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4719U - 散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散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4719U
CN216384719U CN202220713464.7U CN202220713464U CN216384719U CN 216384719 U CN216384719 U CN 216384719U CN 202220713464 U CN202220713464 U CN 202220713464U CN 216384719 U CN216384719 U CN 216384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heat
side plate
water
wate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134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勇
胡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Wuhan R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R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R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R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R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Rui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134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4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4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4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部件,用于输入作为吸热介质的低温水并输出吸热后的待冷却水;散热水泵,用于将作为吸热介质的低温水送入所述吸热部件;散热水排,用于输入所述待冷却水并将待冷却水进行散热冷却并输出至所述散热水泵的吸热介质输入端;第一侧板,竖直设置,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散热水泵;第二侧板,竖直设置,用于固定支撑第一部分散热水排;底板,水平设置,用于固定支撑第二部分散热水排。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组件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适配性。

Description

散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在新型冠状病毒抗原蛋白确定之后,需要针对氨基酸序列设计相应的mRNA序列。因为每种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有多种选择,这就对密码子的筛选提出了新的挑战,人工筛选存在着速度慢、易出错等缺陷,急需mRNA高通量合成设备的替代。
在自动化生产线中,散热装置在其他种类产品的自动化生产线上有很多应用。散热装置作为某一装置或部件的冷却散热用部分,其根据产品的特性及生产线的其他设计需求可以选用直接的购得的成品配件或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散热装置。
散热装置的设计对产品的生产及自动化生产线的整体实现有着重要作用。
但在要实现的mRNA高通量合成设备的设计过程中因为该设备的特殊使用用途及工艺要求,发现不能直接从现有技术中获取到直接可用的散热装置,有的散热效果不理想,有的安装适配性太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工艺设备适配性相对较好且能保证散热效果的散热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散热组件,包括:
吸热部件,用于输入作为吸热介质的低温水并输出吸热后的待冷却水;
散热水泵,用于将作为吸热介质的低温水送入所述吸热部件;
散热水排,用于输入所述待冷却水并将待冷却水进行散热冷却并输出至所述散热水泵的吸热介质输入端;
第一侧板,竖直设置,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散热水泵;
第二侧板,竖直设置,用于固定支撑第一部分散热水排;
底板,水平设置,用于固定支撑第二部分散热水排。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分别沿底板的长边和宽边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板与底板呈直角相交,并通过连接件可拆装的连接或固装为一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底部设置有用于托举所述散热水泵的托板,散热水泵设置有多个,每个散热水泵对应设置一压紧卡箍,所述压紧卡箍两个端部通过连接件与第一侧板可拆装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每相邻两个压紧卡箍的位置高度不同,相互交错设置。
可选地,所述压紧卡箍为U型卡箍,两端设置折边,折边上设置所述连接件的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托板与散热水泵的数量相同,两者一一对应设置没相邻两个托板之间设有缝隙。
可选地,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上分别设置有一排大通孔,底板上的一排大通孔设置在与第二侧板连接的一侧;第二侧板的一排大通孔设置与第一侧板相近的一侧;第一侧板的一排大通孔设置在散热水泵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适用于工艺设备的安装及工艺需求,其配有两个侧板、一个底板并相互呈直接分置,并分别用于安装散热水泵、散热水排,且将散热水排分为两部分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板上,散热水泵、两部分散热水排直接即能节省空间合理配置并有利于保证吸热介质的循环及散热效率,此外,因两部分散热水排分别置于第二侧板、底板上,相互间的散热干扰相对较小;且散热水泵的压紧卡箍、托板的设置方式也大大保证了散热场的散热效率,且能进一步保证散热组件的整体可靠性;三块板上的大通孔设置即可以作为管线的过线孔,也可进一步保证散热场的散热效率,且设置的位置降低了散热的相互干扰,也提高了安装的适配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吸热介质循环通路的示意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工艺设备中的设置安装示意图。
图中:
1吸热部件,
2散热水泵,
3散热水排,31第一部分散热水排,32第二部分散热水排,
4第一侧板,41托板,42压紧卡箍,421折边,43大通孔,
5第二侧板,51大通孔,
6底板,61大通孔,
7橡胶软管,
8被冷却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该散热组件,主要包括吸热部件1,散热水泵2,散热水排3,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底板6。
其中吸热部件1,用于输入作为吸热介质的低温水并输出吸热后的待冷却水;该吸热部件需要根据工艺设备的冷却装置或恒温装置的设计而定,但其具备导入吸热介质并在吸热介质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后将其输出的功能及特性。根据目前设计,可以选为容器类箱体类形式,但不限于此。该吸热部件设置为与工艺设备上的被冷却部位8接触的,因此在表示本实施例的图1中,用简易框表示,不代表其具体构造就是该种形状及结构。
散热水泵2,用于将作为吸热介质的低温水送入吸热部件1。
散热水排3,用于输入所述待冷却水并将待冷却水进行散热冷却并输出至散热水泵的吸热介质输入端。
散热水排3的输出端通过橡胶软管与散热水泵2的输入连通,散热水泵2的输出端通过橡胶软管与吸热部件1的输入端连通,吸热部件1的输出端通过橡胶软管与散热水排3的输入端连通,如此构成吸热介质循环的通路。
该实施例中,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散热水泵2的第一侧板4为竖直设置;用于固定支撑第一部分散热水排31的第二侧板5,也为竖直设置;用于固定支撑第二部分散热水排32的底板6,为水平设置。
所述第一侧板4与第二侧板5分别沿底板6的长边和宽边设置,且三者之间互为直角。
由于第二侧板5、底板6上分别设置了第一部分散热水排31、第二部分散热水排32,第一部分散热水排31与第二部分散热水排32分别设置了多组,且分别与多个散热水泵2一一对应的连通,因此将第二侧板5与底板6通过连接件可拆装的连接或固装为一体。这样有利于将吸热介质在橡胶软管内的传输路径长度基本相同;且在设置管线及工艺设备的其他配件(如电控部件等)时也更为方便。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4底部设置有用于托举所述散热水泵的托板41,散热水泵2设置有多个,每个散热水泵2对应设置一压紧卡箍42,所述压紧卡箍42两个端部通过连接件与第一侧板4可拆装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每相邻两个压紧卡箍42的位置高度不同,相互交错设置。托板41及压紧卡箍42这样即可以便于装拆操作,又可以为散热场留出更多的通道,有利于保证散热场的整体散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压紧卡箍42为U型卡箍,两端设置折边421,折边上设置所述连接件的安装孔,通常的该连接件优选螺栓螺母组合或螺钉,通过拧紧螺栓或螺钉,即可使压紧卡箍42抱紧散热水泵2将其压在第一侧板4的表面实现固定。
可选地,所述托板与散热水泵的数量相同,两者一一对应设置没相邻两个托板之间设有缝隙。
为了更进一步的保证其固定效果,减少晃动及对散热水泵的保护,可在的内表面(即与散热水泵接触的面)、托板的上表面(与散热水泵接触的面)上设置橡胶垫,压紧卡箍的橡胶垫可以为沿U型一体设置,也可以为多段式设置;同理托板上的橡胶垫也是一样可以为一体,也可以多段,更为优选的为一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的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底板6上分别设置有一排大通孔43、51、61,底板6上的一排大通孔61设置在与第二侧板5连接的一侧;第二侧板5的一排大通孔51设置与第一侧板4相近的一侧;第一侧板4的一排大通孔43设置在散热水泵2的上方。
该实施例中,关于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底板6,并不表示其必然具有板的属性,而仅用于表示其构成安装支撑散热水泵2、散热水排3的安装支撑部件。在选定的方向上,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均有合适的延展空间,以适配于相应的工艺设备。
本实用新型设计定型的散热水排3为市场直接购得,可以理解的是,散热水排的基本结构形式可能会因厂家的不同而稍有不同,但基本机构及原理不会因为厂家的不同而不同。
另外,一般在散热水排3均设有用于其固定的结构,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是螺钉孔或螺栓安装孔。
需知,关于散热组件,其一个重要参数是散热效率,在有效工作时间内散热量高,非散热段的介质传输路径短,有利于散保证热效率的保证,但路径短则会导致各部件设置紧凑,如果设置不合理,则会导致散热相互干扰。
此外,散热组件的整体设置除了受散热效率的限制外,还需考虑与整体的工艺设备结构的适配性,因此,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并不必然具有板的属性,尽管板体是优选结构。
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一般情况下不受材质的限制,可以选用金属件,也可以选用工程塑料件,尤其是工程塑料在较多的应用中已经可以取代金属的情况下,在于工程塑料有不弱于金属的强度,且通常具有更小的密度;但由于受散热效率的限制,则金属件为优选。
该实施例,配有两个侧板、一个底板并相互呈直接分置,并分别用于安装散热水泵、散热水排,且将散热水排分为两部分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板上,散热水泵、两部分散热水排直接即能节省空间合理配置并有利于保证吸热介质的循环及散热效率,此外,因两部分散热水排分别置于第二侧板、底板上,相互间的散热干扰相对较小;且散热水泵的压紧卡箍、托板的设置方式也大大保证了散热场的散热效率,且能进一步保证散热组件的整体可靠性;三块板上的大通孔设置即可以作为管线的过线孔,也可进一步保证散热场的散热效率,且设置的位置降低了散热的相互干扰,也提高了安装的适配性。

Claims (8)

1.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热部件,用于输入作为吸热介质的低温水并输出吸热后的待冷却水;
散热水泵,用于将作为吸热介质的低温水送入所述吸热部件;
散热水排,用于输入所述待冷却水并将待冷却水进行散热冷却并输出至所述散热水泵的吸热介质输入端;
第一侧板,竖直设置,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散热水泵;
第二侧板,竖直设置,用于固定支撑第一部分散热水排;
底板,水平设置,用于固定支撑第二部分散热水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分别沿底板的长边和宽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与底板呈直角相交,并通过连接件可拆装的连接或固装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底部设置有用于托举所述散热水泵的托板,散热水泵设置有多个,每个散热水泵对应设置一压紧卡箍,所述压紧卡箍两个端部通过连接件与第一侧板可拆装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压紧卡箍的位置高度不同,相互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卡箍为U型卡箍,两端设置折边,折边上设置所述连接件的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与散热水泵的数量相同,两者一一对应设置没相邻两个托板之间设有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上分别设置有一排大通孔,底板上的一排大通孔设置在与第二侧板连接的一侧;第二侧板的一排大通孔设置与第一侧板相近的一侧;第一侧板的一排大通孔设置在散热水泵的上方。
CN202220713464.7U 2022-03-30 2022-03-30 散热组件 Active CN216384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3464.7U CN216384719U (zh) 2022-03-30 2022-03-30 散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3464.7U CN216384719U (zh) 2022-03-30 2022-03-30 散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4719U true CN216384719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37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13464.7U Active CN216384719U (zh) 2022-03-30 2022-03-30 散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4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1411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having a fan for dissipating heat generated by at least two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7650929B2 (en) Cooler module
CN101102655A (zh) 散热装置
JPWO2015111211A1 (ja)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10094711A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with heat pipe
CN216384719U (zh) 散热组件
CN101415313B (zh) 散热装置
KR200451504Y1 (ko) 베이스 패널이 없는 쿨러 모듈
CN208797740U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电机
CN109637989B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igbt散热的并联管路液冷散热器
CN214507694U (zh) 电机控制器、功率模块、散热装置及冷却板
CN212460499U (zh) 一种cpu散热器
CN207625962U (zh) 一种散热器在电路基板的安装固定结构
CN212970226U (zh) 一种主功率板封装一体化结构及电焊机
CN100592862C (zh) 散热装置
CN211177171U (zh) 散热器和空调器
JP2004153267A (ja) 機械的に充分可撓性のあるサーマル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パッド
CN219181917U (zh) 一种高发热电器元件的散热结构
CN205408377U (zh) 散热组件及具有其的家用电器
CN110848820A (zh) 散热器和空调器
CN101448381B (zh) 散热装置
CN220524063U (zh) 一种散热器
CN219372660U (zh) 一种耐高温多层线路板
CN109245402A (zh) 一种散热装置和电机
CN214507771U (zh) 一种双模块用水冷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57 floor 4, building 2, Shenzhen biological incubation base, No. 10, Gaoxin Zhongyi Road, Maling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iji Bio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Wuhan Ruiji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floor 4, building 2, Shenzhen biological incubation base, No. 10, Gaoxin Zhongyi Road, Maling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uiji Bio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Wuhan Ruiji Bio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