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98767U - 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98767U
CN216398767U CN202121855735.4U CN202121855735U CN216398767U CN 216398767 U CN216398767 U CN 216398767U CN 202121855735 U CN202121855735 U CN 202121855735U CN 216398767 U CN216398767 U CN 216398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ase
automatic positioning
clamping device
colum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557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wanshengxing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wanshengxing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wanshengxing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wanshengxing Precision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557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98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98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98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底座下端中部设置有夹紧调节装置,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柱,三个所述固定柱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与底座之间不接触,所述操作台上端开有三个“十”字形卡槽,三个所述卡槽内均活动连接有U型块,三个所述U型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顶柱,三个所述顶柱相互靠近的一端为弧形结构,三个所述顶柱与操作台之间均不接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通过设置夹紧调节装置和顶柱,可以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精密零部件的夹紧,结构简单牢固,灵活性强,安全性能高。

Description

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零部件是构成机器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各种机器中都能用到的零件,称为通用零件,另一类是在一定类型的机器中才会用到的零件,称为专用零件;此外还把一些协同工作的零件组成的零件组合体称为部件或组件,有一些较为精密的零部件需要进行定位夹紧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加工,现有的定位夹紧装置只能通过手动调节对零部件进行夹紧,容易松动造成精密零部件脱落形成磕碰,而且现有的定位夹紧装置不能根据零部件尺寸大小对接触面进行调节,故此,我们提出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端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底座下端中部设置有夹紧调节装置,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柱,三个所述固定柱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与底座之间不接触,所述操作台上端开有三个“十”字形卡槽,三个所述卡槽内均活动连接有U型块,三个所述U型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顶柱,三个所述顶柱相互靠近的一端为弧形结构,三个所述顶柱与操作台之间均不接触,三个所述U型块与底座之间均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夹紧调节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外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杆,三个所述固定杆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杆,三个所述调节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穿插活动连接有连接轴。
优选的,三个所述U型块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六个所述凸块上端均开有上下穿通的槽口,六个所述槽口左槽壁和右槽壁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三个所述U型块上端前部均开有上下穿通的固定槽,三个所述固定槽左槽壁和右槽壁均开有弧形槽,三个所述U型块前端下部均开有左右穿通的横槽。
优选的,三个所述调节杆均通过三个连接轴分别与三个U型块活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下端,所述传动辊贯穿底座且传动辊通过轴承与操作台活动连接,三个所述滚轮与卡槽卡接。
优选的,三个所述顶柱外表面后部均穿插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三个所述顶柱外表面中部均穿插活动连接有螺纹杆,三个所述螺纹杆外表面左部均活动连接有螺母,三个所述顶柱前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
优选的,三个所述顶柱均通过三个连接柱与三个U型块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将夹紧调节装置上的调节杆与U型块连接在一起,通过电机可以带动转盘进行角度调节,使调节杆带动U型块在卡槽内进行移动,通过滚轮卡接在卡槽内,可以提高U型块与操作台之间活动的灵活性,减小摩擦,提高使用寿命,稳定性强,操作便捷;
二、通过连接柱将顶柱与U型块连接在一起,再通过将螺纹杆穿过弧形槽和顶柱,通过松开螺纹杆,可以使顶柱进行角度调节,调节完成后通过将螺纹杆和螺母拧紧,可以对调节后的顶柱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的夹紧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的U型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的顶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柱;3、操作台;4、卡槽;5、U型块;6、顶柱;7、夹紧调节装置;8、支柱;51、滚轮;52、槽口;53、凸块;54、固定槽;55、弧形槽;56、横槽;61、连接柱;62、螺纹杆;63、螺母;64、防滑块;71、电机;72、传动辊;73、连接轴;74、调节杆;75、固定杆;76、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端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柱8,所述底座1下端中部设置有夹紧调节装置7,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柱2,三个所述固定柱2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操作台3,所述操作台3与底座1之间不接触,所述操作台3上端开有三个“十”字形卡槽4,三个所述卡槽4内均活动连接有U型块5,三个所述U型块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顶柱6,三个所述顶柱6相互靠近的一端为弧形结构,三个所述顶柱6与操作台3之间均不接触,三个所述U型块5与底座1之间均不接触。
所述夹紧调节装置7包括电机71,所述电机7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辊72,所述传动辊72外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转盘76,转盘76只能对三个调节杆74进行角度调节,所述转盘76上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杆75,三个所述固定杆75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杆74,三个所述调节杆74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穿插活动连接有连接轴73;三个所述U型块5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53,六个所述凸块53上端均开有上下穿通的槽口52,六个所述槽口52左槽壁和右槽壁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51,滚轮51可以减少U型块5与操作台3之间的摩擦,三个所述U型块5上端前部均开有上下穿通的固定槽54,三个所述固定槽54左槽壁和右槽壁均开有弧形槽55,弧形槽55可以便于对顶柱6进行角度调节和固定,提高稳定性,三个所述U型块5前端下部均开有左右穿通的横槽56;三个所述调节杆74均通过三个连接轴73分别与三个U型块5活动连接,所述电机71固定安装在底座1下端,所述传动辊72贯穿底座1且传动辊72通过轴承与操作台3活动连接,三个所述滚轮51与卡槽4卡接;三个所述顶柱6外表面后部均穿插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1,连接柱61可以提高顶柱6与U型块5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三个所述顶柱6外表面中部均穿插活动连接有螺纹杆62,三个所述螺纹杆62外表面左部均活动连接有螺母63,三个所述顶柱6前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64;三个所述顶柱6均通过三个连接柱61与三个U型块5活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柱2可以提高操作台3使用时的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精密零部件进行夹紧的时候,通过将U型块5与卡槽4卡接在一起,滚轮51可以减小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提高使用寿命,通过将夹紧调节装置7上的调节杆74与U型块5上的横槽56连接在一起,通过转盘76转动调节可以使调节杆74对U型块5进行拉伸,使三个U型块5相互靠近,对精密零部件进行夹紧,当需要对不同尺寸大小的精密零部件进行夹紧的时候,向外转动松开螺纹杆62,使顶柱6脱离与U型块5上与弧形槽55的固定,通过转动顶柱6可以使其向上下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通过将螺纹杆62分别穿过顶柱6和弧形槽55,通过螺母63将螺纹杆62螺纹连接与顶柱6进行固定,来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精密零部件的使用,整个装置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有利于精密零部件加工工作中的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四角固定连接有支柱(8),所述底座(1)下端中部设置有夹紧调节装置(7),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柱(2),三个所述固定柱(2)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操作台(3),所述操作台(3)与底座(1)之间不接触,所述操作台(3)上端开有三个“十”字形卡槽(4),三个所述卡槽(4)内均活动连接有U型块(5),三个所述U型块(5)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顶柱(6),三个所述顶柱(6)相互靠近的一端为弧形结构,三个所述顶柱(6)与操作台(3)之间均不接触,三个所述U型块(5)与底座(1)之间均不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调节装置(7)包括电机(71),所述电机(7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辊(72),所述传动辊(72)外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转盘(76),所述转盘(76)上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固定杆(75),三个所述固定杆(75)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杆(74),三个所述调节杆(74)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穿插活动连接有连接轴(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U型块(5)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凸块(53),六个所述凸块(53)上端均开有上下穿通的槽口(52),六个所述槽口(52)左槽壁和右槽壁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滚轮(51),三个所述U型块(5)上端前部均开有上下穿通的固定槽(54),三个所述固定槽(54)左槽壁和右槽壁均开有弧形槽(55),三个所述U型块(5)前端下部均开有左右穿通的横槽(5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调节杆(74)均通过三个连接轴(73)分别与三个U型块(5)活动连接,所述电机(71)固定安装在底座(1)下端,所述传动辊(72)贯穿底座(1)且传动辊(72)通过轴承与操作台(3)活动连接,三个所述滚轮(51)与卡槽(4)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顶柱(6)外表面后部均穿插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1),三个所述顶柱(6)外表面中部均穿插活动连接有螺纹杆(62),三个所述螺纹杆(62)外表面左部均活动连接有螺母(63),三个所述顶柱(6)前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块(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顶柱(6)均通过三个连接柱(61)与三个U型块(5)活动连接。
CN202121855735.4U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 Active CN216398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5735.4U CN216398767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5735.4U CN216398767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98767U true CN216398767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7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55735.4U Active CN216398767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987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4804A (zh) 一种高精度板材冲压装置
CN110802393A (zh) 一种位置可调节的自动拧螺栓机器人
CN213258520U (zh) 一种用于轴承座生产的精细打磨装置
CN216398767U (zh) 一种精密零部件自动化定位夹紧装置
CN212578044U (zh) 一种可调节机械加工用夹具
CN213080776U (zh) 一种倾斜孔加工治具
CN112355542A (zh) 一种h型钢焊接变位的工装
CN217413062U (zh) 一种用于节叉与万向节装配连接的压装机
CN215149218U (zh) 一种翻转式夹爪装置
CN214978712U (zh) 一种自制铁焊接件画大圆的工装
CN111889712B (zh) 一种通用型数控机床第四轴
CN211661895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夹具
CN211386923U (zh) 一种加工轮辐的单刀立车装置
CN215848083U (zh) 一种机械设计制造机器自动化用调节装置
CN217667535U (zh) 一种链条焊接用夹紧装置
CN215240416U (zh) 一种自动工装夹具
CN211728624U (zh) 一种用于型材加工中心的倒角装置
CN215201554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精密加工控制设备
CN218426501U (zh) 可调节夹持间距的焊接机夹具
CN218253240U (zh) 一种用于回转支承齿轮加工的夹具
CN210549650U (zh) 一种前轴主销孔钻孔角度快速调节装置
CN219043727U (zh) 一种左/右加强板总成螺母焊接工装
CN213730858U (zh) 一种电机轴转子去毛刺自动打磨装置
CN214557567U (zh) 一种十字轴式万向节自动钻孔装置
CN214641923U (zh) 一种罗茨风机端盖面加工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