行限位,在受压时不会移动,第一支撑斜杆和第二支撑斜杆均采用弹簧钢制成,在受压后变形在隔板上滑动,对压力进行缓冲,同时通过隔板的支撑将压力均匀分散至空心安装框架上。
(5)方案采用的支撑固定结构中的支撑杆为圆柱形钢杆,配合固定座实现稳定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担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地法兰、2-塔杆、3-对接法兰、4-避雷线架设层、5-横担、51-横担主体、511-空心安装框架、512-隔板、513-上侧腔室、514-下侧腔室、515-弹性支撑加固结构、5151-通孔、5152-横板、5153-第一支撑斜杆、5154-第二支撑斜杆、5155-限位柱、516-支撑固定结构、5161-固定座、5162-支撑杆、52-加强筋、53-挂线板、6-220kV双回线架设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包括接地法兰1,接地法兰1的上端固定装配有塔杆2,塔杆2由至少三段连接构成,上段底面与下段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对接法兰3,塔杆2外壁均匀固定装配有七层横担5,每层横担5由对立安装的两个横担5组成,横担5包括固定装配于塔杆2外壁的横担主体51,横担主体51上表面外侧固定装配有挂线板53,横担主体51底面均匀固定装配有加强筋52。
采用的横担5中的横担主体51其内部进行了加固和强化,配合外部的加强筋52进行进一步强化,提高整体机械强度,减少受压出现弯曲变形的问题出现。
具体而言,上侧横担5为避雷线架设层4,中间三层横担5和下面三层横担5均为220kV双回线架设层6;采用横担5分布有七层,七层中最上层横担5为避雷线架设层4,用于避雷线的架设,中间三层和下面三层均为220kV双回线架设层6,实现四回共架效果。
具体而言,横担主体51包括空心安装框架511,空心安装框架511内腔横向一体成型有隔板512,空心安装框架511被隔板512分隔为上侧腔室513和下侧腔室514,上侧腔室513内装配有弹性支撑加固结构515,下侧腔室514内固定装配有支撑固定结构516。
采用的横担主体51包括空心安装框架511,空心安装框架511内部空心,采用浇铸制造提高整体性,保证受力后压力的均匀分散,下侧腔室514仅位于空心安装框架511内侧端部下方,用于起到支撑加固效果,弹性支撑加固结构515位于整体空心安装框架511内部上方,通过弹性支撑效果对受力进行缓冲和分散。
具体而言,弹性支撑加固结构515包括均匀开设于空心安装框架511上表面的通孔5151,上侧腔室513内插接有横板5152,横板5152上表面对应通孔5151一体成型有限位柱5155,且限位柱5155插接于对应通孔5151内,横板5152底面前侧均匀固定装配有第一支撑斜杆5153,横板5152底面后侧均匀固定装配有第二支撑斜杆5154,第一支撑斜杆5153和第二支撑斜杆5154间隔交错分布,第一支撑斜杆5153和第二支撑斜杆5154下端抵靠在隔板512上。
采用的弹性支撑加固结构515中的横板5152上的限位柱5155插入通孔5151内,对横板5152的位置进行限位,在受压时不会移动,第一支撑斜杆5153和第二支撑斜杆5154均采用弹簧钢制成,在受压后变形在隔板512上滑动,对压力进行缓冲,同时通过隔板512的支撑将压力均匀分散至空心安装框架511上。
具体而言,支撑固定结构516包括均匀对称固定装配于下侧腔室514内腔上下表面的固定座5161,上下对应固定座5161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162;采用的支撑固定结构516中的支撑杆5162为圆柱形钢杆,配合固定座5161实现稳定的支撑效果。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横担5中的横担主体51其内部进行了加固和强化,配合外部的加强筋52进行进一步强化,提高整体机械强度,减少受压出现弯曲变形的问题出现;采用横担5分布有七层,七层中最上层横担5为避雷线架设层4,用于避雷线的架设,中间三层和下面三层均为220kV双回线架设层6,实现四回共架效果;
采用的横担主体51包括空心安装框架511,空心安装框架511内部空心,采用浇铸制造提高整体性,保证受力后压力的均匀分散,下侧腔室514仅位于空心安装框架511内侧端部下方,用于起到支撑加固效果,弹性支撑加固结构515位于整体空心安装框架511内部上方,通过弹性支撑效果对受力进行缓冲和分散;
采用的弹性支撑加固结构515中的横板5152上的限位柱5155插入通孔5151内,对横板5152的位置进行限位,在受压时不会移动,第一支撑斜杆5153和第二支撑斜杆5154均采用弹簧钢制成,在受压后变形在隔板512上滑动,对压力进行缓冲,同时通过隔板512的支撑将压力均匀分散至空心安装框架511上;采用的支撑固定结构516中的支撑杆5162为圆柱形钢杆,配合固定座5161实现稳定的支撑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包括接地法兰(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法兰(1)的上端固定装配有塔杆(2),所述塔杆(2)由至少三段连接构成,上段底面与下段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对接法兰(3),所述塔杆(2)外壁均匀固定装配有七层横担(5),每层所述横担(5)由对立安装的两个横担(5)组成,所述横担(5)包括固定装配于塔杆(2)外壁的横担主体(51),所述横担主体(51)上表面外侧固定装配有挂线板(53),所述横担主体(51)底面均匀固定装配有加强筋(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其特征在于:上侧所述横担(5)为避雷线架设层(4),中间三层所述横担(5)和下面三层所述横担(5)均为220kV双回线架设层(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担主体(51)包括空心安装框架(511),所述空心安装框架(511)内腔横向一体成型有隔板(512),所述空心安装框架(511)被隔板(512)分隔为上侧腔室(513)和下侧腔室(514),所述上侧腔室(513)内装配有弹性支撑加固结构(515),所述下侧腔室(514)内固定装配有支撑固定结构(5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加固结构(515)包括均匀开设于空心安装框架(511)上表面的通孔(5151),所述上侧腔室(513)内插接有横板(5152),所述横板(5152)上表面对应通孔(5151)一体成型有限位柱(5155),且限位柱(5155)插接于对应所述通孔(5151)内,所述横板(5152)底面前侧均匀固定装配有第一支撑斜杆(5153),所述横板(5152)底面后侧均匀固定装配有第二支撑斜杆(5154),所述第一支撑斜杆(5153)和第二支撑斜杆(5154)间隔交错分布,所述第一支撑斜杆(5153)和第二支撑斜杆(5154)下端抵靠在隔板(5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固定结构(516)包括均匀对称固定装配于下侧腔室(514)内腔上下表面的固定座(5161),上下对应所述固定座(5161)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16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66672.1U CN216665188U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66672.1U CN216665188U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65188U true CN216665188U (zh) | 2022-06-03 |
Family
ID=81792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66672.1U Active CN216665188U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65188U (zh) |
-
2021
- 2021-12-23 CN CN202123266672.1U patent/CN21666518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665188U (zh) | 同塔四回共架线路塔 | |
CN209040329U (zh) | 一种钢结构梁柱 | |
CN110761169A (zh) | 一种四线铁路中穿矮塔斜拉桥 | |
CN215419538U (zh) | 一种110kV电缆油式户外终端依附式安装平台 | |
CN221346507U (zh) | 一种钢结构铁塔基座 | |
CN214659228U (zh) | 单回路酒杯型钢管杆 | |
CN210822458U (zh) | 一种可提高承载能力的汽车底盘用横梁 | |
CN220889063U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的抗震剪力墙装置 | |
CN220318786U (zh) | 一种电梯井承重墙开洞用主机钢梁钢牛腿 | |
CN215630639U (zh) | 一种用于厂房钢结构的中柱连接装置 | |
CN215579556U (zh) | 一种箱式变电站框架结构 | |
CN217001157U (zh) | 高强度输电铁塔 | |
CN219864666U (zh) | 一种抵抗多向荷载的超长双层过梁窗框 | |
CN220686410U (zh) | 一种基于重力储能装置的剪力墙结构 | |
CN221400037U (zh) | 一种新型铁塔结构 | |
CN211818467U (zh) | 一种组合式杆塔横担 | |
CN221281836U (zh) | 一种双柱斜拉绝缘子串 | |
CN221140775U (zh) | 一种施工电梯附着架固定装置 | |
CN211364255U (zh) | 一种长油箱高位支撑架 | |
CN104847157A (zh) | 220kV四回路电缆终端窄基钢管塔 | |
CN210897984U (zh) | 一种全拼接的开关柜骨架 | |
CN220301856U (zh) | 一种建筑用抗震加固机构 | |
CN220469239U (zh) | 一种地铁车站钢结构支撑梁 | |
CN217872096U (zh) | 一种具有四主材结构的转角塔腿部结构 | |
CN220150112U (zh) | 一种桥梁改造的支撑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