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08287U - 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08287U
CN216608287U CN202122535434.XU CN202122535434U CN216608287U CN 216608287 U CN216608287 U CN 216608287U CN 202122535434 U CN202122535434 U CN 202122535434U CN 216608287 U CN216608287 U CN 216608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seat
numerical control
grinding machin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354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光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Jiuzhou Mus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Jiuzhou Mus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Jiuzhou Mus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Jiuzhou Mus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354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08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08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082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涉及定位补料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本体;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一移动座、电推杆和连接座,所述第一移动座位于本体的内壁,所述电推杆位于第一移动座的内壁,所述连接座位于第一移动座的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实现便于夹座准确对工件进行夹取的功能,工件传送至本体的上端,工件移动至第一移动座位置处并进入弧形槽内,此时电推杆拉动移动臂下移,移动臂下移使两个第一齿轮转动,两个第一齿轮转动使第一移动座上移,第一移动座上移同时对工件进行抬升,此时工件位于两个夹座的之间的位置处,从而实现便于夹座准确对工件进行夹取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补料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
背景技术
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磨床能加工轧辊芯棒等,在相应的磨床加工进行补料时常是工作人员配合传送带进行补料。
目前的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当传送带传送工件至夹具装置位置处时,不便于夹具准确对工件进行夹持,不便于快速夹持工件使工件传送至需要摆放的位置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不便于夹具准确对工件进行夹持的问题,提供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包括:
本体;
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第一移动座、电推杆和连接座,所述第一移动座位于本体的内壁,所述电推杆位于第一移动座的内壁,所述连接座位于第一移动座的一端;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有第二移动座、固定座和夹座,所述第二移动座位于本体的底端且位于第一移动座上方的位置处,所述固定座位于第二移动座下方的位置处,所述夹座位于固定座的一端;
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安装在本体的上方位置处;
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本体的上方且位于第一滑动杆一侧的位置处;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螺纹杆的一端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有弧形槽、移动臂、第一齿轮和移动槽,所述弧形槽位于第一移动座的上端,所述移动臂位于电推杆的上端,所述第一齿轮位于移动臂的一端,所述移动槽位于连接座的一端且位于第一齿轮一侧的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有第二滑动杆、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滑动杆位于第二移动座的底端,所述第二电机位于第二移动座的上端,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二电机的下方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移动座的一端设置有与移动槽相匹配的移动块,所述第一齿轮共设置有两个,所述移动臂的外壁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移动座的内壁两端设置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弧形槽呈弧形状,所述连接座从本体的上端贯穿至本体的下方位置处,所述弧形槽与工件尺寸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移动座的内壁设置有与螺纹杆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移动座与第一滑动杆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座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固定座与第二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本体内壁呈斜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实现便于夹座准确对工件进行夹取的功能,工件传送至本体的上端,工件移动至第一移动座位置处并进入弧形槽内,此时电推杆拉动移动臂下移,移动臂下移使两个第一齿轮转动,两个第一齿轮转动使第一移动座上移,第一移动座上移同时对工件进行抬升,此时工件位于两个夹座的之间的位置处,从而实现便于夹座准确对工件进行夹取的功能;
2、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实现快速对工件夹持并传送工件的功能,第二齿轮转动使两个固定座由相互远离状态转变为相互接近的状态,两个固定座移动使两个夹座移动,两个夹座与工件接触并对工件进行夹持,当两个夹座完成对工件夹持的工序后,第一电机开始转动,第一电机转动使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使第二移动座移动,第二移动座移动使工件移动,第二移动座沿着螺纹杆移动,当工件移动至指定的位置处时,第一电机反转使两个固定座由相互接近状态转变为相互远离的状态,从而实现两个夹座解除对工件的夹持,从而实现快速对工件夹持并传送工件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推杆和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和第二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移动机构;201、第一移动座;202、弧形槽;203、移动臂;204、电推杆;205、连接座;206、第一齿轮;207、移动槽;3、夹持机构;301、第二移动座;302、第二滑动杆;303、固定座;304、夹座;305、第二电机;306、第二齿轮;4、第一滑动杆;5、螺纹杆;6、第一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包括:
本体1;
移动机构2,移动机构2包括有第一移动座201、电推杆204和连接座205,第一移动座201位于本体1的内壁,电推杆204位于第一移动座201的内壁,连接座205位于第一移动座201的一端;
夹持机构3,夹持机构3包括有第二移动座301、固定座303和夹座304,第二移动座301位于本体1的底端且位于第一移动座201上方的位置处,固定座303位于第二移动座301下方的位置处,夹座304位于固定座303的一端;
第一滑动杆4,第一滑动杆4安装在本体1的上方位置处;
螺纹杆5,螺纹杆5位于本体1的上方且位于第一滑动杆4一侧的位置处;
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设置在螺纹杆5的一端位置处。
请着重参阅图2-3,移动机构2还包括有弧形槽202、移动臂203、第一齿轮206和移动槽207,弧形槽202位于第一移动座201的上端,移动臂203位于电推杆204的上端,第一齿轮206位于移动臂203的一端,移动槽207位于连接座205的一端且位于第一齿轮206一侧的位置处.通过设置移动机构2便于对工件进行抬升。
请着重参阅图4-5,夹持机构3还包括有第二滑动杆302、第二电机305和第二齿轮306,第二滑动杆302位于第二移动座301的底端,第二电机305位于第二移动座301的上端,第二齿轮306位于第二电机305的下方位置处,通过设置夹持机构3便于对工件进行夹持。
请着重参阅图2-3,第一移动座201的一端设置有与移动槽207相匹配的移动块,第一齿轮206共设置有两个,移动臂203的外壁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齿轮206相啮合的齿条,便于与移动槽207相匹配的移动块通过移动槽207移动,便于移动臂203移动使两个第一齿轮206转动。
请着重参阅图2-3,第一移动座201的内壁两端设置有与第一齿轮206相啮合的齿条,弧形槽202呈弧形状,连接座205从本体1的上端贯穿至本体1的下方位置处,弧形槽202与工件尺寸相匹配,便于第一齿轮206转动使第一移动座201移动,便于工件进入弧形槽202内。
请着重参阅图4-5,第二移动座301的内壁设置有与螺纹杆5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第二移动座301与第一滑动杆4滑动连接,便于螺纹杆5转动使第二移动座301移动。
请着重参阅图4-5,固定座303共设置有两个,固定座303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齿轮306相啮合的齿条,固定座303与第二滑动杆302滑动连接,本体1内壁呈斜面状,便于第二齿轮306转动使固定座303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使用时,工件传送至本体1的上端,工件移动至第一移动座201位置处并进入弧形槽202内,此时电推杆204拉动移动臂203下移,移动臂203下移使两个第一齿轮206转动,两个第一齿轮206转动使第一移动座201上移,第一移动座201上移同时对工件进行抬升,此时工件位于两个夹座304的之间的位置处,从而实现便于夹座304准确对工件进行夹取的功能,第二电机305转动使第二齿轮306转动,第二齿轮306转动使两个固定座303由相互远离状态转变为相互接近的状态,两个固定座303移动使两个夹座304移动,两个夹座304与工件接触并对工件进行夹持,当两个夹座304完成对工件夹持的工序后,第一电机6开始转动,第一电机6转动使螺纹杆5转动,螺纹杆5转动使第二移动座301移动,第二移动座301移动使工件移动,第二移动座301沿着螺纹杆5移动,当工件移动至指定的位置处时,第一电机6反转使两个固定座303由相互接近状态转变为相互远离的状态,从而实现两个夹座304解除对工件的夹持,从而实现快速对工件夹持并传送工件的功能。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
移动机构(2),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有第一移动座(201)、电推杆(204)和连接座(205),所述第一移动座(201)位于本体(1)的内壁,所述电推杆(204)位于第一移动座(201)的内壁,所述连接座(205)位于第一移动座(201)的一端;
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有第二移动座(301)、固定座(303)和夹座(304),所述第二移动座(301)位于本体(1)的底端且位于第一移动座(201)上方的位置处,所述固定座(303)位于第二移动座(301)下方的位置处,所述夹座(304)位于固定座(303)的一端;
第一滑动杆(4),所述第一滑动杆(4)安装在本体(1)的上方位置处;
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位于本体(1)的上方且位于第一滑动杆(4)一侧的位置处;
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设置在螺纹杆(5)的一端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2)还包括有弧形槽(202)、移动臂(203)、第一齿轮(206)和移动槽(207),所述弧形槽(202)位于第一移动座(201)的上端,所述移动臂(203)位于电推杆(204)的上端,所述第一齿轮(206)位于移动臂(203)的一端,所述移动槽(207)位于连接座(205)的一端且位于第一齿轮(206)一侧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还包括有第二滑动杆(302)、第二电机(305)和第二齿轮(306),所述第二滑动杆(302)位于第二移动座(301)的底端,所述第二电机(305)位于第二移动座(301)的上端,所述第二齿轮(306)位于第二电机(305)的下方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座(201)的一端设置有与移动槽(207)相匹配的移动块,所述第一齿轮(206)共设置有两个,所述移动臂(203)的外壁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齿轮(206)相啮合的齿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座(201)的内壁两端设置有与第一齿轮(206)相啮合的齿条,所述弧形槽(202)呈弧形状,所述连接座(205)从本体(1)的上端贯穿至本体(1)的下方位置处,所述弧形槽(202)与工件尺寸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座(301)的内壁设置有与螺纹杆(5)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移动座(301)与第一滑动杆(4)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03)共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座(303)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齿轮(306)相啮合的齿条,所述固定座(303)与第二滑动杆(302)滑动连接,所述本体(1)内壁呈斜面状。
CN202122535434.XU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 Active CN216608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5434.XU CN216608287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35434.XU CN216608287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08287U true CN216608287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3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35434.XU Active CN216608287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08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82281U (zh) 硅棒切磨一体机
CN110355669B (zh) 一种晶硅粗磨精磨一体机及其使用方法
WO2017143727A1 (zh) 一体式旋转切削工具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
CN212918541U (zh) 一种塑料模具钢加工用辅助装置
CN108942572B (zh) 单晶硅棒多工位加工方法及单晶硅棒多工位加工机
CN217019579U (zh) 一种机械手用工件自动夹持换向装置
CN111409005A (zh) 一种硅棒开方磨倒一体机
CN113352128A (zh) 一种可检测工件中心柱内径的弧三角工件加工装置
CN216608287U (zh) 一种轧辊芯棒数控自动化磨床定位补料装置
CN110450010B (zh) 一种玻璃打磨导向装置
CN110153812B (zh) 一种半导体滚圆开槽磨锥一体机
CN215317710U (zh) 用于工厂的加工齿轮用高精度磨床
CN211053300U (zh) 一种刹车片生产倒角打磨装置
CN108515394A (zh) 回转体容器打磨加工方法
CN212858812U (zh) 一种可调节刀具磨削角度的自动上料磨刀机
CN215903312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下料机构的双面磨床
CN110977529A (zh) 一种便于夹装的精工机床
CN114434284B (zh) 一种钕铁硼磁铁磨削装备
CN108311969A (zh) 回转体容器加工中心
CN208147508U (zh) 回转体容器加工中心
CN210160871U (zh) 抓取机构及机器人打磨工作站
CN210968259U (zh) 一种高精度数控调心滚子轴承外圈滚道磨床
CN220613366U (zh) 一种铸造铅锭自动修边机器人
CN113618625A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下料机构的双面磨床
CN215092954U (zh) 一种用于磨削设备的夹料装置及磨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