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23887U - 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23887U
CN216323887U CN202122674439.0U CN202122674439U CN216323887U CN 216323887 U CN216323887 U CN 216323887U CN 202122674439 U CN202122674439 U CN 202122674439U CN 216323887 U CN216323887 U CN 216323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pole piece
magnetic rod
piece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744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晶
陈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huangming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uangming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uangming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uangming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744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23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23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23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包括:磁棒,设置于极片的输送路径上,与所述极片呈预设间隙;清洁件,与所述磁棒的表面相接触;驱动机构,与所述磁棒和/或所述清洁件连接,驱动所述磁棒与所述清洁件相对转动。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利用磁棒磁性吸附极片表面的金属屑的过程中,由于清洁件与磁棒始终保持接触且磁棒与清洁件能够相对转动,因此,清洁件能够去除磁棒表面吸附的金属屑,实现对磁棒的自动清洁。与传统的人工清洁方式相比,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清洁效率,而且能够避免金属屑再次掉落至极片上,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安全快速、环保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随着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生产电池极片一般需要经过粉浆、涂敷、碾压和剪切等工序,其中电池极片的涂敷是极片生产的关键工序。如果电池极片表面残存有磁性物质,那么磁性物质在电池内部会与电池材料发生反应,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与安全性能,轻则引起电池自放电,重则导致生成枝晶或是异物刺穿隔膜引起电池短路,导致爆喷等安全事故。
因此,为了确保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与安全性能,目前通常采用磁棒去除电池极片表面的金属屑颗粒。但是,针对吸附金属屑的磁棒,需要在停机后采用无尘布加酒精手动擦拭清洁,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清洁的过程中还容易掉落金属屑污染极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以解决手动清洁磁棒方式所存在的效率低下以及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包括:
磁棒,设置于极片的输送路径上,与所述极片呈预设间隙;
清洁件,与所述磁棒的表面相接触;
驱动机构,与所述磁棒和/或所述清洁件连接,驱动所述磁棒与所述清洁件相对转动。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磁棒连接,以驱动所述磁棒围绕所述磁棒的中心轴进行自旋转。
可选的,所述磁棒的沿其自旋转方向的外周区域划分为第一半圈区域和第二半圈区域,所述第一半圈区域至所述极片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半圈区域至所述极片的垂直距离;
所述清洁件限位于所述第一半圈区域。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与所述磁棒连接,以驱动所述清洁件进行自旋转,且所述清洁件的自旋转方向与所述磁棒的自旋转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清洁件连接,以驱动所述清洁件围绕所述磁棒的中心轴进行旋转,且所述清洁件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磁棒的自旋转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清洁件为海绵。
可选的,所述清洁件的与所述磁棒的接触面涂覆有润滑油。
可选的,所述清洁件与所述磁棒的长度相同,与所述磁棒平行设置。
可选的,所述磁棒的数量至少包括两根,分设于所述极片的正反面两侧。
可选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清洁件和所述磁棒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利用磁棒磁性吸附极片表面的金属屑的过程中,由于清洁件与磁棒始终保持接触且磁棒与清洁件能够相对转动,因此,清洁件能够去除磁棒表面吸附的金属屑,实现对磁棒的自动清洁。与传统的人工清洁方式相比,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清洁效率,而且能够避免金属屑再次掉落至极片上,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清洁装置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棒与清洁件的排布方式示意图。
图示说明:
极片1、磁棒2、清洁件3、驱动机构4、滚轮5、固定轴6、支撑架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克服手动清洁方式存在的清洁效率低下和易对极片造成二次污染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清洁装置,能够在利用磁棒去除极片表面的金属屑的过程中,对磁棒表面的金属屑进行自动去除,达到自动清洁磁棒的目的,既能够提高清洁效率,又可避免磁棒表面的金属屑掉落至极片表面,对极片造成二次污染。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片清洁装置,具体包括:
磁棒2,设置于极片1的输送路径上,与极片1呈预设间隙;
清洁件3,与磁棒2的表面相接触;
驱动机构4,与磁棒2和/或清洁件3连接,驱动磁棒2与清洁件3相对转动。
该极片清洁装置中,由于磁棒2设置于极片1的输送路径上且与极片1呈较小的预设间隙,因此磁棒2可利用磁性吸附极片1表面的金属屑,实现对极片1表面的清洁作用。在利用磁棒2对极片1清洁的过程中,由于清洁件3与磁棒2始终保持接触,且磁棒2与清洁件3能够相对转动,因此,清洁件3能够去除磁棒2表面的金属屑,实现对磁棒2的自动清洁。
与传统的针对磁棒2所采用的手动清洁方式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自动清洁方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清洁效率,而且能够更有效的收集金属屑,避免金属屑掉落至极片1表面,提高清洁效果。
磁棒2与清洁件3相对转动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够保证清洁件3与磁棒2保持接触且接触面能够发生变化即可。为此,驱动机构4既可以仅驱动磁棒2或者清洁件3中的任意一者进行转动,也可以同时驱动磁棒2和清洁件3进行转动,通过调节两者的转动方向、转动方式(例如:自转或者公转等)以及转动速度等,来实现接触面的调节,以确保对磁棒2表面的全面清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清洁件3保持静止,驱动机构4仅与磁棒2连接,以驱动磁棒2围绕磁棒2的中心轴进行自旋转。这种情况下,磁棒2能够进行自旋转,利用其整个表面持续进行金属屑的磁性吸附,提高吸附效率。同时,自旋转状态下的磁棒2与静止状态下的清洁件3相对转动摩擦,从而可利用清洁件3来去除磁棒2表面吸附的金属屑。
请参阅图3,为便于更有效的去除磁棒2表面的金属屑,可以将磁棒2的沿其自旋转方向的外周区域划分为第一半圈区域和第二半圈区域,第一半圈区域至极片1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半圈区域至极片1的垂直距离;将清洁件3限位于第一半圈区域。这样,磁棒2旋转至第二半圈区域时,更为靠近极片1表面,以充分吸附极片1表面的金属屑;磁棒2转动至第一半圈区域时,已充分吸附金属屑的磁棒2会途径清洁件3区域,被清洁件3充分清洁后再到达第二半圈区域,进入下一轮的吸附过程。当然,清洁件3与磁棒2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4与磁棒2和清洁件3分别连接,以驱动磁棒2围绕磁棒2的中心轴进行自旋转,同时驱动清洁件3进行自旋转,且清洁件3的自旋转方向与磁棒2的自旋转方向相反。在该实施方式中,磁棒2和清洁件3分别自旋转且旋转方向相反,可以利用清洁件3的整个表面对磁棒2进行清洁,有效提高了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4与磁棒2和清洁件3分别连接,以驱动磁棒2围绕磁棒2的中心轴进行自旋转,同时驱动清洁件3围绕磁棒2的中心轴进行旋转,且清洁件3的旋转方向与磁棒2的自旋转方向相反。在该实施方式中,磁棒2进行自转,清洁件3围绕磁棒2进行公转,也能够实现对磁棒2的有效清洁。另外,清洁件3在围绕磁棒2公转的同时,也可以进行自转,以提升清洁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件3,用于去除磁棒2表面吸附的金属屑,具体可以选用海绵等类似的具有清洁功能的材料。该清洁件3可以根据实际脏污情况进行定期更换,例如12小时更换一次。以海绵为例,更换时,由于海绵具有弹性,裁剪大小只要受挤压即可,不需要定制形状,用海绵固定条固定住即可,装卸简单快捷。
一般而言,磁棒2为棒状结构,为提高效率,清洁件3也可以采用与磁棒2的相同长度设计,与磁棒2平行设置,如图2所示。
清洁件3的与磁棒2的接触面还可以涂覆润滑油,以利于更有效的将金属屑粘在清洁件3表面。
此外,磁棒2的数量为至少两根,分设于极片1的正反面两侧。这样,可以通过上下两侧的磁棒2同时对极片1的两面进行清洁,提高清洁效率。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极片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支撑架7,清洁件3、磁棒2以及用于输送极片1的滚轮5可分别通过固定轴6固定安装于支撑架7上。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棒(2),设置于极片(1)的输送路径上,与所述极片(1)呈预设间隙;
清洁件(3),与所述磁棒(2)的表面相接触;
驱动机构(4),与所述磁棒(2)和/或所述清洁件(3)连接,驱动所述磁棒(2)与所述清洁件(3)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与所述磁棒(2)连接,以驱动所述磁棒(2)围绕所述磁棒(2)的中心轴进行自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棒(2)的沿其自旋转方向的外周区域划分为第一半圈区域和第二半圈区域;所述第一半圈区域至所述极片(1)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半圈区域至所述极片(1)的垂直距离;
所述清洁件(3)限位于所述第一半圈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还与所述磁棒(2)连接,以驱动所述清洁件(3)进行自旋转,且所述清洁件(3)的自旋转方向与所述磁棒(2)的自旋转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与所述清洁件(3)连接,以驱动所述清洁件(3)围绕所述磁棒(2)的中心轴进行旋转,且所述清洁件(3)的旋转方向与所述磁棒(2)的自旋转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件(3)为海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件(3)的与所述磁棒(2)的接触面涂覆有润滑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件(3)与所述磁棒(2)的长度相同,与所述磁棒(2)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棒(2)的数量至少包括两根,分设于所述极片(1)的正反面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架(7),所述清洁件(3)和所述磁棒(2)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7)上。
CN202122674439.0U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 Active CN216323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4439.0U CN216323887U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4439.0U CN216323887U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23887U true CN216323887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4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74439.0U Active CN216323887U (zh) 2021-11-03 2021-11-03 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23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8520U (zh) 一种用于皮带运输机的静电除尘装置
CN110690411B (zh) 一种电池极片加工工艺
CN205701768U (zh) 一种用于钢制储罐内壁焊缝清理的清理车
CN216323887U (zh) 一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极片清洁装置
CN115155714A (zh) 干式废弃线路板回收系统
CN203690403U (zh) 一种电池极片除尘装置
CN208661844U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片的粉尘消除装置
CN209317907U (zh) 一种电池浆料的除铁器
CN205570869U (zh) 极片刷粉清洁装置
CN212821279U (zh) 一种清洁效果好的电芯加工用清洁装置
CN213378029U (zh) 一种锂电池除尘装置
CN210730260U (zh) 一种可调的锂电池极片除尘装置
CN215731781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覆装置
CN202655263U (zh) 用于锂离子电池极片辊压机的除尘装置
CN209531140U (zh) 一种室内除尘设备
CN211361813U (zh) 一种导电玻璃生产用抛光装置
CN211190593U (zh) 一种脱硫脱硝用废气除尘设备
CN207951656U (zh)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整形装置
CN111672782A (zh) 一种电极片加工表面处理装置
CN118616154A (zh) 一种废旧锂电池回收破碎分选设备
CN217856683U (zh) 一种金属链条生产打磨用金属碎屑除杂装置
CN221360150U (zh) 一种负极材料研磨装置
CN217067953U (zh) 一种锂电子电池正负极粉料废液处理装置
CN203140161U (zh) 圈带式自动清洁静电空气净化装置
CN219463533U (zh) 一种锂电池负极用石墨筛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