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5108U - 一种报警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报警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5108U
CN216435108U CN202122496364.1U CN202122496364U CN216435108U CN 216435108 U CN216435108 U CN 216435108U CN 202122496364 U CN202122496364 U CN 202122496364U CN 216435108 U CN216435108 U CN 216435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shell
terminal device
shell
piece
alarm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963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忠亮
傅凯凯
俞浩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963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5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5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5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终端装置,包括翻盖和后壳;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第一转动件,所述翻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匹配的第二转动件,以使所述翻盖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壳,所述后壳对应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部位为实体结构;及/或,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第一卡扣件,所述翻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扣件相匹配的第二卡扣件,以使所述翻盖能够卡接固定于所述后壳,所述后壳对应于所述第一卡扣件的部位为实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终端装置,翻盖和后壳通过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转动连接,以及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的卡接,使得模具能够实现顺利出模的同时避免了后壳下侧较大尺寸的通孔,保证了整机在壁装后的防水防尘上的实际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报警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报警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报警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室外警号作为家用紧急报警的产品,在发生紧急事件(如有入侵等)的时候会发出刺耳的警报音以及明亮闪烁的红灯,内置圆柱电池若干节,平常也会有较低的耗电。若经常触发的话,点亮消耗较快,总使用周期内需要3~5次进行更换电池,对拆装性上有一定的要求。且室外警号由于是放置在室外且壁装在墙壁上,对内部的PCBA(电路板总成)需要有防水防尘的要求。现有的室外报警装置,例如(CN209895481U)为了配合转动件的顺利出模,需要在后壳上开孔,翻盖与后壳之间采用的锁扣件装配,其锁扣件的脱模也必须在后壳上开孔,因此,在后壳的注塑过程中,后壳上对应于转动件及锁扣件的位置设置脱模孔,在模具辅助转动件及锁扣件成型后,模具能够从脱模孔中顺利脱出。而所开设的数个脱模孔对于安装条件在室外的警号来说,大大增加了灰尘进入、雨水进入的风险,IP等级可靠性也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报警终端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报警终端装置,包括翻盖和后壳;
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第一转动件,所述翻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匹配的第二转动件,以使所述翻盖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壳,所述后壳对应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部位为实体结构;
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第一卡扣件,所述翻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扣件相匹配的第二卡扣件,以使所述翻盖能够卡接固定于所述后壳,所述后壳对应于所述第一卡扣件的部位为实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相邻的第一转动件之间具有让位空间;及/或,
所述第一卡扣件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相邻的第一卡扣件之间具有让位空间。
如此设置,至少为两个的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相匹配,便可实现翻盖和后壳的转动连接,至少为两个的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相匹配可以实现翻盖卡接固定于后壳,转动件和卡扣件同时设置可以使得翻盖既能正常实现开合功能,同时还可以在翻盖盖在后壳上之后使其固定不会轻易被打开,让位空间的设置有利于脱模工作的顺利进行,脱模时,无需再使用传统的脱模方式,在后壳上开设脱模孔,模具的金属结构从后壳底部所开的脱模孔进入以便实现零件该处结构出模的可行性。此方案出模时模具的金属结构只需沿后壳的表面,从两个的第一转动件之间和两个第一卡扣件之间向内侧滑动以便实现零件该处结构出模的可行性,防止的外部灰尘的进入,也保持了整体的一致性和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件包括轴套,所述第二转动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穿设所述轴套并能够在所述轴套内转动;
所述轴套上设置插接口,所述转轴从插接口处插入轴套内连接。
如此设置,有利于成型与脱模,轴套在成型时模具大致为圆柱形棒状,模具结构较为简单,并且形状规整,便于制作可活动的模具,同时,该圆柱形棒状结构可以沿轴套的轴线方向进行脱模,即与后壳表面平行,避免了在后壳开设较大尺寸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包括框架结构,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框架结构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件包括连接部及卡接部,连接部固设于所述后壳,卡接部固设于所述连接部,且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后壳之间具有卡接空间,所述第二卡扣件能够伸入所述卡接空间并卡接于所述卡接部。
如此设置,不仅使得第二卡扣件与第一卡扣件很好的卡接固定,同时卡接空间的设计同样为脱模提供了空间,避免了在后壳上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件还包括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固设于所述卡接部,两个所述第一卡扣件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凸台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卡接部相对背离的两侧;
所述第二卡扣件上设置有第二凸台,两个所述第二卡扣件上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台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卡扣件相对靠近的两侧。
如此设置,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设计可以增加卡接面积,使卡接工作更加顺利和稳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卡接部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卡接部形成倒U字形。
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卡接方位更加多样化,实现不同的卡接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前壳,所述前壳上设置凸块组,所述后壳上设置与所述凸块组相匹配卡接的凹槽组,所述凸块组插入所述凹槽组内实现所述前壳和后壳的固定卡接及/或活动卡接;
所述凸块组包括多个垂直凸出设置在所述前壳侧壁上的第一凸块和倾斜设置在所述前壳侧壁上的第二凸块;
所述凹槽组包括与所述第一凸块相匹配的第一凹槽和与所述第二凸块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垂直设置在后壳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凹槽倾斜设置在所述后壳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凸块插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实现所述前壳和后壳的固定卡接,所述第二凸块插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前壳和后壳的活动卡接;
所述第二凸块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倾斜角度为30~60度。
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前壳和后壳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卡接方式,固定卡接或活动卡接,或者固定卡接和活动卡接同时采用。第二凸块和第二凹槽的倾斜角度设置便于在前壳和后壳盖合及螺丝锁附后,避免了在前壳和后壳底部两侧角存在明显的断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前壳包覆所述后壳上的漏水孔,且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之间具有间隙。
如此设置,一方面有利于内部雨水能够顺着重力从孔中留出,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后壳上的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上设置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内设置水平仪,所述水平仪与所述安装件过盈卡接并胶粘固定;
所述前壳与所述安装件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支撑筋,当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处于相互扣合的状态下,支撑筋抵接于所述水平仪;及/或,
所述后壳的侧壁上设置敲落孔;及/或,
所述后壳上设置蜂鸣器和环筋,所述环筋上设置密封件,所述蜂鸣器压合所述环筋上的密封件。
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水平仪的作用得以精确发挥作用,也使得水平仪牢固的固定在后壳上,避免了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的异响,其次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常使用的卡扣结构,避免了后壳非出模要求的开孔。
敲落孔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减小后壳孔的大小,加强视觉上的整体一致性,另一方面,在实际使用时进行敲落,该较小的开孔也有利于防水防尘。
蜂鸣器锁附的同时将密封件压合,有一定的压合量,此设计防水效果优良。
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终端装置,翻盖和后壳通过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转动连接及/或第一卡扣件和第二卡扣件的卡接,使得模具能够实现顺利出模的同时避免了后壳对应于第一转动件或第一卡扣件的位置开设通孔,提高了整机在壁装后的防水防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报警终端装置(不含前壳)中翻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报警终端装置(不含前壳)中翻盖扣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截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3中X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报警终端装置(含前壳)中水平仪处的竖向剖视图;
图7为后壳上漏水孔及敲落孔处的示意图;
图8为报警终端装置中的前壳和后壳的配合连接示意图;
图9报警终端装置的后壳背面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代表:
10、后壳;11、第一转动件;111、轴套;112、插接口;12、第一卡扣件; 121、连接部;122、卡接部;123、第一凸台;124、卡接空间;13、框架结构; 131、蜂鸣器;14、凹槽组;141、第一凹槽;142、第二凹槽;15、漏水孔;16、安装件;161、水平仪;17、敲落孔;18、环筋;181、密封件;19、安装孔; 191、线束扣;20、翻盖;21、第二转动件;211、转轴;22、第二卡扣件;221、第二凸台;30、前壳;31、凸块组;311、第一凸块;312、第二凸块;32、支撑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方位描述时,术语“上方”、“下方”、“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核外,不能将上述术语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传统的报警终端装置中,翻盖通常转动连接于后壳,并且能够扣合在后壳上。因此,后壳上通常需要设置有用于与翻盖转动连接的转动件,以及与翻盖相扣合的扣合件。为了简化后壳的成型工艺,后壳通常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然而,目前后壳的注塑过程中,需要在后壳上对应于转动件及扣合件的位置设置脱模孔,在模具辅助转动件及扣合件成型后,模具能够从脱模孔中顺利脱出。但另一方面,由于报警终端装置经常被安装在户外,灰尘、雨水等会从脱模孔内进入报警终端装置内部,导致报警终端装置的IP可靠性降低,使用寿命缩短。
基于此,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报警终端装置中翻盖的打开状态图,图2为报警终端装置中翻盖的扣合状态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报警终端装置,包括翻盖20和后壳10;
后壳10上设置有第一转动件11,翻盖20上设置有与第一转动件11相匹配的第二转动件21,以使翻盖20可转动地连接于后壳10,后壳10对应于第一转动件11的部位为实体结构;及/或,
后壳10上设置有第一卡扣件12,翻盖20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扣件12相匹配的第二卡扣件22,以使翻盖20能够卡接固定于后壳10,后壳10对应于第一卡扣件12的部位为实体结构。
上述的实体结构是有区别于现有装置中在常规的转动连接或卡扣连接时,不可避免的在后壳上开设的通孔。如此设置,不仅方便后壳脱模,同时还避免后壳上开设用于脱模的通孔,以保护内部结构。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是为了规避现有技术中后壳上设置的脱模孔,因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翻盖20与后壳10之间为旋转连接时,二者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并非必须是卡扣卡接,例如可以采用锁扣连接等;当翻盖20与后壳10之间通过卡扣卡接时,二者也并非必须是旋转连接,例如翻盖20可以完全拆离后壳10,然后其他部分通过卡扣卡接、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使得翻盖20能够安装于后壳10,只要能够规避现有技术中的脱模孔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11为至少两个,两个相邻的第一转动件11之间具有让位空间;及/或,
第一卡扣件12为至少两个,两个相邻的第一卡扣件12之间具有让位空间。
如此设置,至少为两个的第一转动件11和第二转动件21相匹配,便可实现翻盖20和后壳10的转动连接,至少为两个的第一卡扣件12和第二卡扣件22 相匹配可以实现翻盖20卡接固定于后壳10,转动件和卡扣件同时设置可以使得翻盖20既能正常实现开合功能,同时还可以在翻盖20盖在后壳10上之后使其固定不会轻易被打开。
让位空间的设置有利于脱模工作的顺利进行,脱模时,无需再使用传统的脱模方式,也即在后壳上开设脱模孔,模具的金属结构从后壳底部所开的脱模孔进入以便实现零件该处结构出模的可行性。此方案在模具中设置可活动模具,可活动模具用于成型第一转动件11或第一卡扣件12,在后壳10成型完成后,可活动模具能够从两个的第一转动件11之间或两个第一卡扣件12之间的让位空间中脱出,从而避免了在后壳10上开设脱模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报警终端装置防止了外部灰尘的进入,也保持了整体的一致性和美观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对应的图2中A-A截面的剖视示意图所示:第一转动件11包括轴套111,第二转动件21包括转轴211,转轴211穿设轴套111并能够在轴套111内转动;轴套111上设置插接口112,转轴211从插接口112处插入轴套111内连接。
如此设置,有利于成型与脱模,轴套111在成型时模具大致为圆柱形棒状,模具结构较为简单,并且形状规整,便于制作可活动的模具,同时,该圆柱形棒状结构可以沿轴套111的轴线方向进行脱模,即与后壳10表面平行,避免了在后壳10开设较大尺寸的通孔。连接上后可以自由旋转,且不容易脱出掉落。
在本方案一种实施例中,转轴211的直径可以为3.3~3.6mm,优选3.5mm,在优选示例中,对应的轴套111内直径为3.5~3.9mm,优选3.7mm,单边间隙预留0.05~0.15mm,优选0.1mm;其次,插接口112的开口为喇叭状,具体开口角度为30~35°,优选31°,方便转轴211对位插入;另外插接口112最小处上下最小间隙为3.2~3.3mm,优选3.23mm,单边比转轴211直径小0.05~0.15mm,优选0.1mm,避免在卡接后容易脱出。
如图6,转轴211的长度为10~15mm,优选12mm,相邻两个转轴211间距为80~90mm,优选86mm,模具上能够实现出模,避免了下侧较大尺寸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后壳10包括框架结构13,第一转动件11 与框架结构13为一体式结构。
如此设置,一体式结构方便整体成型,节省了不必要的成型工艺,操作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11及第二转动件21均为两个,两个第一转动件11位于框架结构13同一侧相对远离的两端部。
如此设置,是为了两个第一转动件11之间留出足够大的空隙,便于脱模。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后壳10上也可以仅设置一个第一转动件11或一个第一卡扣件12,对应的,翻盖20上也可以仅设置一个第二转动件21或一个第二卡扣件22,此时可以在第一转动件11或第一卡扣件12的端部设置让位空间。还可以设置更多个第一转动件11、第一卡扣件12、第二转动件21、第二卡扣件22,只要能够保证相邻两个第一转动件11、相邻两个第一卡扣件12之间能够具有让位空间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为图2中B-B截面的剖视示意图;:第一卡扣件12包括连接部121及卡接部122,连接部121固设于后壳10,卡接部122固设于连接部121,且卡接部122与后壳10之间具有卡接空间124,第二卡扣件22能够伸入卡接空间124并卡接于卡接部122。
如此设置,不仅使得第二卡扣件22与第一卡扣件12很好地卡接固定,同时卡接空间124的设计同样为脱模提供了空间,避免了在后壳10上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扣件12及第二卡扣件22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卡扣件22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卡扣件12的外侧。
在此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卡扣件12内部面间距为74~76mm,优选 75mm,两个第二卡扣件22的卡扣面间距80~82mm,可选81mm,第一卡扣件 12与第二卡扣件22之间的卡扣配接量为0.98~1.02mm,可以为1mm,保证卡扣的稳定性,不易脱扣。
如此设置,同时微调两个第一卡扣件12便可将两个第二卡扣件22脱离第一卡扣件12,具体可以为操作人员向中间捏动两个第一卡扣件12,此时第二卡扣件22上的卡接部122边脱离了卡接空间124,实现翻盖20与后壳10的打开。当然,也可以使两个第二卡扣件22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卡扣件12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卡扣件12还包括第一凸台123,第一凸台123固设于卡接部122,两个第一卡扣件12上的两个第一凸台123分别位于两个卡接部122相对背离的两侧;
第二卡扣件22上设置有第二凸台221,两个第二卡扣件22上的两个第二凸台221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卡扣件22相对靠近的两侧。
如此设置,第一凸台123和第二凸台221的设计可以增加卡接面积,使卡接工作更加顺利和稳固。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凸台123和第二凸台221,直接卡在卡接部122上。第一凸台123和第二凸台221上还设置有相对应的导向面,便于第二卡扣件22 导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121为两个,两个连接部121分别连接于卡接部122的两端,两个连接部121与卡接部122形成倒U字形。
也可以是一个连接部121,此时的连接部121与卡接部122可以形成倒L 形,或者是7字形;连接部121可以垂直固设于后壳10上,也可以倾斜设置,倾斜设置时,对应的与第二卡扣件22也要做适应性变化。
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卡接方位更加多样化,实现不同的卡接效果。
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前壳30,前壳30上设置凸块组31,后壳10上设置与凸块组31相匹配卡接的凹槽组14,凸块组31 插入凹槽组14内实现前壳30和后壳10的固定卡接及/或活动卡接;
凸块组31包括多个垂直凸出设置在前壳30侧壁上的第一凸块311和倾斜设置在前壳30侧壁上的第二凸块312;
凹槽组14包括与第一凸块311相匹配的第一凹槽141和与第二凸块312相匹配的第二凹槽142,第一凹槽141垂直设置在后壳10的侧壁上,第二凹槽142 倾斜设置在后壳10的侧壁上,第一凸块311插入第一凹槽141内实现前壳30 和后壳10的固定卡接,第二凸块312插入第二凹槽142内前壳30和后壳10的活动卡接;
第二凸块312和第二凹槽142的倾斜角度(图8中的α角)为30~60度。
在最佳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凸块311的数量为三个,设置在前壳30同侧的侧壁上,第一凸块311插入第一凹槽141内实现前壳30和后壳10的固定卡接。
第二凸块3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相对于第一凸块的另一侧的前壳30侧壁上,第二凸块312和第二凹槽142的倾斜角度最佳可以选用45度。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
如此设置,可以使得前壳30和后壳10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卡接方式,固定卡接或活动卡接,或者固定卡接和活动卡接同时采用。第二凸块312和第二凹槽142的倾斜角度设置便于在前壳30和后壳10盖合及螺丝锁附(前壳30 和后壳10还使用螺丝进行初步固定,图中未画出)后,避免了在前壳30和后壳10底部两侧角存在明显的断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后壳10上设置有漏水孔15,前壳30包覆后壳10上的漏水孔15,且前壳30与后壳10之间具有间隙。见图7所示。
报警终端装置在使用中,若遇到降雨天气,该雨水便可以从间隙流出,本实施例中前壳30全包覆后壳1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包覆后壳10底部,即只要包覆住漏水孔15即可。当前壳包裹住后壳10,水由于重力作用从后壳 10的漏水孔15流出到前壳30与后壳10之间的间隙内,然后从前壳相应位置的孔流出。此处设计也避免了也避免了后壳10底面上的开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后壳10上设置安装件16,安装件16内设置水平仪161,水平仪161与安装件16过盈卡接并胶粘固定;具体的安装件16 位于框架结构13外部,设置在后壳10上,安装件16内设置水平仪161;
前壳30与安装件16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支撑筋32,当前壳30与后壳10处于相互扣合的状态下,支撑筋32抵接于水平仪161;
最佳方案为支撑筋32设置在前壳30上,且垂直于水平仪161设置,这样可以对水平仪进行Z轴方向的制约。水平仪161和后壳10之间使用了过盈配合并使用双面胶粘附,代替使用卡扣配接的方式。水平仪161和后壳10两侧过盈量设计为0.04~0.06mm,最佳为0.05mm,具体如图6的报警终端装置(含前壳) 中水平仪处的竖向剖视图所示。报警终端装置的悬挂好后,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定义为竖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即为竖向。
后壳10上设置蜂鸣器131和环筋18,环筋18上设置密封件181,蜂鸣器 131压合环筋18上的密封件181。
密封件181可以再用防水硅胶圈进行防水,也可以选用其余防水材料。密封件181嵌合在环筋18内,形成如图5所示的倒凹字形。
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水平仪161的作用得以精确发挥作用,也使得水平仪161牢固的固定在后壳10上,避免了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的异响,其次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常使用的卡扣结构,避免了后壳10非出模要求的开孔。
在本实施例中,后壳10的侧壁上设置敲落孔17。敲落孔17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减小后壳10上通孔的大小,加强视觉上的整体一致性,另一方面,在储运过程中,敲落孔17并未被敲落,能够避免储运过程中灰尘等进入报警终端装置内部,等用户在实际使用时使用外部工具进行敲落,并且可以调节敲落孔的大小,有利于防水防尘。
在本实施例中,蜂鸣器131锁附的同时将密封件181压合,有一定的压合量,此设计防水效果优良。一种优选方案中,防水硅胶圈的垂直厚度为0.5~1.5mm,比如选用1mm,压合量为0.2~0.4mm,优选0.3mm,压合率为28~32%,可选 30%,此设计防水效果优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报警终端装置的后壳背面的示意图所示;其中,背面的含义是安装时靠近安装面(如墙面)的一侧。在后壳10上还设置壁挂安装时的安装孔19,安装孔19的数量可以为四个,均设置后壳10 上。在安装孔19的旁侧还可设置用于安装线缆的线束扣191,线缆可以从线束扣191内部走线然后通过敲落孔17穿出或穿入。加强视觉上的整体一致性,也防止了灰尘的进入。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终端装置具体安装时,可以安装在室外,首先可以将翻盖20的第二转动件21的转轴211对准轴套111的插接口112插入,使得翻盖20与后壳10转动连接,然后将第一卡扣件12和第二卡扣件22进行卡扣,使翻盖20与后壳10扣合。接着将后壳10紧贴墙面后,需要将漏水孔15的一端放置在下侧并通过安装孔19将后壳10固定于墙面上,最后将前壳30的凸块组31插入后壳10上的凹槽组14内实现前壳30和后壳10的卡接,完成报警终端装置的室外安装,如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终端装置,翻盖20和后壳10通过第一转动件11和第二转动件21的转动连接,以及第一卡扣件12和第二卡扣件22的卡接,使得模具能够实现顺利出模的同时避免了后壳10下侧较大尺寸的通孔,保证了整机在壁装后的防水防尘上的实际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报警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盖(20)和后壳(10);
所述后壳(10)上设置有第一转动件(11),所述翻盖(2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动件(11)相匹配的第二转动件(21),以使所述翻盖(2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壳(10),所述后壳(10)对应于所述第一转动件(11)的部位为实体结构;
所述后壳(10)上设置有第一卡扣件(12),所述翻盖(2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扣件(12)相匹配的第二卡扣件(22),以使所述翻盖(20)能够卡接固定于所述后壳(10),所述后壳(10)对应于所述第一卡扣件(12)的部位为实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11)为至少两个,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转动件(11)之间具有让位空间;及/或,
所述第一卡扣件(12)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相邻的第一卡扣件(12)之间具有让位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11)包括轴套(111),所述第二转动件(21)包括转轴(211),所述转轴(211)穿设所述轴套(111)并能够在所述轴套(111)内转动;
所述轴套(111)上设置插接口(112),所述转轴(211)从插接口(112)处插入轴套(111)内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报警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0)包括框架结构(13),所述第一转动件(11)与所述框架结构(13)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报警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件(12)包括连接部(121)及卡接部(122),连接部(121)固设于所述后壳(10),卡接部(122)固设于所述连接部(121),且所述卡接部(122)与所述后壳(10)之间具有卡接空间(124),所述第二卡扣件(22)能够伸入所述卡接空间(124)并卡接于所述卡接部(1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报警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件(12)还包括第一凸台(123),所述第一凸台(123)固设于所述卡接部(122),两个所述第一卡扣件(12)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凸台(123)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卡接部(122)相对背离的两侧;
所述第二卡扣件(22)上设置有第二凸台(221),两个所述第二卡扣件(22)上的两个所述第二凸台(22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卡扣件(22)相对靠近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报警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1)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部(121)分别连接于所述卡接部(122)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部(121)与所述卡接部(122)形成倒U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报警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壳(30),所述前壳(30)上设置凸块组(31),所述后壳(10)上设置与所述凸块组(31)相匹配卡接的凹槽组(14),所述凸块组(31)插入所述凹槽组(14)内实现所述前壳(30)和后壳(10)的固定卡接及/或活动卡接;
所述凸块组(31)包括多个垂直凸出设置在所述前壳(30)侧壁上的第一凸块(311)和倾斜设置在所述前壳(30)侧壁上的第二凸块(312);
所述凹槽组(14)包括与所述第一凸块(311)相匹配的第一凹槽(141)和与所述第二凸块(312)相匹配的第二凹槽(142),所述第一凹槽(141)垂直设置在后壳(10)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凹槽(142)倾斜设置在所述后壳(10)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凸块(311)插入所述第一凹槽(141)内实现所述前壳(30)和后壳(10)的固定卡接,所述第二凸块(312)插入所述第二凹槽(142)内所述前壳(30)和后壳(10)的活动卡接;
所述第二凸块(312)和所述第二凹槽(142)的倾斜角度为30~60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报警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0)上设置有漏水孔(15),所述前壳(30)包覆所述后壳(10)上的漏水孔(15),且所述前壳(30)与所述后壳(10)之间具有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报警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10)上设置安装件(16),所述安装件(16)内设置水平仪(161),所述水平仪(161)与所述安装件(16)过盈卡接并胶粘固定;
所述前壳(30)与所述安装件(16)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支撑筋(32),当所述前壳(30)与所述后壳(10)处于相互扣合的状态下,支撑筋(32)抵接于所述水平仪(161);及/或,
所述后壳(10)的侧壁上设置敲落孔(17);及/或,
所述后壳(10)上设置蜂鸣器(131)和环筋(18),所述环筋(18)上设置密封件(181),所述蜂鸣器(131)压合所述环筋(18)上的密封件(181)。
CN202122496364.1U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报警终端装置 Active CN216435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6364.1U CN216435108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报警终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6364.1U CN216435108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报警终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5108U true CN216435108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30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96364.1U Active CN216435108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报警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5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35108U (zh) 一种报警终端装置
CN108259800B (zh) 一种电视背板模组及液晶电视
CN212086178U (zh) 一种对讲机信号传递端子
CN212062850U (zh) 一种有限电视接头防脱落装置
CN219755518U (zh) 一种智能水龙头显示屏安装壳
CN217822618U (zh) 接线端子的堵头结构
CN215912167U (zh) 车载摄像头
CN21908756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3586666U (zh) 一种防水型塑胶壳体
CN221005432U (zh) 前面板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217927109U (zh) 一种适用异形装置的密封结构
CN218826036U (zh) 显示设备
CN216817752U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21827523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美标充电枪
CN220500610U (zh) 一种车辆用显示装置及车辆
CN113306424B (zh) 一种电动车用防拆卸充电器壳体
CN219181803U (zh) 便携式带挂绳防拆的电子产品外壳结构
CN218123050U (zh) 一种充电器线材防水结构
CN217653741U (zh) 一种无螺丝外露的轨道灯体
CN208753543U (zh) 过孔连接器
CN211296904U (zh) 一种插入式mic密封装配结构以及终端设备
CN208571130U (zh) 过孔连接器
CN213989374U (zh) 电器防水快接连接座
CN209561630U (zh) 一种新型电线接口、电源插座及断路器
CN216648676U (zh) 一种插头、插座以及电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