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0121U - 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30121U CN216530121U CN202122695414.9U CN202122695414U CN216530121U CN 216530121 U CN216530121 U CN 216530121U CN 202122695414 U CN202122695414 U CN 202122695414U CN 216530121 U CN216530121 U CN 2165301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slider
- hose
- sliding groove
- frame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9 electrical w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包括柜体,柜体上设有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开口端设有门,第一腔体上设有第一透气防尘窗,柜体上设有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内安装有电气元件,第一腔体内设有框体,框体内设有散热管,散热管的外侧套设有外管,外管上设有吸气口,第二腔体内设有储水箱,储水箱内设有水泵,水泵连通有出水软管,出水软管连通于散热管,散热管连通有进水软管,进水软管连通于储水箱,第二腔体内设有风机,风机的进气口连通有进气软管,进气软管连通于外管。本实用新型将柜体内的热空气吸到外管内,再通过散热管对热空气降温,主动通过水冷散热,具有散热速度快,效率高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
背景技术
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
但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的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在使用时,由于电气控制柜内部电子元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若不及时散热,会导致电气元件过载,严重的会导致电气元件烧毁,进而导致电气系统失效,无法循环利用锅炉余热,同时现有的散热设备多为风冷散热,但这种降温方式的散热速度较慢,效率低,不能满足电气控制柜高效散热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将柜体内的热空气吸到外管内,再通过散热管对热空气降温,主动通过水冷散热,具有散热速度快,效率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上开设有前端开口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端设有门,所述第一腔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透气防尘窗,所述柜体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下方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后侧设有第二透气防尘窗,所述第一腔体的后侧内壁上安装有若干电气元件,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框体,所述框体内设有呈连续“S”型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外侧套设有外管,所述外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吸气口,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软管,所述出水软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散热管的一端,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连通有进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水箱,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气口连通有进气软管,所述进气软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外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设于所述电气元件的前方,所述框体设于左右朝向的竖直平面上,所述第一腔体上端内壁的左侧向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腔体下端内壁的左侧向下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腔体上端内壁的右侧向上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一腔体下端内壁的右侧向下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前后朝向设置并设于所述电气元件的前方,所述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贯穿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端,所述框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框体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框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块,所述框体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四滑槽滑动配合的第四滑块,当所述框体滑动至所述第一腔体的开口端时,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可水平转动,所述第三滑块可滑出所述第三滑槽,所述第四滑块可滑出所述第四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管的左右两侧均连接与所述框体的内侧,所述散热管和外管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框体的左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管于上方的一端贯穿所述框体和第一滑块,所述外管于上方的一端为密封状态,所述散热管和外管于下方的一端贯穿所述框体和第二滑块,所述柜体于第一腔体的上方设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一滑槽的上端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三腔体的第一通槽,所述进水软管远离所述储水箱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槽连通于所述散热管于上方的一端,所述第二滑槽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通槽,所述出水软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槽连通于所述散热管于下方的一端,所述进气软管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槽连通于所述外管于下方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机的出气口连通有出气软管,所述出气软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腔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将柜体内的热空气吸到外管内,再通过散热管对热空气降温,通过主动水冷散热,具有散热速度快,效率高的效果。
其二、本实用新型中的框体可在第一腔体内前后滑动,控制散热管与电气元件之间的间距,有利于散热,而且框体可滑动至第一腔体的开口端后可转动打开,便于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管处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框体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柜体;2、第一腔体;21、门;22、第一透气防尘窗;23、电气元件;24、第一滑槽;25、第二滑槽;26、第三滑槽;27、第四滑槽;28、第二通槽;3、框体;31、散热管;32、外管;33、吸气口;34、第一滑块;35、第二滑块;36、第三滑块;37、第四滑块;4、第二腔体;41、第二透气防尘窗;5、储水箱;51、水泵;52、出水软管;53、进水软管;6、风机;61、进气软管;62、出气软管;7、第三腔体;71、第一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柜体1,柜体1上开设有前端开口的第一腔体2,第一腔体2的开口端设有门21,第一腔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透气防尘窗22,柜体1于第一腔体2的下方设有第二腔体4,第二腔体4的后侧设有第二透气防尘窗41,第一腔体2的后侧内壁上安装有若干电气元件23,第一腔体2内设有框体3,框体3内设有呈连续“S”型的散热管31,散热管31的外侧套设有外管32,外管3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吸气口33,第二腔体4内设有储水箱5,储水箱5内设有水泵51,水泵51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软管52,出水软管52的另一端连通于散热管31的一端,散热管31的另一端连通有进水软管53,进水软管53的另一端连通于储水箱5,第二腔体4内设有风机6,风机6的进气口连通有进气软管61,进气软管61的另一端连通于外管32。
详细地,风机6工作,将第一腔体2内的热空气通过吸气口33吸到外管32内,而散热管31在水泵51和储水箱5的左右下做水循环,热空气与散热管31接触,对热空气进行主动制冷,散热速度快,效率高。
优选的,框体3设于电气元件23的前方,框体3设于左右朝向的竖直平面上,第一腔体2上端内壁的左侧向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4,第一腔体2下端内壁的左侧向下开设有第二滑槽25,第一腔体2上端内壁的右侧向上开设有第三滑槽26,第一腔体2下端内壁的右侧向下开设有第四滑槽27,第一滑槽24、第二滑槽25、第三滑槽26和第四滑槽27前后朝向设置并设于电气元件23的前方,第三滑槽26和第四滑槽27贯穿于第一腔体2的开口端,框体3的上端设有与第一滑槽24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34,框体3的下端设有与第二滑槽25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35,框体3的上端设有与第三滑槽26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块36,框体3的下端设有与第四滑槽27滑动配合的第四滑块37,当框体3滑动至第一腔体2的开口端时,第一滑块34和第二滑块35可水平转动,第三滑块36可滑出第三滑槽26,第四滑块37可滑出第四滑槽27。
具体来说,框体3可在第一腔体2内前后滑动,调节散热管31与电气元件23之间的间距,有利于更好的散热。当框体3滑动到第一框体3的开口端时,可转动框体3,将框体3转向一边,便于检修电气元件23。
优选的,外管32的左右两侧均连接与框体3的内侧,散热管31和外管32的两端均连接于框体3的左侧。具体来说,便于保证外管32的稳定性,也便于框体3转动。
优选的,散热管31于上方的一端贯穿框体3和第一滑块34,外管32于上方的一端为密封状态,散热管31和外管32于下方的一端贯穿框体3和第二滑块35,柜体1于第一腔体2的上方设有第三腔体7,第一滑槽24的上端开设有连通于第三腔体7的第一通槽71,进水软管53远离储水箱5的一端穿过第一通槽71连通于散热管31于上方的一端,第二滑槽25的下端开设有与第二腔体4连通的第二通槽28,出水软管52远离水泵51的一端穿过第二通槽28连通于散热管31于下方的一端,进气软管61远离风机6的一端穿过第二通槽28连通于外管32于下方的一端。具体来说,进水软管53、出水软管52和进气软管61都有预留长度,进水软管53在第一通槽71内滑动,出水软管52和进气软管61在第二通槽28内滑动,便于框体3前后滑动。
优选的,风机6的出气口连通有出气软管62,出气软管62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一腔体2。具体来说,便于将散热后的空气重新排回第一腔体2,有利于散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5)
1.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上开设有前端开口的第一腔体(2),所述第一腔体(2)的开口端设有门(21),所述第一腔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透气防尘窗(22),所述柜体(1)于所述第一腔体(2)的下方设有第二腔体(4),所述第二腔体(4)的后侧设有第二透气防尘窗(41),所述第一腔体(2)的后侧内壁上安装有若干电气元件(23),所述第一腔体(2)内设有框体(3),所述框体(3)内设有呈连续“S”型的散热管(31),所述散热管(31)的外侧套设有外管(32),所述外管(3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吸气口(33),所述第二腔体(4)内设有储水箱(5),所述储水箱(5)内设有水泵(51),所述水泵(51)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软管(52),所述出水软管(52)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散热管(31)的一端,所述散热管(31)的另一端连通有进水软管(53),所述进水软管(53)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水箱(5),所述第二腔体(4)内设有风机(6),所述风机(6)的进气口连通有进气软管(61),所述进气软管(61)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外管(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3)设于所述电气元件(23)的前方,所述框体(3)设于左右朝向的竖直平面上,所述第一腔体(2)上端内壁的左侧向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4),所述第一腔体(2)下端内壁的左侧向下开设有第二滑槽(25),所述第一腔体(2)上端内壁的右侧向上开设有第三滑槽(26),所述第一腔体(2)下端内壁的右侧向下开设有第四滑槽(27),所述第一滑槽(24)、第二滑槽(25)、第三滑槽(26)和第四滑槽(27)前后朝向设置并设于所述电气元件(23)的前方,所述第三滑槽(26)和第四滑槽(27)贯穿于所述第一腔体(2)的开口端,所述框体(3)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24)滑动配合的第一滑块(34),所述框体(3)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25)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35),所述框体(3)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三滑槽(26)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块(36),所述框体(3)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四滑槽(27)滑动配合的第四滑块(37),当所述框体(3)滑动至所述第一腔体(2)的开口端时,所述第一滑块(34)和第二滑块(35)可水平转动,所述第三滑块(36)可滑出所述第三滑槽(26),所述第四滑块(37)可滑出所述第四滑槽(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2)的左右两侧均连接与所述框体(3)的内侧,所述散热管(31)和外管(32)的两端均连接于所述框体(3)的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31)于上方的一端贯穿所述框体(3)和第一滑块(34),所述外管(32)于上方的一端为密封状态,所述散热管(31)和外管(32)于下方的一端贯穿所述框体(3)和第二滑块(35),所述柜体(1)于第一腔体(2)的上方设有第三腔体(7),所述第一滑槽(24)的上端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三腔体(7)的第一通槽(71),所述进水软管(53)远离所述储水箱(5)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槽(71)连通于所述散热管(31)于上方的一端,所述第二滑槽(25)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4)连通的第二通槽(28),所述出水软管(52)远离所述水泵(5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槽(28)连通于所述散热管(31)于下方的一端,所述进气软管(61)远离所述风机(6)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槽(28)连通于所述外管(32)于下方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6)的出气口连通有出气软管(62),所述出气软管(62)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腔体(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95414.9U CN216530121U (zh) | 2021-11-05 | 2021-11-05 | 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695414.9U CN216530121U (zh) | 2021-11-05 | 2021-11-05 | 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30121U true CN216530121U (zh) | 2022-05-13 |
Family
ID=81526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69541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530121U (zh) | 2021-11-05 | 2021-11-05 | 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30121U (zh) |
-
2021
- 2021-11-05 CN CN202122695414.9U patent/CN21653012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508325U (zh) | 可对内部进行循环散热的电器柜 | |
CN216530121U (zh) | 一种基于可将锅炉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电气控制柜 | |
CN216720644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气开关柜 | |
CN208369028U (zh) | 一种高低压电力开关柜 | |
CN211209072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控制柜 | |
CN213522831U (zh) | 一种防尘散热效果好的智能控制系统用控制柜 | |
CN212366585U (zh) | 一种新型abb组合电器 | |
CN213511096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真空泵 | |
CN210007476U (zh) | 一种高效散热型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 | |
CN211064014U (zh) |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控制柜 | |
CN211266199U (zh) | 一种户外真空负荷开关柜 | |
CN209029697U (zh) | 一种可显示温度的低压配电柜 | |
CN211879899U (zh) | 一种防雨电气配电箱 | |
CN221042105U (zh) |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配电柜 | |
CN216391917U (zh) | 便于散热的通信设备安装柜 | |
CN215579969U (zh) | 一种具备高效散热结构的配电柜 | |
CN211266206U (zh) | 一种气流内循环式控制柜 | |
CN220475235U (zh) | 一种风冷电控柜 | |
CN220210831U (zh) | 一种电气控制柜的散热结构 | |
CN222029548U (zh) | 一种温度自适应型配电柜 | |
CN214673681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壁挂式电源 | |
CN220776375U (zh) | 一种散热效果高主动散热的控制柜 | |
CN214227551U (zh) | 一种加强散热的照明电气控制箱 | |
CN211428598U (zh) | 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的电控柜 | |
CN212462444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力物联网控制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