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6626U - 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16626U CN216616626U CN202123074325.9U CN202123074325U CN216616626U CN 216616626 U CN216616626 U CN 216616626U CN 202123074325 U CN202123074325 U CN 202123074325U CN 216616626 U CN216616626 U CN 2166166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groove
- threaded rod
- fixed
- su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10000003284 Horns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29553 photosynthesi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672 photosynthesi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1464837 Viridiplant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43 photosynthe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遮阳装置领域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中包括框架、固定架和旋转电机,框架为空心腔体结构,框架的内侧表面两端均开设有滑槽,两端滑槽之间活动固定有遮阳布,滑槽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向框架的外侧凹陷,凹槽内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一侧与框架活动固定,另一侧贯穿框架的侧壁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旋转电机通过安装框结构焊接固定在框架的外侧表面,螺纹杆的外侧表面啮合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固定架的顶端中部开设有固定槽,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帮助使用者通过雨水进行浇灌,或者帮助植株进行光合作用,避免人为控制此过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为了防止阳光的过度暴晒,绿色建筑一般会采用一定的外遮阳装置。
现有的遮阳装置一般包括支架与安装在支架顶部的遮阳布,遮阳布能够将整个绿色建筑的顶部遮盖起来,从而能够降低室内的温度,但是现有的遮阳装置都是固定遮挡绿色建筑的整个顶部,使得种植在绿色建筑顶部的绿植无法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同时,绿植也无法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对此需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遮阳装置都是固定遮挡绿色建筑的整个顶部,使得种植在绿色建筑顶部的绿植无法利用雨水进行灌溉,同时,绿植也无法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对此需有待进一步改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中包括框架、固定架和旋转电机,所述框架为空心腔体结构,所述框架的内侧表面两端均开设有滑槽,两端滑槽之间活动固定有遮阳布,所述滑槽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向框架的外侧凹陷,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侧与框架活动固定,另一侧贯穿框架的侧壁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所述旋转电机通过安装框结构焊接固定在框架的外侧表面,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表面啮合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架的顶端中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中包括安装架、弹簧和顶球,所述安装架为凹字结构,所述弹簧的一侧表面与安装架的内侧表面焊接固定,所述弹簧的另一侧表面与顶球的一端焊接固定,所述安装架的一侧焊定在固定槽的内侧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和凹槽之间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均匀等距设置有多组,且每组所述支杆的两端均焊接固定在框架的两侧表面,多组所述支杆结构,首先可以避免外界异物砸伤内部植株,其次可以阻止植株向外生长,并不挡住阳光。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遮阳布的面积大于框架的顶端面积的一半,方便遮阳,而且使用者可以进行左右移动,选择将植株放置在阳光下还是放在所述遮阳布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槽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方便固定植株的位置,避免移动时,左右摇晃、歪斜等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的形变量大于安装架的两侧宽度,所述使用者可以将植株放置在固定槽内时,所述顶球将弹簧向内部压缩,植株就会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接件和固定架均为不锈钢结构,避免外界雨水锈蚀结构,不锈钢结构能够延长使用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固定架结构,使用者在将植株放置在固定槽内时,由于固定槽为喇叭状,所以在植株向内部移动过程中,首先与顶球接触,下移时,顶球会向内部压缩弹簧,直到植株的底部完全设置在固定槽内时,弹簧回弹,向外顶出顶球,顶球与植株的底部固定,完成固定效果,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摇晃或偏移等情况,而使用者可以启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带动螺纹杆进行旋转,驱动与之啮合的固定架向指定方向移动,当需要光照时,可以将植株移动至装置本体的右侧,接受光照,或接受雨水的浇灌,在夜晚时或者极端天气时,可以将植株收回,放置遮阳布下,顶部的支杆可以辅助植株生长,避免向外生长,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帮助使用者通过雨水进行浇灌,或者帮助植株进行光合作用,避免人为控制此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接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框架;21、滑槽;22、凹槽;23、支杆;3、固定架;31、螺纹孔;32、固定槽;33、卡接件;331、安装架;332、弹簧;333、顶球;4、旋转电机;41、螺纹杆;5、遮阳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中包括框架2、固定架3和旋转电机4,框架2为空心腔体结构,框架2的内侧表面两端均开设有滑槽21,两端滑槽21之间活动固定有遮阳布5,滑槽21的底部设置有凹槽22,凹槽22向框架2的外侧凹陷,凹槽22内设置有螺纹杆41,螺纹杆41的一侧与框架2活动固定,另一侧贯穿框架2的侧壁与旋转电机4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旋转电机4通过安装框结构焊接固定在框架2的外侧表面,螺纹杆41的外侧表面啮合有固定架3,固定架3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31,固定架3的顶端中部开设有固定槽32,固定槽3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卡接件33,卡接件33中包括安装架331、弹簧332和顶球333,安装架331为凹字结构,弹簧332的一侧表面与安装架331的内侧表面焊接固定,弹簧332的另一侧表面与顶球333的一端焊接固定,安装架331的一侧焊定在固定槽32的内侧表面。
其中,滑槽21和凹槽22之间设置有支杆23,支杆23均匀等距设置有多组,且每组支杆23的两端均焊接固定在框架2的两侧表面,多组支杆23结构,首先可以避免外界异物砸伤内部植株,其次可以阻止植株向外生长,并不挡住阳光;遮阳布5的面积大于框架2的顶端面积的一半,方便遮阳,而且使用者可以进行左右移动,选择将植株放置在阳光下还是放在遮阳布5下;固定槽32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方便固定植株的位置,避免移动时,左右摇晃、歪斜等现象;弹簧332的形变量大于安装架331的两侧宽度,使用者可以将植株放置在固定槽32内时,顶球333将弹簧332向内部压缩,植株就会设置在固定槽32内;卡接件33和固定架3均为不锈钢结构,避免外界雨水锈蚀结构,不锈钢结构能够延长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在将植株放置在固定槽32内时,由于固定槽32为喇叭状,所以在植株向内部移动过程中,首先与顶球333接触,下移时,顶球333会向内部压缩弹簧332,直到植株的底部完全设置在固定槽32内时,弹簧332回弹,向外顶出顶球333,顶球333与植株的底部固定,完成固定效果,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摇晃或偏移等情况,而使用者可以启动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带动螺纹杆41进行旋转,驱动与之啮合的固定架3向指定方向移动,当需要光照时,可以将植株移动至装置本体1的右侧,接受光照,或接受雨水的浇灌,在夜晚时或者极端天气时,可以将植株收回,放置遮阳布5下,顶部的支杆23可以辅助植株生长,避免向外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中包括框架(2)、固定架(3)和旋转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为空心腔体结构,所述框架(2)的内侧表面两端均开设有滑槽(21),两端滑槽(21)之间活动固定有遮阳布(5),所述滑槽(21)的底部设置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向框架(2)的外侧凹陷,所述凹槽(22)内设置有螺纹杆(41),所述螺纹杆(41)的一侧与框架(2)活动固定,另一侧贯穿框架(2)的侧壁与旋转电机(4)的输出端焊接固定,所述旋转电机(4)通过安装框结构焊接固定在框架(2)的外侧表面,所述螺纹杆(41)的外侧表面啮合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的两端开设有螺纹孔(31),所述固定架(3)的顶端中部开设有固定槽(32),所述固定槽(3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卡接件(33),所述卡接件(33)中包括安装架(331)、弹簧(332)和顶球(333),所述安装架(331)为凹字结构,所述弹簧(332)的一侧表面与安装架(331)的内侧表面焊接固定,所述弹簧(332)的另一侧表面与顶球(333)的一端焊接固定,所述安装架(331)的一侧焊定在固定槽(32)的内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1)和凹槽(22)之间设置有支杆(23),所述支杆(23)均匀等距设置有多组,且每组所述支杆(23)的两端均焊接固定在框架(2)的两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布(5)的面积大于框架(2)的顶端面积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32)为上大下小的喇叭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32)的形变量大于安装架(331)的两侧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33)和固定架(3)均为不锈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74325.9U CN216616626U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74325.9U CN216616626U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16626U true CN216616626U (zh) | 2022-05-27 |
Family
ID=81700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074325.9U Active CN216616626U (zh) | 2021-12-09 | 2021-12-09 | 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16626U (zh) |
-
2021
- 2021-12-09 CN CN202123074325.9U patent/CN2166166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247728U (zh) | 一种智能温室自动遮阳装置 | |
CN111684969A (zh) | 一种大棚种植光照调节控制系统 | |
CN213939112U (zh) | 一种生态建筑用垂直绿化外墙遮阳装置 | |
CN216616626U (zh) | 一种绿色建筑的遮阳装置 | |
CN210808484U (zh) | 一种温室大棚的遮阳装置 | |
CN215122453U (zh) | 一种可调节型农业种植架 | |
CN202860933U (zh) | 一种温室屋面自动洗刷装置 | |
CN214338948U (zh) | 一种农业大棚除尘设备 | |
CN112930940B (zh) | 一种便于养护的乔木种植池 | |
CN212660691U (zh) | 一种自动遮阳大棚 | |
CN209994996U (zh) | 避雨大棚智能通风装置 | |
CN210782276U (zh) | 一种设施大棚篷布收卷控制装置 | |
CN209742427U (zh) | 适用于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环境的多功能节能景观廊架 | |
CN208402668U (zh) | 一种节能环保的铁皮石斛种植大棚 | |
CN216853220U (zh) | 一种遮阳网除尘装置 | |
CN215573040U (zh) | 一种大棚种植环境监测装置 | |
CN211909860U (zh) | 一种玻璃温室外遮阳装置 | |
CN105961085B (zh) | 一种用于光伏农业大棚支撑架的驱动装置 | |
CN210445122U (zh) | 一种菌类生产用多功能保温培植大棚 | |
CN216532805U (zh) | 一种基于光伏太阳能供电的自动挡风防晒户外灌溉花盆 | |
CN213339073U (zh) | 一种农业灾害预警装置 | |
CN215774583U (zh) | 一种有机生姜种植遮阳网支撑装置 | |
CN211793269U (zh) | 一种浮动式遮阳避雨棚架以及葡萄栽培大棚 | |
CN213834460U (zh) | 一种菇房基料铺出料牵引装置 | |
CN214758248U (zh) | 一种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