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1500U - 雨水调蓄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雨水调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1500U
CN216381500U CN202123058700.0U CN202123058700U CN216381500U CN 216381500 U CN216381500 U CN 216381500U CN 202123058700 U CN202123058700 U CN 202123058700U CN 216381500 U CN216381500 U CN 216381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mber
rainwater
collecting well
sedi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87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虎
谭亦民
崔艳堂
赵树新
李锋
吴锦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g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g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g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g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87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1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1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15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调蓄系统,包括:第一排水管、集水井及与集水井相连通的蓄水池,集水井以及蓄水池均位于地铁车辆段的上方,集水井设有进水口,且进水口的位置沿纵向方向高于集水井与蓄水池相连通的位置,蓄水池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第一排水管的进水端与第一排水口连通,第一排水管的排水端与地铁车辆段所处高度相同。由于第一排水管的进水端与第一排水管的排水端存在高度差,当需要清排蓄水池内的雨水时,可打开第一排水口,如此,蓄水池内的雨水可依靠重力流向与地铁车辆段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市政路面。可见,该系统无需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抽排作业,以节省能耗,降低了排水成本。

Description

雨水调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调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成为城市解决地面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工具。车辆基地用地综合开发,不但可以更大限度的利用土地,并且可通过建立反哺机制,发掘上盖开发的经济价值来支持地铁建设。对此,各大城市近年来开始尝试对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进行上盖开发。在上盖开发建筑形式中,地铁车辆段的上方通常为上盖物业车库,上盖物业车库的顶部为上盖物业顶板,顶板上设有一定高度的覆土层以作为上盖物业首层地面。其中,地铁车辆段是地铁车辆停放、检查、整备和修理的管理中心所在地,且地铁车辆段的地面通常与市政路面齐高。
为避免多雨季节因降雨过多而导致地铁车辆段出现被淹没的情况,通常会在地铁车辆段内设有调蓄池以缓解内涝问题。然而,受调蓄池位置设置的影响,当需要清排雨水时,需使用水泵等机械设备将雨水从调蓄池中抽出,如此,增加能耗以及雨水的调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雨水调蓄系统,该系统能耗低以使雨水的调蓄成本较低。
一种雨水调蓄系统,包括:第一排水管、集水井及与所述集水井相连通的蓄水池,所述集水井以及所述蓄水池均位于地铁车辆段的上方,所述集水井设有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的位置沿纵向方向高于所述集水井与所述蓄水池相连通的位置,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排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排水端与所述地铁车辆段所处高度相同。
在上述的雨水调蓄系统中,由于集水井与蓄水池相连通,且集水井上的进水口的位置沿纵向方向高于所述集水井与所述蓄水池相连通的位置,如此,雨水从进水口进入集水井后可排向蓄水池中暂存,以缓解内涝问题。由于集水井以及蓄水池均位于地铁车辆段的上方,蓄水池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第一排水管的进水端与第一排水口连通,第一排水管的排水端与地铁车辆段所处高度相同。因此,第一排水管的进水端与第一排水管的排水端存在高度差,当需要清排蓄水池内的雨水时,可打开第一排水口,如此,蓄水池内的雨水可依靠重力流向与地铁车辆段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市政路面。可见,该系统无需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抽排作业,以节省能耗,降低了排水成本。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沉淀水池,所述沉淀水池包括相连通的储水腔及沉积腔,所述储水腔沿所述纵向方向位于所述沉积腔的上方且分别与所述蓄水池和所述集水井相连通,沿所述纵向方向所述储水腔与所述集水井相连通的位置以及所述储水腔与所述蓄水池相连通的位置均低于所述进水口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排水管,所述储水腔靠近所述沉积腔的侧壁设有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的排水端与所述地铁车辆段所处高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排砂管,所述沉积腔呈漏斗状,且所述沉积腔的底部设有排砂口,所述排砂管的进砂端与所述排砂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水井、所述蓄水池以及所述沉淀水池均位于上盖物业顶板上且均位于覆土层内,所述排砂管的出砂端贯穿上盖物业顶板且置于上盖物业车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水井及所述蓄水池均位于上盖物业顶板上且均位于覆土层内,所述沉淀水池贯穿上盖物业顶板,所述沉积腔位于上盖物业车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以及所述排砂管上均设有电磁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水井中设有过水格栅,所述过水格栅将所述集水井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所述储水腔与所述集水井相连通的位置设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水井的顶部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通孔处盖设有井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水池的池底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排水口设于所述凹槽的底壁。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雨水调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元件标记如下:
10、雨水调蓄系统;110、第一排水管;120、集水井;121、进水口;122、第一腔室;123、第二腔室;124、通孔;130、蓄水池;140、沉淀水池;141、储水腔;142、沉积腔;150、进水管;160、第二排水管;170、排砂管;180、电磁阀;190、过水格栅;20、地铁车辆段;30、上盖物业车库;40、上盖物业顶板;50、覆土层;60、上盖物业首层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雨水调蓄系统10,包括:第一排水管110、集水井120及与集水井120相连通的蓄水池130。集水井120以及蓄水池130均位于地铁车辆段20的上方。集水井120设有进水口121,且进水口121的位置沿纵向方向高于集水井120与蓄水池130相连通的位置。蓄水池130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第一排水管110的进水端与第一排水口连通。第一排水管110的排水端与地铁车辆段20所处高度相同。
在上述的雨水调蓄系统10中,由于集水井120与蓄水池130相连通,且集水井120上的进水口121的位置沿纵向方向高于集水井120与蓄水池130相连通的位置,如此,雨水从进水口121进入集水井120后可排向蓄水池130中暂存,以缓解内涝问题。由于集水井120以及蓄水池130均位于地铁车辆段20的上方,蓄水池130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第一排水管110的进水端与第一排水口连通,第一排水管110的排水端与地铁车辆段20所处高度相同。因此,第一排水管110的进水端与第一排水管110的排水端存在高度差,当需要清排蓄水池130内的雨水时,可打开第一排水口,如此,蓄水池130内的雨水可依靠重力流向与地铁车辆段20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市政路面。可见,该系统无需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抽排作业,以节省能耗,降低了排水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雨水调蓄系统10还包括沉淀水池140。沉淀水池140包括相连通的储水腔141及沉积腔142。储水腔141沿纵向方向位于沉积腔142的上方,且储水腔141分别与蓄水池130和集水井120相连通。沿纵向方向储水腔141与集水井120相连通的位置以及储水腔141与蓄水池130相连通的位置均低于进水口121的位置。如此,集水井120内的雨水先流向沉淀水池140中,雨水中携带的砂石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至沉积腔142内。而当储水腔141内的雨水过多时,雨水从储水腔141内溢出至蓄水池130中。储水腔141与集水井120相连通的位置以及储水腔141与蓄水池130相连通的位置均低于进水口121的位置,如此,以确保雨水顺利流向沉淀水池140及蓄水池130中,避免雨水在进水口121倒灌。
具体地,进水口121处设有进水管150,进水管150与进水口121相连通,雨水汇集进进水管150内流向集水井120中。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雨水调蓄系统10还包括第二排水管160。储水腔141靠近沉积腔142的侧壁设有第二排水口,第二排水管160的进水端与第二排水口相连通。第二排水管160的排水端与地铁车辆段20所处高度相同。当需要排出储水腔141内的雨水时,打开第二排水口,通过第二排水管160利用重力即可将储水腔141内的雨水排出。
由于雨水中携带有大量砂石等颗粒物质,为了清除沉积腔142内的固体物质,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雨水调蓄系统10还包括排砂管170。沉积腔142呈漏斗状。且沉积腔142的底部设有排砂口,排砂管170的进砂端与排砂口连通。当排砂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漏斗状的沉积腔142可使砂石等固体物质最大程度排出沉积腔142内。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集水井120、蓄水池130以及沉淀水池140均位于上盖物业顶板40上且均位于覆土层50内。排砂管170的出砂端贯穿上盖物业顶板40且置于上盖物业车库30内。如此,当需要将沉积腔142内的砂石等固体物排出时,运货车可直接开向上盖物业车库30内,将车厢置于排砂管170的出砂端的下方即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集水井120及蓄水池130均位于上盖物业顶板40上且均位于覆土层50内。沉淀水池140贯穿上盖物业顶板40,沉积腔142位于上盖物业车库30内。
请参阅图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第一排水管110、第二排水管160以及排砂管170上均设有电磁阀180。如此,工作人员可通过电磁阀180控制排水以及排砂作业。
为避免雨水中携带的漂浮物,如树叶、塑料袋等杂质进入沉淀水池140及蓄水池130内,请继续参阅图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集水井120中设有过水格栅190。过水格栅190将集水井120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122和第二腔室123。进水口121设于第一腔室122的侧壁,储水腔141与集水井120相连通的位置设于第二腔室123的侧壁。如此,当雨水携带杂质从进水口121进入第一腔室122内,在过水格栅190的作业作用,可拦截雨水中的杂质,将杂质拦截在第一腔室122内,而雨水可通过过水格栅190进入第二腔室123内。
需要说明的是,“过水格栅190”所起作用为拦截漂浮物等杂质,而可让雨水自由地在第一腔室122或第二腔室123内流通。
需要说明的是,“过水格栅190将集水井120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122和第二腔室123”并非指第一腔室122与第二腔室123为封闭且不相连通的两个腔室,在过水格栅190的作用下,雨水是可在第一腔室122与第二腔室123之间自由流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集水井120的顶部设有通孔124。且通孔124与第一腔室122相连通。如此,工作人员可将格栅从通孔124处放入集水井120内。同时,由于通孔124与第一腔室122相连通,从进水口121进入集水井120内的雨水中含有漂浮物等杂物,如此,工作人员可通过通孔124对位于第一腔室122内的漂浮物进行打捞作业。
进一步地,为确保安全,通孔124处盖设有井盖。
为最大程度排空蓄水池130内的雨水,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蓄水池130的池底设有凹槽。第一排水口设于凹槽的底壁。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蓄水池130的底部亦可为漏斗形,如此,便于雨水汇集。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水管、集水井及与所述集水井相连通的蓄水池,所述集水井以及所述蓄水池均位于地铁车辆段的上方,所述集水井设有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的位置沿纵向方向高于所述集水井与所述蓄水池相连通的位置,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一排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排水端与所述地铁车辆段所处高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淀水池,所述沉淀水池包括相连通的储水腔及沉积腔,所述储水腔沿所述纵向方向位于所述沉积腔的上方且分别与所述蓄水池和所述集水井相连通,沿所述纵向方向所述储水腔与所述集水井相连通的位置以及所述储水腔与所述蓄水池相连通的位置均低于所述进水口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排水管,所述储水腔靠近所述沉积腔的侧壁设有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二排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第二排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的排水端与所述地铁车辆段所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砂管,所述沉积腔呈漏斗状,且所述沉积腔的底部设有排砂口,所述排砂管的进砂端与所述排砂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所述蓄水池以及所述沉淀水池均位于上盖物业顶板上且均位于覆土层内,所述排砂管的出砂端贯穿上盖物业顶板且置于上盖物业车库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及所述蓄水池均位于上盖物业顶板上且均位于覆土层内,所述沉淀水池贯穿上盖物业顶板,所述沉积腔位于上盖物业车库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以及所述排砂管上均设有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中设有过水格栅,所述过水格栅将所述集水井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一腔室的侧壁,所述储水腔与所述集水井相连通的位置设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的顶部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通孔处盖设有井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雨水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的池底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排水口设于所述凹槽的底壁。
CN202123058700.0U 2021-12-07 2021-12-07 雨水调蓄系统 Active CN216381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8700.0U CN216381500U (zh) 2021-12-07 2021-12-07 雨水调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8700.0U CN216381500U (zh) 2021-12-07 2021-12-07 雨水调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1500U true CN216381500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2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8700.0U Active CN216381500U (zh) 2021-12-07 2021-12-07 雨水调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15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4934B (zh) 一种下水道井盖
KR101822899B1 (ko) 지하수 확보 기능이 향상된 측구 겸용 친환경 집수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배수 시스템을 구비하는 친환경 도로 구조물
CN108677644B (zh) 一种排水型市政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WO2008037153A1 (fr) Système de récupération des eaux pluviales en ville et de recharge des nappes d'eau souterraine empêchant l'inondation des routes
JP2013036181A (ja) 路面排水処理装置
KR20180081697A (ko) 측구 구조체
KR100991836B1 (ko) 비점오염원 저감 장치
JP2011202472A (ja) 道路側溝用集水桝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雨水流出抑制施設
CN216381500U (zh) 雨水调蓄系统
KR100885534B1 (ko) 우수 유출 저감시설
CN103334484A (zh) 一种分流制雨水排水系统末端雨水净化井
KR101788120B1 (ko) 우수용 저류 및 배수 시스템
ES2737450A2 (es) Tanque de agua de lluvia
CN106351311A (zh) 解决城市内涝的分散蓄水方法
KR100898839B1 (ko) 초기 강우 유출 조절장치
CN113431138B (zh) 一种车库下沉广场雨水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03383144U (zh) 桥面径流收集处理与应急系统
CN103437281A (zh) 桥面径流收集处理与应急系统
CN215486159U (zh) 一种下穿暗埋段隧道排水结构
KR100984372B1 (ko) 차도측 빗물 저류 및 침투시설
JPH033010B2 (zh)
CN205839924U (zh) 一种带自动启闭闸门的初雨分离池
CN205012453U (zh) 一种水灰分离的雨水口截污装置
CN204919660U (zh) 雨水收集装置
KR101154026B1 (ko) 도로 측구를 활용한 우수 저류 조절 시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