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5073U - 一种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05073U CN216305073U CN202122193821.XU CN202122193821U CN216305073U CN 216305073 U CN216305073 U CN 216305073U CN 202122193821 U CN202122193821 U CN 202122193821U CN 216305073 U CN216305073 U CN 2163050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umns
- corner
- combined
- floor slab
- composite fl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组合式塔架包括混凝土外部框架与钢结构内部框架;混凝土外部框架包括竖直布置的角柱、边柱和水平布置的边梁;钢结构内部框架包括竖直布置的内部柱、水平布置的内部梁和将组合式塔架分层的组合楼板;组合楼板具有组合楼板钢筋,角柱具有预埋的锚固钢筋,且锚固钢筋不超过角柱的外侧面;在角柱的边缘部位预埋有用于套接锚固钢筋的套筒,套筒也用于套接组合楼板钢,组合楼板钢筋与锚固钢筋通过套筒固定在一起。通过该连接结构,组合楼板与角柱可实现有效的连接且能克服现有技术中预埋钢筋影响爬模施工的问题,该连接结构可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和整体刚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预热器塔架结构大多都是混凝土结构框架或钢结构框架结构。但是随着国内钢材结构价格的飞涨加之人工成本的增加,使得传统的钢结构框架结构方式的经济效果变得较差,而混凝土结构框架的施工会导致施工时间过长。
另外,现在建筑施工中多使用爬模技术进行施工,其能够节省施工工期、减少模板损耗率等。但是在建筑物的外侧墙面进行爬模施工的时候不允许预埋钢筋,因为预埋钢筋影响模板爬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以消除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组合式塔架包括相互连接的混凝土外部框架与钢结构内部框架;所述混凝土外部框架包括竖直布置的角柱、边柱和水平布置的边梁,所述角柱位于组合式塔架的边角位置,所述边柱位于组合式塔架边缘上相邻的所述角柱之间,所述边梁架设在相邻的所述边柱和角柱之间;所述钢结构内部框架包括竖直布置的内部柱、水平布置的内部梁和将组合式塔架分层的组合楼板;所述内部梁架设在相邻的所述边柱、内部柱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内部柱、内部柱之间。
其中,所述组合楼板为钢—混凝土组合楼板,所述组合楼板位于所述边梁和所述内部梁之上;所述组合楼板具有组合楼板钢筋,所述角柱具有预埋的锚固钢筋,且所述锚固钢筋不超过所述角柱的外侧面;在所述角柱的边缘部位预埋有用于套接所述锚固钢筋的套筒,所述套筒也用于套接所述组合楼板钢,所述组合楼板钢筋与所述锚固钢筋通过所述套筒固定在一起,并通过混凝土浇筑为一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外周面具有至少一个向外凸起延伸的加强筋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外周面具有四个均匀布置的加强筋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柱预埋的为弯折的锚固钢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柱为L型构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式塔架为预热器塔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可获得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该连接结构,组合楼板与角柱可实现有效的连接且能克服现有技术中预埋钢筋影响爬模施工的问题,该连接结构可增加结构的整体性,也可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获知。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附图中的部件不是成比例绘制的,而只是为了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了便于示出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部分,附图中对应部分可能被放大,即,相对于依据本实用新型实际制造的示例性装置中的其它部件可能变得更大。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组合式塔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组合式塔架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组合式塔架的另一侧面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组合式塔架的施工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两种结构的角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角柱;2、边柱;3、边梁;4、内部柱;5、内部梁;6、爬模;7、组合楼板;11、锚固钢筋;12;套筒;71、组合楼板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要素、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术语“连接”在本文不仅可以指直接连接,也可以表示存在中间物的间接连接。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将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的钢筋利用预埋套筒锚固到L型异形混凝土柱中,以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式塔架包括混凝土外部框架和钢结构内部框架,所述混凝土外部框架与所述钢结构内部框架相互连接。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混凝土外部框架包括竖直布置的角柱1、边柱2和水平布置的边梁3,所述角柱1位于组合式塔架的边角位置,所述边柱2位于组合式塔架边缘上相邻的所述角柱1之间,所述边梁3架设在相邻的所述边柱2和角柱1之间。所述钢结构内部框架包括竖直布置的内部柱4和水平布置的内部梁5,所述内部梁5架设在相邻的所述边柱2、内部柱4之间和/ 或相邻的所述内部柱4、内部柱4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角柱1只指位于建筑物的角上、两个方向有梁、且垂直的立柱。边柱2是指位于建筑物的外墙位置、上面三个方向有梁、且垂直的立柱。内部柱4 是指位于建筑物的内部且上面四个方向有梁的立柱。边梁3是指位于建筑物的外墙位置且水平的梁,内部梁5是指位于建筑物内且水平的梁。
本实用新型将组合式塔架的外部框架和内部框架分设为两种材料,所述混凝土外部框架为混凝土材质,所述钢结构内部框架为钢结构材质,相对于全钢结构框架结构的材料成本大大降低,相对于全混凝土结构的人工成本也减少很多,达到综合成本优化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外部框架的角柱1为混凝土L型角柱1,所述边柱2为混凝土矩形柱,所述边梁3为混凝土梁。所述钢结构内部框架的内部柱4为钢结构十字柱结构。所述钢结构内部框架的内部梁5为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可降低钢梁结构构件材料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钢结构内部框架还包括用于将组合式塔架分层的组合楼板7,进一步地,所述组合楼板7为钢—混凝土组合楼板,所述组合楼板7位于所述边梁3和所述内部梁之上,可增强楼板的整体刚度。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楼板7具有组合楼板钢筋71,所述角柱1具有预埋的锚固钢筋11,且所述锚固钢筋11不超过所述角柱1的外侧面。在所述角柱1的边缘部位预埋有用于套接所述锚固钢筋11的套筒12,所述套筒12也用于套接所述组合楼板钢71,所述组合楼板钢筋71与所述锚固钢筋11通过所述套筒12固定在一起,并通过混凝土浇筑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塔架的角柱使用套筒对楼板钢筋进行连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预埋钢筋影响爬模施工的问题。具体地,在绑扎L型角柱的钢筋的时候把楼板锚固钢筋一起绑扎进柱内,并在锚固钢筋的外侧套好钢筋连接的套筒。绑扎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结构的爬模施工,待钢结构梁安装完成后,将进行组合楼板钢筋的绑扎工作,楼板钢筋与异形柱进行锚固就通过预埋套筒进行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筒12的外周面具有至少一个向外凸起延伸的加强筋板,以增加混凝土对套筒的握裹力。如图6所示,其示意出了传统套筒12A和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套筒12B的结构。传统套筒12A的外周面无加强筋板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套筒12B的外周面可具有四个均匀布置的加强筋板121,以增加混凝土对套筒的握裹力和自身强度。套筒的外周面的加强筋板也可设置为其他个数,例如两个或三个,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柱预埋的为弯折的锚固钢筋,以增强锚固钢筋与角柱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楼板的组合楼板钢筋71可具有两层或更多层,以增强组合楼板与锚固钢筋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式塔架为预热器塔架,但不限于此,也可为其他建筑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塔架,与以往纯混凝土预热器结构相比,钢结构内部柱4、内部梁5具有安装快速施工方便的优势;与以往纯钢结构框架预热器相比,采用混凝土异形柱以及边跨混凝土梁、柱能够有效增大结构的刚度,并且有效降低材料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该组合式塔架的施工工艺中异形柱可采用爬模技术,方便快捷。爬模6由爬升模板、爬架(也有的爬模没有爬架)和爬升设备三部分组成,在施工剪力墙体系、筒体体系和桥墩筀等高耸结构中是一种有效的工具。由于具备自爬的能力,因此不需起重机械的吊运,这减少了施工中运输机械的吊运工作量。在自爬的模板上悬挂脚手架可省去施工过程中的外脚手架。爬升模板能减少起重机械数量、加快施工速度,因此经济效益较好。
混凝土梁的施工使用的是爬模施工新工艺。首先在绑扎异形柱钢筋的时候就把组合楼板的楼板锚固钢筋与柱子钢筋一起绑扎,并且在预埋钢筋的边缘固定好套筒。进行异形柱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浇筑后,再完成内部钢结构梁柱安装。绑扎组合楼板的钢筋,在异形柱范围内楼板的钢筋与事先预埋在柱内部的钢筋是通过套筒连接在一起的,这样组合楼板的钢筋很好的与混凝土柱连接在一起,从而很好的增加结构的整体性,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可获得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该连接结构,组合楼板与角柱可实现有效的连接且能克服现有技术中预埋钢筋影响爬模施工的问题,该连接结构可增加结构的整体性,也可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塔架包括相互连接的混凝土外部框架与钢结构内部框架;
所述混凝土外部框架包括竖直布置的角柱、边柱和水平布置的边梁,所述角柱位于组合式塔架的边角位置,所述边柱位于组合式塔架边缘上相邻的所述角柱之间,所述边梁架设在相邻的所述边柱和角柱之间;
所述钢结构内部框架包括竖直布置的内部柱、水平布置的内部梁和将组合式塔架分层的组合楼板;所述内部梁架设在相邻的所述边柱、内部柱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内部柱、内部柱之间;
其中,所述组合楼板为钢—混凝土组合楼板,所述组合楼板位于所述边梁和所述内部梁之上;
所述组合楼板具有组合楼板钢筋,所述角柱具有预埋的锚固钢筋,且所述锚固钢筋不超过所述角柱的外侧面;
在所述角柱的边缘部位预埋有用于套接所述锚固钢筋的套筒,所述套筒也用于套接所述组合楼板钢,所述组合楼板钢筋与所述锚固钢筋通过所述套筒固定在一起,并通过混凝土浇筑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周面具有至少一个向外凸起延伸的加强筋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外周面具有四个均匀布置的加强筋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预埋的为弯折的锚固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为L型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塔架为预热器塔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93821.XU CN216305073U (zh) | 2021-09-09 | 2021-09-09 | 一种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93821.XU CN216305073U (zh) | 2021-09-09 | 2021-09-09 | 一种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05073U true CN216305073U (zh) | 2022-04-15 |
Family
ID=81088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93821.XU Active CN216305073U (zh) | 2021-09-09 | 2021-09-09 | 一种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05073U (zh) |
-
2021
- 2021-09-09 CN CN202122193821.XU patent/CN2163050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90925A (zh) | 加强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419824A (zh) |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06351445B (zh) | 一种劲性混凝土斜墙模板组合支撑加固系统及安装施工方法 | |
CN110172924B (zh) | 整体式液压箱梁模板施工方法 | |
CN109555017A (zh) | 一种分离式桥梁中央防护栏浇筑模板及施工方法 | |
CN210117650U (zh) | 无模化后浇带预制钢筋混凝土桥面板 | |
CN107882244A (zh) |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方法 | |
CN216305073U (zh) | 一种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角柱的连接结构 | |
CN110219232B (zh) | 一种上承式拱桥混凝土浇筑方法 | |
CN210738091U (zh) | 铝模板新型加固体系 | |
CN204804129U (zh) | 一种建筑用全预制砼楼板 | |
CN217268233U (zh) | 异面施工的免拆底模楼层板 | |
CN217027742U (zh) | 一种与预制竖向构件相连的叠合梁 | |
CN216305072U (zh) | 一种组合式塔架的组合楼板与混凝土梁的连接结构 | |
CN215167163U (zh) | 剪力结构与维护结构一体化的预制吊装墙板单元 | |
CN116005565A (zh) | 一种栈桥施工工艺 | |
CN212026598U (zh) |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 | |
CN210288825U (zh) | 一种装配式、现浇组合梁板结构 | |
CN114016417A (zh) | 一种斜向空心墩墩顶盖板封顶施工底模板及方法 | |
CN101324086A (zh) | 大跨度箱形变截面钢筋混凝土拱施工方法 | |
CN216305545U (zh) | 一种组合式塔架 | |
CN216948752U (zh) | 一种大悬挑楼板加强节点结构 | |
CN111546486A (zh) | 一种斜筋剪力墙制作生产工艺 | |
CN109826102B (zh) | 钢箱梁安装固结墩施工精确对位施工工艺 | |
JPH10121417A (ja) | コンクリート型枠体とこのコンクリート型枠体を用いた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