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3546U - 水路系统、净水系统、净水机及饮水机 - Google Patents
水路系统、净水系统、净水机及饮水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03546U CN216303546U CN202123023003.1U CN202123023003U CN216303546U CN 216303546 U CN216303546 U CN 216303546U CN 202123023003 U CN202123023003 U CN 202123023003U CN 216303546 U CN216303546 U CN 21630354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tank
- flow control
- control device
-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路系统、净水系统、净水机及饮水机,该水路系统包括第一水箱和用于存储杀菌水的第二水箱,第二水箱的出口与第一水箱的出水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路,第一连接管路与出水管路具有连接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出水管路容易滋生细菌、易产生异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进一步的,涉及一种水路系统、净水系统、净水机及饮水机。
背景技术
现有净水机(或净饮一体机)无法对易滋生细菌的出水管路(如:中温水出水管路)进行杀菌处理,在出水过程中易存在出水菌落超标的风险,从而易对饮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另外,由于无法对出水管路(如:中温水出水管路)进行全管路杀菌,管路中的存水在长期静置的情况下,易产生异味、滋生细菌形成生物膜,从而导致出水异味、生物膜堵塞以及影响正常出水等情况的发生,给饮用者带来不佳的使用体验。
针对相关技术中出水管路容易滋生细菌、易产生异味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此,本申请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水路系统、净水系统、净水机及饮水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路系统、净水系统、净水机及饮水机,可对易滋生细菌的出水管路(如:中温水出水管路)进行充分杀菌,确保出水状态以及长期静置后出水状态下的水质依然符合要求,有效解决了出水管路易产生异味、杀菌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路系统,所述水路系统包括第一水箱和用于存储杀菌水的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路,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与所述出水管路具有连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下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靠近所述出水管路的出口端设置或者位于所述出水管路的出口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流量控制装置,当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处于导通状态,且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杀菌水流经所述第一水箱的出口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所述出水管路;当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均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杀菌水流经位于所述连接部下游的部分所述出水管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上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管路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的上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水箱的出口设置或者位于所述第一水箱的出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箱至少部分高于所述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箱包括温水箱,所述第二水箱包括热水箱,所述杀菌水包括热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热水出水管路,所述热水出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热水出水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路的出口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箱的进口和所述第二水箱的进口分别与上游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流量控制装置,且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三连接管路,所述第三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出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水箱的进口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箱包括温水箱,所述第二水箱包括热水箱,所述杀菌水包括热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所述净水系统包括过滤系统以及上述的水路系统,所述过滤系统位于所述水路系统的上游,且所述过滤系统与所述水路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机,所述净水机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上述的净水系统,所述净水系统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饮水机,所述饮水机包括第二壳体以及上述的水路系统,所述水路系统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水路系统、净水系统、净水机及饮水机的特点及优点是:在第一水箱的出水管路与第二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路,且通过连接部对第一连接管路与出水管路进行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可将存储于第二水箱内的杀菌水(包括但不限于热水)通过第一连接管路输送至出水管路中,从而对出水管路进行充分的杀菌,改善在饮水时出水管路中的出水易存在的菌落超标的情况,保证良好的水质,确保饮用者的人体健康。另外,由于可对出水管路进行定时杀菌,进而能够为出水营造稳定的无菌环境,即使出水管路内长期静置有存水,也不容易产生异味和滋生细菌,保证了出水品质的稳定性,给饮用者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有效解决了出水管路易产生异味、杀菌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净水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标号为:
1、第一水箱; 2、第二水箱;
3、第一连接管路; 4、出水管路;
5、第三流量控制装置; 6、水嘴;
7、第一流量控制装置; 8、第五流量控制装置;
9、第二连接管路; 10、热水出水管路;
11、第一管路; 12、第二管路;
13、第四流量控制装置; 14、第三连接管路;
15、总管路; 16、第六流量控制装置;
17、第一过滤装置; 18、增压泵;
19、第二过滤装置; 20、第三过滤装置;
21、第四过滤装置; 22、第七流量控制装置;
23、单向阀; 24、第四连接管路;
25、排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路系统,该水路系统包括第一水箱1和第二水箱2,第二水箱2内存储有杀菌水,第二水箱2的出口与第一水箱1的出水管路4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路3,第一连接管路3与出水管路4具有连接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将存储于第二水箱2内的杀菌水通过第一连接管路3输送至出水管路4中,从而对出水管路4进行充分杀菌,改善在饮水时出水管路4中的出水易存在的菌落超标的情况,保证良好的水质,确保饮用者的人体健康。另外,由于可对出水管路4进行定时杀菌,进而能够为出水营造稳定的无菌环境,即使出水管路4内长期静置有存水,也不容易产生异味和滋生细菌,保证出水品质的稳定性,给饮用者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的,杀菌水包括但不限于热水、次氯酸水、臭氧水、电解水。
进一步的,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管路3与出水管路4之间的连接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水箱1至少部分高于第二水箱2,第一水箱1与第二水箱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路9,且第一水箱1包括温水箱,第二水箱2包括热水箱,杀菌水包括热水。随着第二水箱2内的热水流入至第一连接管路3内,由于第一水箱1与第二水箱2之间的高度差,第一水箱1内的温水(温水的水温可为但不限于45℃)不断补充至第二水箱2内,通过第一水箱1内温水的重力促进第二水箱2内的热水的流出,使第二水箱2内的热水进入至出水管路4中完成杀菌,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即使没有第一水箱1内的温水的重力作用,在需要对出水管路4进行杀菌时,第二水箱2内的热水也可以在自升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出水管路4进行杀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出水管路4上设置有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且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位于连接部的下游。通过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即可控制出水管路4的通断,进而控制第一水箱1的出水量,又能够将出水管路4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即:分别位于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的上游部分和下游部分),从而对出水管路4进行分段杀菌。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管路3上设置有第三流量控制装置5,当第三流量控制装置5处于导通状态,且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处于断开状态时,热水通过第二水箱2的出口进入至第一连接管路3中,热水在进入出水管路4后会与第一水箱1内的温水相遇,由于热水的密度小于温水的密度,在涨浮力的作用下热水会沿出水管路4向上流动,最终流入至第一水箱1内,从而对位于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上游部分的出水管路4进行杀菌,流入至第一水箱1内的热水会循环进入至第二水箱2内,进行循环杀菌或者作为热水对外输出(在杀菌水包括热水的情况下);当第三流量控制装置5与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均处于导通状态时,热水通过第二水箱2的出口进入至第一连接管路3中,再直接通过第一连接管路3流经位于连接部下游的部分出水管路4,从而对位于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下游部分的出水管路4进行杀菌,通过两种工作状态的配合,不仅对连接部上游的出水管路4进行杀菌,而且对连接部下游的出水管路4进行杀菌,直至满足预设杀菌时间,即可完成对出水管路4的整体杀菌,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靠近出水管路4的出口端设置或者位于出水管路4的出口端,在确保对出水管路4充分杀菌的同时,在出水管路4的出口端(如:水嘴6)有流量控制装置的情况下,可以确保热水不会过多留存于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与出水管路4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中,从而减少用户刚开始用水时存留的热水对出水温度的影响(如:热水过多可能导致出水温度过高,饮用者无法快速饮用,或者对饮用者造成烫伤),影响使用体验,此外,在出水管路4的出口端(如:水嘴6)没有流量控制装置的情况下,因为对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和出水管路4的出口端之间的管路进行杀菌的热水会直接流出,所以将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靠近出水管路4的出口端设置或者位于出水管路4的出口端后,可以确保流出的用于杀菌的热水的总量不致于过多,从而降低了在特定时段(如:夜间)进行杀菌时,杀菌的热水流出后滴在下方的物品(如:集水盘或者水槽)所产生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出水管路4上设置有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位于连接部的上游,同时,在出水管路4的出口端设置了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未示出),连接部位于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的上游。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管路3上设置有第三流量控制装置5,当第三流量控制装置5处于导通状态,且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处于断开状态时,热水通过第二水箱2的出口进入至第一连接管路3中,再直接通过第一连接管路3流经位于连接部下游的出水管路4的部分管路,从而对位于连接部下游部分的出水管路4进行杀菌;当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和第三流量控制装置5均处于导通状态,且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时,热水通过第二水箱2的出口进入至第一连接管路3中,再通过第一连接管路3流入第一水箱1的出水管路4,热水在进入出水管路4后会与第一水箱1内的温水相遇,由于热水的密度小于温水的密度,在涨浮力的作用下热水会沿出水管路4向上流动,最终流入至第一水箱1内,从而对位于连接部上游部分的出水管路4进行杀菌,流入至第一水箱1内的热水会循环进入至第二水箱2内,进行循环杀菌或者作为热水对外输出;通过两种工作状态的配合,不仅可以选择性地对连接部下游的出水管路4的部分管路进行杀菌,还可以选择性地对出水管路4整体进行杀菌,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可选实施例中,连接部靠近第一水箱1的出口设置或者位于第一水箱1的出口处。在杀菌过程中,热水通过第二水箱的出口进入至第一连接管路3中,再通过第一连接管路3进入出水管路4中,进入出水管路4中的热水靠近第一水箱1的出口设置或者位于第一水箱1的出口处,从而可以直接向下流至出水管路4的出口端,完成对出水管路4的整体杀菌,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流量控制装置7、第二流量控制装置和第三流量控制装置5均包括但不限于控制对应管路通断的电磁阀组件,通过对各电磁阀组件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从而调节对应管路的通断,完成对出水管路4杀菌的自动化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水路系统还包括热水出水管路10,热水出水管路1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路3连接,热水出水管路10的另一端与出水管路4的出口端连接,热水出水管路10上设置有第五流量控制装置8。通过热水出水管路10可对外输出热水,并通过第五流量控制装置8对热水的输出量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第五流量控制装置8可为但不限于电磁阀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第一水箱1的进口与上游的第一管路11连接,第二水箱2的进口与上游的第二管路12连接。此时,通过第一管路11单独向第一水箱1内供水,且通过第二管路12单独向第二水箱2内供水,从而达到向第二水箱2内不断补水的目的。在该种情况下,则无需设置第一水箱1与第二水箱2之间的高度差,通过向第二水箱2内供水的压力即可使第二水箱2内的热水进入至出水管路4中,完成对出水管路4的杀菌。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管路11上设置有第四流量控制装置13,且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三连接管路14,第三连接管路14的一端与靠近第一水箱1的出口位置的出水管路4连接,第三连接管路14的另一端与第二水箱2的进口连接。为降低第一管路11和第二管路12同时供水时系统压力的变化对杀菌过程的影响,在对出水管路4进行杀菌过程中,可控制第四流量控制装置13处于断开状态,杀菌后的热水可通过第三连接管路14回流至第二水箱2内,以使水流在系统内循环流动。
进一步的,第四流量控制装置13可为但不限于电磁阀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出水管路4的出口端设置有水嘴6,在水嘴6上设置有紫外线灯管,通过紫外线灯管进一步对出水进行杀菌,提高出水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水路系统的特点及优点是:
一、该水路系统能够对出水管路4的全管段进行充分杀菌,确保在饮水时出水管路4中的出水不会出现菌落超标的情况(如:取水过程中出水菌落小于10),保证良好的水质,确保饮用者的人体健康。
二、该水路系统中,对出水管路4的杀菌位置可提升至第一水箱1(如:温水箱)的出水口处,能够为出水营造稳定的无菌环境,即使出水管路4内长期静置有存水,也不易产生异味和滋生细菌,保证出水品质的稳定性,给饮用者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该净水系统包括过滤系统以及上述的水路系统,过滤系统位于水路系统的上游,且过滤系统与水路系统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过滤系统包括与第一水箱1的进口连接的总管路15,总管路15上设置有第六流量控制装置16、增压泵18和多个过滤装置,通过各过滤装置对水路系统的进水进行过滤处理。
具体的,如图4所示,各过滤装置分别为内部设置有第一滤芯(如:第一复合滤芯)的第一过滤装置17、内部设置有活性炭滤芯的第二过滤装置19和内部设置有第二滤芯(如:第二复合滤芯)的第三过滤装置20,第一过滤装置17、第二过滤装置19和第三过滤装置20串联于总管路15上,且第一过滤装置17的进水口与水源连接,第三过滤装置20的出水口与第一水箱1的进水口连接。
其中,第一复合滤芯可为但不限于PP棉与碳纤维复合滤芯;第二复合滤芯可为但不限于微滤材料与活性炭复合滤芯。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位于第一过滤装置17与第二过滤装置19之间设置有第四过滤装置21,第四过滤装置21可以具有两个进水口,其中一个进水口可以通过第四连接管路24与总管路15相连接,第四过滤装置21的内部设置有反渗透膜,可依次通过第一过滤装置17、第四过滤装置21、第二过滤装置19和第三过滤装置20对水流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确保净化后的水流再流入至水路系统中。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四过滤装置21的排污口与排水管路25连接,可将过滤后的废水对外排出。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排水管路25上设置有第七流量控制装置22和防止废水回流的单向阀23。
进一步的,第六流量控制装置16和第七流量控制装置22可为但不限于电磁阀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净水系统的特点及优点是:
该净水系统可对水路系统中的出水管路进行充分杀菌,确保出水状态以及长期静置后出水状态下的水质依然符合要求,有效解决出水管路易产生异味以及杀菌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净水机,该净水机包括第一壳体以及上述的净水系统,净水系统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饮水机,该饮水机包括第二壳体以及上述的水路系统,水路系统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壳体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包括第一水箱和用于存储杀菌水的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路,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与所述出水管路具有连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下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靠近所述出水管路的出口端设置或者位于所述出水管路的出口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流量控制装置,当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处于导通状态,且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杀菌水流经所述第一水箱的出口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所述出水管路;当所述第三流量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均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杀菌水流经位于所述连接部下游的部分所述出水管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流量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流量控制装置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上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流量控制装置,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装置的上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水箱的出口设置或者位于所述第一水箱的出口处。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至少部分高于所述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包括温水箱,所述第二水箱包括热水箱,所述杀菌水包括热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热水出水管路,所述热水出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热水出水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管路的出口端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的进口和所述第二水箱的进口分别与上游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流量控制装置,且所述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三连接管路,所述第三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出水管路和所述第二水箱的进口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包括温水箱,所述第二水箱包括热水箱,所述杀菌水包括热水。
14.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系统包括过滤系统以及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路系统,所述过滤系统位于所述水路系统的上游,且所述过滤系统与所述水路系统连接。
15.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包括第一壳体以及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净水系统,所述净水系统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16.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机包括第二壳体以及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路系统,所述水路系统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23003.1U CN216303546U (zh) | 2021-12-03 | 2021-12-03 | 水路系统、净水系统、净水机及饮水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23003.1U CN216303546U (zh) | 2021-12-03 | 2021-12-03 | 水路系统、净水系统、净水机及饮水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03546U true CN216303546U (zh) | 2022-04-15 |
Family
ID=81082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023003.1U Active CN216303546U (zh) | 2021-12-03 | 2021-12-03 | 水路系统、净水系统、净水机及饮水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03546U (zh) |
-
2021
- 2021-12-03 CN CN202123023003.1U patent/CN21630354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829773U (zh) | 一种带臭氧杀菌功能的净水器 | |
CN201617685U (zh) | 一种饮水机供水装置 | |
CN106277443A (zh) | 一种全自动净水器 | |
CN216303546U (zh) | 水路系统、净水系统、净水机及饮水机 | |
CN215559594U (zh) | 净水机的水路系统 | |
CN211226771U (zh) | 一种管道直饮水多回路循环杀菌系统及直饮水供水系统 | |
CN204310877U (zh) |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净水系统 | |
CN204918190U (zh) | 一种一体式零排放全屋供水处理机 | |
CN208603872U (zh) | 一种微废水净水系统 | |
CN210673059U (zh) | 具有水源水路保障功能的智能饮水机 | |
CN103910412B (zh) | 一种循环回流净水系统 | |
CN210673070U (zh) | 具有高温水消毒功能的智能饮水机 | |
CN102786168B (zh) | 一种带溴树脂杀菌处理的分质供水超滤机 | |
CN209411994U (zh) | 水处理系统及净水设备 | |
CN206843253U (zh) | 一种循环节水式供水装置 | |
CN205023966U (zh) | 反渗透机 | |
CN218435396U (zh) | 直饮机 | |
CN215592843U (zh) | 净水系统 | |
CN219538047U (zh) | 一种臭氧消毒饮水机 | |
CN104355429B (zh) |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净水系统 | |
CN217025376U (zh) | 净水设备 | |
CN217118166U (zh) | 饮水机 | |
CN215855249U (zh) | 一种具有稳定消毒功能的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 |
CN212532364U (zh) | 一种杀菌饮水设备 | |
CN219670168U (zh) | 水路结构及包括该水路结构的净水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